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岳阳楼记》历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173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

    • 资源ID:93295611       资源大小:816KB        全文页数:16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岳阳楼记》历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173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

    岳阳楼记历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截至2021年)【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有自岳阳至者,以滕候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属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津、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藤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节选自欧阳修偃虹堤记)【注释】按图:按照地图,文中指看着地图。远迩:远近。惠利:指恩惠利益。作者;建造者。(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B.是进亦忧,退亦忧我亦无他,惟手熟尔C.夫事不患于不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D.可以数计哉技亦灵怪矣哉(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选自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散文岳阳楼记。岳阳楼,湖南岳阳西门城楼,扼长江,临洞庭。B.【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C.【甲】文“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作者为“骚人”,后泛指文人;【乙】文“滕侯”,即岳州知州滕宗谅,字子京。D.【甲】文的“吾谁与归”与【乙】文的“吾滕侯之所为也”均为倒装句,即宾语前置。(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成语,如“政通人和”“气象万千”“心旷神怡”。B.【乙】文第二段围绕“利”字,交代修偃虹堤的目的,高度评价滕侯修堤的功绩。C.【甲】【乙】两文为应邀之作,【甲】文侧重抒发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感,【乙】文侧重表达滕侯以民为本的情怀。D.【甲】【乙】两文末段都运用记叙、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点明文章主旨,流露作者思想感情。(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参考答案】【解答】(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观:景观/看;B.亦:都是“也”的意思;C.患:担心/祸患;D.哉:反问用词,可译为,吗/感叹用词,表示由衷的感叹,可译为,啊。故选:B。(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把握。ABC.正确;D.有误,“吾滕侯之所为也”的意思是:我们滕太守做的。不是倒装句。故选:D。(3)本题考查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ABC.正确;D.有误,【甲】文末段只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没有记叙。故选:D。(4)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句意: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重点词有:则,那么。于,在。遗,丢掉。句意:那么百姓到现在仍然受惠,天下还会有把有利的事物丢掉的吗?答案:(1)B(2)D(3)D(4)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那么百姓到现在仍然受惠,天下还会有把有利的事物丢掉的吗?【点评】文言文翻译方法: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 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参考译文】【甲】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隔了一年,政治清明通达,人民安居和顺,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衔接远山,吞没长江,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觉得喜气洋洋了。哎呀!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或者和这些人的行为两样的,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他也忧愁。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古仁人必定说:“先于天下人的忧去忧,晚于天下人的乐去乐”呀。唉!不是这种人,我与谁一道归去呢?【乙】有一个从岳阳来的客人,拿着滕子京太守的信和洞庭湖的地图来告诉我说:“希望您能写一篇记。”我打开书信并查看洞庭之图,看到从岳阳门往西到金鸡的右边,其外面隐约有一个又高又长的建筑,叫做偃虹堤。问来人建造此堤的人和为此堤起名字的人,客人说:“这都是我们滕太守做的。”大概深深考虑老百姓的人,在谋划一些事情时是精到的,所以能够用很少的力气却取得很多的功效。凭借百步远的湖堤,抵挡天下的险阻,消除不可预测的担心,施恩于当地百姓并且惠及于荆州、湘潭、贵州、四川,凡是往来于湖中的人,不论是远是近都可以得到这个堤的利益。而且岳阳又是四个地方的交通要道,往来的船只在此停泊的,一天总共要有多少呢!假使修堤的土石有幸长久不坏,那么滕子京太守给人和物带来的恩惠和便利,难道是可以用数字计算的吗?事情不担心干不成,而担心容易毁坏。建造人开始并非不想让它长久完好,可是继承者倒常常使它废弃。自古以来,贤良睿智的人士为百姓防御灾患,兴办公益,那些工程废弃后的遗址到处都有。如果继承者都像开始建造的人那么用心,那么百姓到现在仍然受惠,天下还有把有利的事物丢掉的吗?(2021广西百色)岳阳楼记(节选)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9.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不以物喜 以刀劈狼首(狼)B.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得之则生(鱼我所欲也)C. 发于声,而后喻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使命)D. 舜发于畎亩之中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10.