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贡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5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
-
资源ID:93293131
资源大小:85.5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四川自贡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5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
四川自贡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0年)【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致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大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令“葬之于人腹肠”。(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有删改)【注】棺椁(gu):套棺。文梓:有纹理的梓树。题凑:指护棺的木块。穿圹(kuàng):摭墓穴,挖坟坑。 太官:主管宫中膳食的官员。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A. 王之蔽甚矣 蔽:所受的蒙蔽B.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 刺:当面讽刺C. 发甲卒为穿圹 甲卒:士兵D. 王乃使以马属太官 属:通“嘱”,交付11. 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A.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B.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C.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D.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12. 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A. 邹忌讽谏齐王时,采用类比方式说理,层层推进,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B. 齐王真诚采纳邹忌的谏言,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最终实现齐国大治。C. 楚王宠爱马,让他的爱马在吃、穿、住等方面过着优裕的生活,最终导致马肥胖而死。D. 楚王欲以人君礼葬马,优孟冒死直言,以退为进,消除楚王排斥心理,成功说服楚王。13.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参考译文】【乙】楚庄王时,他有一匹喜爱的马,给它穿上华美的绣花衣服,养在富丽堂皇的屋子里,睡在没有帐幔的床上,用蜜饯的枣干来喂它。马因为得肥胖病而死了,庄王派群臣给马办丧事,要用棺椁盛殓,依照大夫那样的礼仪来葬埋死马。左右近臣争论此事,认为不可以这样做。庄王下令说:“有谁再敢以葬马的事来进谏,就处以死刑。”优孟听到此事,走进殿门,仰天大哭。庄王吃惊地问他哭的原因。优孟说:“马是大王所喜爱的,就凭楚国这样强大的国家,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却用大夫的礼仪来埋葬它,太薄待了,请用人君的礼仪来埋葬它。”庄王问:“那怎么办?”优孟回答说:“我请求用雕刻花纹的美玉做棺材,用细致的梓木做套材,用楩、枫、豫、樟等名贵木材做护棺的木块,派士兵给它挖掘墓穴,让老人儿童背土筑坟,齐国、赵国的使臣在前面陪祭,韩国、魏国的使臣在后面护卫,建立祠庙,用牛羊猪祭祀,封给万户大邑来供奉。诸侯听到这件事,就都知道大王轻视人而看重马了。”庄王说:“我的过错竟到这种地步吗!”于是派人把马交给了主管宫中膳食的太官,命令“把它安葬在人的肚肠中。”(2020四川自贡)【甲】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叔向贺贫)【乙】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节选自汉·刘向新序·节士)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A.戎狄怀之 怀:归服。B.假贷居贿 居:储积。C.以亡于楚 亡:死亡。D.有馈鱼于郑相者 馈:赠送。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DA.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B.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C.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D.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A.叔向认为贫不可怕反倒值得祝贺。当韩宣子为与叔向名位相同,却没有叔向富有而担忧时,他却表示祝贺。B.叔向认为贫而修德可以避免灾难。栾武子虽然不富有,但他宣传德行为他赢得了好名声,使他免于灾难。C.叔向认为恩德和恶行会影响子孙。桓子放纵,但因栾武子的恩德而得善终,怀子修德却因桓子骄奢获罪。D.叔向认为重要的是德行而非财富。卻昭子虽然势力强大、深受宠幸,但不修德行,最后身死、宗灭。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眼,何贺之有? (2)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参考答案】10、C 11、D 12、A13.如果不忧愁德行的建立,却只为财产不足而发愁,我表示哀怜还来不及,哪里还能够祝贺呢?因为接受别人送来的鱼会使自己失去官职,没有俸禄也就无鱼可吃,不接受,则可清廉,保官职,可一辈子有鱼吃。【参考译文】【甲】叔向去拜见韩宣子,韩宣子正为贫困而发愁,叔向却向他表示祝贺。宣子说:"我有卿大夫的名称,却没有卿大夫的财富,没有什么荣誉可以跟其他的卿大夫们交往,我正为此发愁,你却祝贺我,这是什么缘故呢?"