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的读后感.docx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1 作为汉语言专业的同学,我对诗词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说不清道不明,但是的确真真实实存在的。在我看来人间词话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王国维先生的读书笔记。 在书中,王国维先生不仅仅是在品诗,更多的是在品人生,书中始终贯穿着先生认为的“人生三大境界”:第一境界是“立”、其次境界是“守”、第三境界是“得”,但是,我今日会从王国维先生对诗词的见解和我对诗词的感悟入手,重点便是王国维先生所说的诗词的忧劣评判标准“隔“与“不隔”,来与大家一起领悟不一样的品析诗词角度和想法。 王国维先生用“隔“与”不隔“来评价诗歌,起初我认为所谓的“隔“就是诗词晦涩难懂,后来越读越觉得哪里不对,再后来细细品尝,王国维先生认为,欧阳修少年游中咏春草上半阙“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之句为“不隔”;而下半阙“谢家池塘,江淹浦畔”之句则“隔”。这两句皆为抒情诗歌的组成部分,但是唯一不同的是情感的流露的程度或者方式不一样,欧阳修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阙的情感,读者一读便知其表达的内容是诉说一种离别之殇和怀念之苦。 但是下半阙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呢?我苦苦而不得知,最终我在网上查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发觉这首词的下半阙用了两个典故:据南史·惠连传中记载,谢灵运特殊欣赏族弟谢惠连的诗才,曾经在永嘉西堂苦思佳句而不得,于梦中梦见惠连才写出了“池塘生春草”之句。而“江淹浦”则源自于南朝文学家江淹的故事。江淹别赋中有“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傍之如何!”之句,其中“南浦”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谢家池上”表达的是相思之情,而“江淹浦畔”则表达的是离别之情。因而,这两句的下一句是“吟魄与离魂”。“吟魄”指的就是“谢家池上”词人的诗情,而“离魂”则指“江淹浦畔”的离情。 由此,我发觉了,欧阳修少年游的下半阙,王国维先生认为“隔”的缘由的用典,那么是不是只要用典之后,诗词就会“隔”呢? 当时脑海中蹦出这个想法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当然不是,但是为什么呢?我却冥思苦想而不得知,一次偶然的瞬间,我与室友们争辩这个话题时,谈到了中学时的一篇诗词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词是我中学时代很宠爱的一首诗,一方面是由于我宠爱李商隐的诗词,另一方面是由于这首诗理解起来不难,虽然一些具体的语句,比如“望帝春心托杜鹃“你不能太清楚地明白它地具体意思,但是丝毫不影响你对整首诗地情感地一个理解,中学时代的我一开头读时便能够大致的理解它所想表达的或许的情感,但是我也能感觉到其中运用了典故,现在回过头来,在读了王国文先生的人间词话之后再来细细品尝这首诗。 其实在这首诗中,作者真的运用了很多的典故,比如,庄周梦蝶、杜鹃泣血、鲛人泣泪、蓝田之玉,甚至题目都是一个典故,但是为什么让读者读起来没有那种王国维先生所谓的“隔雾看花”之感呢?我们细下来品读这首诗会发觉,李商隐将对典故的运用融入到情与意的交融之中,让意对情起到了一个补充的.作用,不仅没有使情感的表达与意象的生成相互隔离,反而使得二者交相互融,使情与意的表达达到了浑然一体的境界。因此我们可以观看,其实是否运用典故与诗歌的”隔“与”不隔“之间没有必定的关联。 因此,总起来说,诗歌“隔”与“不隔”,并不在于用典与不用典,而在于是否能够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让诗歌意象的消逝不影响诗歌情感的表达,能够让读者精确、明白的知道诗人、词人所向表达的情感。这几个星期粗略地读完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我才意识到,我学校、中学所学的诗歌真的就是死记硬背,用来没有细下来分析过诗歌的意象与情感和表达方式,表达手法之间的关系,我想在今后的诗歌学习过程中我会更加地留意这一方面的熟识。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上半阕与下半阙最大的一个区分就是下半阙用了两个典故,这两个典故的原来用意是悦耳的抒发作者的情感,让词人传递的思念与离别之情加深,但正由于作者使用了两个典故,让本应当深刻明白的思念与离别之情变得模糊,成了一种阅读障碍,假如读者不知道这两个典故的出处和表达的情感的话,那么读完下半阙诗词之后完全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意思,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因此王国维先生用“隔雾看花”来描述,或者说是区分诗词的优劣。