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项是( )A. 而或长烟一空 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B. 把酒临风 临表涕零(出师表C. 衡于虑,而后作 盗窃乱贼而不作(大道之行也)D. 征于色 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_(2)行拂乱其所为 拂:_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浮光跃金,静影沉壁。13. 岳阳楼记(节选)第段写“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其用意是什么?14.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自己的话说说两文的作者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之道?【链接材料】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选自管子·治国【注释】奚以:即“以奚”,根据什么。以,介词,根据。奚,何,什么。重:重视。敬上畏罪:恭敬君上,畏惧犯罪。敬,恭敬,尊重。上,君上,泛指统治者。罪,犯罪或作恶的行为。【参考答案】9. B 10. C 11. . 探求 . 违背 12. 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 13. 传达出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衬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突出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 1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提出了忧患则生、安乐则亡观点,链接材料则提出了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观点。【参考译文】【链接材料】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凭什么这样说?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2021广西贵港)【甲】 岳阳楼记选段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乙】 醉翁亭记选段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10.选出下列加点字词释义有误的一项(   )(3分)A.衔远山,吞长江(连接) B.迁客骚人,多会于此(泛指文人)C.野芳发而幽香(花) D.佳木秀而繁阴(秀丽)11.翻译句子。(4分)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1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甲文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乙文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北宋时期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B.“观夫”和“若夫”的“夫”都读“fú”。C.“览物之情”与“四时之景”中的“之”用法和意义不相同。D.两段选文中划线加色的句子都有引出下文的作用。13.甲乙两段选文都对景物进行细腻的描写,甲文的景象呈现出_和_的特点,乙文则写出了四季分明的景色,其中“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描写的是_季和_季的景象。(4分)【参考答案】10、D11.(1)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2)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12、D13.波澜壮阔  气象万千  秋  冬(2021湖南湘西)【甲】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乙】 光绪己卯,楼基坼裂,及大有倾塌之势,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经费未集而容以考绩北上。既而回岳,德化李公来湘中,命以茶厘为修楼之资,其不敷者,劝四邑(巴陵、平江、临湘、华容)绅富足之。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楼其上,左仙梅亭,右则三醉楼,皆视旧制有加。前临洞庭,为之驳岸以御水,楼之左右各增施二楹,为登楼者憩息之所。其楼前雉堞亦加坚筑,以固吾圉焉!(节选自【清】张德容重修岳阳楼记)【注】坼(chè):分裂,裂开。容:即张德容(1820-1888)。同治十年(1871)、光绪五年(1879)两度出任岳州知府,政声显著,曾对岳阳楼进行整体修葺。考绩: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成绩。茶厘:对茶叶经销所征的一种附加税。驳岸:保护岸或堤坝不坍塌的建筑物,多用石块砌成。雉堞(zhì dié):古代城墙上掩护守城人用的矮墙,也泛指城墙。圉(yú):边境,边疆。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去国怀乡 (2)微斯人,吾谁与归(3)加筑六丈有奇 (4)皆视旧制有加1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乃重修岳阳楼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械花源记)B.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尝射于家圃(卖油翁)C.及大有倾塌之势 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D.为之驳岸以御水 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19.用“/”标示出下列语句中的停顿。(标示2处)(2分)中 丞 邵 公 命 葺 而 修 之 经 费 未 集 而 容 以 考 绩 北 上。20.回答问题。(6分)(1)从【乙】段句话可以看出,清朝重修后的岳阳楼不在原址上?(用原文回答)(2分)(2)【甲】【乙】均写到了重修岳阳楼一事,但两文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16.(4分)(1)离开。 (2)如果没有。 (3)零数,余数。 (4)规模。17.(3分)B18.(2分)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19.(2分)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经费未集/而容以考绩北上。20.(6分)(1)(2分)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楼其上。(2)(4分)【甲】文借重修岳阳楼一事,着重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乙】文侧重写重修岳阳楼的原因、过程及结果。【参考译文】【乙】光绪己卯年,岳阳楼的地基裂开,大有倒塌的态势,中丞邵公命令修葺它,修建的经费没有募集好,张德荣因为考绩北上了。不久回到岳阳,德化李公来到湘中,命令把茶厘作为修葺岳阳楼的资金,其中还不够,就劝说四邑的乡绅富豪补足。