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31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
-
资源ID:93292119
资源大小:169.50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甘肃兰州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31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
甘肃兰州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0年)【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唐睢不辱使命)【乙】上尝欲遣人使朔方,谕中书选才而可责以事者,蒙正退以名上,上不许。他日,三问,三以其人对。上曰:“卿何执耶?”蒙正曰:“臣非执,盖陛下未谅尔。”固称:“其人可使,余人不及。臣不欲用媚道妄随人主意,以害国事。”同列悚息不敢动。上退谓左右曰:“蒙正气量,我不如。”既而卒用蒙正所荐,果称职。(节选自宋史)注上:这里指宋太宗赵光义。中书:官署名,中书省的简称,掌拟诏、出令之权。蒙正:吕蒙正,北宋名臣,以敢言著称。8参考表格中提示的词语含义的推断方法,解释加点词。(4分)文言词句推断方法解释(1)徒以有先生也联想成语法:家徒四壁(2)上尝欲遣人使朔方课内迁移法: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3)谕中书选才而可责以事者查阅词典法:理解,明白;比喻;告诉,一般用于上告下。(4)卿何执耶联系语境法:上文中“三问,三以其人对”和下文中蒙正的回答。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禽兽之变诈几何哉B长跪而谢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蒙正退以名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其人可使/其真无马邪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1)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2)既而卒用蒙正所荐,果称职。11阅读甲 乙 两文,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词,分析唐雌和吕蒙正两个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4分)(1)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2)臣非执,盖陛下未谅尔。【参考答案】8(1)徒,只、仅仅。(2)使,出使。(3)谕,命令。(4)执,固执。9A10(1)而安陵君违背我的意愿,这不是轻视我吗?(2) 于是就用了吕蒙正所推荐的人,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使命。11乎,表责问语气。唐雎大义凛然,不惧强暴,据理力争,质问秦王;尔,表示非常肯定的语气,面对君王据理力争,果敢坚定。共同特点:不畏强权,据理力争。【参考译文】【甲】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我,这是为什么呢?况且秦国已经灭了韩国亡了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才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像你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是五百里呢?“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倒下的尸体有百万具,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就要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才能和胆识的人一定要发怒的话,就要使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天下百姓都是要穿孝服,现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起身想要与秦王同归于尽。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然而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乙】 太宗想派一个人出使辽国,告诉中书省选一位能够认真负责的人把差使交给他。吕蒙正把一个人的名字呈上,太宗竟不同意。第二天,太宗再次问人选好了吗?吕蒙正又以此人呈上,太宗还是不同意。当第三次问及时,他仍以此人呈上。太宗说:“你为什么如此固执呢!”吕蒙说:“哪里是臣固执呢?明明是陛下对这个人有偏见吗。他坚持说:“出使辽国,只有这个人最称职,其余的人都不如他,臣不敢为了讨好陛下而误了国家大事。”(看到吕蒙正顶撞太宗,)满朝大臣都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太宗走下朝堂后,对身边的人说:“我不如吕蒙正的气量大呀!”不久,最终让吕蒙正推荐的人出使辽国,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使命。(2020甘肃兰州)【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层伸,弗之息。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途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国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木尝稍降辞色。俞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郑玄以山东无是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融门徒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目夜寻调,未尝息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善道东矣!”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菜,学徒相随己数百千人。(节选自后汉书) 注涿郡:郡名,为今河北省涿县治。图纬:专论占验术数的书。(1)下面是关于“文言实词”学习方法的梳理。请根据提示,完成填空。积累迁移法我们由【甲】文“录毕,走送之”中“毕”的积累,迁移可知【乙】文中“问毕辞归”的“毕”是 之意;由【甲】文“援疑质理”中“质”的积累,迁移可知【乙】文中“玄因从质诸疑义”的“质”是 之意。查阅词典法参考古汉语词典中“素”的义项,“融素骄贵”中“素”的意思是 (填序号)素:未经染色的生绢;本然的,未加修饰的;真情,后作“愫”;蔬菜、瓜果类食品;一向,平素;预先。语境推断法根据语境,【乙】文“家贫,客耕东莱”中“客”是 之意。(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公将鼓之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屠惧,投以骨C乃召见于楼上所欲有甚于生者D乃西入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郑生今去,吾道东矣!