公共管理学 第七章 公共组织中的领导.ppt
公 共 管 理 学第七章 公共组织中的领导 内容简介:领导是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重要通过如合法要求、制约的服从、强迫、说服、信任、教导等方式来实现。而究其根源,这种领导的影响力是来自于领导所拥有的权力,主要包括:参考权、专家权、合法权、奖酬权、强制权等。有效的组织领导,取决于诸多因素,如各人的特质、行为方式、方法与艺术、外在环境等。l 教学目标: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领导的基本理论、领导的主要权力和领导的不同方式,掌握权变领导理论和转换型领导的基本内容l 重点和难点:领导与影响力系统l 领导权力与领导效能l 领导方式理论l 权变领导理论l 转换式领导理论 l关键词:l领导 参考权 专家权 合法权 独裁式领导 奖酬权 l 课时数:5第一节 领导与影响力系统 一、领导的含义 领导乃是领导者在各种环境中系统地影响组织成员行为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说,领导是与组织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确立过程。二、领导的影响方式 影响过程,意味着影响者(领导者)对另一方(被影响者)的作用。依据领导学学者约克(Gary A.Yukl)的研究,领导的影响方式包括以下方面:(一)合法的要求 合法的要求是组织内常见的影响方式,当组织成员认到影响者有“权”要求而服从这一要求时,这种影响方式出现,要求的合法性基于:领导者的正式权威;传统;群体规范。(二)制约的服从 领导者明示或暗示某人如改变行为将获得有形的结果时,制约服从便产生了。(三)强迫 影响者在对象不服从时,威胁要对他不利,而且威胁很可信,也就是被认为有能力且将要引发不良后果时,服从便会产生。(四)理性的说服 领导者用理性的说服方式,使对象相信他建议的行为,是对象满足需要或达成目标的最好的方式和方法。(五)理性的信任 领导者运用理性说服时必须用逻辑推论和举出能支持他所建议的行为的好处。但在理性的信任下,影响者的建议本身即足以引发对象的服从,而不需任何解释。(六)鼓舞的诉求 当对象被诱导从事某一能表达其价值和理想的事时,鼓舞的诉求便产生了。(七)教导 要确保组织成员具有某种价值观可以通过教导和社会化的过程,向组织成员灌输组织期望的价值观,强化组织成员对组织的承诺和对价值的信赖。(八)个人认同 当人们模仿或敬佩影响者的行为,并且发展出类似的态度时,就产生了个人认同。(九)改变情景 操纵和改变相关的物质和社会情景,可以间接地影响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十)决策认同 当影响者所作的决策须交由他人执行时,最好让他人参与制定决策,以影响他们积极地执行决策。第二节领导权力与领导效能 l 领导权力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领导者的基础,有效和恰当地运用权力,与领导的效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权力表示诱发某一事情的能力,或通过某种方法,由某人或某一群体对他人或其他群体按所需要的方式施加影响。l 与权力相关的一个概念是职权,职权是制度化了的权力。佛兰奇对领导权力的划分最为典型,他将领导权力划分为五种:奖惩权、强迫权、合法权、专家权和参考权。一、参考权 l 参考权就是一个人的行为、意见、态度等,变成了他人采取行为模式、表达意见和参考的对象。也就是说,领导的参考权是建立在组织成员对领导的忠诚、敬仰和个人情愫之上。领导者参考权的运用过程,实际上是领导者“角色形象”的塑造过程。二、专家权 任何专家在他们的专门知识和技能领域,具有的权威就是专家权。领导问题专家约克,就领导建立和应用专家权曾提出如下建议:l(一)树立专家形象;l(二)维持信用;l(三)危机时果断而自信;l(四)保持信息灵通;l(五)避免伤害部属的自尊心。