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8篇).docx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8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内容是虎知道为您带来的8篇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5960有关余数的除法。 学习目标: 1、通过情境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的除数算式。 教学重点: 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数。 教学难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教学准备: 草莓图、小棒 一、激趣定标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第59页情境图,观察引出活动:同学在做什么?想不想参加这个活动? 2、让学生拿出11根小棒自己摆一摆。 3、揭示课题: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学习活动(一):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学习方式:师生互动 学习内容:课本第5960页的例1。 1、(出示6颗草莓图)这是什么?一共有几个?每2个摆一盘,你能摆几盘?用小棒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引导学生说出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学生自由回答。 4、这是平均分的问题,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6÷2=3(盘)。 引导学生说出各个数字在除法算式里的名称及读法。 学习活动(二):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学习方式:动手操作感受平均分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学习内容:出示7颗草莓图。 1、每2个摆一盘,看看能摆几盘?(学生动手摆一摆) 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学生自由回答) 2、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出示算式:7÷2=3(盘)1(个) 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回答 3、师: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强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及读法。 4、比较归纳。 今天我们分了两次草莓,这两次分草莓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观察比较6÷2=3(盘)和7÷2=3(盘)1(个)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的部分那就是余数。 三、测评训练 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 (1)、让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 (2)、根据圈的结果填空,完成练习。 四、课堂小结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例1、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几盘? 6÷2=3(盘) 例2、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 7 ÷ 2 = 3(盘)、1(个) 被除数 除数 商 余数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2、在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基础上,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 4、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 5、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探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具准备: 课件、多媒体设备 学具准备: 水果卡片(不同的水果),鲜花卡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请同学们运用已经学过的找规律的知识,用学具设计一个规律,然后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摆的,接下来你想让老师猜几号学具,老师不用看就能猜出它是什么。不信,谁来考考老师? 2、学生摆、问老师、老师答。 二、探究新知 1、观察图意,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校园情景,认真想一想哪些使可以用除法来解决问题的?(课件展示) 学生提出问题 2、实际操作,感受新知 (1)教学例题1。 a.利用课件演示例1:国庆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将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小朋友先般来15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 b.动手操作: c.提问思考: d.尝试列式: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e.你能说说列竖式的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吗? (2)教学例题2。 a.课件演示例2:同学们将校园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会场,还是每5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b.仿照例一的方法进行探究,发现有什么不同? c.认识余数:23里面最多有几个5?这余下的3盆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板书课题:余数) d.尝试列式:23÷5=4(组)3(盆) e.适时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f.小组讨论:如何列竖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g.列出竖式: (3)。观察比较:看看例1和例2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观察比较 观察一组列式,你能发现什么? a.课件展示 b.小组讨论 c.全班交流 d.