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2 人间词话在学界享有特别崇高的地位,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如朱光潜在诗的隐与显关于王静安的人间词话的几点看法一文中说:“近二三十年来,就我个人所读过的来说,似以王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为最精到。”王攸欣在选择、接受与疏离王国维接受叔本华、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美学比较争论一书中说:“王国维寥寥几万字的人间词话和红楼梦评论比朱光潜洋洋几百万字的体系建树在美学史上更有地位。”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第一章上卷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出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另提出三种“境界”:古之成大事者、高校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际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其次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唐代。一代天骄李白不仅是诗仙,他的词也独有千古。“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阕”,一首小令忆秦娥,足以包含千百年来全部诗人的感慨和全部哲人的思索。假如说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词人,那么温庭筠则是晚唐文化培育出来的另一天才。“飞卿精艳绝人”。“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造语精致细腻,绵密模糊。王国维对其评价是“飞卿之词,句秀也。”五代。“冯延巳之词不是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所谓五代风格,就是指追求婉媚、言情不离伤春伤别、场景无非洞房酒筵的词风。而冯延巳独造清语,“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疏散闳约,“细雨湿流光”五字便能摄春草之魂,难怪他在五代词人中独受王国维赏识。冯延巳的君主南唐中主李璟,多才多艺,善诗歌,其词“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王国维以遗老自居,更能玩味此中深意吧。李璟之子李煜,“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特长。”正因如此,兴亡不出宫阙的经受,使他可以用整个生命去咀嚼命运的无常,一旦发言为诗词,其深厚纯绝特殊人可比。李煜难为人间之王,却极称“词中之帝”。词之李后主而眼界始大。“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业,天上人间”,这些词境的开拓以及它独特的话语方式,为宋词的富强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词至北宋而大。不知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未央宫”是否出自北宋词人夏竦的“霞散绮,月垂钩,帘卷未央楼”,但范仲淹的“四周边声连角起,千帐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抑郁苍凉,让我想起了电影中杰王子带领士兵进行决战的那一幕。“北宋倚声家初祖”晏殊工于造语,词作雍容和缓,温润秀洁。虽然其内容多是抒写相思离别之苦,含情凄婉,但是忧愁之中往往透露出对人生的反思和感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际路”,这等精彩的语句,深为后人称许。与他不同的是,其子晏几道一生耿介孤傲,把对唱女的相思爱恋作为他词的确定主题,他把对爱情生死不渝的追求最为自己的精神寄予,古之“难受人”也。欧阳修是北宋初起承前启后的重要词人。受晏殊影响,欧阳修有“绿杨楼外出秋千”之句,仅一个“出”字便是后人所不能达到的。其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让我们了解到他的自然性情。王国维说,“永叔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简洁别于豪放之中有冷静之致,所以尤高。” 近人对词的"看法 王国维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文学作品所关注的始终是人本身,即使是写景之作,也不能抹去景物背后那双情感的眼睛。王国维理解的“三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高校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际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其次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王国维所谓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即入门前茫无头绪,求索无门的怀疑与苦痛,其次种是叩门时以苦作舟、以勤未径、上下求索的执着与忍耐。