于是在原来地基的后面,增加修建六丈多,在上面建造正楼,左边是仙梅亭,右边则是三醉楼,都是借鉴原来的规模有所增加。前面对着洞庭湖,为它建造驳岸来抵御水,楼的左右两边各增加了两个房间,作为登楼的人休息的地方,楼前面雉堞也增加坚固的建筑,来巩固我的边疆! (2020甘肃武威)【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婢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飞辞不受,玠益敬之。少嗜酒,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欲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节选自宋史·岳飞传,有改动)【注释】吴玠:人名,岳飞的朋友。名姝:有名气的美女。宵旰:即宵衣旰食,天不亮起床,天黑才吃饭,形容终日操劳。营第:建造宅子。9.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至若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不同B.而或长烟一空 上下一白C.吴玠素服飞 吴广素爱人D.饰名姝遗之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10.下列对【甲】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停顿的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11.下列对【甲】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译文:我曾经探求过古人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不凭借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文:处在僻远的江湖就为他们的国君忧虑。D.然则何时而乐耶?译文: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12.下列对【甲】【乙】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段以“至若”领起,语言骈散结合,格调高亢,节奏明快有力,B.【乙】文表现了岳飞是一个孝顺、自律、善用人才、以天下为己任的人。C.【甲】文概括写景,重在言志抒情。【乙】文通过记录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形象。D.【甲】【乙】两文体裁各异,但都表现出“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13.把【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飞辞不受,玠益敬之。 【参考答案】9.答案:A(A日光、风景,景色;B.全,都;C.一向;D.赠送,给予)10.答案:A11.答案:B(“凭借”错误,“以”是译为因为)12.答案:B(没有表现岳飞“善用人才”)13.答案:岳飞推辞(1分)不接受,吴玠更加(1分)敬仰(敬重,尊重)(1分)他了。【参考译文】岳飞特别孝顺,他的母亲留在黄河以北,他就派人去看望母亲,并把母亲接了回来。母亲患病,很久没好,岳飞必定会亲自给母亲喂药母亲去世后,岳飞三天三夜不吃不喝。家中没有婢女服侍。吴玠一向佩服岳飞,愿意与他结为好友,打扮了美女送给他。岳飞说:“主上终日为国事操劳,怎是臣子贪图享乐的时候呢?”岳飞推辞不接受,吴玠更加敬仰他了。岳飞少年时特别喜欢喝酒,皇帝告诫他说:“等你何时到了黄河以北,才可以这样饮酒。于是他从此不再喝酒。皇帝曾经想要给岳飞建造一个住宅,岳飞推辞道:“敌人尚未被消灭,怎能谈论家事?有人问:“天下何时才会太平?”岳飞说:“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2020广西柳州)【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耶?”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减之又减,遂至一匹,既终不受。翌日,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始妇无裈也?”范笑而受之。【注释】范宣:字宣子,家境贫寒,崇尚儒家经典。挑:挖。裈(kn):裤子13.选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2分)A.于尝求古仁人之心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B.微斯人,吾谁与归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C.或问日:“痛邪?” 或王命急宣(三峡)D.如是减半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河中石兽)14.请将选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优其君。(2)韩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15.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2分)A.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蹄耳B.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C.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D.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16.根据选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4分)(1)甲文中能含蓄地表达作者自己的政治理想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2)乙文中可以看出范宣是一个怎样的人?(答出两点即可)(2分)【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A求:探寻/求:请求;B归:一道/归:回来;C或:有人/或:有时;D是:这样/是:这样/。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庙堂:指朝廷。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句意:处在高高的朝堂上(在朝),就为平民百姓忧虑。重点词:同载,同坐一辆车。与,给。句意:韩豫章和范宣同坐一辆车,在车上撕了两丈绢送给范宣。(3)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不是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因此才哭呢。故断为: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文章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语句进行概括。结合内容,从“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中可知,他非常孝顺。从“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中可知,他品行高洁,廉洁俭省。答案:(1)D(2)处在高高的朝堂上(在朝),就为平民百姓忧虑。韩豫章和范宣同坐一辆车,在车上撕了两丈绢送给范宣。