小结: 1、剩下不能再分的数叫余数; 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四、巩固拓展 1、猜猜看:课件展示,学生猜 2、拓展题: 现在你们能想出老师为什么会很快猜出你们前面所摆的学具是什么了吗? 你们也能运用今天学的“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很快地猜出第24个、第30个图形是什么吗? 五、归纳小结,结束全课 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体验最深的是什么?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 课本35,36,37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由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通过具体情境,体会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把一些物品平均分以 后还有余数的情况。会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经历生活经验和数学问题的联系过程,加深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突破: 充分挖掘利用身边熟悉的问题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讨论并自由表达,使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有更加透彻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具: 学生准备11根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大家把乘法口诀背得怎么样了?老师要考考你, 10÷2=5×7=36÷6=72÷8= 要学生快速回答。表扬回答又快又准确的学生。接下来老师要出一道应用题:张瑶的妈妈带45元钱去超市买鱼,一斤鱼9块钱,问她可以买几斤鱼?怎么列算式?生:可以买5斤,45÷9=5(斤)掌握得真好!鼓励一下,全班鼓掌。我又出题了:硕硕的妈妈也去买鱼了,她带了48元,问硕硕的妈妈可以买几斤鱼,剩多少元?生:买5斤,剩3元。很好!用算式如何表达呢?大家学完如何分草莓就会了。 二分草莓,学有余数的除法 1出示幻灯片:八颗诱人的草莓和两个盘子。八颗草莓如何平均装到两个盘子里,算式如何表达?生:每个盘子装四颗,8÷2=4。好,那么平均装到三个盘子里,该怎么装呢?生:每个盘子装2颗,最后剩2颗。好!算式怎么列呢?等两秒,出示幻灯片 8÷3=2.。.2 商2后点6个点儿,它后面的2叫做余数,这个算式叫做有余数的除法。领读,学生齐读两遍。8除以3等于2余2。 2出示幻灯片全部内容,提问:这两个算式的不同点在那? 1)生:一个正好分完,一个分之后还有剩余。 2)生:平均分之后还有剩余的那个数是余数。 提问3-5位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表扬。 小结:像这样的算式8÷3=2.。.。.。2除不尽的,平均分之后剩下的不够再分作一份的我们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3解决买鱼的问题,学了有余数的除法,我们就会做刚才提的问题了吧,谁能告诉大家算式怎么列?生:48÷9=5.。.。.。3我们班的学生真棒!接下来有更难的挑战,有没有信心战胜它?生齐答“有” 4出示幻灯片:找一找那个算式是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1)23÷4=2)35÷7=3)39÷6= 4)19÷3=5)64÷8=6)18÷4= 7)10÷2=8)81÷9= 提问,师生一起做题。 三分小棒,加强理解 1要求:学生准备11根小棒,以组为单位把他们平均分为2份,3份,4份,5份,余多少?每分一次列一个算式。 2以小组为单位上台演示。给予表扬。 3出示幻灯片:11÷2=5.。.。.。1 11÷3=3.。.。.。2 11÷4=2.。.。.。3 11÷5=2.。.。.。1 让学生观察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规律?提问3-5位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表扬。生:余数总比除数小。 四读一读,练一练 出示幻灯片:读一读 37÷8=4.。.。.。510÷4=2.。.。.。2 24÷5=4.。.。.。429÷3=9.。.。.。2 65÷9=7.。.。.。243÷7=6.。.。.。1 提问2-3名学生读,然后全班齐读 练一练 1)14÷4=39÷9=43÷8=27÷5=59÷7= 2)动物园里有17只老虎,1个窝里最多住3只老虎,要盖几个窝? 3)鸡蛋5角1个晓婷的妈妈有3块2.她能买几个鸡蛋?还剩多少钱? 生独自做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检查学生做题情况。全对的举手!错一个的举手!错了那个?应该是什么?。.。.。. 五总结: 1什么情况下用有余数的除法?除不尽的时候 2除数和余数有什么关系?余数总比除数小。 六扫尾 1打开书35,36,37页,默读 2对于本节课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七考考你 出示幻灯片括号里最大能填几?最小呢?÷6=4.。.。.。 如果有时间,当堂解答,如果没有,留做作业。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余数,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明白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意识和动手操能力、观察对比、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在学习中引导学生逐渐养成细心观察、仔细思考的好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很高兴我们能相聚一起,在数学大本营里,收获知识,收获快乐。我们的口号是:数学大本营,快乐伴我行。(课件展示) 咱们一起做个“猜手指”的游戏,从大拇指开始数至小指,依次往下数。当你说到一个数,孙老师就能知道这个数会落在哪个手指上,相信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学生挑战,教师应战。) 师:知道老师为什么猜的这么快吗?这个游戏中藏着数学秘密呢!想知道吗?学完这节课,答案自然就揭晓了。 二、探索新知,建构概念 1、学习例2 (1)收集信息 师:我们班要举行联欢会,同学们准备用一些花来装扮教室,这样教室就更漂亮了。(出示课件)仔细观察,你从图中收集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谁会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学生自主做题) 生:一共有23盆花,每组放5盆。 生:求能放多少组,还剩下几盆? 生:这是再求23里有多少个5,要用除法计算。算式是23÷5。 生:我还会列除法的竖式(师板书算式) (2)动手操作:(课件展示)师:这道题的结果是多少呢,先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来摆一摆。23根小棒,按每5根分一组,最多可以分几组?