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精]《爱莲说》说课稿精选6篇.docx

    • 资源ID:93269112       资源大小:38.02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精]《爱莲说》说课稿精选6篇.docx

    精爱莲说说课稿精选6篇爱莲说说课稿(篇1) 一、自学目标: 1、领悟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2、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3、理解正反衬托的运用。 二、自学指导 走进名人故里,感受名人风采。 周敦颐,湖南永州道县楼田人。 道县莲文化、月岩风光、敦颐学校。 (通过以上提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整体感知 1、走进作者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理学鼻祖。道州营道人。(作为家乡的历史名人,请学生谈谈自己对他的认识) 2、解读背景 爱莲说是周敦颐于熙宁初年为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为人正直,敢于主持正义,不贪图荣华富贵。晚年在故乡庐山莲花峰下建舍讲学。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边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过处,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作者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清洁,感宦海之混沌,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至今,江西省星子县还有莲池遗址。 3、朗读品味 四、再读课文,小组交流,研读赏析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2、你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还有什么? 3、本文的题目是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菊之爱”和“牡丹之爱”又有什么内涵? 五、拓展延伸 1、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一个句子。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她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仿句: 2、周敦颐故里行。 六、巩固反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甚蕃()淤()泥洗濯()清涟() 隐逸()亵()玩鲜()有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 爱莲说说课稿(篇2) 导入新课 同学们,水陆草木之花,可爱的有很多很多,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喜欢它呢?说说看。(学生众说纷纭)有人说,喜欢花的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我很欣慰今天看到了这么多善良的心。 作者简介 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周敦颐) 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在周元公集。 师:要注意“颐”字左边的写法。 解题 “说”是议论文的的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叫一位同学上黑板注音)甚蕃(fán)淤泥(y)濯(zhuó)清涟(lián)枝蔓(màn) 亵玩(xiè)隐逸(yì)颐(yí)噫(y)鲜有闻(xian) 师:一学生带读 2、全班朗读课文 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的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可以读得更舒缓一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去读。 3、教师范读 理解重点字词 1、蕃(多)独(惟独)甚(非常)而不染(表示转折)(沾染污秽)濯(洗涤)清(清水)妖(美丽而不庄重)不蔓不枝(长藤蔓)(长枝节)属于词类活用 香远益清(更加)(清香)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立)焉(呢)予谓菊(第一人称我)(认为)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陶后鲜有闻(少)宜乎众矣(应当)(多) 中通外直(畅通挺直) (文中有一对反义词是蕃和鲜。) 2、了解两个古今异义 植宜 3、一词多义: (1)“之”字用法 水陆草木之花。之: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无丝竹之乱耳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何陋之有。之: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2)清:清澈(濯清涟而不妖);清香(香远益清)远:远播,形容词用作动词(香远益清);不可以去靠近它,也就是距离长,(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词类活用: 1、蔓: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例句:不蔓不枝 2、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例句:不蔓不枝 3、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例句:香远益清 4、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例句:香远益清 5、翻译全文 分析课文 1、周敦颐喜欢什么样的花,大家知不知道?(莲花) 师:莲花的别称还有(荷花、芙蓉等) 2、写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些句子是着重写莲花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写莲是从几个角度写的?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外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味道香远益清 姿态亭亭净植 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这几个角度各写出了莲花的哪些品格?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哗众取宠) 外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豁达大度,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味道香远益清 (美名远扬) 姿态亭亭净植 (志洁行廉或独立高洁) 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自尊自爱令人敬重) 师:总结:莲花的整体的形象是端庄美丽,令人敬重。我们知道了作者爱莲,不仅因为莲花姿态美丽,而且更因为莲的品格高尚。 师:那么我们知道了莲品格高尚,作者把它比喻成什么?(君子) 5、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 回答:还写了菊和牡丹。分别比作隐逸者、富贵者。 6、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 作者写莲,同时又写菊、写牡丹其用意是起衬托作用。 