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墨池记》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10篇(含答案与翻译).doc

    • 资源ID:93296144       资源大小:70.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墨池记》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10篇(含答案与翻译).doc

    墨池记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与翻译)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而尝极东方。 沃天沃日,势极雄豪B.则学固岂可以少哉!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C.岂爱人之善 择其善者而从之D.而使后人尚之如此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夹背。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10.上文第二段中作者推测王盛的用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2分)【参考答案】8.B9.但后世没有能比得上王羲之的,莫非(恐怕是)他们所下的功夫不如王羲之吧?10. 我们不仅要有一技之长,更要刻苦学习仁人君子留下来的风尚和美德。【参考译文】临川郡城的东面,有一块地微微高起,并且靠近溪流,叫做新城。新城上面,有个池子低洼呈长方形,说是王羲之的墨池,这是荀伯子临川记里说的。羲之曾经仰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精神,现在说这是羲之的墨池遗址,难道是真的吗?当羲之不愿勉强做官时,曾经游遍东方,出游东海,在山水之间使他的心情快乐。莫非他在尽情游览时,曾在这里停留过?羲之的书法,到晚年才特别好。那么他能达到这步,大概也是靠他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并不是天生的。但是后代没有能够赶上他的人,是不是后人学习下的功夫不如他呢?那么学习的功夫难道可以少下吗?何况想在道德修养上深造的人呢?墨池的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盛先生担心墨池不能出名,写了“晋王右军墨池”六个字挂在屋前两柱之间,又请求我说:“希望有一篇墨池记。”推测王先生的用心,是不是喜爱别人的优点,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让它埋没,因而推广到王羲之的遗迹呢?莫非也想推广王羲之的事迹来勉励那些学员吧?一个人有一技之长,就能使后人像这样尊重他;何况那些品德高尚、行为端庄的人,遗留下来令人思慕的美好风范,对于后世的影响那就更不用说了!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作记。 (2017山东威海)墨池记曾巩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耶?则学固岂可以少哉,注释:隐然:隐约之状。 洼然:低深之状。 荀伯子:南北朝时宋朝人,曾任临川内使。 张芝:东汉人,善草书,人称“草圣”。 岂耶:表揣测语气。1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岂信然邪 信然: 羲之之书晚乃善 善: 18.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耶? 19.从文中来看,王羲之能够成为“一代书圣”的重要原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7.信然:确实如此。 善:完美。 (2分,每空1分)18.然而后世没有人能赶上(王羲之)的,或许是他们在学习上下的功夫不如王羲之吧。(2分)19.王羲之的书法造诣并非天生而成,而是通过勤学苦练才达到成熟的。 (或“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2分)【参考译文】临川郡城的东面,有一块地微微高起,并且靠近溪流,叫做新城。新城上面,有个池子低洼呈长方形,说是王羲之的墨池,这是荀伯子临川记里说的。羲之曾经仰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精神,现在说这是羲之的墨池遗址,难道是真的吗?当羲之不愿勉强做官时,曾经游遍东方,出游东海,在山水之间使他的心情快乐。莫非他在尽情游览时,曾在这里停留过?羲之的书法,到晚年才特别好。那么他能达到这步,大概也是靠他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并不是天生的。但是后代没有能够赶上他的人,是不是后人学习下的功夫不如他呢?那么学习的功夫难道可以少下吗? (2008天津)【甲】晋王羲之,字逸少,旷(王旷,王羲之之父)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论书法的书)于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卫夫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少时,曾经跟她学习书法)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留涕曰:“此子必蔽吾名!”【乙】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1)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a)不盈期月 盈:    (b)尝极东方 极: (2)请用自己的话说明乙文中墨池的位置和形态。(3分)  (3)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王羲之取得成功的原因。(用原文回答不少于四句)(4分)   (a)    (b)    (c)    (d)    (e) (4)(甲)、(乙)两文都是介绍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你知道后人对他的尊称是什么吗?后人用一个四字成语来评价他的字,你能把这个成语写出来吗?(3分)   尊称:    成语: 【参考译文】【甲】晋朝王羲之,字逸少,是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他在父亲的枕中看见前代的笔说,就偷来读,父亲说:“你为什么要偷我所珍藏的秘籍?”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问:“你看的是用笔法吗?”父亲看他年龄还小,担心他不能领悟书中的奥秘,就告诉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我再教你吧。”王羲之诚恳地请求:“现在就让儿子看这书吧,倘使等到我成人再看,恐怕就埋没了孩儿幼年的美好才华了。”父亲很高兴,于是把书给了他。还不到一个月时间,(王羲之的)书法便大有长进。