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力和机械 作业设计+检测卷.pdf
中考 6.1 怎样认识力 1.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不仅使小树发生了 ,还使落叶的 发生了改变。2.下列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汽车匀速转弯 B.钟表来回摆动 C.关闭发动机后向前滑行的汽车 D.正在空中匀速下降的伞兵 3.下列情形中,力的作用效果明显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A.用力将橡皮泥捏瘪 B.用力压缩弹簧 C.磁力改变小球运动方向 D.用力拉伸弹簧 4.力不能脱离 而存在,当讨论力时,一定涉及 个物体,一个是 物体,另一个是 物体。5.“蚍蜉撼大树”一句中,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6.1 N 大约是()A.拿起一张纸用的力 B.举起一块砖用的力 C.抱起一只小狗用的力 D.托起两个鸡蛋的力 7.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彼此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B.一个物体受力时,它一定与其他物体相互接触 C.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 8.下列叙述中,手作为受力物体的是()A.用手将排球打出去 B.用手击拍桌子,手感到疼 C.用手将石块举高 D.用手将铁丝弄弯 9.如图所示,穿旱冰鞋的女孩用手推墙,会感到墙在推她,她自己也会后退,这个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同时她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10.两个鸡蛋相碰往往只碰破其中一个,下列关于碰撞时的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鸡蛋受力一样大 B.破的那个鸡蛋受力大 中考 C.未破的那个鸡蛋受力大 D.无法比较哪个鸡蛋受力大 11.我们在关门时会经常发现,用手拉门的地方不同,关门的难易程度就会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如图所示,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弹簧,观察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12.用如图所示的水壶提水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 (选填“A”或“B”,下同)处;把水壶里的水灌到保温瓶中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 处。出现这样的差别主要是因为力的三要素中力的 影响力的 。13.当人用力加速提起一桶水时,人对桶的把柄施加一个拉力,把柄对人也施加了一个拉力,则这两个拉力的三要素中相同的是()A.都相同 B.仅作用点相同 C.仅大小相同 D.大小、作用点相同 14.对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力能够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15.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 C.两个物体不接触,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 1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推车时,人不受到车给人的力 B.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C.用手捏一个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击打球的不同部位,球的旋转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17.千古神话“嫦娥奔月”正在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我国发射的“嫦娥二号”卫星在太空中多次通过喷射燃气实现变轨(改变运行高度和运行方向)。该操作运用了物理学中的知识:一 是 利 用 了 物 体 间 力 的 作 用 是 ;二是 。18.下列运动项目中,没有应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是()中考 A.游泳 B.篮球 C.举重 D.蹦床 19.图示为某中学足球赛的精彩画面,运动员用脚把足球踢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同时运动员的脚感觉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20.用厚玻璃瓶、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容器和水,来证明玻璃瓶可发生微小形变。器材的安装:。操作的方法:。发生的现象:。玻璃瓶发生微小形变的原因:。21.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谁帮了马哈巴先生 马哈巴先生提着一大桶油穿过沙特阿拉伯一个结冰的湖,走着走着不小心摔倒了,桶里的 5 加仑(加仑为一种体积单位)油全部泼了出来,马哈巴陷入了既不能前进又不能后退的窘境。这时湖边一只狗跑到他身边对着他汪汪地叫,似乎在嘲弄马哈巴,脾气暴躁的马哈巴破口大骂,万般无奈。他脱下了一只鞋使劲地向那只狗扔去,这个动作竟意外地帮助了马哈巴摆脱了窘境。为什么马哈巴扔掉一只鞋,却奇迹般地使他摆脱窘境呢?6.1 怎样认识力 1.形变,运动状态 2.D 3.C 4.物体;两;施力;受力 5.“蚍蜉,大树。6.D 7.D 8.B 9.相互;运动状态。10.A 11.作用点;方向 12.A;B;作用点作用效果。13.C 14.D 15.C 16.C 中考 17.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8.C 19.运动状态;相互 20.厚玻璃瓶内盛满水,瓶口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严;用手挤压瓶壁,观察细玻璃管中水柱的变化;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1.马哈巴既不能前进又不能后退,是因为洒上油的冰面太光滑;他脱下了一只鞋使劲地向狗扔去的过程中,他对鞋施加一个向前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鞋对他产生一个向后的力,马哈巴先生在这个力的作用下改变了运动状态,会向后滑动,从而摆脱了窘境。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1.测量力的常用工具是()A.托盘天平 B.电子台秤 C.弹簧测力计 D.磅秤 2.关于图示弹簧测力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最小分度值分别是 05 N 和 1 N B.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越长这个原理做成的 C.