菊正衬,牡丹反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格,表达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7、刚才我们知道了菊比作隐逸者牡丹比作富贵者。为什么? 隐逸者呢?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而隐居避世,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就像陶渊明一样(陶渊明一生清廉,为官多年,最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他从复杂的宦海中挣脱出来后,回到家乡,躬耕垄亩,过起了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并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归园田居和饮酒诗系列),但逃避现实,隐居起来。 师:作者喜欢吗?(赞美惋惜)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陶后鲜有闻)富贵者呢?因为牡丹花十分浓艳,花朵硕大,有人评价为“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牡丹的价钱很贵,但富贵人竞相购之,把它比作富贵者很恰当。这种人的特点是追求富贵,贪慕荣华,追名逐利。 师:作者喜欢吗?(十分鄙视、厌恶)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牡丹之爱,宜乎众人矣) 师:那么君子是怎样的人? 品德高尚的人,指处在污浊的环境却保持自身的高洁,不随流俗,不受沾染。 师:莲花这般高洁,在当时喜欢她的人多吗?有何凭证?此话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不多。“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感慨、痛惜) 现在我们明白了,作者赞美莲,其实是要赞美君子这样的人,他不跟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名声很好,又很庄重,有独立的人格。封建社会有这样的人,真是令人敬佩!用三种花来比三种人,使文章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将三种花的品格拟人化了。把莲花比作君子,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当时社会爱莲者少,爱牡丹者多,真正的君子少,追求富贵的人多啊!作者有感于社会上真正有德者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对他们表示了强列的鄙视!结尾的两句话一问一叹,发人深省,文章的主题多深刻啊!(齐读噫) 结束语: 通过今天的学习,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人就要做莲花一样的人。追求精神世界的高格,远离世俗物欲的诱惑,做一个品德高洁、通达正直的君子,让君子之德传扬天下,让君子之名远播,让君子之行引领众生;那么,君子之德就会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成为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 爱莲说说课稿(篇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爱莲说是八年级的一篇文言文,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因为很多文言知识是原来学生没有学过的,所以在目标的设定上既要对字词落实,又要掌握本文的写法及文章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风。对于九年级来说则更应该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尤其是知识点的整合。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情感目标: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提高生活情趣。 3、教学重点: 理解作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 4、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莲花”来表现作者的理想的。 (二)学生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对八年级的文言文基础掌握得非常牢固,需要进行拓宽、拓深的练习。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应在加强基础复习的同时努力提高他们的能力。这部分同学往往自尊心较强,教师要注意采用合理的教育方法,做因材施教。对于双差生要根据他们的弱点,选准切入点很啊抓基础,确保他们合格毕业。 (三)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活动安排:搜集写作背景给予本课相关的链接。 2、教师课前活动安排:准备好幻灯片和上课所用媒体;教学资料。资料如下: 写作背景 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宋代哲学家。宋史上说他“博学力行”,并引用宋代著名文学家、江西诗派首领黄庭坚的话,评价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取志,薄于微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虽然他一生担任过州县地方官吏,但他平时更喜欢游览各处名胜,潜心研究学问,是一个事必躬亲、处事公正、颇受时人拥戴的学者。他厌弃封建社会那种纸醉金迷的生活,以素净、淡泊为足,以“饱暖”、“康宁”为乐。特别喜爱“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在江西南康郡为官期间,亲自率领部下在旧南康府署一侧,挖池种莲,并独出心裁地把莲池叫做“爱莲池”。每当夏日炎炎,他漫步池畔,倾心欣赏,全神思索。经过酝酿、构思、推敲,终于写下了流芳百世的篇章爱莲说。 (四)教学流程 (1)引入课题。 由多媒体配乐展示荷花的图片(引入情景),由学生 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引入课文),从古到今,有很多人赞美“莲花”,今天我们就去看看周敦颐是如何赞美莲花的,为什么要赞美莲花。 (这个教学环节用5分钟,学生在回忆诗句的过程实际是检查学生的积累。在交流中,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拓宽知识面,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笔记的形式积累诗句获得知识。) (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让学生明白自主学习的内容,师生共同合作加上教师的点拨,共同完成在自主学习阶段不能完成的任务。) 学习内容:(多媒体展示) 什么是“说”? 关于作者的情况。 看课文解释,画出不能理解的句子。 学生自由的读课文。 (这个教学环节用15分钟,对于九年级的学生,这篇课文已经学过,以上几个问题没必要过多讲解,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听的重复性,又可以调动学生思索的积极性。同时又培养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3)探究文章的内容,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学生分组讨论,与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探究的内容。(多媒体展示) 文中写了哪些花?重点写什么?为什么要写其他的花? 哪些地方是写莲的?从哪些方面写莲的? 文章仅仅是写花吗?采用了什么写法? 花与人有什么关系? 