(4)宋濂与郑玄在求师中都遇到了什么困难?各自是如何克服的?请简要概括。【参考答案】(1)完成 质问 为人佣耕(2)B(3)到了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郑玄现在离开了,我的学问到东方去了。(4)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学为乐。郑玄无师,有师却见不到;勤奋刻苦,抓住时机求教。(言之成理即可。)【参考译文】【乙】郑玄因为在山东没有值得求教的人,于是他往西入关,通过涿郡人卢植,拜扶风人马融为师。马融有门徒几百余人,而能够进入厅堂听他亲自讲课的仅五十余人。马融平素骄傲自负,郑玄拜在他门下三年都不能见他一面。马融只是让自己的高材生给郑玄授课。郑玄日夜探究、诵习,从未曾有过丝毫懈怠厌倦。有一次遇上马融召集门生研讨图纬,听说郑玄善于计算,于是在楼上召见他,郑玄趁机向马融请教各种疑难问题,问完之后就告辞回家。马融很有感慨的对门人说:郑玄现在离去,我的学问要到山东去了郑玄独自出外游学,十多年才回到家乡。家庭贫困,就在东莱郡租种别人的田地,跟随他的学生已经有几百上千人。(2019甘肃兰州)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 。(左传·齐恒公伐楚盟屈完注陈:列阵,布阵。绥:安抚。方城:山名。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以此众战,谁能御之? 14.面对齐侯的陈师示威,以势压人,屈完是如何回应的?请简要说明。(4分) 15.仿照示例,再列举一位历史上著名的外交人物,概括其主要事迹。(2分) 示例,屈完妙语退齐军,楚与诸侯言和结盟, 【参考答案】13.我率领这些 诸侯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14.他沉着冷静、坚毅果敢、不为威武所屈;以有礼有节柔中有刚的外交辞令给齐王讲道理; 不卑不亢以楚国的实力为后盾的。15.唐雎强势怼嬴政 秦王道歉让步屈服【参考译文】齐桓公让诸侯国的军队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齐桓公说:“我率领这些诸侯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我让这些军队攻打城池,什么样的城攻不下?”屈完回答说:“如果您用仁德来安抚诸侯,谁敢不服从您呢?您如果要用武力的话,楚国将以方城山作为城墙,把汉水当作护城河,您的兵马虽然众多,恐怕也没有什么用!”屈完代表楚国与诸侯订立了盟约。(2018甘肃兰州)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10.解释下列加点调语的意思。(3分)(1)夙夜忧叹( )(2)斟酌损益( )(3)咨诹善道(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徒以有先生也B.还于旧都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C.以彰其咎 望其旗摩D.以伤先帝之明 欲报之于陛下也12.选文中,诸葛亮为说明出师的理由,多次提到“先帝”,其用意是什么? (4分) 【参考答案】10.(1)早 (2)除去(3)询问,咨询。11.C12.勉励刘禅"光先帝之遗德","深追先帝遗诏",以完成先帝未竟大业,做个好皇帝;表明自己的忠心,报答刘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 。(2018甘肃兰州)【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选自资治通鉴)【注释】即墨: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毁:诽谤与后文“誉”意思相对厚币:丰厚礼品。饰诈:作假骗人。10.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时时而间进( )自子之居即墨也( ) 封之万家。( )11.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出停顿。(标两处)(2分)吾 使 人 视 阿 田野 不 辟 人 民 贫 馁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译文: (2)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译文: 13. 回答下面问题(6分)(1)根据【甲】文的内容填空。(2分)邹忌的劝谏很有艺术性。他由 想到治国理政之事,由 想到齐威王的被蒙蔽,以小见大,极具说服力。(2)从【甲】【乙】两段选文来看,“齐国大治”与齐威王的哪些措施用关?先概括作答(4分)答: 【参考答案】10. (4分)(1)偏爱(2)间或,偶然(3)主管,主政(4)封赏,赏赐每小题1分11. (2分)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每划对一处给1分。12. (6分)(1)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 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译出大意给1分;关键词“谤讥”“闻”,各1分。(2)这是你用丰厚的礼品买通我的左右来赞赏你啊!译出大意给1分;关键词“是”“誉”各1分。13. (6分)(1)(2分)生活琐事 自己的受蒙蔽 每空1分,意思答对即可。(2)(4分)虚心纳谏,广开言路;求真务实,奖罚分明。意思答对即可。【参考译文】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却是田土开辟整治,百姓丰足,官府无事,东方因而十分安定。于是我知道这是你不巴结我的左右内臣谋求内援的缘故。”便封赐即墨大夫享用一万户的俸禄。齐威王又召见阿地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阿地镇守,每天都有称赞你的好话传来。但我派人前去察看阿地,只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当初赵国攻打鄄地,你不救;卫国夺取薛陵,你不知道;于是我知道你用重金来买通我的左右近臣以求替你说好话!”当天,齐威王下令烹死阿地大夫及替他说好话的左右近臣。于是臣僚们毛骨耸然,不敢再弄虚假,都尽力做实事,齐国因此大治,成为天下最强盛的国家。(2017甘肃兰州)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 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 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 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 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 分) (1)挟天子以令诸侯 (2)利尽南海(3)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答案】(1)挟:挟持,控制。(2)利:物资。(3)是:这样。 【解析】此题考查课内文言文实词解释。难度中等。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非为天时,抑亦人谋也。 【答案】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解析】此题考查课内文言文翻译。