(3)C(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孝顺(孝敬父母),品行高洁(或清廉)【参考译文】【甲】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乙】范宣八岁那年,有一次在后园挖菜,无意中伤了手指,就大哭起来。别人问道:“很痛吗?”他回答说:“不是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因此才哭呢。”范宣品行高洁,为人清廉俭省,有一次,豫章太守韩康伯送给他一百匹绢,他不肯收下;减到五十匹,还是不接受;这样一路减半,终于减至一匹,他到底还是不肯接受。后来韩康伯邀范宣一起坐车,在车上撕了两丈绢给范宣,说:“一个人难道可以让老婆没有裤子穿吗?”范宣才笑着把绢收下了。(2020辽宁丹东)【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过广陵,入洞庭,浩浩荡荡,四无涯涘。晚见红日落于水内,次早见炬火然灼水面,渐望渐高,乃明星也。吾游行天下,山吾皆以为卑,水吾皆以为狭,非果卑果狭也目能穷其所至则小之矣。物何大何小,因其所大而大之,则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莫不小。苏子瞻曰:“覆杯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其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乎?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犹杯水也;舟犹芥也,人犹蚁也,吾乌知蚁之附芥,不以为是乘桴浮海耶?其水涸而去,不以为是海变桑田耶?四海虽广,应亦有涯,目力不至,则望洋而叹。因所大而大之耳。”今在洞庭,吾目力穷焉,即以为洞庭为吾之海可也。(选自虞初新志)【注】俯仰:表示时间短暂。方轨:两车并行。乌:怎么。桴:小竹筏。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南极潇湘极:到达B.薄暮冥冥薄:迫近C.春和景明景:景色D.沙鸥翔集集:停息7.下列句子中,加点“乃”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渐望渐高,乃明星也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B.乃悟前狼假寐C.乃不知有汉D.蒙乃始就学8.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甲文选自岳阳楼记,其作者是范仲淹,范仲淹字希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B.两文都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富有音乐美。C.乙文引用苏轼讲的故事,意在表明虽然洞庭浩瀚,但不能因为认识有限而感叹自身渺小。D.两文在写法上都是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甲文重在劝勉言志,乙文重在阐发哲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览物之情,得无异乎?_10.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非 果 卑 果 狭 也 目 能 穷 其 所 至 则 小 之 矣。【参考答案】6.【答案】C【解析】景,日光。7.【答案】C【解析】例句中“乃”之意为“是”。而备选答案中,A中“乃”:是;B中“乃”:才;C中“乃”:竟;D中“乃”:才。故选C.8.【答案】C【解析】A范仲淹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B原文中没有“排比”;C不是感叹自身的渺小,对世界的感知,是由认识的宽度和广度所决定的。 9.【答案】(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解析】注意补出省略的内容和语气。10.【答案】非果卑果狭也/目能穷其所至/则小之矣。【解析】根据语句内容,即可断句。【参考译文】【乙】过了广陵,进入洞庭湖,广阔的湖面一望无边。傍晚,一轮红日落到湖水里;早晨,一轮朝阳像火炬一般炙烤着湖面,冉冉升起,是明亮的星星。我游览天下,那些山我觉得有些矮小,那些河我觉得有些狭窄。并不是这些山真的矮小,也不是这些河真的狭窄,是因为它们一眼就能看到尽头,所以才觉得小罢了。事物如何区别大与小?苏子瞻说:“把一杯水倒在地上,一颗芥子浮在水面上,一只蚂蚁浮在芥子上,蚂蚁四顾茫然,不知要到何处去。一会儿,水干了,蚂蚁径直爬走了,遇见其他蚂蚁,大哭说:我差一点看不到你了!哪里知道片刻之间,蚂蚁所到的地方有并行两辆马车、四通八达的路吗?”揣摩一下,四海之内都在天地之间,就和那杯水一样。船就像那颗芥子,人就是那个蚂蚁。我们只知道蚂蚁依附芥子可笑,不知道自己乘着船儿出海也和蚂蚁一样吗?水干而去,不就觉得这是沧海变桑田吗?天地虽然广阔,也有边际。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就会看着这样广阔的景象而慨叹,因为看不到边际就觉得很大,现在,我在洞庭湖,极目四望,不见边际,我觉得洞庭湖就是我的海呀!(2020山东济宁)【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乙】孟子谓宋句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注释:宋句践:古人名。 游:指游说。 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 得己:自得。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薄暮冥冥 去国怀乡 吾语子游 人知之,亦嚣嚣10.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穷则独善其身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人知之,亦嚣嚣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达则兼善天下 D.其喜洋洋者矣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11.翻译下列句子。(4分)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1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选文岳阳楼记中,第一段通过描绘“ ”,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二段则通过描绘“洞庭春晴图”,表现出 之情。(2分)13.“天下观”是古圣贤之道。礼记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结合两篇选文,谈谈范仲淹和孟子的“天下观”分别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句意为: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句意为:离开国都、怀念家乡。国:国都。句意为:我告诉你怎样游说。语:告诉。句意为:别人理解也安详自得。知:理解。(2)本

    注意事项

    本文(《岳阳楼记》历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173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为本站会员(悠远)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