作者的感叹说明了什么? (这个教学环节用15分钟,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复习已经学过的写法。是成绩不错的学生更注意知识点的整合和积累,成绩略差的同学加深课文的理解并及时消化与及时整理。) (5)巩固练习: 多媒体展示: “莲花”与“君子”的联系。 (这个教学环节用3分钟,目的是通过探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6)、指导背诵: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实现。如男女生分段朗读,自由朗读,教师提问,学生用书上的原句回答等。 (这个教学环节用5分钟,目的是通过提问背诵课文,同时能为理解性默写打基础。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应该掌握。) (7)、课文总结,布置作业。 作业:作者的思想过时吗? (这个教学环节用2分钟,从课程的设计来看,能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课堂来看能 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学习方式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辅以教师的点拨;从教法上看,能将传统的诵读法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从问题的设计上,从体现梯度。) 板书设计 爱莲说 周敦颐 出淤泥而不染高洁 濯清涟而不妖质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 香远益清-芳香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 托物言志 (莲)(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课下检测(附答案) 一、重点词语解释 1、可爱者甚蕃蕃:多,“蕃”在中文的近义词是众,反义词是鲜(独)。 2、香远益清益:副词,更。 3、亭亭净植植:树立。 4、陶后鲜有闻鲜:少。 5、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妖:妖媚。 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却亵:亲近而不庄重。 7、宜乎众矣宜:应当 8、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只,仅 二、朗读节奏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三、理解性默写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 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6、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9、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10、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四、重点语句翻译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莲花的爱好,同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净后却不妖冶。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芬芳远播。(就)更显清香,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那里。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 5、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6、莲,花之君子者也。*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了。 五、课文内容理解 1、文中的莲花比喻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写“菊花”和“牡丹”的作用是突出君子的高尚气节。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求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思想感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 *莲花代表的可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不拘繁文苟礼,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 5、本文所用的修辞有:排比、设问、比喻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 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了多种句式:分别有感叹句(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设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陈述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作者将莲与壮丹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洁身自好(或正直、高洁)品行的追求,对追名逐利世风的厌恶。 7、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追求隐逸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8、.下面这段话蕴含了君子哪些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意思对即可) 9、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 a、选文以爱莲之情来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在文中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形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 d、“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六、开放性试题 1、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略(提示:针对某一种观点或将两者结合起来谈均可,但必须扣住“人与环境”的关系) 2、你喜欢哪种花?请简要说明喜欢的原因。*略 3、作者认为,菊是“花之隐逸者”,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 爱莲说说课稿(篇4) 教学目的: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了解衬托的手法及其作用; 2、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文言文朗读能力;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认识作者不慕富贵、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感受作者高雅脱俗的情怀。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课文; 2、把握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衬托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能够很好地生活在世上,是因为大自然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它用神异之笔为我们渲染了一个清新的绿色世界,还不忘用万紫千红的花来点缀它。