三、合法权 l 就文化价值而言,合法权乃出自个人的内在价值,即人民认为组织中有合法的权力来影响它,所以自己有义务去接受这种影响;从组织结构的角度来看,个人之所以接受领导,是因为领导正式职位的存在。一个领导者要有效地运用合法权,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l(一)礼貌要求l(二)要求明确l(三)要求是合法的l(四)解释要求的理由l(五)坚持服从四、奖酬权 l 奖酬权就是领导之所以能影响他人,乃是基于他人的这样一种信念,如果接受这一影响,必会接受到某种程度的奖励。领导的奖励权取决于奖赏的吸引力,奖赏是否能兑现,奖酬是否公正合理。当然,如果领导操纵奖酬,也可能引起组织成员的抗拒。五、强制权 l 强制权属于剥夺他人某种权益,而奖酬则是赋予他人某种权益。领导者有效运用强制权,应注意以下方面:l(一)将规定和罚则明示;l(二)在处罚之前有足够的警告;l(三)在处罚之前了解事实真相;l(四)使用适度的惩罚;l(五)维持惩罚的公正。第三节 领导方式与领导效能 一、以领导者对权力运用的方式为标准 l 以领导者对权力运用的方式为标准,领导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独裁式领导 又称为专制的领导,是一种传统的领导方式,这种领导完全依赖手中的权力与威势以强迫部属服从,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松懈下来,所谓怠工正是在这种领导方式下常有的现象。(二)放任式领导 放任式的领导其特征可以归纳为下列四点:1、领导者对机关的工作不加过问,完全交由部属自行处理;2、领导者毫不关心部属,也不关心工作;3、领导者与员工的关系疏远;4、领导者对员工的奖惩完全是被动的、刻板的,丝毫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情绪。放任式的领导最大的缺点为:1、主管人员对部下的工作没有适当的指挥监督,工作人员均凭自己的意见各自为政,工作缺乏统一的标准,容易形成纠纷,以导致管理的混乱;2、主管人员对下属没有正确的领导,人员的思想与行动非常不一致,大家无法形成牢固的团体意识,组织如同一盘散沙,精神涣散,情绪低落,随时有瓦解的可能。(二)民主式的领导 民主式的领导对部属使用鼓励和引导的方式,让大家参与工作的决定并了解如何去做工作,部属的工作潜力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民主式的领导的七个特征:1、机关的决策制定由大家共同参与决定,领导者只是处于决策过程中最后一步而已;2、决策制定以后,如果部属发现有不妥或行不通之处可以直接请求修正;3、决策实行的结果,凡有功之处,首长与员工共同分享工作成果;如有过失则行政首长先行检讨,然后再去寻求造成过错的原因;4、对部属的奖惩是根据客观的事实及公平的标准来决定的;5、领导者与部属充分合作,水乳交融,没有心理上的距离感;6、对部属作政策性的指导,有关工作细节则放手让部属自行处理;7、关心部属的生活及需要,尊重部属的人格。二、以领导的作风与态度为标准 l 以领导者的工作作风与行为态度为标准,领导方式可分为以下两种:(一)以人员为中心的领导 1、领导者关心部属的生活,如个人情况、家庭状况、工作是否满意等;2、部属被授予应有的权责,在其职责范围内,领导者不随便加以干预;3、经常与部属一起举行会议,交换意见,听取部下的工作报告及存在的问题;4、以善意的态度为部下提供指示;5、运用激励法则以满足部下的需要;6、信任部属。(二)以工作为中心的领导 1、领导者只注重工作的进程,不关心部属;2、工作人员的优劣,完全取决于他们的工作效率;3、领导者与部属之间只有工作上的来往,没有其他任何的感情交流;4、对部属采取严格的监督,动辄惩罚部属。第四节 权变领导理论 l 所谓权变领导理论,主要是认为管理工作即为诊断与评估可能影响领导者领导行为与效果的各种因素,因此领导者在从事领导行为的选择与运用时,必须对各种环境因素加以考虑。最具代表性的权变领导理论主要有:一、艾凡雪维奇的情景因素说 l 领导者在采取与运用领导行为时,应注意下列四项情景因素:l(一)管理者的特性;l(二)部属特性;l(三)团体因素;l(四)组织因素。