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名校快递】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化学4试卷含答案.pdf
-
资源ID:93266170
资源大小:1.03M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名校快递】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化学4试卷含答案.pdf
2019 届高三入学调研考试卷 化 学 (四)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Al-27 S-32 一、选择题(16 小题,共 48 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鲜花运输途中需喷洒高锰酸钾稀溶液,主要是为鲜花补充钾肥 B草莓棚中使用的“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C“梨花淡自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不同 D 本草纲目记载的“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的实验方法可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答案】D【解析】A高锰酸钾稀溶液有强氧化性,不能作钾肥,喷洒它的目的是除去乙烯,延长花期,选项 A 错误;B碳酸钙需要在高温下煅烧分解才能得到二氧化碳,因此草莓棚中不能使用碳酸钙来产生二氧化碳,选项 B 错误;C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相同,都是纤维素,选项 C 错误;D“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涉及蒸馏的方法,蒸馏可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化学键断裂或化学键形成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 BNa2O2和 Na2O 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C溶液中的溶质粒子能透过滤纸,而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滤纸,所以可以用滤纸来分离溶液和胶体 D食盐溶液能导电,但食盐溶液不是电解质【答案】D【解析】A氯化钠溶于水有离子键的断裂,是物理变化,故 A 错误;BNa2O2是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故 B 错误;C胶体也能透过滤纸,所以不能用滤纸来分离,故 C 错误;D食盐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 D 正确;本题选 D。3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4 g 由乙烯与环丙烷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 NA B标准状况下,由 H2O2制得 4.48LO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0.8NA C标准状况下,11.2 L NO 和 11.2 L O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为 NA D25时,pH=13 的 Ba(OH)2溶液中含有 OH的数目为 0.1 NA【答案】A【解析】A乙烯和环丙烷的最简式均为 CH2,式量为 14,故碳原子数为为 NA,正确;B氧元素有-1价到 0 价,生成 0.2mol 氧气,转移电子为 0.4mol,错误;CNO 与 O2反应生成 NO2,分子数减少,错误;D不知溶液体积,不能计算微粒数目,错误。4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 A以海水为原料制得精盐,再电解精盐的水溶液制取钠 B用海水、石灰乳等为原料,经一系列过程制得氧化镁,用 H2还原氧化镁制得镁 C以铁矿石、焦炭、空气、石灰石等为原料,通过反应产生的 CO 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制得铁 D从铝土矿中获得氧化铝再制得氯化铝固体,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得到铝【答案】C【解析】A 项,工业制钠是电解熔融 NaCl:2NaCl=电解2Na+Cl2,而电解 NaCl 溶液:2NaCl+2H2O=电解2NaOH+H2+Cl2,得不到钠,A 错误;B 项,镁的还原性比氢气的还原性强,不能用氢气还原氧化镁制取镁,工业制镁是电解熔融氯化镁:MgCl2=电解Mg+Cl2,B 错误;C 项,工业上常用 CO 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炼铁:3CO+Fe2O3=高温2Fe+3CO2,制得铁,因为炼铁的矿石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硅,所以石灰石的作用是将二氧化硅等杂质转变为炉渣而除去,C 正确;D 项,因为熔融状态下氯化铝不导电,所以从铝土矿中获得氧化铝再电解熔融的氧化铝来获取金属铝,D 错误。5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X 并发生反应:2X(g)Y(g),温度 T1、T2下 X 的物质的量浓度 c(X)随时间 t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 点的正反应速率 正小于 N 点的逆反应速率 逆 BT2下,在 0t1时间内,(Y)=abt1mol/(L min)CM 点时再加入一定量 X,平衡后 X 的转化率减小 D该反应进行到 M 点放出的热量小于进行到 W 点放出的热量【答案】D【解析】用“先拐后平”法,T1优先 T2出现拐点,T1达到平衡时间短、速率快,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则 T1T2;T2平衡时 c(X)小于 T1,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该反应的 H 0。A 项,M 点是 T1时的平衡点,正(M)=逆(M),N 点是 T2时的不平衡点,N 点时的逆反应速率小于 T2平衡时的逆反应速率,由于 T1T2,T2平衡时的反应速率小于 T1平衡时的反应速率,M 点的正反应速率 正大于 N 点的逆反应速率 逆,A 项错误;B 项,T2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鲜花运输途中需喷洒高锰酸稀溶液主要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不同本草纲目记载的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的实验方法可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答案解析高锰酸稀溶 下,0t1时间内(X)=abt1mol/(L min),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Y)=12(X)=ab2t1mol/(L min),B 项错误;C 项,M 点时再加入一定量 X,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后 X 的转化率增大,C 项错误;D 项,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W 点消耗 X 的物质的量大于 M 点,该反应进行到 M 点放出的热量小于进行到 W 点放出的热量,D 项正确;答案选 D。