正因为有花,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所以,人们都非常爱花,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比如大家熟悉的描写梅花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写牡丹的诗句“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描写杏花的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可以说,描写花的诗句比比皆是。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 二、交待教学目标: 多媒体大屏幕显示: 1、了解“说”的文体和作者;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志趣。 了解本文的体裁。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那么课文标题“爱莲说”可以怎么解释? 明确: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其他理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三、作者及文体简介: 多媒体大屏幕显示: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谥号元公。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们称他为濂溪先生。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四、学生朗读课文,结合解释,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粗知文意。 结合大屏幕显示的读音、重要词句意思提示。 2、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 (1)第一段介绍情况,当用陈述语气读;第二段发表议论,其中有判断、有感叹,应读出不同语气来。(2)第一段首句是总说,当用提顿的语气读;“可爱者甚蕃”要读得分明。以下一次说菊、牡丹、莲,其间应有明显的停顿,“牡丹”后的停顿应长一些。(3)“予独爱莲”是统领语,“之”要轻读,后面的内容应读出层次感,即生长环境、长成后的形象和品格,表示品格的句子宜读得稍重一些。(4)“菊之爱”应读出惋惜之意,“莲之爱”读出慨叹之意,“牡丹之爱”应读出讽刺之意。 3、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力求读出美感。 五、合作探究: 大屏幕提示: 1、课文中那些句子是描写莲花的形象的? 2、作者从那几方面描写莲花的形象? 3、表现了莲花什么样的品质?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 3、描写了莲花超凡脱俗,赋予莲君子般的美好品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以孤高自许;“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仪态庄重,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六、达标反馈: 大屏幕显示: 一、文学常识填空: 1、爱莲说作者(),()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家。字(),道州营道人,谥号()世称()。 2、“说”是一种古代的文体,既可以()、()事 物,又可以发表()。 二、下列句中红色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濯清莲而不妖() a、妖艳b、妖怪c、美丽而不端庄 2、香远益清() a、更加b、有意c、益处 3、亭亭净植() a、亭子b、耸立的样子c、美丽的姿态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a、玩耍b、玩弄c、游玩 七、布置作业: 1、我国文学宝库中有很多有关荷花的诗文,你能找到一些吗? 2、熟读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 3、理解衬托的手法; 4、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一、导入新课: 提问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大屏幕出示古今有关荷花的名句或诗歌。同时让学生欣赏各种形态的莲花,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研读课文,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1、请学生回答作者对莲花形象描绘的句子,结合自己的想象进行描述。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这些语句,明确:写花就是写人,咏花就是咏志。作者通过对莲花的外在姿态的描绘与赞美,赋予莲一种高洁的品格,不仅写景是美的,而且引人的思想向更广阔更深远的天地飞翔。 提问:请同学们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提示学生:这是一种艺术概括方式,用联想把莲的形象与君子的形象融为一体,不要对号入座。 提问:作者借莲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这是一种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志向? 明确:作者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抒发了自己不慕富贵、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 3、学生带着感情背诵课文。 三、合作探究,了解衬托的写作手法: 1、提问: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为什么又写了菊花和牡丹呢?这对写“莲”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明确:运用衬托的手法,突出莲的超凡脱俗。 教师点拨:作者写菊和牡丹,一是对联的衬托,在反复的衬托中既突出莲的品格,又表达了自己在污浊尘世间保持高洁品行的情怀;二是这三种花引出三种评价和比较,名为写花,实际写人,写出人们对生活理想的三种选择,突现自己崇尚胸怀磊落、行为正直、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等高洁品德。 世人爱牡丹,其实是慕高贵,在他们眼里,牡丹是高贵的化身。我不爱牡丹只爱莲,不就表明“我”不贪慕富贵、名利吗?而这一切正是君子高贵品质之所在。所以牡丹对莲起到了反面衬托的作用。 2、学生质疑:“菊,花之隐逸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如何理解“菊之爱”与“莲之爱”的不同? 教师点拨:“晋陶源明独爱菊”“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联系陶渊明的人生经历及作品,知人论世,我们发现“菊之爱”有两层含义:一是做一个避世的隐士;二是保持独立的人格。再联系周敦颐的人生态度,他主张入世,不赞成避世。作者写“菊之爱”的本意是:避世者不染世之尘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则境界更高。写菊是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3、归纳:在作者眼里,菊、牡丹、莲各有什么象征意义? 学生讨论明确:菊花象征隐士;牡丹象征富贵;莲花象征君子。 4、学生带着对莲的赞美之情读课文。 四、达标反馈,拓展延伸: 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说说你最喜爱哪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原因。 