二、费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 l 费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认为,影响领导形态的情景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l(一)职位权力;l(二)工作结构;l(三)领导者与部属关系。三、豪斯的途径目标理论 豪斯的途径目标理论基本上是根据弗洛姆所提的期望理论引申而来,豪斯认为:领导者的激励功能,包括对于部属工作目标的达成,增加个人报酬,并且澄清途径,减少阻碍或陷阱,使部属易于通过途径以获得报偿,同时在例行上增加个人满足的机会。l (一)豪斯的途径目标理论的基本命题为:l1、领导的功能为一辅助功能;l2、领导行为对部属士气之激励。(二)豪斯认为领导行为应以下列四种行为为架构:1、工具行为 2、支持行为 3、参与行为 4、成就导向行为(三)豪斯对于情景因素的考虑,主要包括三类:1、部属的特性2、工作环境的特性3、组织因素第五节 转换型领导 一、转换型领导的意义(一)领导者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不同的领导形态时应本着个人良知,确实明了各种领导行为的价值意义和可能结果;(二)领导者应以超越私利的心情,为谋求组织更大的利益来努力;(三)从这种利他的实践过程中,赋予部属更宽广的自主权力自我发展空间,以促进自我的实现。二、转换型领导的构成要素转换型领导由四个要素构成,它们是:(一)个别的关怀 l 1、发展取向l2、亲和取向l3、辅导取向(二)动机的启发与精神感召 l 领导者必须先揭示一个能够结合组织发展与个人成长的未来愿景,同时考虑组织所处之情境和部属个别的需要,使这个共同的愿境或组织目标成为人员工作的动机源头,赋予个人的工作行为比较深刻的行动意义。(三)才智的激发 l 基本上,转换型领导假定人员才智能力的发挥是组织存在、发展的命脉所在,所以,领导者的职责在于建立一种能够激发组织上下才智的互动的过程。l 才智激发的领导方法包括:理性导向、存在导向、经验导向、理想导向四种途径。(四)相互的影响关系 l 转换型领导的领导者与部属间关系,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关系的产生可能基于专业上的尊重、社会的影响力,或是情感的交流,但基本上是超越层级职位权力的。三、转换型领导的特质 转换型领导者是组织活动的中心,也是组织图存变革的发动机,其应具的领导特质可以归纳如下:(一)创造前瞻愿景 l 转换型领导者的个人魅力来源,在于其能创造组织前瞻之愿景,借以凝聚内部的向心力和信任感,使人员的努力有了可以期待的目标,而不至于彷徨无措。(二)启发自觉意识 l 转换型领导并非通过强制的方式来获取权力,而是领导者能够洞察人员不同的长处和潜能,循循善诱加以启发,而部属从授权的过程中得到自我发展,并心悦诚服。(三)了解人性需求 l 从领导交易理论来说,如何掌握人员的需求并予以满足,以促进绩效表现,是领导者的要务;而转换型领导也必须能够了解人员需求的个别差异问题,给予适当的回应,只有如此,才能有效激发其潜能。(四)鼓舞学习动机 l 在科技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现代环境中,信息和知识是组织图存发展的惟一利器。转化型领导者本身不但有渴求新知识的强烈学习欲望,还有能培养部属不断学习新知的习惯。(五)树立个人价值 l 转换型的领导过程中,领导是组织上下信仰的对象,操纵组织存续的重要关键,所以转换型领导者必须树立起诚实、有信、正义、公道等价值信念,作为人员奉行的依据。(六)乐于工作 l 转换型领导的施行,奠基于工作的伦理观念。领导着要求部属全力投入工作,自己也必须展现出对工作的高度热情,并能将这份热情加以扩散,以感染所有的组织成员。本章思考题:1、你是如何理解领导的?领导与管理有什么不同?2、何谓影响力?领导者影响力的来源是什么?3、试分析领导权力的基础。4、你是如何看待领导的权变理论的?试分析不同的领导权变理论以及对现实领导工作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