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秋繁制种栽培技术规程(DB4211-T 14-2022).pdf
-
资源ID:93249808
资源大小:797.7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毛豆秋繁制种栽培技术规程(DB4211-T 14-2022).pdf
ICS 65.020.20 CCS B 05 4211 黄冈市地方标准 DB4211/T 142022 毛豆秋繁制种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soybean seeds cultiva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utumn 2022-08-30 发布 2022-09-30 实施 黄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211/T 142022 I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产地环境与品种选择.1 4.1 产地环境.1 4.2 品种要求.1 5 生产管理.2 5.1 整地与施肥.2 5.2 播种.2 5.3 田间管理.2 5.4 除杂.3 5.5 摘叶.3 6 常见病、虫、草害防治.3 6.1 常见草害防治.3 6.2 常见病虫害防治.3 7 收获与贮存.3 7.1 采收.3 7.2 晾晒.4 7.3 精选.4 7.4 包装与贮存.4 附录 A(规范性)毛豆常见病、虫害及其化学防治措施.5 DB4211/T 14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黄冈市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文件由黄冈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黄冈市农业科学院、黄冈市农业农村局蔬菜办、浠水县农业农村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闫良、陈中建、何中华、代俊芬、金小燕、葛长军、吴鹏、徐丽荣、蒋艳艳、汪品三、李进兰、张中南、李莎、张熔。本文件为首次发布。DB4211/T 142022 III 引言 毛豆口味鲜美、营养价值高,是我国南方地区栽培的重要蔬菜品种之一。南方地区春季多雨、夏季高温等自然环境条件,在毛豆春播制种时,豆荚易霉烂、发芽率低,夏播制种时又因高温、干旱等因素,导致种子急剧失水皱缩,出现干瘪,对发芽率和外观品质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为提高毛豆种子发芽率,避免豆荚霉烂和“葡萄干”种子现象出现,利用我国秋季干燥的气候特征和毛豆生育期较短的作物特性,开展毛豆秋繁制种技术研究,特制定本文件,为我国南方地区毛豆种子扩繁、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生产提供指导和参考。DB4211/T 142022 1 毛豆秋繁制种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定了毛豆秋繁制种栽培的产地环境与要求、生产管理、采收处理、常见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黄冈市一般商品毛豆秋繁制种和育种材料的留种、扩繁,其他条件相似的地区亦可参照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8946 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GB/T 32980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质量要求 NY/T 525 有机肥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秋繁 seed reproduction in autumn 在7月中上旬播种,10月底11月中收获的种子扩繁方式。4 产地环境与品种选择 4.1 产地环境 4.1.1 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地势平坦、可机播、机收的地块,避开低洼、贫瘠的粘性土壤。土壤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4.1.2 灌溉用水 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4.2 品种要求 DB4211/T 142022 2 4.2.1 品种选择 选择经审定、适宜本地种植的高产、优质、商品性好的毛豆品种,宜选择冈鲜豆1号、冈鲜豆2号、沪鲜6号、09-5等毛豆品种。4.2.2 种子质量要求 应符合GB 4404.2的规定。5 生产管理 5.1 整地与施肥 5.1.1 基肥 整地前撒施基肥,基肥采用有机肥配合化肥施用。即商品有机肥100 kg/667 m2以上,N-P-K(16-16-16)复合肥20 kg/667 m2,,可选择施用硼砂0.5 kg/667 m21.0 kg/667 m2、硅肥(25%)4 kg/667 m2做基肥。施用肥料应符合NY/T 525的规定要求。5.1.2 整地 在6月中下旬翻整土地,将土壤旋碎、耙平,根据地块形状开沟做畦。5.2 播种 5.2.1 播种时期与方式 播种期一般为7月上中旬,根据品种特点和天气情况可适当调整播期。可根据当地条件和播种习惯,采用机播或人工播种,进行穴播或条播。5.2.2 密度 保苗2万株/667 m2左右,株行距为0.08 m 0.4 m。5.3 田间管理 5.3.1 追肥 5.3.1.1 苗期 3叶期5叶期结合生长势,可撒施N-P-K(16-16-16)复合肥10 kg/667 m2进行追肥。5.3.1.2 始花期 开花始期,结合长势,可施用尿素15 kg/667 m2。5.3.1.3 花期后期和结荚期 可将磷酸二氢钾150 g/667 m2、尿素350 g/667 m2、硼中钼40 g/667 m2,兑水60 kg/667 m275 kg/667 m2进行叶面喷洒,几种肥料也可单独施用。