第三种则是功夫到家参透真谛的喜悦与释然。王国维这段话鞭辟入里,假使晏、欧诸公在世,想也不得不叹服王氏的才情与睿智吧。只是,这三种境界又有几人能够通通尝遍呢?有的人未上高楼,就已经先叹息驻足了,更何消说为伊憔悴、蓦然回首呢?学术学问如是,人生目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为了查找、追求人生目标,先迷茫、后奋斗,继而反思,最终达到目标,然后接着进行下一次的追寻。人生目标并不唯一,但无论多少,成功的人生旅途中都交织着冲突、执着与喜悦。用王老的话给自己一个定位,我们现在处于上下求索的阶段,或曰“潜龙勿用”。希望有一天,我们会乘千里风破万里浪吧。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3 静默的时间,在你靠着书桌写字,坐在藤椅看书的时候,飘然远去。读着人间词话七讲,你总会感受到一种不知名的吸引力,让你连续读下去,轻松而不压迫。字里行间的共鸣,使人不禁觉得叶嘉莹先生与王国维大师是一对穿越了千年时空促膝而谈过的知己,意气相投。读一本好书亦是如此,仿佛在与作者进行一场千年间对话,深刻久远 说到人间词话七讲,不得不提人间词话。想必大家对人间词话印象最深的,是这段著名的词话"古今成大事业、高校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际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其次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三境,已成为文学绝话。那么大家对词话和词都了解吗? 所谓词话,就是谈论评说词的著作。评论诗的叫诗话,而评论词的就叫词话。清代刘体仁在七颂堂词绎中说过,词有与古诗"同义"、"同妙"者。词与诗有相像处,却也大异其趣。在上下五千年的华夏绚烂文明中,诗一片绚烂辉煌,词并不刺眼,但它毫不气馁。唐诗宋词元曲,词上承于诗,下沿于曲,虽晚于诗消逝近一千年,却乐观积蓄着力气,并不断进展发光成熟,至宋代最终成为能与诗分庭抗礼的一颗亮星,和诗同为中国重要的文学体裁,在中国文学史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人间词话在词学界中拥有极高的评价。很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依据。它是王国维大师在接受西洋美学思想的洗礼之后,用崭新的独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但由于解说方式比较抽象,并不是每个读者都能看懂这部经典著作。因而有人间词话七讲的诞生。叶嘉莹先生用深化浅出的演讲,使得我们一下子"靠近"了人间词话我们知道了词的由来,了解了词的字面意思,甚至领悟到了词的意境。更重要的,文学作品的第一要义就是求真,写文章确定要有感情,用感情灌注于文字中,真实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以升华这也就是书中第一段词话中的"境界"二字! 有人这么评价叶嘉莹先生"专为诗词所生",她对诗词怀着饱满的"热忱。目前90多岁的她从60多岁就致力于古诗词的教育工作。作为人间词话的解读者,她对这部著作有独到的"添字注经"之法,不仅充分地解读了书中的词话,也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她很崇尚王国维大师的写作。"王国维先生他对于诗歌,对于文学的那种锐敏的感觉,不但超越了众人,而且是超越了时代"!但她并不是一味地盲从大师的观点。对于"境界"二字,她提出自己的见解:"诗词曲赋莫不讲求境界,以此指为词所特有,并不精准",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化探讨。书中的"制造性背离"是令我最为深刻的。这是叶先生利用中西方结合的思想对诗词进行赏析的一大技巧。作为读者,我们可以背离作者的意愿,有自己更丰富的制造性的联想,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这也是文学的生命力所在,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用不同的视角碰撞融合,可以开拓出新事物来。 假期在家常看一个"年轻"却拥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节目国家宝藏。一眼千年,九大主角(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齐聚一堂,名家评说,27位明星"守护人"用创新演绎珍宝背后的前世今生。"瓷器问不倒"的年轻志愿讲解员张甡怀着满满的敬畏和激情服务了故宫博物院整整五年。更有"故宫世家"梁家连续五代人守护着一件又一件文物,七年只做一件事这是一个能够让身体的每个细胞为之跳动不止的节目,一个让华夏儿女热血沸腾的节目!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国宝守护人,传承就在我们的热血之中!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无论是古典诗词,还是国家宝藏,抑或是其他蕴含着千年历史气息的珍宝,它们都有着共同的名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欣赏着这些富含文化底蕴的国学经典,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在与这些"活的传承"对话,傲慢感不禁油然而生!