6下列物质之间进行反应时,可用离子方程式 2H+CO23 H2O+CO2 表示的是 A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醋酸溶液 B在盐酸溶液中滴入少量碳酸钾溶液 C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 D碳酸钡和稀硝酸反应【答案】B【解析】醋酸是弱酸,不能拆写成 H+,故 A 错误;在盐酸溶液中滴入少量碳酸钾溶液,盐酸拆写成 H+,碳酸钾拆写成 CO23,故 B 正确;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离子方程式是 H+HCO3 H2O+CO2 ,故 C 错误;碳酸钡难溶于水,不能拆写成 CO23,故 D 错误。7已知:(NH4)2CO3(s)=NH4HCO3(s)+NH3(g)H=+74.9kJ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熵变小于 0,焓变大于 0 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进行 D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需要根据H 与S 综合考虑【答案】D【解析】A依据反应的特征分析(NH4)2CO3(s)=NH4HCO3(s)+NH3(g)H=+74.9kJmol1,反应是熵变增大的反应,S0;反应是吸热反应焓变大于 0,H0,故 A 错误;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H0,S0;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当高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故 B 错误;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S0,反应是吸热反应,H0,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反应自发进行,因此低温下碳酸盐分解是非自发进行的,故 C 错误;D根据G=HT S 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H0,S0,在较高温度下可满足HT S0,即在较高温度下反应能自发进行;H0,S0,温度较低时即可满足HT S0,能自发进行;H0,S0,一般情况下G=HT S0,不能自发进行;H0,S0,可满足HT S0,反应能自发进行,故 D 正确。8氮化铝(AlN)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 可通过反应 Al2O3N23C=高温2AlN 3CO 合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C 是还原剂,AlN 是还原产物 BAlN 的摩尔质量为 41 CAlN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上述反应中,每生成 1 mol AlN 需转移 3 mol 电子【答案】B【解析】反应 Al2O3N23C=高温2AlN 3CO 中,C 元素化合价升高,N 元素化合价降低,反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鲜花运输途中需喷洒高锰酸稀溶液主要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不同本草纲目记载的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的实验方法可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答案解析高锰酸稀溶 应中 N2为氧化剂,CO 是氧化产物;C 为还原剂,AlN 是还原产物。A上述反应中,C 是还原剂,AlN 是还原产物,选项 A 正确;BAlN 的摩尔质量为 41g/mol,选项 B 不正确;CAlN 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选项 C 正确;D上述反应中,每生成 1 mol AlN 需转移3 mol 电子,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B。9某温度下,将 2 mol A 和 3 mol B 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B(g)C(g)D(g),5 min 后达到平衡,已知该温度下其平衡常数 K1,若温度不变时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 10 倍,A 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则 Aa3 Ba2 CB 的转化率为 40%DB 的转化率为 60%【答案】C【解析】温度不变,扩大容器体积(相当于减小压强)时,A 的转化率不变,说明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即 a1,A、B 错误;设达到平衡时,B 的转化量为 x mol,则 A、B、C、D 的平衡量分别为(2x)mol、(3x)mol、x mol、x mol,设容器体积为 1 L,则平衡常数 K1x2(2x)(3x),解得 x1.2,B 的转化率1.2 3 100%40%,C 正确,D 错误。10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Zn(s)CuSO4(aq)=ZnSO4(aq)Cu(s)H 216 kJ mol1,则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B相同条件下,如果 1 mol 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 E1,1 mol 氢分子的能量为 E2,则 2E1E2 C101 kPa 时,2H2(g)O2(g)=2H2O(l)H 572 kJ mol1,则 H2的燃烧热为572 kJ mol1 DH(aq)OH(aq)=H2O(l)H 57.3 kJ mol1,含 1 mol NaOH 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含 0.5 mol H2SO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出 57.3 kJ 的热量【答案】A【解析】A当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则反应是放热反应,H0,故 A 正确;B如果 1mol 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 E1,1mol 氢分子的能量为 E2原子的能量比分子的能量高,所以原子会结合成分子形成化学键放出热量,即 2H=H2 放出热量,则 2E1E2,故 B 错误;CH2的燃烧热必须是 1mol 物质燃烧生成最稳定的氧化物液态水时所放出的能量,故 C 错误;D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mol 水时,所放出的热量,1molNaOH 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含 0.5mol H2SO4的浓硫酸混合时,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所以导致H57.3 kJmol-1,故 D 错误。