叔向回答说:"从前栾武子没有一百顷田,家里穷的连祭祀的器具都备不齐全;可是他能够传播德行,遵循法制,名闻于诸侯各国。各诸侯国都亲近他,一些少数民族都归附他,因此使晋国安定下来,执行法度,没有弊病,因而避免了灾难。传到桓子时,他骄傲自大,奢侈无度,贪得无厌,犯法胡为,放利聚财,该当遭到祸难,但依赖他父亲栾武子的余德,才得以善终。传到怀子时,怀子改变他父亲桓子的行为,学习他祖父武子的德行,本来可以凭这一点免除灾难;可是受到他父亲桓子的罪孽的连累,因而逃亡到楚国。那个郤昭子,他的财产抵得上晋国公室财产的一半,他家里的佣人抵得上三军的一半,他依仗自己的财产和势力,在晋国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最后他的尸体在朝堂上示众,他的宗族在绛这个地方被灭亡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八个姓郤的中有五个做大夫,三个做卿,他们的权势够大的了,可是一旦被诛灭,没有一个人同情他们,只是因为没有德行的缘故!现在你有栾武子的清贫境况,我认为你能够继承他的德行,所以表示祝贺,如果不忧愁德行的建立,却只为财产不足而发愁,我表示哀怜还来不及,哪里还能够祝贺呢?"宣子于是下拜,并叩头说:"我正在趋向灭亡的时候,全靠你拯救了我。你的恩德不敢独自承受,恐怕从我的祖宗桓叔以下的子孙,都要感谢您的恩赐。"【乙】从前有人赠送鱼给郑国的宰相,郑国的宰相没有接受.有人问郑国的宰相,说:"你平时爱好吃鱼,什么原因不接受赠送的鱼呢?"郑国的宰相回答说: "因为我喜欢鱼,所以不接受鱼。如果接受别人送来的鱼会使自己失去官职,没有俸禄也就无鱼可吃。不接受,则可清廉,保官职,可一辈子有鱼吃。" (2019四川自贡)第五伦传(节选)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也。建武二十七年,举孝廉。光武召见,甚异之。帝问以政事,伦因此酬对政道,帝大悦。明日,复特召入,与语至夕。帝以为扶夷长,未到官,追拜会稽太守。虽为二千石,躬自斩刍养马,妻执炊爨。受俸裁留一月粮,余皆贱贸与民之贫羸者。迁蜀郡太守。蜀地肥饶,人吏富实,掾吏家资多至千万,皆鲜车怒马,以财货自达。伦悉简其丰赡者遣还之,更选孤贫志行之人以处曹任,于是争赇抑绝,文职修理。所举吏多至九卿、二千石,时以为知人。肃宗立,代牟融为司空。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节选自后汉书·第五伦传)【注】斩刍:切草。刍,喂牲口的草。炊爨:做饭。炊爨,灶。掾吏:汉以后指各州县设置的属官。处曹任:担任部门职务。赇:贿赂。10.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余皆贱贸与民之贫羸者 贸:卖。B. 伦悉简其丰赡者遣还之 简:选择。C. 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 见:看。D.或问伦曰:“公有私乎?” 或:有人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B.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C.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D.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五伦受到皇帝喜爱。他回答光武帝为政之道,光武帝很高兴,第二天又召见他,与他一直谈到晚上。B.第五伦选用人才有方。他淘汰有钱的官员,选拔贫寒有节操的人为官,他举荐的人很多受到朝廷重用。C.第五伦为官受到赞誉。他生性诚实,在位的时候以清正廉洁著称,当时的人把他比作前朝的贡禹。D.第五伦自认为有私心。他说,有人因选拔官员送他千里马,他虽然没有接受,但也不任用送马的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帝以为扶夷长,未到官,追拜会稽太守。译文:_(2)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译文:_【参考答案】10、C 11、A 12、D13.皇帝让他做扶夷的长官,还没有到任,又任命他做会稽太守。(大意1分。以为、到官、追拜译正确一处,1分)我的儿子生了病,我虽然没有去探望,但却整夜睡不着觉。像这样,难道可以说是没有私心吗?(大意1分。虽、竟夕、若是译正确一处,1分)【参考译文】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建武)二十九年,跟随淮阳王到京师,与其他官员一同被皇上接见。光武帝(刘秀)用治政之事向他询问,第五伦趁机回答为政的见解,光武帝听后非常高兴。委任他担任会稽太守。会稽地区滥设寺庙频繁祭祀,喜欢占卜,百姓常常用牛来祭祀鬼神,因此财产匮乏。第五伦上任后,向所属各县发出文书,明白告知百姓,那些借托鬼神来敲诈恐吓愚弄百姓的巫祝,都要审查问罪。如果有胡乱杀牛的人,官吏就给予处罚。民众开始很害怕,有的巫祝加以诅咒胡言乱语,第五伦却追查得更紧,后来这类事便逐渐绝灭了,百姓因此安定下来。永平五年,第五伦因触犯法律被征回朝廷。郡中的老人小孩牵拉着车子,哭着跟随,一天才能走几里路,不能前行。第五伦于是假装在驿站里住下,暗中乘船离开。后调任蜀郡太守。蜀郡田地肥沃,官民富裕,掾史家中的资财多至千万,都乘坐漂亮的车子,用高头大马驾车。很多人凭借有财产得以担任官职。第五伦选择那些家境丰足的官吏把他们全部遣送回家,改选孤弱贫寒有节操的人担任属吏。从此争相贿赂之风被禁绝了,官员的职守得到整饬。他所举荐的人大多官至九卿或二千石的官位,当时人们都认为他善于识别人才。肃宗刚继位,第五伦被从远郡提拔,代替牟融作司空。皇帝因为明德太后的缘故,尊崇皇舅马廖,马家兄弟都居于要职,官员们都争着去迎合投靠他们。第五伦认为皇后的亲族势力过大,想让朝廷削减他们的权利,于是上疏,等到马防担任车骑将军,准备出兵征讨西羌时,第五伦又上疏说:“听说马防请杜笃任从事中郎。杜笃被乡里人鄙弃,在美阳寄居,妹妹是马氏的妻子,依凭这种关系与马家交结。他所在县的县令深为他的不守法令所苦,将其收捕论罪。如今到了马防那里,议论的人都疑虑奇怪,何况竟然让他担任从事,我恐怕人们将会因此议论朝廷。如今应该选拔贤德有能力的人来辅助马防,不能再让马防自已请人,以免有损于事业和声望。”他的意见都没有被省察采纳。第五伦一心奉公,尽守节操,上书论说政事从不阿附违心。他的儿子们有时劝他不要这样,他就予以训斥;吏员们上奏及斟酌处理的意见,他也都封好上报,第五伦就是这样公正无私。然而他缺少含蓄宽容,缺少威严仪表,他也因此而被人轻视。有人问第五伦说:“你有私心吗?”他回答说:“先前有人送我一匹千里马,我虽然没有接受,但后来每逢三公选拔举荐官员时,我内心总是不能忘记他,只是最终没有重用他。