卫夫人见到后,说:“这孩子一定看过“用笔诀”,最近看他的书法,已经很有老成的智慧了。”她流着眼泪说:“这孩子将来一定能超越我的名声。”【乙】临川郡城的东面,有一块地微微高起,并且靠近溪流,叫做新城。新城上面,有个池子低洼呈长方形,说是王羲之的墨池,这是荀伯子临川记里说的。羲之曾经仰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精神,现在说这是羲之的墨池遗址,难道是真的吗?当羲之不愿勉强做官时,曾经游遍东方,出游东海,在山水之间使他的心情快乐。莫非他在尽情游览时,曾在这里停留过?羲之的书法,到晚年才特别好。那么他能达到这步,大概也是靠他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并不是天生的。但是后代没有能够赶上他的人,是不是后人学习下的功夫不如他呢?那么学习的功夫难道可以少下吗?何况想在道德修养上深造的人呢?(2007湖南郴州)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窪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1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羲之尝慕张芝 此为其故迹 而尝极东方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 1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羲之之书晚乃善 14.作者在上文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分) 答: 【参考答案】12(1)羡慕,敬仰 (2)是 (3)曾经 (4)赶上(共4分。每个1分)13(1)临近水池学习书法,(在池中洗笔砚),池水都染黑了。 (2)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特别好。(共4分每句2分)14学习要勤奋刻苦(共4分)【参考译文】临川郡城的东面,有一块地微微高起,并且靠近溪流,叫做新城。新城上面,有个池子低洼呈长方形,说是王羲之的墨池,这是荀伯子临川记里说的。羲之曾经仰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精神,现在说这是羲之的墨池遗址,难道是真的吗?当羲之不愿勉强做官时,曾经游遍东方,出游东海,在山水之间使他的心情快乐。莫非他在尽情游览时,曾在这里停留过?羲之的书法,到晚年才特别好。那么他能达到这步,大概也是靠他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并不是天生的。但是后代没有能够赶上他的人,是不是后人学习下的功夫不如他呢?那么学习的功夫难道可以少下吗?何况想在道德修养上深造的人呢?(2006湖北武汉)【甲】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乙】人有从学者,董遇(人名)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又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于无日。”董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董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农时)之余也。”14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中王君推祟王羲之的目的是 ;乙文中董遇告诉从学者 。(3分)15解释下面两组加点的词。(4分) (1)a 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被: b 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 (2)a 或问“三余”之意 意: b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16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加点词必须准确译出)。 (4分) (1)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 (2)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17 谈谈你读乙文后获得的启示。 (3分)【参考答案】14勉学劝善;利用“三余”勤读;评分说明:概括大意,每空1分,共2分;语言简洁、通顺1分。15 (1)影响;穿着(或通“披”); (2)意思;情趣。16 (1)答:教授王盛君担心墨池不够明显,于是写了“晋王右军墨池”悬挂在门前的楹柱之间来标明它。(2)答:冬天是一年的空闲时间,夜晚是一天的空闲时间,阴雨的时候是农时的空闲时间。评分说明:每小题2分。大意正确且译出加点词1分;语言通顺、完整、简洁l分。17 答:要点:善于利用空闲时间来学习。(可从不同角度谈启示,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董遇诲人不倦)评分说明:有启示1分;能结合启l示,言之成理地作一点分析1分;语言通顺、完整1分。【参考译文】【甲】墨池的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盛先生担心墨池不能出名,写了“晋王右军墨池”六个字挂在屋前两柱之间,又请求我说:“希望有一篇墨池记。”推测王先生的用心,是不是喜爱别人的优点,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让它埋没,因而推广到王羲之的遗迹呢?莫非也想推广王羲之的事迹来勉励那些学员吧?一个人有一技之长,就能使后人像这样尊重他;何况那些品德高尚、行为端庄的人,遗留下来令人思慕的美好风范,对于后世的影响那就更不用说了!【乙】有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教他,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百遍书。”又说:“读书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读书)。”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可以读书),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时间(可以读书),阴雨天是农时的空余时间(可以读书)。(2006广东江门)【甲】晋王羲之,字逸少,旷(王旷,王羲之之父)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论书法的书)于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卫夫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少时,曾经跟她学习书法)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留涕曰:“此子必蔽吾名!”