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历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综合性学习部分)(截至2020年).doc
-
资源ID:93297427
资源大小:525.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浙江宁波历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综合性学习部分)(截至2020年).doc
浙江宁波历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综合性学习部分(截至2020年)3.根据同学们积累的材料,完成相关任务。(6分)【任务一】根据所学,解释下面三则材料中加点的词。A.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左传·昭公四年B.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C.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集洿池。 列子·杨朱(1)社稷:_ (2)夺:_ (3)集:_【任务二】请你将【任务一】中的三则材料作为书签内容,填在相应词语下方的横线上。(填序号) 【答案】3. 【任务一】(1)国家 (2)改变 (3)停息(写“栖息”也对)【任务二】(1)C (2)A (3)B(6分。【任务一】3分,每小题1分;【任务二】3分,每小题1分)(2020浙江宁波)3.拓展关联知文化。(6分)根据同学们搜集的“以和为贵”的材料,完成相关任务。【任务一】解释下面三则材料中加点的字。A.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B.事父母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徐祯稷耻言C.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曾国藩与鲍春霆(1)作:_ (2)善:_ (3)过:_【答案】(1)兴起(2)好(3)错误,过失(“犯错误”亦可)【解析】3.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1)作:兴起;(2)善:好;(3)错误,过失(“犯错误”亦可)。A.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B.事父母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侍奉父母没有比孝顺再好的了,当哥哥姐姐的对弟弟妹妹没有比谦让再好的了。C.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恭敬待人就要处处小心翼翼,事情无论大小,都不要有所疏忽。宽容待人就必须所有事情都留有余地,功劳不自己独占,过失不能推诿给别人。【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任务二】下面是以和为贵演讲稿提纲,把【任务一】中的三则材料作为分论点的论据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序号)【答案】(1)C(2)B(3)A【解析】(3分,每小题1分)分论点一的核心是推己及人,这和C项的“功不独居,过不推诿”的观点一脉相承;分论点二的核心是家庭要和睦孝悌,和B项的“顺”和“让”相吻合;分论点三的核心是“大同”“天下为公”,正好能用A项对“大同社会”理想状态的描述来印证,所以答案为(1)C(2)B(3)A。【考点解析】和为贵-儒家倡导的道德实践的原则和为贵,是儒家倡导的道德实践的原则。出自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就是说,礼的作用,贵在能够和顺。意思是,按照礼来处理一切事情,就是要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能够恰到好处,都能够调解适当,使彼此都能融洽,也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员朱子旺的一个作品。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遇夫论语疏证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对此,由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又感到,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2019浙江宁波)为了感受汉字的魅力,学样举行“我爱汉字”活动,请您参加。 活动一:探源释义汉字很有趣。老师提供了辞海中“集”字“佳”部的注释:“佳:短尾鸟”。请你解释诗经“黄鸟于飞,集于灌木“一句中“集”的意思”。 _活动二:妙联拾珠 对联很精妙。老师将宁波天一阁的一副对联“石潭白鱼_出没,草屋老树相因依”隐去一字,请你选择正确的一项,补全上联,使之表现出鱼儿无拘无束的情态。( )A相 B自 C急 D少 活动三:唇枪舌战辩论很精彩。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正在退化,汉字正面临危机。请你就“电子产品是不是汉字危机的罪魁祸首”这一辩题,代表反方发表观点,并陈述理由。 