整个生育期,喷施1次叶面肥。5.3.2 控旺 生长过旺,可在初花期,施用15%多效唑40 g兑水60 kg/667 m275 kg/667 m2进行1次喷雾。DB4211/T 142022 3 5.3.3 水分管理 适时排灌,确保毛豆正常生长,避免烂荚、“葡萄干”种子出现。尤其是开花期和结荚期,若遇气候干燥需适时灌溉。5.4 除杂 田间管理严格去杂。可根据扩繁品种的叶形、株高、茸毛色、花色、荚色和荚形等外观特征差异,在开花、结荚期严格去除杂株。5.5 摘叶 毛豆生长后期,叶片脱落异常时,可适时摘除部分叶片。6 常见病、虫、草害防治 6.1 常见草害防治 6.1.1 化学防控 豆田除草以化学防控为主,可分为芽前除草、茎叶除草。除草药剂的施用应符合GB/T 8321规定的化学农药防治要求。6.1.2 芽前除草 毛豆播种后,墒情好的地块在播后3 d4 d喷药,墒情较差的地块在出苗前4 d5 d时结束喷药。药剂可选择乙草胺(48%乳油),用量400 mL/667 m2,兑水60 kg/667 m2喷雾。6.1.3 茎叶除草 毛豆出苗后2 片4 片复叶,进行防除。可选择施用10.0%精喹禾灵乳油(30 mL)+250 g/L 氟磺胺草醚(25 g),用量120 mL/667 m2+100 g/667 m2,兑水60 kg/667 m2喷雾。6.2 常见病虫害防治 6.2.1 病虫害防治分类 病虫害防治以化学、物理防治为主。喷施农药、安装杀虫灯、释放天敌、性诱剂等防治虫害。喷施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防治病害,防治过程应符合GB/T 8321、GB/T 32980的规定要求。6.2.2 常见病害防治 常见病害有花叶病毒病、根腐病、霜霉病、白粉病等,其危害方式及防治方法见附录A。6.2.3 常见虫害防治 常见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造桥虫、蚜虫、卷叶螟、点蜂缘蝽等,其危害方式及防治方法见附录A。7 收获与贮存 7.1 采收 DB4211/T 142022 4 易裂荚品种,宜采用人工收获,当干枯豆荚达50%以上时,可进行收割,晾晒至豆荚全部干枯时脱粒。抗裂荚品种,可进行机械收获,当全株有95%的荚成熟,摇动时开始有响声的植株达50%以上时,可进行机收。7.2 晾晒 收获后,利用后熟,将收割的毛豆植株平铺于干燥地表,适度晾晒,待毛豆植株彻底干枯后进行脱粒处理,经晾晒,水分在12%内、杂质控制在1%内。7.3 精选 将晾晒后的毛豆通过筛网,挑选后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2的质量要求。7.4 包装与贮存 精选后的毛豆种子用编织袋包装,编织袋应符合GB 8946的规定。置于干燥、防潮、防虫鼠的库房贮存。DB4211/T 142022 5 A A 附录A (资料性)毛豆常见病、虫害及其化学防治措施 A.1 表 A.1 给出了毛豆常见病、虫害及其化学防治措施。表A.1 毛豆常见病、虫害及其化学防治措施 分类 名称 危害特征 防治措施 注意事项 常见病害 花叶病毒病 植株矮化,叶片呈黄绿相问的花叶并皱缩,叶缘下卷或叶片扭曲,有时沿叶脉两侧有许多疱状突起。嫩叶症状较明显。杀灭蚜虫(防治方法见蚜虫防治)根腐病 初期茎基出现淡红褐色不规则小斑,后变红褐色凹陷坏死斑,绕根茎扩展致根皮枯死,根系不发达,根瘤少、地上矮小,叶色淡绿。70%的 10002000 倍液的恶霉灵可湿性粉剂,或 50%的8001000 倍液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喷施药液 45 kg/667 m2。霜霉病 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 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 0.5%拌种。田间发病时可用甲霜灵 800 倍液喷洒,用药液 45 kg/667 m2。白粉病 初期在叶片上产生近圆形粉状白霉,后融合成粉状斑,严重时布满全叶。发病初期喷施 10苯醚甲环唑 1500 倍液,用药液 45 kg/667 m2。常见虫害 斜纹夜蛾 为害嫩茎,蛀食豆荚。0.5%甲氨基阿维菌素 1500 倍液,用药液 45 kg/667 m2。造桥虫 将叶片边缘咬成缺刻和孔洞,甚至全部吃光,仅留少数叶脉。2.5%溴氰菊酯乳油 2000 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 2500 倍液,用药液 45 kg/667 m2。蚜虫 在顶叶、嫩叶、嫩茎上刺吸汁液,被害处会形成枯黄色斑,严重时叶片卷缩、脱落,植株矮小,分枝、结荚数减少。另外,大豆蚜还能传播病毒病。可选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8001000 倍液、30%噻虫嗪 2500 倍液,用药液量 45 kg/667 m2。蚜株率超过 50%,或田间有 5%10%的植株卷叶时连续喷施 2 次,隔7d10d。卷叶螟 为害大豆叶片,吐丝将 2 片叶粘在一起,躲在其中咬食叶肉,造成膜状叶、残缺不全叶,有些叶片上还可见明显的丝网。选用 1%阿维菌素乳油 1000 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 倍液、50杀螟松乳油 8001000 倍液药液用量45 kg/667 m2。田间有 1%2%的植株有膜 状叶或卷叶时,连喷 2 次,隔 7d10d。点蜂缘蝽 主要为害大豆的嫩叶、生长点、嫩荚等部位,可造成大豆叶片卷缩,主茎停止生长。为害豆荚时,会在上形成黑色坏死斑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 2500 倍液、30%噻虫嗪 2500 倍液、3%阿维菌素乳油 5000 倍液,药液用量 45 kg/667 m2。5d7d 喷 1 次药,连喷 2 次3 次。大豆蝽象易产生抗药性,上述几种药应交替使用。烟粉虱 以成虫或幼虫在寄主的叶背群集吸食汁液,并传播病毒病。作物受害后,叶片变黄,植株生长衰弱。药剂防治可采用 25扑虱净可湿性粉剂、5吡虫啉乳油、25阿克泰颗粒剂,药液用量 45 kg/667 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