依据"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方法,做到"信、达、雅"。惟:仅仅。天时:时机。人谋:人的谋划。 12.诸葛亮认为荆州、益州可以夺取的理由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 分) 【答案】诸葛亮认为荆州可夺的原因是:荆州地理位置优越,乃兵家必争之地,他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诸葛亮认为荆州可夺的原因是: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 自然条件优越,刘璋昏庸懦弱,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诸葛亮建议刘备用荆州、益州建立根据地。 【解析】此题考查对课内文言文的理解。根据原文"。荆州北据汉、沔¼¼智能之士思 得明君。"可概括作答。 【参考译文】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同时起兵,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少之又少,然而曹操最终之所以能打败袁绍,凭借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可有占领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那里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一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2016甘肃兰州)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注遗(wèi):给,送。书:信。过:错误,过失。 13.结合链接材料,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中画线的句子。(2 分) 【链接材料】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说"的义项有:陈述。解说。言论,主张, 学说。劝说,说服。通"悦",喜欢,高兴。 【答案】燕相看到信中"举烛"二字,很高兴。 【解析】此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说"一词多义的用法及文言文翻译。根据语境,判断"说"意思为"高兴"。 14.对郢人"过书'举烛'"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夜晚灯光昏暗 B.一边说一边写 C.曲解了原意 D.有意讨好燕王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文中郢人因对持烛者说"举烛",在书写时不小心写了"举烛"二字。可判断为 B。 15."今世学者多似此类"中"此类"指代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今世学者"持怎样的态度? 【答】此类指燕相曲解郢人信中"举烛"含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当时之学的人在征引、解释前贤遗言时往往凭主观臆断,把原本没有的意思勉强加上去,牵强附会,曲解原义,以误传误,穿凿附会学风的批判。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探究阅读能力,学生要学会由此及彼。难度适中。 【参考译文】从前有人从楚国的都城郢写信给燕国的相国。可是夜晚在写信,光线不够明亮,就对举着蜡烛的仆人说:“举烛。”。结果无意识地在信里写上了“举烛”两个字。其实,“举烛”这两个字并不是信里要说的意思。 燕相看到信中“举烛”二字,很高兴,说“举烛,就是崇尚清明廉洁。要施行清明政策,则应举荐贤才担任重任”。燕相把这个意思告诉燕王,燕王很高兴,并予以施行。结果燕国治理得很好。国家虽然治理好,却不是信的本意。 现在学习的人,都和这个相似。(2016甘肃兰州)【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注上:指唐太宗。守成:保持成就。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忽:不注意,不重视。(选自资治通鉴唐纪)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 (3)创业与守成孰难 孰: (4)征与吾共安天下 安: 1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C莫不/得之于艰难 D.玄龄与吾/共取天下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13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1)【甲】文第2段用对比的方式论证了文段的论点。试对此作简要说明。(2分)(2)【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孟子有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3分)【参考答案】10(4分)(1)被选拔 (2)通“横”,梗塞,不顺 (3)哪一个 (4)安定,管理 11(3分)A12(6分)(1)(3分)通过这些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增强他的才干。译出大意给2分;关键词“所以”,译对给1分。(2)(3分)然而创业的艰难,已经过去了。译出大意给1分;关键词“然”“往”两处,译对一处给1分。13(5分)(1)(2分)先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再从国家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2)(3分)他们都认为治理国家要有“忧患意识”。国君只有居安思危,常念“守成之难”,才能使国家基业稳定。答出“治国思想”的,给1分;结合文段进行具体分析的,给2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乙】唐太宗问身边大臣:“创业与守成哪个难?”房玄龄:“建国之前,与各路英雄一起角逐争斗而后使他们臣服,还是创业难!”魏征说:“自古以来的帝王,莫不是从艰难境地取得天下,又于安逸中失去天下,守成更难!”太宗说:“玄龄与我共同打下江山,出生入死,所以更体会到创业的艰难。魏征与我共同安定天下,常常担心富贵而导致骄奢,忘乎所以而产生祸乱,所以懂得守成更难。然而创业的艰难,已成为过去的往事,守成的艰难,正应当与诸位慎重对待。” (2015甘肃兰州)【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乙】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冶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选自孟子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_(2)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咨:_(3)将军向宠,性行淑均。 淑:_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朝而往,暮而归B、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其如土石何C、试用于昔日 宫中府中,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D、俱为一体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3.