11在含 a mol FeCl3溶液中加入含 b mol Fe 和 b mol Cu 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忽略离子的水解),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 a2 b 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2Fe3Fe=3Fe2 B当 2b a4 b 时,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n(e)为 2b mol n(e)4 b mol C当 2a5b 时,发生的总离子反应为 10Fe34FeCu=14Fe2Cu2 D当 2ba4b 时,反应后的溶液中 n(Fe2)n(Cu2)12(a2b)(ab)【答案】D 【解析】金属性:铁铜,铁离子首先氧化金属铁。当 a2 b 时,铁离子不足,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2Fe3Fe=3Fe2,A 正确;当 2b a4 b 时,铁离子全部参与反应,因此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n(e)为 a mol,即为 2b mol n(e)4 b mol,B 正确;当 2a5b 时,铁全部反应,铜部分反应,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鲜花运输途中需喷洒高锰酸稀溶液主要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不同本草纲目记载的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的实验方法可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答案解析高锰酸稀溶 发生的总离子反应为 10Fe34FeCu=14Fe2Cu2,C 正确;当 2baT1,温度越高,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合成甲醇的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D由题给图像知,处于 A 点的反应体系从 T1变到 T2,平衡逆向移动,达到平衡时c(H2)c(CH3OH)增大,正确。16浓度均为 0.1mol/L、体积为 V0的 HX、HY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 V,pH 随 lgVV0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鲜花运输途中需喷洒高锰酸稀溶液主要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不同本草纲目记载的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的实验方法可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答案解析高锰酸稀溶 AHX、HY 都是弱酸,且 HX 的酸性比 HY 的弱 B相同温度下,电离常数 K(HX):ab C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 c(H+)c(OH-):a1,说明 HX 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HY 的pH1,说明其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所以 HY 的酸性大于 HX,选项 A 错误;B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所以相同的温度下,电离常数 ab,选项 B 错误;C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酸中的氢离子浓度越小,其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小,根据图分析,b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 a,则水的电离程度 ab,所以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乘积 a”“T2。若 30min 时,保持 T2不变,向该容器中再加入该四种反应混合物各 2 mol,此时各量分析如下: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鲜花运输途中需喷洒高锰酸稀溶液主要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不同本草纲目记载的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的实验方法可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答案解析高锰酸稀溶 C(s)+2NO(g)N2(g)+CO2(g)30min 时平衡浓度(mol/L)0.2 0.4 0.4 加入混合物后浓度(mol/L)1.2 1.4 1.4 变化浓度(mol/L)2x x x 新平衡浓度(mol/L)1.2-2x 1.4+x 1.4+x T2时平衡常数 K=4,加入混合物后 Qc=1.36K,则此时反应正向移动;由于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为定值,新平衡时有:=4,解得 x=0.2;经计算 NO 起始总量为2mol+2mol=4mol,达到新平衡时 NO 的物质的量为(1.2-2 0.2)mol/L 2L=1.6mol,转化的 NO 共4mol-1.6mol=2.4mol,所以最终达平衡时 NO 的转化率 a=。(3)由于 KspCu(OH)2KspMg(OH)2,所以先生成 Cu(OH)2沉淀;当两种沉淀共存时,溶液是Cu(OH)2、Mg(OH)2的饱和溶液,溶液中 OH-离子浓度相同,根据溶度积常数计算,溶液中c(Mg2+)/c(Cu2+)=8.2 108,故答案为:8.2 108 或 9 109/11。20KIO3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可作为食盐中的补碘剂。回答下列问题:(1)KIO3的化学名称是_。(2)利用“KClO3氧化法”制备 KIO3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酸化反应”所得产物有 KH(IO3)2、Cl2和 KCl。“逐 Cl2”采用的方法是_。“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_。“调pH”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KIO3也可采用“电解法”制备,装置如图所示。写出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鲜花运输途中需喷洒高锰酸稀溶液主要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不同本草纲目记载的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的实验方法可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答案解析高锰酸稀溶 电解过程中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主要为_,其迁移方向是_。与“电解法”相比,“KClO3氧化法”的主要不足之处有_(写出一点)。