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2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
-
资源ID:93292778
资源大小:68.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广西来宾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2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
广西来宾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0年)【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注释】予:给,送。 子:你,代词。 履:鞋子。 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得之则生(则:就) B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C今谓人曰(谓:叫) D何故(故:原因,缘故)5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选自孟子及其门人所作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B【乙】文的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是墨子对自己言行的辑录。C【甲】文的“箪”是指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乙】文的“冠”是指帽子。D【甲】【乙】两文都属于先秦诸子散文,句子长短不一,富于文采和气势。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中的“本心”即舍生取义之心。B【乙】文主要是围绕“万事莫贵于义”这个观点展开论述。C【甲】【乙】两文“义”的内涵都是指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D【甲】文运用举例、对比的方式说理,通俗易懂;【乙】文则运用比喻进行层层深入的论证,把道理说深说透。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3分)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3分) 【参考译文】【乙】墨子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珍贵的了。(如果)现在对别人说:送给你帽子和鞋子,但要砍断你的手和脚,你愿愿意做(这件事)吗?这人肯定不愿意。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帽子和鞋子比不上手足珍贵。又说:给你天下,然后把你杀死,你愿意做(这件事)吗?肯定不愿意。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天下比不上生命珍贵。(可是)为了争论一句话而互相残杀,这就是把正义看得比生命更为珍贵啊!所以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珍贵的。”(2016广西来宾)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南朝梁僧佑弘明集)【注释】清角之操:高雅的曲子。 伏:趴着。 耳:耳朵听。 为:模仿蹀躞(dié xiè):小步走。 这个文言故事告诉我们:在口语交际中, 【参考译文】曾经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先前一样埋头吃草。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它的耳。 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虫和牛蝇的叫声,(以及)孤独的小牛的声音。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2015广西来宾)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王不说 说:说话 B请广于君 广:扩充C以头抢地耳 抢:撞 D长跪而谢之 谢:道歉1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C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D与臣而将四矣12下列对选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用对话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局,重点突出,层次清晰。B第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拒绝“易地”,是双方斗争的高潮。C唐雎列举历史上三位名士刺杀显赫人物的故事,意在给秦王以思想上的震慑。D安陵国能够化解这场政治危机,这是与唐雎的斗争勇气、机智才能分不开的。13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2分) (2)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2分) (2015广西来宾)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盐已口爽返为其患。(有删改)【注释】爽:败坏(口味)。14阅读这则文言文,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其中蕴涵的道理。(2分)答: 1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弄得很糟。即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参考译文】从前有个愚蠢的人,到朋友家。主人给他食物,食物嫌淡而无味。主人知道之后,于是添加盐。加了盐,食物就味美,于是(他)自言自语说:“之所以味道鲜美,是有了盐的缘故。很少就如此,何况又多了?”这个愚蠢的人没有智慧,就只吃盐。味觉败坏,反而成为他的祸患。(2014广西来宾)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有删改)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 服:穿戴B徐公来,孰视之 孰:谁C臣之妻私臣 私:偏爱D时时而间进 间:间或、偶然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暮寝而思之 濯清涟而不妖B皆以美于徐公 或以钱币乞之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辍耕之垄上D能谤讥于市朝 相与步于中庭12下列对选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中妻、妾、客三个人的回答从不同的角度真诚地赞美了邹忌美于徐公。B选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C选文从生活小事写起,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深刻而警策。D选文中邹忌以自己的故事对君王进行现身说法,使人更觉真实,更具说服力。13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2分)译文: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2分)译文: 13(1)(邹忌)照镜子审视自己,又觉得远不如徐公漂亮。(2)满一年以后,即使有想要进谏,也没什么可以说的了。(2014广西来宾)王羲之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年十二,见前代笔说于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选自书断·王羲之)【注释】旷:王旷,王羲之之父。笔说:论书法的书。蔽:阻碍。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卫夫人:东晋书法家。(1)解释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2分) 七岁善书善:擅长 不盈期月盈:满,到 (2)你从王羲之学书法的故事中,得到什么有益的启示?(3分)启示:在实际学习中,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王羲之正是因为喜欢写字,好学上进,才成为书圣的。【参考译文】晋朝王羲之,字逸少,是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他在父亲的枕中看见前代的笔说,就偷来读,父亲说:“你为什么要偷我所珍藏的秘籍?”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问:“你看的是用笔法吗?”父亲看他年龄还小,担心他不能领悟书中的奥秘,就告诉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我再教你吧。”王羲之诚恳地请求:“现在就让儿子看这书吧,倘使等到我成人再看,恐怕就埋没了孩儿幼年的美好才华了。”父亲很高兴,于是把书给了他。还不到一个月时间,(王羲之的)书法便大有长进。卫夫人见到后,说:“这孩子一定看过“用笔诀”,最近看他的书法,已经很有老成的智慧了。”她流着眼泪说:“这孩子将来一定能超越我的名声。”(2012广西来宾)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于安乐也。(选自孟子两章)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解释意思相同的一组是(D)A.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大计亦死B. 必先苦其心志天下苦秦久矣C. 入则无法家拂士参差披拂D. 人恒过然后能改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 舜发于畎亩之中(介词,在)B. 曾益其所不能(代词,他)C. 所以动心忍性(介词,把)D.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连词,表承接,然后)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选文连用六个事例,有力地证明:在古代社会,出身低微不影响个人成就大业。B.第一段用了例证法,如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可用“屈原放逐,乃赋离骚”。C.作者认为担大任者,必从人的意志、身体、行为等方面经受磨难。D.选文给人的启示是:既要经受磨砺,又要有忧患意识,才能有所成就。11.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3分)译文: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于安乐也。