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传承方式,作为华夏儿女,我们都有着那一份责任。用创新的适度的方式和新奇的角度去吸引大众眼光,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为重要!更能够令人叹绝!有一口气,点一盏灯。信任,在我们的举灯照耀下,在我们的用心传播下,中华民族的根,定是生生不息!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4 作为晚晴大儒的王国维在吸取了西方美学思想以后,开头转变旧有的观念,以崭新的眼光评判中国旧文学。他以新颖的见解将中西方的文学艺术思想融为一体,在中国的旧文学艺术门派中开拓出一条新的道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就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他在晚晴的这种时代背景之下,在文化领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初读人间词话,犹如踏入了一个新颖的领域。虽然自学校开头,我们都已经接触过诗词歌赋,也具备确定的诗词赏析力气。但对于王国维先生这种独到而高深的评析,还真是有点“雾里看花”,似乎明白又似乎不明白。表面上看,它的格式与之前我们所学到的诗词大同小异,甚至有人误会人间词话是王国维的诗词著作。其实不然,他以传统的词话形式、概念和术语,自然地融入新观点,对中国的旧文学进行批判。我认为,他的做法跟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有相像之处,借助封建传统的外衣,让世人更好的接触到西方先进的思想。夏承焘认为人间词话“可以作为王氏一家的艺术论读”王国维对诗词争论之深,人间词话在诗词方面涉及面之广,致使我们难以全面地认知人间词话这本书。但我所能做到的就是像摸象的盲人一般,描述自己所能够熟识到的部分。 人生的"三大境界大多数人最初接触到王国维先生的评词是从他的那三句精辟的论断开头的:古之成大事业、高校问者,不行不历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际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其次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这三种境界是王国维对历史上许多的大事业家、高校问家的深刻反思而做出的高度概括。学历史的我们都能够熟识到历史是存在它的必定关联的。而王国维也发觉了伟人成功的共同规律,并且生动形象地用三句词话来表达。 第一境界,“西风凋碧树”描述了一夜间,树上碧绿的树叶片片凋落。时间在变化,事物在变化,世事也在变化,影响着人的心态也不断的变化。但是人的路在何方呢?将来又会是怎样的呢?从这句诗词当中,我感受到的是迷茫,“望尽天际路”,无限的迷惘心底。在这样的迷失自我的状况之下,我们应当“立志”,找到自己的目标。任何事情,无论是学问还是事业,没有明确的方向,我们都会无从下手,更有可能半途而废。因此王国维先生所表述的第一境界是“立志”,摆脱自己目前的迷茫。 其次境界,有了坚决的目标,我们能够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即使苦痛困难也要“不悔”,甚至甘愿为之“憔悴”。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压力,你都能够为了这个目标而抵抗下来。其实一旦有了目标和寄予就会奋力拼搏,由于那是自己情愿做的,就如同我们说要找到一份自己宠爱的工作,那么对你而言,工作就不是劳累而是乐趣。假如你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说明你距离成功已经更近一步了。 第三个境界,这句诗词描述的是一个很欣喜的场面。从第一二境界的艰苦卓绝地“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最终寻得成功。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有波折,百折不饶,经过一番奋斗才会取得成功。当你成功以后,你又会感到意外,由于它始终在我们不经意的地方等着。由于当你获得成功的时候,又会感叹成功似乎很简洁,似乎就在眼前。 除此之外,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作为文学艺术在时代承上启下的过渡,对现代诗歌的写作也是具有不行忽视的现实意义。现代诗歌适应时代的要求,是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来创作的,形式自由,内容也是开放的。依据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对诗歌所提出的要求,那在现代诗歌的创作方面我们就需要留意几点。 首先是诗歌要有意境。在书中,王国维开篇就提出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出名句。”可见境界的重要性。其后又详细地说明白“境界”,认为境界有“造景”和“写景”之分,“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等等。