【答案】(1)碘酸钾 (2)加热 KCl KH(IO3)2+KOH=2KIO3+H2O 或(HIO3+KOH=KIO3+H2O)(3)2H2O+2e=2OH+H2 K+a 到 b 产生 Cl2易污染环境等【解析】(1)根据氯酸钾(KClO3)可以推测 KIO3为碘酸钾。(2)将溶解在溶液中的气体排出的一般方法是将溶液加热,原因是气体的溶解度是随温度上升而下减小。第一步反应得到的产品中氯气在“逐 Cl2”时除去,根据图示,碘酸钾在最后得到,所以过滤时 KH(IO3)2应该在滤渣中,所以滤液中主要为 KCl。“调 pH”的主要目的是将 KH(IO3)2转化为 KIO3,所以方程式为:KH(IO3)2+KOH=2KIO3+H2O。(3)由图示,阴极为氢氧化钾溶液,所以反应为水电离的氢离子得电子,反应为 2H2O+2e-=2OH-+H2。电解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应该向阴极迁移,明显是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钾离子迁移,方向为由左向右,即由 a 到 b。KClO3氧化法的最大不足之处在于,生产中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氯气。21化合物 M(C16H14O2)是一种香料,工业上利用烃 A 和甲苯为主要原料,按下列路线合成:已知:气态烃 A 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 1.25g/L,能作为果实催熟剂 醛在碱性溶液中能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再脱水生成不饱和醛:请回答下列问题:(1)K 的名称是_;G 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2)写出 DE 的化学方程式_。(3)AB 的反应类型是_;M 的结构简式是_。(4)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 K 的同分异构体有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遇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能发生银镜反应;除苯环以外不再含有其他环状结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五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5)以乙醇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 1-丁烯,完善以下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_。CH3CH2OHCH3CHO CH3CH2CH=CH2 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鲜花运输途中需喷洒高锰酸稀溶液主要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不同本草纲目记载的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的实验方法可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答案解析高锰酸稀溶 【答案】(1)苯丙烯酸 碳碳双键、醛基 (2)(3)加成反应 (4)16 (5)CH3CH2OHCH3CHO CH3CH2CH=CH2。【解析】气态烃 A 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 1.25g/L,则 M=1.25g/L 22.4 L/mol=28g/mol,能作为果实催熟剂,则 A 为乙烯,结构简式为 CH2=CH2,CH2=CH2与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B 为乙醇,乙醇在铜的催化下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C 为乙醛;甲苯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D 为,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E 为,在铜的催化下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F 为苯甲醛,苯甲醛和乙醛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发生类似的反应,生成 G 为,发生银镜反应生成 H 为,酸化生成 K 为,与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 M 为。(1)K 为,名称是苯丙烯酸;G 为,含有 的 官 能 团 名 称 是 碳 碳 双 键、醛 基;(2)DE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3)AB 是 CH2=CH2与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M 的结构简式是;(4)K 为,同时满足条件的同分异构体:遇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则含有酚羟基;能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鲜花运输途中需喷洒高锰酸稀溶液主要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不同本草纲目记载的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的实验方法可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答案解析高锰酸稀溶 发生银镜反应则含有醛基;除苯环以外不再含有其他环状结构,若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则为酚羟基和 CH=CHCHO 或酚羟基和-C(CHO)=CH2,位置上有邻、间、对位,故有 6 种同分异构体;若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则为酚羟基、CH=CH2、CHO,先定酚羟基、CH=CH2在苯环上有邻、间、对位,然后再取代醛基分别有 4 种、4 种和 2 种共 10 种,故总共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 16 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五组峰的结构简式为;(5)缺少的反应流程为乙醛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反应生成,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合成路线如下CH3CH2OHCH3CHO CH3CH2CH=CH2。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鲜花运输途中需喷洒高锰酸稀溶液主要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不同本草纲目记载的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的实验方法可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答案解析高锰酸稀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