对【乙】文中画线句“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意思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等到他反应过来的时候,他的妻子已经因冻饿而死。B.等到他反应过来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却在受冻挨饿。C.等到他返回的时候,他的妻子已经因冻饿而死。D.等到他返回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却在受冻挨饿。14.诸葛亮和孟子都对君王有所期望。结合选文,回答问题。(5分)(1)诸葛亮希望后主能够继承先帝遗志,为此,他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提出了哪三条建议?(2)孟子对齐宣王有怎样的期望?【参考答案】10.(3分)(1)时 (2)询问 (3)善11.(3分)C12.(4分)(1)因此先帝选拔他们来给予陛下您。(2)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盛就为期不远了。13.(3分)D14.(1)(3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意思对即可)(2)(2分)希望君王尽职尽责,治理好国家。(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孟子对齐宣王说:“(假如)大王您的臣子当中,有一个把他的妻子孩子托付给他的朋友(照顾)然后到楚国游历的人。等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却在挨饿受冻,那么对他怎么办?”齐宣王说:“抛弃他。”(这里可以用“抛弃他”,但好一点的解释是“和他绝交,断交')孟子说:“如果司法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属,那么对他怎么办?”齐宣王说:“罢免他。”孟子又说:“一个君主不能治理好他的国家,那么对他怎么办?”齐宣王环顾身边的大臣们,却说别的事情了。(2014甘肃兰州)师旷撞晋平公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注】 师旷:春秋时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 援:执持,拿。 衽:衣襟。 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除:清除。戒:鉴戒。 13.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饮酣 酣: (2)释之 释: 14. 师旷撞晋平公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15. 同为劝谏君王,师旷与邹忌的劝谏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13.(2分)(1)酣:尽兴(畅快)地喝酒。 (2) 释:放。14.(2分)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或:答“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得1分。)15.(4分)邹忌用设喻说理的方法,以自身为例,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推己及人,以此达到讽劝的目的。(2分)师旷先借撞“小人”引起晋平公的重视,再直言以出,让晋平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达到劝谏的目的。(2分)(意对即可)【参考译文】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喝的正高兴时,他就得意地说:“没有什么比做国君更快乐的了!只有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琴在墙壁上撞坏了。晋平公说:“乐师, 您撞谁呀?”师旷故意答道:“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因此我气得要撞他。”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呀。”师旷说:“哎!这不是为人君主的人应说的话啊!”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晋平公说:“放了他吧,我要把这件事(或“师旷讲的话”)当作一个警告。”(2013甘肃兰州)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朝而往,暮而归A皆以美于徐公蒙辞以军中多务B能谤讥于市朝骈死于槽枥之间C时时而间进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11. 用“/”线给下面句子断句。(先将原句工整地抄写在答题卡上,再断两处)(3分)今 齐 地 方 千 里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参考答案】10.(3分)C11.(3分)今/齐地/方千里(书写1分,每正确断一处1分,共3分)12.(5分)(2分) (1)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了。(2)(3分)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2013甘肃兰州)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万钟于我何加焉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而山不加增 复前行,欲穷其林C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D是亦不可以已乎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译文:_16简要概括文段中阐述的观点。(2分)_【参考答案】14.(3分)D15.(3分)先前(有人)宁可死也不愿意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译出大意2分,关键字“乡”1分)16.(2分)人不能为了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2012甘肃兰州)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请广于君 广:_ (2)寡人谕矣 谕:_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且秦灭韩亡魏”一句中“且”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B且壮士不死即已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D存者且偷生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译文:_13根据选文内容,回答问题。(4分)(1)唐雌的使命是什么?_(2)自古至今,像唐唯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