我儿子有病,即使不去探望,却整夜不能成眠。这样看来,怎么能说没有私心呢?”(2018四川自贡)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 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 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选自列子)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杂然相许 许:赞同。B始一反焉 始:开始。C固不可彻 彻:通,贯通。D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答案】B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本在冀州之南 B惩山北之塞C汝之不惠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C汝之不惠 之:处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甚矣,汝之不惠”意思是:你太不聪明了。之:1、结构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结构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音节助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5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6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7动词,往、到:“吾欲南海”。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愚公敢想敢做。苦于太行、王屋山的阻塞,他召集家人商议,提出搬走两座大山。B愚公谋划周到。面对如何处置土石的问题,他成竹在胸,提出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C愚公信念坚定。面对智叟的阻止,他回答,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山终有被铲平的一天。D愚公感动天地。天帝也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他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搬走了两座大山。【答案】B【解析】B“他成竹在胸,提出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 ”概括与分析错误,因为“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提出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建议的是大家的建议,并非愚公的主张,所以选B。【考点定位】理解文章内容,概括文章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答案】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2)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答案】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1句中“以、曾、丘”;2句中“闻、已”都是得分点。【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传说中的太行、王屋两座山,周围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以北(的地方)。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接近九十,向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家人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簸箕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借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思想真顽固,顽固到了无法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还怕挖不平吗?”河岸上的智叟无话可答。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此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2017四川自贡)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14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德行宽裕 宽裕:宽大,宽容。B守之以恭者,荣 荣:荣华显贵。C聪明睿智 聪明:聪慧,明智。D守之以愚者 愚:愚拙,不巧伪。15下面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无以鲁国骄士 以:因为。B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之:的。C混沌待之甚善 之:他们,指倏与忽。D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与:与其。16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沐三握发译文:一次沐浴,要三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B一饭三吐哺译文:吃一顿饭,要三次停下来,接待宾客。C博闻强记译文:见闻广博,记忆力强。D可不慎欤译文:可不可以慎重呢?17下列对这篇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句“成王封伯禽于鲁”说明周公诫子的地点,突现诫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B“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是周公诫子的第一句话,也是他诫子部分的总起,或曰是中心句。