还余几根?(独立完成,再展示结果。) (3)汇报评价:在小组内说摆小棒的过程,再汇报。 生:把23根小棒,按每5根分一组,最多分成了4组,还剩下3根。(师同时板书答案) 师:看来,23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4组,还剩余3盆。( )剩下的还能再分吗?为什么?(课件再次展示,进行着重强调。) 生:不能再分了,剩下的3根不够摆一组的。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有时候候正好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还有剩余,在数学上,我们把剩下的不够分的数就叫余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4)认识余数 边板书边讲除法家族里的新成员余数。 师:请跟老师一起读。 (5)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读法。 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除法家族里的每个成员?每个成员各表示什么?这个算式怎么读? 强调:老师查字典知道“余”表示剩余的,多出来的,余数就表示剩下不够分的数。 (6)竖式计算 师:有了上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也一定能把这道竖式计算出来。 生进行竖式计算。 师:你列的竖式是否正确?数学课本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请我们走进课本,用心阅读51页例2图。 边读边思考:A、如果不分小棒,商是几?怎样知道的?B、23下面的数是几?它是怎么得到的?C、余数是几?是怎么得到的? D、你知道余数表示什么?(课件依次展示) 小结:我们可以得出除法竖式计算三部曲:商、乘、减。(课件) (7)展示竖式。 2、练习。 师:同学们学会了吗,敢不敢接受挑战。 (1)小试身手 (2)知识城堡 三、观察比较,理解概念 1、学习例3 (1)探究关系:如果刚才的例2中一共有16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多几盆?如果是17盆,18盆,25盆呢?你会列式计算吗? (2)合作完成。 (3)汇报结果:题目越来越难了,你怎么算得越来越快啊?有什么窍门吗? (4)小组合作: 师: A、请观察余数与除数,你发现了什么?B、为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同桌讨论,再互动交流) 追问:为什么余数是依次增加了?(一个量在变,所以改变了另一个量。原来被除数在变,会引起余数的变化,被除数每增加1人,余数就会增加1。) 2、归纳总结:所以,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反过来怎么说? 3、智慧冲浪: (1)下面这样计算,对吗?错在哪里? (2)知识城堡2. (3)我是小法官。 四、课堂总结,交流释疑:这节课有哪些收获?有什么疑问? 五、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1、开心小游戏:猜手指 猜手指游戏是几个数字在循环?列式就是:( )÷5=( )(),这个游戏主要看余数:如果余1,这个数会落在大拇指上;如果余2,会落在食指上;余3,落在中指上;余4,落在无名指上;会不会余5?如果没有余数,就落在小指上、你们也能运用今天学的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快速进行猜手指游戏了吧?(和同桌互做两个,学生根据结论,做游戏验证。) 2、智慧小博士。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60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具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体会余数的产生,感知余数的意义。 2、借助已有知识通过学具分摆,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列式和计算。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知道什么是余数。理解“余数”的含义和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 希沃电子白板课件,小棒,草莓,盘子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先来玩一个“猜猜我是谁”的游戏。看图形宝宝都已经藏好了。你能根据你看到的一部分图形猜出后面藏着哪一个图形宝宝吗?(生猜测后师展示图形并提问:、各有几条边) 二、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初步感知有剩余的情况。 (1)仔细观察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摆小棒)他们是按照怎样的要求在摆呢?你能从图中找到重要信息吗?(生汇报) (2)如果让你也摆一摆,你最想摆哪个图形呢?(生汇报;师随机根据生的汇报让生猜测11根小棒最多可以摆几个你想要摆的图形。并随即抽取3位学生上台用11根小棒分别摆一摆、,验证自己的猜测) (3)展示三位学生作品: 师:3位同学用11根小棒分别摆了,摆得图形虽不同,却出现了相同的情况,你发现了么?(都有剩下的小棒) 师:像这样有剩余的情况里又藏着哪些新的数学知识,与之前已学的知识又有哪些联系呢?请随老师一起去美丽的草莓园,到那里去探索这其中的奥秘! 2、学习例1,在对比中感知余数的产生。 (1)认真读题,你知道了什么?(生汇报) (2)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指名展示摆法,其余生观察)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几盘?(3盘)摆完了吗?(正好摆完)你能根据你的摆法列出算式吗?(6÷2=3(盘)为什么要这样列式,能说说你的想法吗?(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3盘/6里面有3个2) (3)象6÷2=3这样的除法算式咱们以前就学过,你还记得它各部分的名称吗?(6是被除数、2是除数、3是商) 师:同学们真不错,对已学的知识掌握得很好。 (4)7个草莓还是每2个摆一盘,你还会摆吗? 师: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用学具摆一摆。(小组合作) (5)谁愿意来展示你们小组的摆法。(指名展示摆法,其余生观察)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几盘?(3盘)摆完了没有?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不够摆一盘) 师:这1个草莓就是多余的草莓。 (6)你能借助已有的除法知识,试着把你的摆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生独立列式后指名汇报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列式) (7)老师也列好了算式7÷2=3(盘)1(个),看看你们能看懂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引导理解算是含义) (8)对比7÷2=3(盘)1(个)和6÷2=3(盘)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重点强调剩余的1个草莓) 师:这剩下的一个草莓在算式中我们数字1表示,在数学上我们把表示剩余的这个数叫做“余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师:像这样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我们该怎么写呢? (9)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师边范写边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书写,生随师书空) 师:你会写了吗?这样的算式该怎么读呢?请同学认真听!(师范读生学习读法。) 三巩固练习。 1、课本P60做一做第一题 2、课本P60做一做第二题 (生独立思考,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四拓展练习。 课本P64练习十四第一题 五全课小结 你有哪些收获?(生谈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借助已有的除法知识,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并利用新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其实关于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还有很多,咱们以后讲继续学习。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2.在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 4.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探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具、学具】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 考考老师:请同学们利用已经学过的找规律的知识,用学具设计一个规律,然后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摆的,接下来你想让老师猜几号学具,老师不用看就能猜出它是什么。不信,谁来考考老师?(可以请不同的学生试一试,学生很惊奇。) 2. 适时引入: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的?等你们学会了今天的知识,就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的了。 评析: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用学生考老师的形式引入新课,这样做,既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索新知,建构概念 (一)明确图意,展开思维 利用课件呈现主题图:通过创设校园里学生课外活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哪些素材可以用除法计算。(虎知道)(如插旗子时按4面为一组的;跳绳时分成4人一组;打篮球的学生为5人一组;板报下面的花为3盆一组等。) 评析: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主题图,引导学生展开观察、交流和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学生对“平均分”的应用意识,为下面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奠定基础。 (二)实际操作,感受新知 1. 教学例题1。 (1)利用课件演示例1:国庆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将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小朋友先般来15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你们愿意吗? (2)动手操作:请小朋友拿出学具,用15个学具表示15盆花来摆一摆。 (3)提问思考:有15盆花,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15盆花有没有摆完?想一想15里面有几个5? (4)尝试列式: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15÷5=3(组) (5)明确写法:(结合操作思考)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并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同时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评析:引导学生在已具备的表内除法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学习。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但还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因此,首先由情境引入例题,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运用摆学具的方式感知除法的意义,同时通过理解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给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空间。 2.教学例题2。 (1)课件演示例2:同学们将校园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会场,还是每5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2)动手操作:你们是不是也能用学具代替23盆花来摆一摆。看看每5盆摆一组,能不能全部分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 (3)认识余数:23里面最多有几个5?这余下的3盆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板书课题:余数) (4)尝试列式:23÷5=4(组)3(盆) (5)适时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6)小组讨论:如何列竖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7)学生汇报。 (8)列出竖式: 3.观察比较:看看例1和例2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4.尝试练习:选择两个算式用竖式计算。(一个正好分完,另一个不能正好分完。) 