王国维认为“境界”是诗歌的核心和灵魂,找出了名篇佳作的主要共通点。他认为那些传唱不衰的诗歌和名句都是在“有境界”的状况下产生的。 二是诗歌要寓情于景,情境交融。人间词话对“情”和“景”的关系也有很深化的探讨。他说“昔人论诗词,有语境、情境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词家多以景寓情”等等。景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识而转变。但每一个人对同一景物的感觉都是有区分的。诗歌都是加上了个人情感的,因此王国维也总结“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因此诗歌写景也脱离不了个人感情因素,但要创作出一首好的诗歌不仅需要有感情,还需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5 境界,或意境,大家都生疏,谈诗、论画,常常提到它。它本是佛教用语,以后又用于品评诗歌。但是,把境界当作“文学之本”来熟识,又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对它进行了系统的、独创性的争论的,当首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王国维在论近年之学术界一文中,总结我国学术进展的历史阅历,指出外来的思想与中国传统的思想相结合,是推动中国学术进展的一个重要缘由。他把制造“新学语”,作为自己理论工作的奋斗目标。这里讲到的“新学语”,大致相当于我们说的“新概念”吧。他说:“近年文学上有一最著之现象,则新学语之输入是也。夫言语者代表国民之思想者也。思想之精粗广狭视言语之精粗广狭以为准,观其言语而其国民之思想可知矣。”这种制造“新学语”的理论意图,实际上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科学,打破封建社会闭关自守的思想牢笼,当然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 人间词话是他成熟时期的作品。他选择词话的形式来制造“新学语”,决非偶然。清代对词的整理和争论,风气很盛,词学发达,这种形式影响大。王国维对自己写的词,很有信念,有切身的创作体会。他还细心校勘过一些词的"集子,对词曲有精深的争论。但是,运用词话这种形式,也有局限。王国维把“境界”当作文学之本、文学的“原质”,加以强调。围绕境界的理论,论述了境界的制造、境界的批判、词的境界的进展。人间词话虽由许多片断组成,其内部是有脉络可寻的。手稿还可以关怀我们了解作者强调的着重点。比如:“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理想故也。”作者在每个字旁都加了圈。又如:“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漂亮一宏壮也。”手稿上,大多数字加了圈。这当然是作者强调的重点,或是他的得意之笔。 王国维重视境界。境界如何制造呢?王国维推崇独创,敬重作家的共性。这对当时雕琢模拟成风的封建文艺痛下针砭,确可发人深省。惋惜这方面的内容,现在的版本有不少遗漏。比如有人评他的词“开词家未有之境”,王国维是兴奋的。他说:“余自谓力不若古人,但力争第一义处古人亦不如我用意耳。”这里的“第一义”,就是他讲过的“元唱”、“首创”的意思。他强调独创,反对千篇一律的唱和之作。他即使间或也有唱和之作,也不希望受到赞扬,由于“余之所长,殊不在是,世之君子宁以他词称我”。王国维反对削足适履式的按题填诗,甚至认为,“诗有题而诗亡”。表面看,这样讲未免有些偏激之嫌;实质上,是为了强调独创。他说:“诗词之题目,本为自然及人生,自古人误以为美刺、投赠、咏史、怀古之用,题目既误,诗亦自不能佳。后人才不及古人,见古名大家亦有此等作,遂遗其独创之处,而专学此种,不复知诗之本意,于是豪杰之士不得不变其体格,如楚辞,汉之五言诗,唐五代、北宋之词皆是也。故此等文学皆无题”。这里的思想很精萃。诗词要独创,必需从题目开头。抓住“自然及人生”的大题目,就有发挥独创性的宽敞天地了。假如总踩着古人的脚印走,就不行能有独创性,也就不懂得诗的本意。要是我们考虑到王国维当时的词坛,不顾“自然及人生”,标榜什么“寄予主义”,致使词意隐晦,穿凿附会,就会进一步了解王国维的论断,立意甚高,切中时弊。王国维重视“自然及人生”,揭示文艺随时代而进展,这说明他的美学思想中有唯物主义的因素。他在强调境界是直观的,而且“以唤起吾人之直观”,描述了艺术形象的特征;但没有能揭示艺术形象的社会根源。他在解释艺术形象的内容时,强调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是,他并不能理解人的思想感情最终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在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这个根本问题上,他没有能突破唯心主义的藩篱,当然,这是应当用当时的历史条件加以说明的。 王国维重视艺术的独创性,但他并不排斥向古人学习。他提出要处理好“善创”与“善因”的关系,主见“非自有境界,古人亦不为我用”。手稿中,还有一段话值得我们留意:“楚词之体非屈子之所创也。沧浪凤兮之歌已与三百篇异。然至屈子最工。五七律始于齐梁,而盛于唐。词源于唐,而大成于北宋。故最工之文学非徒善创亦且善因。”王国维重视“善创”和“善因”的关系,还可以从他对自己的一首词的批语中看出来。他很欣赏喜迁莺一词,批曰:“词境甚高,必读唐人诗”。为了强调独创,王国维批判了“误把抄书当作诗”、“莺偷百鸟声”的倾向。