C文章末句“可不慎欤”呼应首句,加强肯定的语气,起到总结问题的作用,突出了中心句。D这篇文章言简意赅,说理逐层深入,给人不可置疑的感觉,读来使人心悦诚服。【参考答案】14、C 15、B 16、D 17、A【参考译文】周成王将鲁国土地封给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周公姬旦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轻的了。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以接待宾客,(即使这样)还怕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听说,道德品行宽容,并用谦逊的品行来保有它的人,必会得到荣耀;封地辽阔,并凭借行为约束而有节制来保有它的人,他的封地必定安定;官职显赫,并用谦卑来保有它的人,必定高贵;人口众多、军队强大,并用威严来统御它的人,必定会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见识广博,并用浅陋来保有它的人,必定智慧。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即使尊贵如天子,富裕得拥有天下,便是因为拥有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身亡的人,桀、纣就是这样。(你)能不谨慎吗?”(2015四川自贡)浑沌之死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呆若木鸡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影。”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14对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谋报浑沌之德 德:恩, 恩情。B人皆有七窍 七窍:人的耳目口鼻共有七孔,故称七窍。C犹疾视而盛气 疾视:很快地看。D已无变矣 无变:没有反应了。15对下面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海之帝为倏 之:的。B以视、听、食、息 以:按照。C子无以鲁国骄士 以:因为。D大将军邓鹭闻其贤而辟之 其:这里指杨震。16对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浑沌待之甚善 译文:浑沌对待他们非常友好。B尝试凿之 译文:(让我们)试着给他凿出七窍。C方虚骄而恃气 译文:正虚狂骄傲又充满一股血气。D犹应向影 译文:仍然对别的鸡的啼叫和接近而有所反应。17下列对这篇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倏”“忽”都是转眼之间的意思,庄子用这两个字来做神的名字,意在说明二神做事顺乎自然,无为而治。B浑沌之死认为无为是自然的本性,若被加上智巧机智等小聪明,本性将遭到破坏而死亡。C呆若木鸡意在提醒人们,特别是君王:做人要注重内在气质,不怒自威;国家要增强实力,不战而屈人之兵。D呆若木鸡在写法上有情节,有“人物”、有对话、有描述、有想象不蔓不枝,典雅古朴的语言,使寓言故事意境幽远。【参考答案】14.C 15.B 16.C 17.A【参考译文】【甲】南海的帝王叫做“倏”,北海的帝王叫做“忽”,中央的帝王叫做“浑沌”。倏和忽常常一起在浑沌的居地相遇,浑沌对待他们非常友好,倏与忽商量着报答浑沌的恩情,说:“人都有七窍,用来看(外界),听(声音),吃(食物),呼吸(空气),唯独浑沌没有七窍,(让我们)试着给他凿出七窍。”于是倏和忽每天替浑沌开一窍,到了第七天,浑沌就死了。【乙】纪渻先生替王养斗鸡,十天后王问:“鸡训练好了吗?”他说:“没有,正在凭一股血气而骄傲。”十天后王又问:“鸡训练好了吗?”他说:“没有,仍然对其他鸡啼叫和接近有反应。”十天后王又问:“鸡训练好了吗?”他说:“没有,仍然气势汹汹地看着对方。”十天后王又问:“鸡训练好了吗?”他说:“差不多了,现在即使其他鸡啼叫,也没有反应了。”看着它,好像木头鸡一样,精神全部收敛,别的鸡没有敢应战的,转身逃跑了。(2014四川自贡)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4对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幼时即嗜学 嗜学:爱好学习。 B既加冠 加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要行冠礼,表示进入成年。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游:交往,外出旅游。 D烨然若神人 烨然:光彩鲜明的样子。15对下面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以:因为。 B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虽:虽然。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尚且,况且。 D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之:的。16对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文: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B德隆望尊 译文: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C援疑质理 泽文: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D负箧曳屣 译文:背着衣被,拖着书箱。17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属临别赠言。 B这段文字讲述的是作者年少时求学之艰难和用心之诚恳专一。 C文章起笔就点出“嗜学”,为全文定下基调。 D最后一句“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的作用是启下,引出下文的对比。【参考答案】 14 C 15B 16D 17D(2013四川自贡)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4.