【乙】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1)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a)不盈期月 盈:    (b)尝极东方 极: (2)请用自己的话说明乙文中墨池的位置和形态。(3分)  (3)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王羲之取得成功的原因。(用原文回答,不少于四句)(4分)   (4)(甲)、(乙)两文都是介绍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你知道后人对他的尊称是什么吗?后人用一个四字成语来评价他的字,你能把这个成语写出来吗?(3分)   尊称:    成语: 【参考答案】(1)a盈:满或到 b极:穷尽(每字解释1分,共2分)(2)能够用自己的话清楚、准确地把墨池的位置和形态表述出来即可。例:临川城东,临着溪水,有一个缓缓隆起的高坡,称作新城,新城之上有一个很深的长方形水池,就是荀伯子在临川记中所说的王羲之的墨池。(3分)(3)可从天资聪颖,喜好书法,勤奋努力,教导得法等方面去找。   参考句子:A七岁善书。    B十二见前代笔说于父枕中,窃而读之。   C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也。 D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E盖亦以精力自致者。   (满分4分,找出3句可得满分,少于3句每少找一句扣1分)(4)尊称:书圣(2分) 成语:入木三分(1分)【参考译文】【甲】晋朝王羲之,字逸少,是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他在父亲的枕中看见前代的笔说,就偷来读,父亲说:“你为什么要偷我所珍藏的秘籍?”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问:“你看的是用笔法吗?”父亲看他年龄还小,担心他不能领悟书中的奥秘,就告诉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我再教你吧。”王羲之诚恳地请求:“现在就让儿子看这书吧,倘使等到我成人再看,恐怕就埋没了孩儿幼年的美好才华了。”父亲很高兴,于是把书给了他。还不到一个月时间,(王羲之的)书法便大有长进。卫夫人见到后,说:“这孩子一定看过“用笔诀”,最近看他的书法,已经很有老成的智慧了。”她流着眼泪说:“这孩子将来一定能超越我的名声。”【乙】临川郡城的东面,有一块地微微高起,并且靠近溪流,叫做新城。新城上面,有个池子低洼呈长方形,说是王羲之的墨池,这是荀伯子临川记里说的。羲之曾经仰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精神,现在说这是羲之的墨池遗址,难道是真的吗?当羲之不愿勉强做官时,曾经游遍东方,出游东海,在山水之间使他的心情快乐。莫非他在尽情游览时,曾在这里停留过?羲之的书法,到晚年才特别好。那么他能达到这步,大概也是靠他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并不是天生的。但是后代没有能够赶上他的人,是不是后人学习下的功夫不如他呢?那么学习的功夫难道可以少下吗?何况想在道德修养上深造的人呢?(2006年湖南郴州中考试题)【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迭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羲之常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共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12解释下列短语。(3分)(1)援疑质理: (2)临池学书: (3)晚乃善: 13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14宋濂求学与王羲之学书的“吃苦”精神各表现在哪里?(摘文中原句回答)你怎么看这种学习精神?(4分) 答: 15宋濂对“乡之先达”持怎样的态度?你怎样评价这种师生关系?(3分) 答:【参考答案】12(1)提出疑难,询问道理。(2)临近水池处练习写字。(3)到了晚年才特别好。13(1)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2)那么他所擅长的书法艺术,也应该是靠自己花费精力所取得,而不是天生的。14宋濂求学与王羲之学书的“吃苦”精神分别表现在:“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对苦学精神赞成与否,只要言之成理即可。15对乡之先达,宋濂毕恭毕敬,“色恭”“礼至”。对师道尊严赞成与否,言之成理即可。【参考译文】【乙】羲之曾经仰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精神,现在说这是羲之的墨池遗址,难道是真的吗?当羲之不愿勉强做官时,曾经游遍东方,出游东海,在山水之间使他的心情快乐。莫非他在尽情游览时,曾在这里停留过?羲之的书法,到晚年才特别好。那么他能达到这步,大概也是靠他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并不是天生的。但是后代没有能够赶上他的人,是不是后人学习下的功夫不如他呢?那么学习的功夫难道可以少下吗?何况想在道德修养上深造的人呢?(2004甘肃)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惟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曾巩墨池记)1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则其所能( ) 盖亦以精力自致者 ( ) 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 ( ) 使后人尚之如此( )13、下面各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 羲之之书晚乃善 B、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C、又尝自休于此邪 今为州学舍 D、 (操蛇之神)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4分) 则学固岂可以少哉! 又告于巩曰:“愿有记。” 15、第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2分)【参考译文】当羲之不愿勉强做官时,曾经游遍东方,出游东海,在山水之间使他的心情快乐。莫非他在尽情游览时,曾在这里停留过?羲之的书法,到晚年才特别好。那么他能达到这步,大概也是靠他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并不是天生的。但是后代没有能够赶上他的人,是不是后人学习下的功夫不如他呢?那么学习的功夫难道可以少下吗?何况想在道德修养上深造的人呢?墨池的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盛先生担心墨池不能出名,写了“晋王右军墨池”六个字挂在屋前两柱之间,又请求我说:“希望有一篇墨池记。”