正方:我方的观点是电子产品是汉字危机的罪魁祸首,因为在没有键盘输入的时代,用笔写字可以强化人们的记忆,而如今键盘输入则让人们可以在多个候选的编码中选择所需的字,削弱了人们的书写能力,以致出现了“提笔忘字”现象。 反方:_【答案】5.活动一:“集”的意思是“鸟停息在树上”活动二:B。活动三:示例:我方的观点是电子产品不是汉字危机的罪魁祸首,因为电子产品本身没有错误,关键在于使用者过于依赖键盘输入汉字,而忽视对汉字的识记和书写。(2014浙江宁波)图书介绍【封底呈现】【后记选摘】写这篇小说,感觉时光仿佛随着文字倒流半个世纪,使我又回到少年时代,回到早已过去的那个遥远年代。小说是虚构的,但虚构的故事和人物中,有我童年生活的影子。写作过程中,记忆中很多场景,很多人物,很多甜蜜的或者苦涩的往事,不断地浮现在眼前,让我感动,心颤,甚至流泪。我的同辈人,读这样的小说,也许会心生共鸣,因为他们熟悉那个时代。现在的少年人,大概也不会拒绝这样的小说。因为,不管我们所处的社会和生活状态发生多大的变化,有些情感和憧憬是不会变的,譬如亲情,譬如友谊,譬如对幸福人生的向往。作为一个写小说的新手,面对读者,心里还是有点忐忑不安。我写惯了散文,写小说难免多了一点散文的笔调和气息。我想,散文的散淡和自由,散文的自然和真切,应该不会对小说有什么损伤,小说的写法,其实也是自由而不拘一格的。我感谢画家万芾,为我的小说精心创作了插图。她对小说的时代和情境是熟悉的,她的插图,很生动地展现了小说中的场景,也为这本书增添了色彩。赵丽宏(作家)【书评撷英】评论一:赵丽宏的童年河为什么打动人?成年人读了会想起自己的过去从而被感动,儿童读了同样能因感受到童年的纯真而感动,这是一本小孩和大人都值得看的小说。梅子涵(儿童文学作家)评论二:童年河这本书字数不多,然而细节密密麻麻,就像绣花一样,既美丽又妥帖。25个章节故事并不曲折,有些篇章甚至就是诗化的散文,意境非常优美。作者写细节时,展现出他散文叙事时情真意挚的特点。画家万芾根据情节精心创作了14幅工笔画,与赵丽宏的文字相得益彰。孔明珠(评论家)10.阅读上述“图书介绍”的相关材料,判断表格中的描述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6分)序号描述判断童年河由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书名由赵宏丽题写,插图由万芾创作。童年河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上海为背景,讲述了男孩雪弟的成长故事。童年河具有情节曲折、情感真挚、语言诗化等特点11.根据材料,说说赵丽宏创作童年河的意图。(4分)_12.如果童年河再版,比较现有的“编辑荐语”和“书评撷英”中的两则评论,你认为这三个材料哪个更适合做再版的“编辑荐语”?说说你的理由。(4分)_【答案】10.正确正确不正确11.回味美好的童年生活。勾起读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产生心灵的共鸣)向读者传达人世间美好的情感。引发人们对幸福人生的向往。12.示例1:我认为原来的编辑荐语更适合。因为这一则推荐语概括介绍了小说的内容,同时也提到了小说的阅读对象,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示例2:我认为评论一更适合。这一则评论紧扣成年人和儿童的心理特点,用提问的方式引读者主要。示例3:我认为评论二更适合。因为这一则评论介绍具体,突出介绍了书的细节和插图,对读者有极大的吸引力。(2014浙江宁波)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宁波,激发大家对宁波的热爱之情,育才中学准备开展“美丽宁波”系列活动,请你帮助策划并完成以下任务。【策划板块】 本次活动共有四个板块,两个板块内容已确定,请再策划两个。(2分) 板块一:宁波人物赞 板块二:美丽乡村行 板块三: 板块四: 【发出邀请】 策划组计划邀请“最美宁波人”2012年度人物胡老师来校参加“和最美宁波人面对面”活动。某同学拟写的邀请书中主要错误有两处,请修改。(2分)邀请书 尊敬的胡老师: 您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大家,我们诚挚地邀请您于6月30日上午九时来我校参加“和最美宁波人面对面”活动。请务必准时到达。 育才中学“美丽宁波”活动策划组 2013年6月14日【推荐诗句】在“美丽乡村行”活动中,策划组征集到以下诗句,准备写在出行队伍的旗帜上。请在下面备选项中选择你认为合适的一项推荐给策划组,并从诗歌鉴赏的角度写出推荐理由。(2分)A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C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D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我选择( ),理由: 【答案】【策划板块】【示例】宁波风光展民风民俗谈(2分,每个1分) 【发出邀请】(1)“尊敬的胡老师”顶格写。 (2)把“请务必准时到达”改为“敬请光临”。(“敬请指导”“请您光临”等亦可)(2分,每处1分) 【推荐诗句】A【理由示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表现了随意行走,不刻意探幽寻胜的闲适心境,符合“美丽乡村行”情境。 D【理由示例】“雨里鸡呜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传递出浓郁的乡土气息,“鸡鸣一两家”能让人感受到居民分散、人户不多的特殊乡村风味,而设在竹溪村路间的一座板桥与大自然又是那么浑然一体,表现了乡村的宁静美丽。