他尖锐地指出:“元明及国初诸老,非无警句也;然不免乎局促者,气困于雕琢也。嘉道以后之词,非不谐美也;然无救于浅薄者,意竭于摹拟也。”由此可见,王国维是从当时的实际状况动身,特别强调独创,其中包含不少辩证的观点。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6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描述了人生的三种境界:第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际路”;其次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后人归之为:知、行、得三境界。 由王国维的三境界论,推崇的很多,有人效仿“三境界”的划分法:知之、好之、乐之;丰之恺认为:“物质、精神、灵魂”这是人生三层境界;有人认为,人生三境界不外乎是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也有人说为知、为己、为人;有人认为理想、事业、爱情;还有人形象地比方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等等,林林总总,琳琅满目。 掩卷思之,漫漫的人生历程,是个简洁而多变的过程,对于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看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这种境界是针对孩子说的,初识世界,纯洁无瑕,一切都是新颖的、生疏的,眼睛观看什么就是什么,你告知他这是山,他就熟识了山;告知他这是水,他就熟识了水,有一个小故事很能说明这点:一群大人在进行智力竞赛,主持人说“6”“9”不掉头,就出了个题:“6+9=?”,大家都在想,智力竞赛题目决不会就字面那么简洁,结果谁都不敢立刻抢答,而是苦苦思索。突然,一个6岁的小女孩争着说等于15,人们都向她投去异样的目光,直到主持人宣布小珍宝的答案正确时,人们才收回目光,并责怪自己的思想太简洁了,错过了抢答的时机。这里说了一个简洁的道理,凡事不必太刻意。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这种境界是针对中年人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多,人们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简洁了,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尔虞我诈,互不信任,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孩提时代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再轻易信任眼前的"一切,而是用心、用脑去熟识这个世界。发觉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简洁,感觉到社会并不那么单纯,现实也并不那么奇妙,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简洁的。人不情愿再轻易地信任什么。此时,人们看到的山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山,水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水了,叫做看山感慨,看水叹息,以致消逝了许许多多借古讽今,指桑骂槐,指鹿为马的故事。有些人,站在这山望着那山更高;沐在此水,又想到那水更净,欲壑难填,永久也没有满足的境地。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针对那些走过大半辈子或经受太多大事的人而言,在经受了种种大事,看过了形形色色的人或事,有了一种曾经沧海的感觉,茅塞顿开,回归自然。或许经受了太多,人的境界也高了,不再会为无谓的事或无伤大雅或不行能实现的事而伤脑费神。任尔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他们更明白,更懂得,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事物,明白假如跳出是非圈子,以观棋者、看戏人的角度来看事物,或许事情会简洁许多,正如苏轼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王国维所道“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们都希望能到达人生的最高境界,即这第三境界,体会那战胜自我,超越极限后一览众山小的胜利感,然而在这自我提炼、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许多优秀的品质都是不行或缺的。 在悠悠岁月中,我们都是匆忙过客,全部的故事都没有结果而结果,我们只有从容走过,无需彷徨,无需迟疑,无需茫然。我们应当往第三种境界进展,这才是人的最高境界,“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外云卷云舒。”人从苦恼和执着中来,应到无苦恼无执着处去。其实凡事看开一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如棋”,“棋如人生”,不正说明白人应当看戏者,观棋者吗。