使用弹簧测力计只能测出竖直方向上的力而无法测出水平方向上的拉力 D.如果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指针并不是指在零位置,应进行调零 3.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过程中,有如下操作:轻轻来回拉动两次挂钩;把待测力加在挂钩上;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弄清刻度盘上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调整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待指针稳定后读数。上述操作,正确的顺序是()A.B.C.D.4.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2.2 N B.2.4 N C.3.3 N D.3.6 N 5.下列选项中,关于茶杯受到桌面的支持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中考 6.小红在建筑工地上看到简易三角吊车,她想通过自身的体验来了解这种简易吊车上各部分的受力情况。她用一只三角板,按照如图所示方式在竖直面内进行操作,感受A端对左手手指以及B端对手腕的作用力。对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7.如图所示,沿斜面用 50 N 的拉力F将小车拉上斜面,请作出所受拉力的示意图。8.(2016河南宜阳期中)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弹簧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 就越长的原理制成的。通过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主要构件是弹簧,如果某次使 用 不 正 确,使 指 针 再 也 无 法 回 复 到 零 刻 度,你 估 计 造 成 此 现 象 的 错 误 可 能是 。9.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这么做的目的是()A.制作方便 B.便于读数 C.提高精确度 D.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10.自制弹簧测力计时,测得弹簧原长 5 cm,当弹簧受到 5 N 的拉力时,弹簧长度为 5.5 cm,则当弹簧受力后长度变为 7 cm 时,所受外力的大小应是()A.70 N B.10 N C.35 N D.20 N 11.如图所示,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段,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拉弹簧,测量比较弹簧伸长的长度。实验探究的是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其()A.材料的关系 B.长度的关系 C.粗细的关系 D.受力的关系 12.如图所示,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钩在一起,然后甲同学用 500 N 的拉力拉弹簧测力计B,则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FA=N;若甲、乙两同学同时用 500 N的力向相反方向拉测力计,则此时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FB=N。(均不计弹簧测力计和绳的重)中考 1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均不计,物重G=5 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A.5 N,0 N B.0 N,5 N C.5 N,5 N D.5 N,10 N 14.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15.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物体,受到水平向右大小为 20 N 的拉力F,请在图中,用力的示意图把它表示出来。16.课外学习小组在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受的拉力的关系”实验时,实验数据如表。拉 力F/N 弹簧长度l/cm 0 22 0.5 23 1 24 1.5 25 2 26 2.5 27 3 28 3.5 28.5 4 28.6 根据实验数据,你认为:(1)用这样的弹簧能做一个测量范围是 的测力计;(2)在 一 定 范 围 内,弹 簧 所 受 的 拉 力F与 伸 长 量 l关 系 的 数 学 表 达 式是 ;中考(3)当 悬 挂 物 体 后,弹 簧 长 度 是25.5 cm,那 么 该 物 体 向 下 拉 弹 簧 的 力 是 N。17.林红同学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如图所示图象,图中l是弹簧的长度,F是弹簧受拉力的大小。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 cm。拉力为 6 N 时,弹簧长度比原长长了 cm。(2)当这根弹簧的长度为 4 cm 时,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 N。(3)分析图像及有关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 。中考 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1.C 2.D 3.D 4.B 5.A 6.B 7.如图所示:8.伸长量;测量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9.D10.D 11.B 12.500;500。13.C 14.2.0。15.如图所示:16.(1)03N;(2)F=0.5l;(3)1.75。17.(1)2。3。(2)4。(3)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外力成正比。6.3 重力 1.地球上的 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引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 。2.熟了的苹果向地面掉落,这是由于苹果受 作用的原因,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3.在足球比赛中,一名前锋用脚轻轻地将球一挑,足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进入球门。若不计空气阻力,足球在空中飞行时,足球受到的 力使其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4.如果没有重力,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就没有质量 B.河水就不能流动 C.人向上一跳就离开地球 D.杯中的水就无法倒入口中 中考 5.建 筑 工 地 上,砖 工 师 傅 常 用 重 垂 线 检 查 墙 砌 得 是 否 ,其 原 理 是 根据 。6.