例:我喜欢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 我喜欢梅花,因为它是花中的志士,坚强不屈 我喜欢_,因为_。 五、布置作业: 比较爱莲说和陋室铭两篇文章的异同点 爱莲说说课稿(篇5) 教学目标 1、口诵心惟,在吟哦(é)唱诵中领会文意,培养文言语感。 2、感受莲之韵、君子之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咏莲之韵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大声的朗读课文,参考解释,多读几遍。 朗读要求:先自读;然后选取喜欢的句子,小组内分角色朗读或齐读;最后小组展示。 朗读技巧:文言文,非慢读不能体会其意蕴。 怎么才能放慢速度呢? 一是适当重读:示例: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世人甚爱牡丹; 二是恰当停顿: 1、主谓之间稍加停顿,示例:晋陶渊明独爱菊;予独爱莲; 2、转折连词前一般要稍加停顿,示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三是适当延长字音:像感叹词、语气词示例:噫,同予人者何人;宜乎众矣。还有叠音词,本身就有回环往复的语音美感,我们更要读出意味。示例:亭亭净植。 强调:句子的停顿是有要求的,声断气不断,唯有如此,才能读出文言美感。 二、品莲之美 (1)请划出描写莲的句子 出示: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创意表达:借助语气词,以这样的句式写下对莲的喜爱之情;也可以发挥想象,画出你心目中莲美好的形象。 我唯独喜爱你啊,莲,你生长在污泥中,却如天使般圣洁。 我唯独喜爱你啊,莲,你亭亭玉立,清新淡雅,洁净赤诚,你是夏日里的一抹清凉,是暗夜里的一缕芬芳,红尘中仅一眼,便再不能忘。 (3)思考:结合解释,品读这七个短句,并说说从哪几个角度写莲的? 三、悟莲之魂 (1)作者把莲比作花中的君子。莲体现了君子的什么特点? 讨论归纳: 予之意不在莲,在乎君子者也,君子之美,得之心而寓之莲也。 这种写法叫做: (2)本文既是爱莲说,为什么又写菊和牡丹呢?作者对菊和牡丹是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请阅读七下主题丛书(四)192页病梅馆记、课本陋室铭、两首诗歌石灰吟、每个小组任选一篇讨论交流: 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想表达什么意思? 病梅馆记写作背景: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 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病牛李纲 耕田千亩实千箱,精疲力竭谁抚伤。 但求众生皆得饱,何辞羸病卧残阳? 六、感念人生 我们也借花来抒发自己的志向和追求,你喜欢哪一种花?说说理由。 例如:我喜欢梅花,它凌寒而开。(坚贞高洁,傲骨迎风,挺霜而立) (岁寒三友松竹梅) 我喜欢兰花,空谷幽兰。(吐气如兰,高洁典雅,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 爱莲说说课稿(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2.体会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3.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4.理解作品对追名逐利的事态的批判,领悟作者以“莲”自况,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重点) 2. 理解作品的主旨。(难点)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品读法。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营造气氛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伴随着优美的古筝播放一组荷花图片) ,一张张美丽的荷花图片,有的一枝独立,有的群花璀璨,有的含苞,有的怒放?看着这一幅幅风姿绰约的荷花图?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说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北宋大哲学家周敦颐是怎样赞美莲花,怎样以莲花自比的。 二作者及文体介绍 周敦颐,宋代著名哲学家,字茂书,道州营到(今湖南道县)人。他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了爱莲说,借花述志。 “说”古代文体之一,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它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爱莲说正是这种托物言志文体传世佳作。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一读 (1)教师范读。(学生在书中注出难读的字音和节奏) 蕃(fán) 淤泥(y) 濯(zhuó) 清涟(lián) 亵玩(xiè) 噫(y) (2)学生采用同位互读、小组合作多式朗读,体会文章的节奏美。 (3)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评价。 (4)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熟读或背诵,可采用同位或小组互助背诵的形式。 2.译一译: (1)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 甚(很)蕃(多)妖(妩媚)蔓(长枝蔓) 枝(长枝节) 益(更加) 鲜(少) 宜(应当) 众(多)噫(唉) (2)古汉语句式 判断句: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被动句: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学生圈点勾画,试译全文。 (4)小组互译全文,共同解决疑难问题,不能解决之处,提交全班共同讨论明确。 我不会的词语: 我不会的句子: 四研读赏析,解读文本 1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 “予读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这些描写赋予了莲花那些品格? 生长环境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质朴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不攀附权贵,美名远扬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 3.作者描写莲花之美,你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 不是。是为了歌颂、赞美具有莲花那样高尚品质的人。 4.课文是对莲花进行描写和歌颂的,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的美好。 (1)爱菊者陶渊明。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2)爱牡丹者众世人。因为牡丹艳丽妩媚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由此可以看出,写“菊”和“牡丹”仍是为了衬 托“莲”,写“菊”是正衬,写“牡丹”是反衬,在衬托中突出了莲花的形象和品格,同时又针贬了时俗。 5.作者对这三种花的态度又是怎样呢? 叹惋菊花,鄙薄牡丹,赞美莲花。 6. 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么他把菊花、牡丹、莲花比做什么呢? 以菊、牡丹、莲喻三种人。菊是隐逸者,逃避现实。 牡丹是富贵者,贪图享乐。莲是君子,高洁正直。它不染尘俗,就像胸怀磊落、行为正直

    注意事项

    本文([精]《爱莲说》说课稿精选6篇.docx)为本站会员(麒***)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