或许别人是对的,但我们也没有错,很多事情都无法挽回,再宏大的事情最终也成云烟,全部疯狂之后总归于宁静,我们除了宁静又能怎样呢?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对一切,宁静珍惜一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看透秋云春梦,接受世事无常。正如徐志摩再别康桥的人生境界:“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7 最早接触到王国维先生是由于他的那句“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作为晚清大儒,王国维成长于书香门第,同时又受资产阶级新潮思想影响,他将西方美学思想和中国古典美学、哲学相融合,自辟户牖,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与体系。而他于诗词方面造诣颇深,最大的成就便是人间词话,今之众人也对之推崇备至。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乃是一本文艺批判,薄薄一册,可见其中之睿智闪光如阁楼里高高悬着的幽微的光线,等待后生探寻。其中诗词信手拈来,成竹于胸,可见王国维先生底蕴之深厚,积淀之惊人。 提到人间词话,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王国维先生的“人生三境界”,王国维先生喜用象征,截取前人的诗词重新编排,提炼出别样的意义,把表达的爱情的词句来象征学习,贴切地表达出自己对于做学问,成就事业的需要经受的三重境界的独到见解,许多仁人志士奉为圭臬,人生箴言。而人间词话一书中,开篇王先生便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他认为“有境界者自成高格”,更加推崇“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境。他曾说过:“惜不予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统作者。”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点到为止,含蓄蕴藉,留下无限遐想空间,这与刘墉萤窗小语中:“话到七分,酒至微醺,笔墨疏宕,言辞婉约,古朴残缺,含蓄蕴藉,这便是不完而美的最高境界”不谋而合,仿佛时间里的两位智者,穿越历史长河,隔空击掌,相视会心一笑。 书中布满了王国维对诗词的哲思,“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可谓作文艺批判之大成之境,如他赞李白“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差足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青莲寥寥数字,便勾画出豪壮之境,盛唐气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千古以来无一阙登临词可与之匹敌。而后世佳作,气象略缺矣。而此处之气象,不正是王国维先生所言之“境界”?有境界者自成高格,因此,太白之诗独领风骚,千古卓绝。 若说评论,人间词话当以词评为最,王国维似乎对冯正中,李后主极为欣赏,称“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只因李煜人生的大起大落,使他的心性转变了许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冷暖,人生境界发生了极大转变,从而词风也由消遣转变为了抒怀。由此可见,王国维对于“境界”二字特别看重,“境界”也成了他评判诗词优劣的重要标准。而境界之分,书中提到了“有我之境”和“与我之境”两个重要概念。中学时期我们学习诗词并鉴赏诗词,多争论景与情的关系,不少同学对于景情关系颇有犯难,难以区分。这便是王先生所提出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了。“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饱含了诗人的落寞与心酸,正如王国维所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颜色”,这是带有主观情感颜色的,同时这也是很多词作的一大特点;“无我之境”,书中举例“采菊东篱下,闲适见南山”,通篇写景写物,不带情感颜色,但境界全出,含蓄蕴藉,那份闲适心境于纸上飘出,人于句中却又置身句外之感,达到“物我合一”之境。 王国维在书中的评析可谓字字珠玑,虽强调“境界”,可炼字,典故,无一不精。如“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同时,有褒便有贬,书中写到“冯梦华谓:淮海、小山,古之难受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余谓:此唯淮海足以当之。小山矜贵有余,但可方驾子野、方回,未足抗衡淮海也”。王老觉得晏几道“意境稍显狭小而不够开阔,抒情略显矜持而不够挥洒”,才情高于张先,贺铸,却不足以与秦观抗衡。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倾向,千人千口,小山词反映生活面虽然窄,但艺术境界颇高,只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这里王先生对古人把秦观与晏几道并称颇有看法,便能看出王国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审美,不盲目随古的大家之风了。 