图示为小红在做排球训练的瞬间,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的方向表示正确的是()7.如图所示,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N,该物体的质量是 g。(g取 10 N/kg)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G=mg”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m=”表明:物体的质量跟它的重力成正比 C.“g=”表明:g值大小等于物体受的重力跟它质量的比值,且是一个恒定的值 D.上述说法都正确 9.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若一只蜂鸟所受重力是 0.02 N,它的质量为多少千克?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若一只鸵鸟的质量为 150 kg,它受到的重力为多少牛?(g取 10 N/kg)10.跑步时,人的重心位置 (选填“不变”或“改变”);人在高处心慌害怕时,往往要蹲下来,这主要是使 降低。11.如图所示,学校的欢迎靠牌有时会被大风吹倒,下列提出的一些防范措施,合理的是()中考 A.将欢迎靠牌的支架做得高一些 B.将欢迎靠牌的横竖支架之间的夹角做成直角 C.选用密度小的材料,将欢迎靠牌做得轻一些 D.在欢迎靠牌的支架A点附近,加压一个重物 12 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甲同学按照如图所示方式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质量m/g 100 200 300 500 重力G/N 1 2 3 4 5 (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2)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重力,使测力计弹簧伸长的力是 。A.钩码的重力 B.钩码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C.钩码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对钩码的拉力(3)由实验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其质量成 。你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4)乙同学取来了质量相同的土豆、小石块、小铁球各一个,并分别测出了它们的重力,这是为了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的 的关系。13.在图中,小球从水平桌面上滚下,画出小球在A位置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14.重 5 N 的一瓶饮料静置在停止运转的传送带上。请画出这瓶饮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15.小金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中考(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据图可得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是 。16.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如图所示的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A.换用质量大的重锤 B.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 C.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 D.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 17.小明的爸爸开一辆自重为 4.8104 N 的卡车去送货,车上共装载着 20 箱货物,每箱货物的质量为 400 kg。当它行驶到一座桥前时,司机看到桥头有标志牌如图所示(g取 10 N/kg)。请你帮小明的爸爸计算一下这辆车能否安全通过?如不能,则需要卸下几箱货物?6.3 重力 1.一切;重力。2.重力;地球。3.重。4.A 5.竖直,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6.D 中考 7.3.2;320。8.A 9.0.002kg 1500N 10.改变;重心。11.D 12(1)(2)C。(3)正比。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4)种类(材料)。13.如图所示:14.如图所示:15.大于;G=m15N/kg。16.C 17 不能安全通过 7 箱 6.4 探究滑动摩擦力 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 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 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滑动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 的方向相反。2.关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总有摩擦力作用 B.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总有摩擦力作用 C.只要相互压紧并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就有摩擦力作用 D.只有相互压紧并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粗糙物体间才有摩擦力作用 3.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小丽和同学们正在老师指导下边学习边实验,这是物理课堂常见的一幕。想象一下,如果教室里的摩擦突然消失,对可能出现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固定吊灯的螺丝从天花板上滑出,致使吊灯落到地上 B.同学们稍微活动就会从椅子上纷纷滑到地面上 C.写字时铅笔从手中滑出,飘在空中 D.由于太滑,稍一用力桌椅就会在地面上不停地滑着、碰撞着 质量m/g 100 200 300 400 500 重力G/N 1 2 3 4 5 中考 4.小明用 30 N 的水平推力推着重 200 N 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则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为 N,若小明将推力增大到 50 N 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5.小华做“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他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 直线运动,此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变化”或“不变化”)。