推测王先生的用心,是不是喜爱别人的优点,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让它埋没,因而推广到王羲之的遗迹呢?莫非也想推广王羲之的事迹来勉励那些学员吧?一个人有一技之长,就能使后人像这样尊重他;何况那些品德高尚、行为端庄的人,遗留下来令人思慕的美好风范,对于后世的影响那就更不用说了!(2004江苏扬州)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辞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况欲深造道德者邪?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惟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强: 今为州学舍 舍: 于楹间以揭之揭: 以勉其学者邪 勉: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 B. 以勉其学者邪C. 以精力自致辞者 D. 而因以及乎其迹邪10与“而又尝自休于此”一句中“于”意义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其一犬坐于前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C苛政猛于虎也 D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11翻译下面句子。(4分)然后世未有能及者 译: 夫人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 译: 12简要概括曾巩写作此记的目的。(2分)答: 【参考答案】8、强:勉强  舍:校舍(房屋 房舍)揭:悬挂 勉;鼓励(勉励)9、C10、A11、可是后代没有人的书法能比得上他人有一技之长就使后丗尊重到这样的地步12、阐明勤学苦练出才能的道理,勉励人们刻苦努力,提高道德修养。【参考译文】当羲之不愿勉强做官时,曾经游遍东方,出游东海,在山水之间使他的心情快乐。莫非他在尽情游览时,曾在这里停留过?羲之的书法,到晚年才特别好。那么他能达到这步,大概也是靠他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并不是天生的。但是后代没有能够赶上他的人,是不是后人学习下的功夫不如他呢?那么学习的功夫难道可以少下吗?何况想在道德修养上深造的人呢?墨池的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盛先生担心墨池不能出名,写了“晋王右军墨池”六个字挂在屋前两柱之间,又请求我说:“希望有一篇墨池记。”推测王先生的用心,是不是喜爱别人的优点,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让它埋没,因而推广到王羲之的遗迹呢?莫非也想推广王羲之的事迹来勉励那些学员吧?一个人有一技之长,就能使后人像这样尊重他;何况那些品德高尚、行为端庄的人,遗留下来令人思慕的美好风范,对于后世的影响那就更不用说了!(2003江苏连云港)【甲】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乙】人有从学者,董遇(人名)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又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于无日。”董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董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农时)之余也。”14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中王君推祟王羲之的目的是 ;【乙】文中董遇告诉从学者 。 (3分)15解释下面两组加点的词。 (4分) (1)a 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被: b 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 (2)a 或问“三余”之意 意: b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16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加点词必须准确译出)。 (4分) (1)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 (2)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17 谈谈你读乙文后获得的启示。(3分)【参考答案】14勉学劝善;利用“三余”勤读;评分说明:概括大意,每空1分,共2分;语言简洁、通顺1分。15 (1)影响;穿着(或通“披”); (2)意思;情趣。16 (1)答:教授王盛君担心墨池不够明显,于是写了“晋王右军墨池”悬挂在门前的楹柱之间来标明它。 (2)答:冬天是一年的空闲时间,夜晚是一天的空闲时间,阴雨的时候是农时的空闲时间。评分说明:每小题2分。大意正确且译出加点词1分;语言通顺、完整、简洁l分。17 答:要点:善于利用空闲时间来学习。(可从不同角度谈启示,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董遇诲人不倦)评分说明:有启示1分;能结合启l示,言之成理地作一点分析1分;语言通顺、完整1分。【参考译文】【甲】墨池的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盛先生担心墨池不能出名,写了“晋王右军墨池”六个字挂在屋前两柱之间,又请求我说:“希望有一篇墨池记。”推测王先生的用心,是不是喜爱别人的优点,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让它埋没,因而推广到王羲之的遗迹呢?莫非也想推广王羲之的事迹来勉励那些学员吧?一个人有一技之长,就能使后人像这样尊重他;何况那些品德高尚、行为端庄的人,遗留下来令人思慕的美好风范,对于后世的影响那就更不用说了!【乙】有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教他,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百遍书。”又说:“读书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读书)。”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可以读书),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时间(可以读书),阴雨天是农时的空余时间(可以读书)。(2003山西太原)

    注意事项

    本文(《墨池记》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10篇(含答案与翻译).doc)为本站会员(悠远)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