对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山共色 共色:同样的颜色。B、急湍甚箭 甚箭:即“甚于箭”,比箭还快。C好鸟相鸣 相鸣:相互鸣叫。D、千转不穷 千转:长久不断地叫。15对下面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烟俱净 俱:都。B、觉见卧闻,俱用精神 用:使用。C、以侯夫观人风者得焉 以:用来。D、策之不以其道 以:按照。16.对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流飘荡 译文:(船)随着江流飘荡。B、嘤嘤成韵 译文:鸣声嘤嘤,和谐动听。C、望峰息心 译文: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心就会想去栖息。D、窥谷忘反 译文: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17.下面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课文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描述行旅抒发自己心志的一封信,属山水小品,是骈文文中少有的佳作。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八个字是全文的纲,“奇”“异”二字高度概括了自富阳至桐庐间山水的特点。C、“负势竞上”、“争高直指”,作者以动写静,给本来是静止的山,赋予了奋发向上的无穷的生命力。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表现了作者获得功名后在大自然中陶醉的心情。【参考答案】14、C 15、B 16、C 17、D(2012四川自贡)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4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A. 百川灌河 河:这里指黄河。B. 河伯欣然自喜 欣然:高兴的样子。C. 不见水端 端:端来。D. 闻道百 闻:听说,知道。15对下面加点的“之”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A.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之:的。B. 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之:的。C. 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之:他,指浑沌。D.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之:她,指淑女。16对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DA. 不辩牛马 译文:分辨不清牛和马。B. 我之谓也 译文:说的就是我啊。C. 少仲尼之闻 译文:认为孔子学识少。D. 大方之家 译文:言谈大方的人家。17.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A. 这篇文章先写黄河的壮丽和河伯的骄傲自满。B.文章接着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C.文中的河伯十分谦虚,具有勇于进取和自我批评的精神。D.在写法上,文章用河伯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在设喻。【参考译文】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众多的河流注入黄河。水流巨大,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在这个时候,河神非常高兴,沾沾自喜,认为天下所有盛美的东西都在自己的身上。顺着水流向东行进,到了渤海。面向东看不见水的尽头。在这个时候,河神才改变了自己原来的看法,抬头仰望着海神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说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而且我还曾经听说有人认为仲尼的见闻少,认为伯夷的道义轻。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到你的无边无际,我如果不到你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有学识的人讥笑。”(2010四川自贡)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10对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久已病矣 病:生病。B非死则徙尔 尔:罢了。C则弛然而卧 弛然:放心的样子。D谨食之 食:喂养。11对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将哀而生之乎? 您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B向吾不为斯役 向来我不做这份差事C号呼而转徙 大声哭喊着辗转迁移D虽鸡狗不得宁焉 即使是鸡狗也不得安宁12下列对这段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这句话是蒋氏回答作者“更役复赋”全段话的纲。B这段文字前一层回顾过去以乡邻们被重赋逼迫得非死即徙以至十室九空的情形,跟自己“以捕蛇独存”的情形做对比。C文段后一层叙述现在,以悍吏来乡逼索租赋闹得鸡犬不宁的情形,跟自己“驰然而卧”、“熙熙而乐”的情形做对比。D蒋氏的答话在叙述中直接说明了“赋敛之毒有甚于蛇”,深刻揭露了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恶。【参考答案】10A 11B 12D【参考译文】蒋氏(听了),更加悲伤,满眼含泪地说:“您是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我这差事的不幸,还不如恢复我赋税遭受的不幸那么厉害呀。如果从前我不干这差事,那我早已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