实际操作时,小华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忽大忽小,写出一条产生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6.图示为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间大小关系的实验。在水平桌面上放一物块,物块上面放有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块,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取下砝码,水平匀速拉动物块时,与前一次相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7.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向右100 N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运动,请你作出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8.分析下列各种摩擦:走路时,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其中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9.劣质橡皮质硬,擦字时打滑,字擦不干净,这是由于物体表面越 ,摩擦力越小的缘故。小 星 用 橡 皮 轻 轻 擦 字 没 擦 干 净,然 后 他 稍 加 用 力 就 擦 干 净 了,这 是 通 过 来增大橡皮与纸间摩擦的。10.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捏住刹车后没有推动水平地面上的自行车,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 C.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D.在转轴上加润滑油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 11.在学习了滑动摩擦力知识后,小明和小华想用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探究运动鞋的鞋底防滑效果,他们各自带来了洗干净的运动鞋,又准备了一张练习立定跳远用的橡胶垫、一个弹簧测力计和细线。中考(1)为了能准确地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小明认为应该让运动鞋沿水平方向做 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2)小明将自己的运动鞋放在水平桌面的橡胶垫上,按正确的方法拉动,读出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示数为 N;若实际拉动的过程中没有做到匀速直线运动,则鞋子受到的摩擦力 是 (选填“变化”或“不变”)的。(3)小华经过思考改进了小明的实验,让弹簧测力计和鞋子保持静止,拉动鞋子下面的橡胶垫进行测量(如图乙所示),这样做的好处是 。(4)小华测出他的鞋滑动摩擦力比小明的大,但他的鞋却不一定是“防滑冠军”,这是因为 。12.如图所示,用F=7 N 的水平推力将重为 5 N 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时,物体受到摩擦力的大小是 N,方向 ;如果把水平推力F增大 1 N,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N。13.如图甲所示,相同的两物块A、B叠放在水平面上,在 20 N 的水平推力F1的作用下一起做匀速运动,此时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 N,若将A、B物块按图乙所示紧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运动,则推力F2=N。14.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重 8 N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 2.5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 N。当弹簧测力计与物体之间的绳子突然断开时()A.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受到的摩擦力小于 2 N B.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摩擦力等于 2 N C.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摩擦力等于 8 N D.物体立即停止,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15.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木板P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Q放在木板P上,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一端挂在木块Q上,拉动木板P,木块Q稳定时,读取测力计的示数。回答下列问题:(1)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为了测量 。(填序号)A.木板P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B.木板P受到木块Q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C.木块Q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D.木块Q受到木板P的滑动摩擦力大小(2)用相同的木板P和木块Q,在木块Q上放不同个数的砝码,拉动木板P快慢相同,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对应的砝码个数。这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的关系。(3)用相同的木板P和木块Q,发现拉动木板P的快慢不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由此中考 得到的结论是 。16.为了探究静摩擦力作用的相互性,并比较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大小,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整个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A、B两木块叠放在一起,两个轻质弹簧测力计C、D的一端与两木块相连,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E、F上。