王国维欣赏不过于留意格律,不过度雕琢的自然美感,不欣赏那种形式上有着过重的雕琢堆砌的痕迹,即便是姜夔的疏影暗香,他也说“格调虽高,然无一语道著”,而却认为咏物之词,乃苏轼的水龙吟浑然天成,艺术造诣最高。从今可见,可见王国维虽推崇“境界”,却更欣赏以浅白的词语挥洒自如,撼动人心。 虽然人间词话成就斐然,可其中一些观点的确略为偏颇,其中有一些诗句和诗人甚至错乱,只因王国维先生也非圣人,而各人价值观念不同,也造就了他有些偏见,王国维是一位传统保守,思想守旧之人,而柳永是一位风流浪子,于王国维眼中,自是难登大雅之堂,上不得台面,这也难怪王国维对柳永的评价不太公正。而虽有小瑕难掩大瑜,不得不说人间词话是一本优秀的著作,书中王国维先生不仅点评诗词优劣,也提出许多精炼的诗词概念,正如俞平伯先生所作的序中言:“明珠翠羽,俯拾皆是,莫非珍宝。”可见王国维于诗词鉴赏方面的极高造诣。他留意“弦外之响”,因而书里暗藏的,自然是“庞然巨帙”,尤其耐人寻味,后生读者当细细领悟王国维的睿智哲思。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8 我曾经读过一些诗话词话,譬如二十四诗品、沧浪诗话、苕溪渔隐丛话、诗人玉屑、围炉诗话、随园诗话等,其实中文系读书时研读的文心雕龙艺概等也应当算是诗话理论作品,包括曹丕的典论论文虽然只剩一篇文章,但里面那几句诸如“文人相轻,自古而然”,“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仍常常萦绕于脑海中。 读诗话,看古人评述比较分析诗人们的诗句和诗歌故事,饶是有味。后来,我曾将上百部诗话词话作品的电子版全部复制到一个电子TXT文件上,为的是便于搜寻,但文件容量竟达10兆,每次打开都到等待好久。 但是,让我宠爱重读并深深思考琢磨的诗话就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王国维是近古学者中少有的真正中西贯穿的高校者,深受叔本华的影响。他引介和重视美学(当时译为美育)在文艺评论中的价值。而在文学分析特别是诗歌的批判中,他的境界说,影响了中国的文学批判乃至艺术批判。 他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出名句。”还说,古今之成大事业、高校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际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其次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他虽然对“境界”没有下完整定义,但是他对“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的分析,对“格调”、“隔”与“不隔”的解读,对“赤子之心”、对唐宋气象、南宋北宋词之品德区分等都有有令人信服的评价。 曾对他说的这段话品尝良久:“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让人对诗歌诗人高下优劣有所思有所悟,让人能够理解大诗人何以自称高格。 感叹静安先生真懂诗也,真懂文学之哲学也。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争论诗歌和文学者绕不过去的一本书。 王国维的故事很多,包括成为千古之谜的纵身一跃。 曾经写过一篇短文端午节,这样的节日里悼屈子并王静安先生,放到这里作为结尾: 又是端午节。中国人特别是中国文人,总要把屈原在脑海里萦绕一番,然后再放下。读李国文先生的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便还会想起一串名字来。不知怎么,怀屈原却总让我想起王国维来。费劲地读王国维的著作,很自然便联想起了他投湖自尽的那一瞬。那一瞬其实在当时也是蛮费劲的.,千年一瞬啊! 历史常常很巧合。 王国维是在1927年6月2日,也就是端午节的前两天,燃尽一枝纸烟后轻身投入了颐和园的鱼藻轩。或许他就是为了提前过去,以便约会屈子同赴端午节罢。 前年我陪家人到颐和园去玩时,还到了鱼藻轩那里看看,那样浅的水还能令一代宗师为托身之地,我心中暗暗惊异。 中国传统文人活到了极致后往往以自沉为终,令人感伤而不解。以屈子为始,至静安止,传统文人的悲愤心死似乎整整走了一个轮回。然而这个轮回竟背负着两千多年的沉重。 我们感慨汨罗江成了屈原怎么也绕不过的关,于是宁可将自珍如玉的身躯喂那鱼虾。其实,我们谁能体会到他的解脱之乐呢?屈子在九歌中就说"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那是何等的快意! 但现实却让他哀痛而不忍视。那篇怀沙的绝命诗令人伤悲而不忍读。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伤怀永哀兮,汨徂南土。 眴兮杳杳,孔静幽默。 郁结纡轸兮,离慜而长鞠。 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哀痛的屈原,以难受的自杀来兴奋楚人之心,以自杀来刺激国君的觉悟,悲哉屈子,壮哉屈子! 然而那位写过屈子文学之精神,认为"屈子之自赞曰"廉贞",余谓屈子之性格,此二字尽之矣"的王静安先生,竟也怀着"廉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