(3分)译文: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2012广西来宾)【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注释】:楚之逐臣:即屈原。薄丛:贫瘠的丛林。不见:不被人知道。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8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A不蔓不枝 枝:长枝节 B亭亭净植 植:种植C自古人知贵兰 贵:尊贵 D平居与萧艾不殊 殊:相同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水陆草木之花 清风过之B濯清涟而不妖 雪霜凌厉而见杀C花之隐逸者也 来岁不改其性也D同予者何人 不见是而无闷者也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A【甲】文的莲花和【乙】文的兰花生活环境虽有区别,但都有高洁、纯朴的品质。B【甲】【乙】两文都表明了要退隐山林、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才华的人生态度。C【甲】文批判了菊和牡丹的傲然超脱;【乙】文则赞美了萧艾和兰花的清香宜人。D【甲】【乙】两文都涉及到了作者所鄙视的那些追功名、逐富贵的社会现象。11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 【参考答案】8、A 9、D 10、A11(6分)(1)(3分)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可以贴近去玩弄啊!(观:观赏,1分;亵玩:玩弄,1分;句意1分。) (2)(3分)(兰花)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芳香。(为:因为,1分;芳:发出芳香,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乙】自古人们就以兰花为贵,并不是等到屈原赞兰花之后,人们才以它为贵的。兰花和君子很相似: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香味;在遭受雪霜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这就是所说的避世而内心无忧,不被任用而内心无烦闷。兰花虽然含着香味形状美好,但平时与萧艾没有什么两样。一阵清风吹来,他的香气芬芳,远近皆知,这就是所说的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2011广西来宾)【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乙】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战国策燕策二【注释】比:连续,接连。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谦称自己为“臣”。还:通“旋”,围绕、绕圈子。朝:早晨,也指一天。8下列各组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才美不外见 (通“现”,表现) 往见伯乐(接见)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同,一样) 等死,死国可乎(同样)C食之不能尽其材(喂养) 一箪食,一豆羹(食物)D比三旦立于市(集市) 愿为市鞍马(买)9下列加点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策之不以其道(因为)B臣有骏马欲卖之(无意义,一般不译)C伯乐乃还而视之(于是)D而伯乐不常有(而且)10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2)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11甲乙两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请就这个道理谈谈你对名人做广告的看法。(4分)【参考答案】8、A 9、C 10、(1)拿着马鞭面对它(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2)希望您绕着圈子看它,离开了还回头看它。 11、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或名人的重要性。谈看法略,能围绕伯乐的重要性来谈,名人做广告的利或弊,言之成理,语言通顺即可。【参考译文】【乙】有个要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待在集市上,人们不了解这匹马,一直无人问津。这人就去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我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来过问,希望你帮帮忙,去看看我的马,绕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临走时再回过头去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你一天的花费。” 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于是就去绕着马儿转几圈,看了一看,临走时又回过头去再看了一眼,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涨了十倍。(2009广西来宾)【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乙】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注释】虞(y)人:侍卫。焉之:到哪里。8下面各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约定) B、去后乃至(才) 乃往,身自罢之(于是,就)C、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足日,饮酒乐,天雨(这) D、日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地方) 天又雨,公将焉之(下雨)9翻译下面句子。(4分)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_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7_10(甲) (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4分) 主题:_ 感受:_【参考答案】8.(2分)B9(4分)您和我父亲约定在中午。中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2分) 现在即使很快乐,难道不可以相见完成约定吗?(2分)10(4分)为人一定要讲诚信。(2分) 谈感受(2分。能围绕诚信谈感想并言之有理、语言通顺即可得满分,其余酌情扣分。)【参考译文】【乙】魏文侯和虞人约定日期打猎。到了那天,文侯跟群臣喝酒,饮得正高兴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雨,文侯下令备车前往郊外。文侯将要出行,身边的人说:“今天酒喝得高兴,天又下雨,您准备到哪里去呢?”文侯说:“我和虞人约定了打猎的日期,虽然高兴,怎能不如期相会呢!”就动身前往,亲自告诉他因雨停止打猎的事。(2008广西来宾)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7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2分)A、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奇怪的)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B、高可二黍许(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C、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是) 中轩敞者为舱(作为) D、东坡右手执卷端(上面) 其人视端容寂(端正)8翻译下面句子。(2分) 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译文: 。9选文的说明顺序是 ;第段的结构形式是 ;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的原因是 (4分)【参考答案】7B 8左手靠在一根横木上(1分),右手扳着右脚趾,像在大声呼叫似的(1分)。 9空间顺序(1分)总分(1分) 原因: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竟然可以关闭,从这里说起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核舟所表现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而中间部分雕刻有苏轼的诗句,从这里说起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引发读者的想象。(2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 (2007广西来宾)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三国·蜀·诸葛亮戒子书)【注释】:行:品行。澹泊:对功名利禄持淡漠的态度。淫慢:不专心及骄傲的态度。年:年华。驰:流逝。10下面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俭以养德:用俭朴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B非学无以广才:不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 C意与日去:意志随着时间消磨。 D悲守穷庐:悲凉地守着那贫瘠的山峦。11你从“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中得到怎样的启示?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著名人物,阅读本文后,请你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对诸葛亮作简要评价。(4分)启示: 评价: 【参考答案】10D 11启示:淡泊名利方可树立宏伟之志,有志才会好学(1分),而身心宁静才会学有所成,才能实现远大理想(1分)。(大意对即可) 评价:有统一中原的大志,有超人的才学和智慧;忠君爱民;鞠躬尽瘁;淡泊名利,修身养性,治理国家主张赏罚分明等;感情用事,专权,过于谨慎。(2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2007广西来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