后来经过讨论,完善了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1)在理想情况(桌面光滑)下,B对A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A对B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均选填“C”或“D”)(2)在B下面放细圆木条的目的是 ,在A上放砝码的目的是 。(3)实验中需向右缓慢移动铁架台F,在此过程中,应使A、B保持相对 (选填“运动”或“静止”),整个装置静止后,读取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4)分析实验数据,若 ,则静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6.4 探究滑动摩擦力 1.相对运动;阻碍。相对运动。2.D 3.C 4.30 ;不变。5.匀速;不变化。没有保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或木板表面粗糙程度不一)。6.等于;变小。7.如图所示:8.。9.光滑。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10.C 中考 11.(1)匀速直线;使摩擦力与拉力相等。(2)2.8;不变。(3)测力计示数稳定,便于读数。(4)不同鞋子的质量不同,对水平面的压力不同,导致摩擦力不同。12.5 ;竖直向上;5。13.0;20。14.B 15.(1)D。(2)压力。(3)滑动摩擦力大小与运动快慢无关(或接触面相同,压力相等,滑动摩擦力大小与运动快慢无关)。16.(1)D;C。(2)减小桌面对木块B的摩擦力;增大压力。(3)静止。(4)F1=F2。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作用在杠杆上促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 ,支点到力的作用线 的 叫做力臂。力臂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在杠杆上,力的作用点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在杠杆上。2.列车上有出售食品的手推车(如图所示)。若货物在车内摆放均匀,当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以视为杠杆,支点是 (写出字母);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竖直向上提扶把,这时支点是 。3.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且OAAB。线段 (选填“OA”“AB”或“OB”)表示力F的力臂。4.中国人独创的杆秤“戥子”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从本质上,杆秤就是一个简中考 单的杠杆,如图所示,请你在图中画出这个杠杆的五要素。5.如图所示,一处于水平平衡状态的杠杆,杠杆上所标刻度每小格长为 3 cm。某同学在研究杠杆平衡实验时,在杠杆上的A点挂四个钩码,每个重为 1 N,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水平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为 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6.某同学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实验前,发现杠杆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为了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 向 (选 填“左”或“右”)移 动,目 的 是 为 了 能 在 杠 杆上 。(2)杠杆平衡后,若在a点挂 2 个 50 g 钩码,那么在b点应该挂 个 50 g 钩码才能使杠杆恢复平衡。7.下图是三类不同用途的杠杆模型。这三类杠杆中,一定是省力杠杆的是第 类,钓鱼竿与第 类杠杆原理相同。8.杠杆在我国古代早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有时人们使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是为了 ;有时却要使用费力杠杆,那又是为了 。下列工具中天平、扳手、镊子、羊角锤、裁衣剪刀、瓶盖起子、筷子、钓鱼竿等都是简单机械,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填序号)9.下列生活情景中,属于应用费力杠杆的是()A.用钢丝钳剪钢丝 B.用船桨划龙舟 C.用独轮车运砖头 D.用指甲剪剪指甲 10.如图所示,OB=BA,在A点施加一个力,使轻质杠杆OA在水平位置静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中考 A.杠杆OA一定是一个省力杠杆 B.杠杆OA一定是一个费力杠杆 C.在A点施加的最小力的大小为 D.在A点施加的力不能大于G 11.图甲所示为不锈钢折叠指甲剪的平面图,它使用时相当于两个杠杆,在图乙杠杆简化图中B、C两点确定支点,并用O标出,画出最小动力F1和阻力臂l2。12.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AC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在B点挂一重为G的物体。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画出施加在杠杆上最小力F的示意图。13.如图所示的杠杆正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杠杆两边的钩码下再加一个钩码(钩码的质量都相同),杠杆将()A.还继续处于水平平衡 B.右端上升,左端下降 C.右端下降,左端上升 D.无法确定杠杆的运动状态 14.下图是小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C处逐渐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其从,则拉力的变化情况是()A.先变小后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 C.逐渐变大 D.逐渐变小 15.小宇用尚未标注刻度值的自制杆秤来估测物体的质量,秤砣上标示其自身质量为 150 g。没有测量物时,杆秤刚好水平平衡(如图 1 所示);当挂上物体后,把秤砣的吊绳放置在杆秤的中考 M处时,杆秤也水平平衡(如图 2 所示),粗略估测物体的质量,合理的是()图 1 图 2 A.150 g B.150 N C.420 N D.420 g 16.如图所示,某人用一根 1.2 m 长的扁担挑起重 200 N 和 300 N 的甲、乙两桶水。(1)肩膀应在离甲桶多少米处?(2)若两桶水都漏掉 50 N,则肩膀应向哪个桶方向移动?17.如图所示的四种工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18.密度均匀的直尺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部分CB是全尺长的,当B端挂上 5 N 的物体时,直尺的A端刚好没有翘起。如图,则此直尺受到的重力是()A.2.5 N B.5 N C.10 N D.无法确定 19.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重力相等,杠杆刻度均匀。