评析:本环节教学,教师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对新知识的学习进行准确定位,既为学生创设了“跳一跳,摘桃子”的思考平台,又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会到探索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三、观察比较,理解概念 1. 探究关系:出示例3,引导学生运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先列式算一算,再引导学生讨论:观察余数与除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15÷5=3(组) 17÷5=3(组)2(盆) 19÷5=3(组)4(盆) 21÷5=4(组)1(盆) 23÷5=4(组)3(盆) 25÷5=5(组) 16÷5=3(组)1(盆) 18÷5=3(组)3(盆) 20÷5=4(组) 22÷5=4(组)2(盆) 24÷5=4(组)4(盆) 2.归纳总结:(1)剩下不能再分的数才叫余数;(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评析:本环节是在前两个例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教学中如果让每一个学生都来计算这一组题,势必花费学生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也会产生厌烦情绪;而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通过团队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 四、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1. 巩固题:第52页的“做一做”。(判断题,进一步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 2. 开放题:想一想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8,余数有可能是几?如果余数是6,除数有可能是什么数? 3. 游戏题:“猜猜看”。 (课件呈现:一组有规律的图形,猜一猜第10个是什么图形、第18个是什么图形,运用课件验证。) 4. 拓展题:现在你们能想出老师为什么会很快猜出你们前面所摆的学具是什么了吗?你们也能运用今天学的“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很快地猜出第24个、第30个图形是什么吗? 评析:练习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层次性、开放性、灵活性、启发性和挑战性。通过让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练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尤其是最后一个练习,给学生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整节课前后呼应,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五、归纳小结,结束全课 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体验最深的是什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分苹果和观察、分类的实际操作,使学生认识余数,了解带余除法的意义;知道“余数比除数小”。 2、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带余除法。 3、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和探索问题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实际操作,引入新知 小朋友已经学过除法了。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有余数除法。小朋友听说过有余数的除法吗?你觉得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生介绍)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 开门见山,请小朋友自己介绍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揭示课题 1、分糖果 师:有一天,妈妈买来一些糖,想分给到家里来做客的小朋友们。她想分给每个人块,能分给几个人呢?结果会怎么样呢?如果让你分,你会吗?看看你能有什么新发现。(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些糖,但糖果数量可能不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生活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从实践活动入手,让每一个小朋友动手分分写写,使他们都有自己的体验过程,初步感知分后有剩余的情况 2、反馈结果,讨论分类 (1)学生上台汇报,逐一补充。师:小朋友很会动脑筋,你能根据分的结果分分类吗? 让学生根据分的结果分分类,正好分完和还有剩余。这样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形成正迁移,从而能够开展有效学习。 (2)结果分类,并用算式表示 师:正好分完是以前学的。我们一起用算式来表示。 那么这些分后有剩余的,怎么用算式表示呢?试一试。 自己想办法写一写如果分后有剩余该怎样用算式表示,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鼓励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示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在数学中,我们习惯上这样表示:14÷3=42(举例)用三个小圆点来帮助,读作14除以3商4余2。(齐读)下面几种情况你能照样子写写算式吗?请你选一种写算式,再读给同桌听。(师板书反馈情况)你知道3、4、2分别表示什么?(个别说)说得真好!象2这样分后还有剩余的数,我们给它取个名字-余数。 把概念当作学生学习的生成点,让学生在探索中自然习得,让学生从模仿、识记水平达到理解和领悟的水平。 二、学习实践,探索新知 1、学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师:刚才小朋友通过分一分,写一写,认识了余数,那么有余数的除法怎么计算呢?7÷3,你能列竖式吗?试一试(生板演) 学生已经学过了怎样列竖式解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因此老师可根据他们已有的认知结构,让学生通过自己尝试地去解决这一新问题,发挥学习主动性。 (1)列竖式计算 (2)互相议一议计算方法 (3)教师点拨 (4)练一练:17÷320÷6(师:先请小朋友自己做一做,然后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你是怎么做的。) 试商对有些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安排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合作精神,让有困难的小朋友能在小伙伴的帮助下,共同探索计算方法。 (4)反馈情况:你们是怎么做的?(展示,评价) 通过学生的讨论与评价,学生进一步明确计算方法,在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的同时对自己下一阶段的学习更充满信心 2、知道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1)师:小朋友非常能干,那么我们算了这么多题,你能发现余数和除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余数要比除数小)真的是这样的吗?你能举个例子吗?来老师这里也有几道题,我们一起算一算。(板书:11÷214÷324÷618÷5) (2)说一说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师: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可以吗? 用多媒体实物演示,使为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这一较难理解的道理变得形象、清晰,帮助孩子获取信息、明确道理。 3、判断下面各题计算正确吗?用手势表示,并指出错在哪里? 19÷6=2725÷5=4520÷3=7117÷5=30 三、学习反思,自我体验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本领? 四、综合练习,巩固提高 1、口算(抢答) 10÷511÷57÷523÷519÷5 这些算式里藏着一个小秘密,你发现没有?如果除数是6,余数可能是哪几个?为什么? 2、找一找,小房子里可能住的是谁? 师:听说我们在学带余除法,很多小动物都赶来了,请你根据他们身上的号码及刚才学的知识,猜一猜,蓝房子可能是哪些小动物的家?绿房子可能是哪些小动物的家?你是怎么猜出来的?找你的小伙伴商量商量! 让学生置身与喜闻乐见的情境中,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再次体验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并让学生自由充分地交流、探索,兴趣盎然,主动参与到了数学学习之中。 教学反思: 今天我执教的内容是有余数的除法。从内容来看有余数的除法,无论在算理上,还是在求商上,横式、竖式的书写格式都比表内除法复杂,并且有部分学生在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时也会一定的困难。但由于学生先前已经初步理解表内除法的含义以及除法的横式、竖式书写方法,因此我考虑在这节课中主要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自我尝试及同学间的合作交流等形式完成学习任务。 因此在课堂中我首先开门见山,请孩子自己说说对带余除法的认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揭示课题。然后安排分苹果的实践活动。一般老师都会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完成,的确当学生有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或需资源共享时,要小组合作,但我认为在这一分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个体体验的深刻感受,并通过自己的活动将动作、语言、符号相对应。因此我安排每位学生自己圈圈写写,初步感知分后有剩余的情况。 接着,让学生根据分的结果分分类,正好分完和还有剩余。这样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形成正迁移,从而能够开展有效学习。考虑到学生年龄偏小,在理解“余数比除数小”时,还是有较大困难的。因此在通过观察板书的习题,发现这一规律后,我在启发学生自己举例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篇八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5页,有余数除法的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熟练有余数除法算式得读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 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熟练有余数除法算式得读法。 教学准备: 电脑、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认识有余数除法,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328=146=45-5= 29=39=345= (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同位互相说说做题理由,重点说说有余数的除法做法) 三、巩固练习。 1、老师创设情境,让小组同学摆出自己的学具:铅笔数、橡皮数;再数数小组的人数;把这些学习用品平均分,每个人应分多少? (小组同学互相说说,再指名回答) 强调:平均分成几分有剩余的情况。 2、分组练习 引导学生4人一组(一名学生出题,其他学生计算,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3、完成自主练习。 出示第1题。 练习时先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圈一圈,再一填,最后同位互相说说自己的算法。 (集体评议时,要关注个别学生) 出示第3题 学生认真看图后,讨论 三种杯子各能装满几盒?各剩几个? 集体评议时强调有余数除法。 出示第5题 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然后互相说说,13个易拉罐可以搭几辆小车?集体交流,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出示第6题 学生看图后想一想 每种工具都平均分给9个班,怎么分? 想一想,你还能题什么问题? 聪明小屋 (找规律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看懂图意,积极动脑寻找不同的规律。 练习时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说说题目的意思,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索。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表现的非常好,能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能把所学知识用到实际中。课后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听。 五、作业设计 进一步认识有余数除法;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考考你。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三种杯子各能装满几盒?各剩几个? 144=3(盒)2(个)166=2(盒)4(个)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