中考 图 1 图 2(1)平衡时,应该让杠杆静止在 位置。(2)小周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某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图 1 所示,他们记录的数据为:动力F1=1.5 N,动力臂l1=0.1 m,阻力F2=1 N,则阻力臂l2=m。(3)下列四个因素中,不会带来实验误差的是 。A.铁架台自身的重力足够大 B.单个钩码的重力不完全相等 C.悬挂钩码的绳套重力偏大 D.杠杆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偏大(4)小周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在完成规定实验后,他们想进一步探究,如果杠杆受到F2、F3两个阻力,结果会怎样?通过实验,他们得到了如图 2 所示的结果。根据这个结果,可以初步得出,在这种情况下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l1=。(F1、F2、F3的力臂分别用l1、l2、l3表示)20.仔细阅读材料,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我们已经学过杠杆的力臂和杠杆的平衡条件,如果把这些知识稍加拓宽和延伸,就可尝试用新的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的状态称为力矩平衡状态。物理学中把力和力臂的乘积叫做力对转动轴的力矩。力矩用M表示,即M=Fl,式中l为力臂,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矩的单位是牛顿米,符号为 Nm。引入力矩概念后,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叙述为:使杠杆沿顺时针转动的力矩与使杠杆沿逆时针转动的力矩相等。用公式表示:M顺=M逆。(1)力矩的表达式:M=,力矩的国际单位为 。(2)用垂直于门的力推门,推力F=80 N,手到门轴的距离为 0.3 m,则F对门轴的力矩M为 Nm。(3)如图所示,一根均匀木棒OA可绕过O点的水平轴自由转动,现有一方向不变的水平力F作用于该棒的A点,使棒从竖直位置缓慢转到偏角90的某一位置(缓慢转动可视为匀速转动),设M为力F对转轴的力矩,对此过程中M和F判断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中考 A.M不断变大,F不断变大 B.M不断变大,F不断变小 C.M不断变小,F不断变大 D.M不断变小,F不断变小 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动力,阻力,距离。不一定;一定。2.C;B。3.OA。4.如图所示:5.24,2。6.(1)水平;右;直接读出力臂。(2)3。7.二,三。8.省力;省距离。9.B 10.C 11.如图所示:12.如图所示:13.C 中考 14.A 15.D 16.(1)0.72m(2)乙桶 17.B 18.C 19.(1)水平。(2)0.15。(3)A。(4)F3l3+F2l2。20.(1)Fl,Nm。(2)24。(3)A。6.6 探究滑轮的作用 1.定 滑 轮 和 动 滑 轮 在 构 造 上 是 相 同 的,只 是 在 使 用 中,的滑轮叫定滑 轮,的滑轮叫动滑轮。2.建筑工地上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搬运建筑材料,使用的滑轮组由A、B、C、D四个滑轮组成,其中属于定滑轮的有 ,属于动滑轮的有 (填字母)。3.学校升旗仪式上,当升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时,旗子就会徐徐上升。这是由于旗杆顶部有一个 滑轮,它虽然不能省力,但能够改变 。4.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移动物体A时,当沿不同方向分别用F1、F2、F3的力,以不同速度匀速拉动物体时,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F2F3 B.F1F2F2F3 D.F1=F2=F3 5.如图所示,吊起动滑轮的绳子段数为 段,既省力又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改变用力方向。钩码总重为 1 N,若动滑轮重和摩擦不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中考 6.如图所示,物体重力是 300 N,动滑轮重 20 N(不计摩擦和绳重)。要使物体匀速升高 2 m,那么人的拉力是 N,绳子自由端被人拉下 m,使用该装置 (选填“能”或“不能”)改变力的方向。7.使用滑轮组肯定不能做到的是()A.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 B.既省力又省距离 C.省力,但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D.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8.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如图所示的简易电梯,由图可知()A.A是动滑轮 B.B是定滑轮 C.如果电动机向下拉动绳子,电梯厢将上升 D.电梯厢运动的快慢与电动机拉绳的快慢相等 9.如图所示,按要求(F=G)给滑轮组绕线。(G为物体重,不考虑摩擦及动滑轮、绳子的重力)中考 10.如图所示,站在地面上的小华借助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11.小可在A端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匀速提起 200 N 的水桶,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则人拉绳子A端的动力为 N;实际测量A端的拉力为 110 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滑轮重为 N。12.(多选)用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匀速竖直向上提物体M,如图所示。如果自由端的拉力F=30 N,物体M上升的距离s=0.5 m,每个滑轮重 10 N,忽略绳重和轴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M只受重力 B.物体M的重力为 80 N C.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1 m D.天花板受到的拉力为 100 N 13.小柯用图中装置提升重为 400 N 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B.人将绳子拉过 1 m,物体也上升 1 m C.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 200 N D.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14.如图所示,物体重G=50 N,在F=5 N 的拉力作用下向左匀速运动,若不计细绳与滑轮的摩擦,则物体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大小为 N,方向向 。中考 15.如图所示,用 20 N 的拉力拉动一重为 50 N 的物体匀速上升,现用同样的滑轮组拉动重力为 200 N 的物体上升 0.1 m(g取 10 N/kg,不计绳重及滑轮之间的摩擦),求:(1)动滑轮的重力;(2)拉动重力为 200 N 的物体时,拉力F的大小;(3)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16.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升重物。人用 410 N的拉力F,使质量为 120 kg 的物体匀速上升了 3 m。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 10 N/kg)求:(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2)动滑轮的重力。6.6 探究滑轮的作用 1;轴的位置固定不动;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2.B、C、D;A;。3.定;力的方向。4.D 5.2;可以;0.5。6.160;4;能。7.B 中考 8.C 9.如图所示:10.如图所示:11.100 ;20 N。12.CD 13.C 14.10 ;右。15.(1)10N(2)70N(3)0.3m 16.(1)9m(2)30N 第六章 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1放风筝时,风筝受到拉力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A手 B 地球 C 线绳 D 风筝 2如图所示,分别在 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 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力的大小 B 力的方向 C 力的作用点 D 力的单位 中考(第 2 题图)(第 3 题图)3 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 C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4图中关于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中考 5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 L与受到的拉力 F成正比,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这种关系的是()6下列做法中,减小摩擦的是()A短跑运动员穿上钉鞋 B 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握手闸 C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D 行李箱底部安装滚轮 7消防队员抓着竹竿从楼顶向地面匀速滑下,此过程中关于消防队员所受的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A不受摩擦力 B 受摩擦力,方向向下 C受摩擦力,方向向上 D 没有告诉队员质量,无法判断 8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中考 9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 60 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 60 N B 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 C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 60 N 推力的作用 D 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第 9 题图)中考(第 10 题图)10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示数如图所示。接着,他把这个测力计像右图中乙那样,上下各挂一个 0.5 N的钩码,并挂到甲测力计下,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A1.0 N 1.5 N B 1.0 N 0.5 N C 2.0 N 1.5 N D 2.0 N 1.0 N 11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不计的长木板,可绕 O点转动,在它的右端放一重为 G的物块,并用一竖直向上的力 F拉着其右端。当物块向左匀速运动时,木板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拉力 F()A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先变大后变小 (第 11 题图)12工人们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中考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8 分)13请将“力”的概念图补充完整。(第 13 题图)中考(第 14 题图)14人踢球时,对球施力的物体是_,同时_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一事例说明_。15下暴雨前,婷婷用一个底面积为 700 cm2的圆柱形空桶放在露天的院子里收集雨水。雨停后,测得桶内雨水的质量为 3.5 kg,这些雨水受到的重力为_N,这场暴雨的降水量约为_mm。(水1.0103 kg/m3、g 取 10 N/kg)16 如 图 所 示,当 电 风 扇 工 作 时,空 气 会 由 静 止 流 动 起 来,这 说 明_,同 时 小 车 将 向 _ 运 动,原 因 是_。类似 的装 置 可用在 某 些交 通 工具 上,试 举 一例:_。这类交通工具在月球上是无法工作的,这是因为_。(第 16 题图)中考(第 17 题图)17如图甲所示,小明在用杠杆撬一块大石头,他使用的是_(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如图乙所示,使用定滑轮可以 _(填“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动力方向”)。18山体滑坡是一种强降雨天气极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强降雨时,由于雨水浸入,有些本来不够稳固的山体的不同地质层(板块)之间摩擦力_,部分山体在_ _的 作 用 下 向 下 滑 动 而 导 致 山 体 滑 坡,请 你 提 出 一 项 避 免 山 体 滑 坡 的 措 施_。三、作图题(每题 4 分,共 8 分)19如图所示,杯子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杯子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图中 O点表示杯子的重心)(第 19 题图)中考(第 20 题图)20如图所示,杠杆在力 F1、F2(F2未画出)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O为支点,L2是力F2的力臂,请在图中画出 F1的力臂 L1和力 F2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