(2分,选择1分,理由1分)(2013浙江宁波)6综合性学习。(6分)最近,为配合“书香宁波”活动的推广,某校开展相关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活动一:本次活动设计了三个板块,请你根据活动内容拟定【板块二】的名称。(1分)【板块一】书藏古今:藏书文化调查 【板块二】 :经典好书推荐【板块三】书香四溢:读书心得交流活动二:下列材料中能为“藏书文化调查”活动所用的两则是( )( )(2分)材料:电视剧向东是大海反映了宁波帮低调的作风,实干的精神,创新的思想,这与宁波海派文化务实思想有着直接的关联。材料:自宋代以来,宁波的私人藏书蔚然成风,历代著名的藏书楼有80余座。 材料:徐霞客游记开篇所记载的那条行经路线被命名为“徐霞客古道”,这条古道现已成为宁波的旅游亮点。材料:历经430余年的天一阁是宁波藏书文化的典范,也是中国藏书文化的象征。如今天一阁已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宁波的书房”。活动三: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学校“读书心得交流”活动拟一段开场白。(不少于80字)(3分) 【答案】活动一:【示例】书海导航(1分,符合要求即可)活动二:材料和材料(2分,每则1分)活动三:【示例】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宁波是一座弥漫着浓郁书香的城市,生活在这座城市,我们应该更好地传承宁波人爱读书、读好书的传统,让我们在“书香四溢”的读书心得交流活动中,分享读书的快乐吧!(3分,内容2分,语言表达1分)(2012浙江宁波)近日,学校开展“走近海上丝绸之路”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活动一:下面是陈教授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内容。(2分)学 生:陈教授,您好!我是校报小记者,想请您介绍一下“海上丝绸之路”。陈教授:好的!“海上丝绸之路”指的是古代海上的重要贸易通道。当时我国的商人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将中国的丝绸、陶瓷、茶叶等物产通过船只运往海外,又带回了香料、毛织品、玻璃器皿、象牙等异域珍品。学 生: 陈教授:这个问题提得好!“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对当时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农业商品化的推进、民族工业的兴起提供了便利条件,更对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融合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宁波当时就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活动二:下列材料是宁波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部分有利条件,请简要概括。(2分)材料一:宁波位于东海之滨,它南通闽、粤,东临日本,北与朝鲜半岛遥遥相望。材料二:宁波人历来活跃在国际商贸舞台,他们走南闯北,开拓新领域,创造了许多奇迹。据不完全统计,现有73000多宁波籍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64个国家和地区。材料三:春秋战国时,宁波港已成为我国著名九大港口之一;唐朝时期,跻身四大名港行列;宋元年间,又是三大对外贸易港口之一;清朝时,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如今,宁波港拥有了“洋洋东方大港”的美誉。有利条件: 活动三:本次活动需要一则宣传语,请从下列三副对联中,选择你认为最能体现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特色的一项,并简述理由。(2分)A七千年河姆渡骨哨鸣响 八百里四明山云茶飘香B三江竞帆,招揽九天日月 东海涌浪,吞吐五洲风云C香樟如盖,郁郁兮摇翠 山茶似焰,灼灼兮飞红我选择 ,简述理由: 【答案】6活动一:例:陈教授,“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带来的只是物质的流通吗?例:陈教授,“海上丝绸之路”还有其他方面的作用吗?(2分,内容1分,符合对话情景1分)活动二:如:宁波地理条件优越,人们勤劳、勇敢,富有创新精神,宁波港的历史非常悠久。(2分,每点1分,三点中答出两点,意思符合即可)活动三:此题为开放题。例:选择A项,理由是这副对联选取了“河姆渡的骨哨”、“四明山的云茶”,突出了宁波的历史悠久、物产丰饶的特色。选择B项,理由是这副对联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宁波“海上丝绸之路”“三江竞帆”“东海涌浪”的壮美景象,而“招揽九天日月”“吞吐五洲风云”也紧扣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和作用,意蕴深厚,意味深长。(2分,选择B项并合理阐述得2分,选择A项并合理阐述得1分,选择C项不给分)(2011浙江宁波)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材料一:5月8日上午,在嘉宾和普通市民800多双眼睛的注视下,宁波再次向世人展示了自己与书的不解之缘位于甬江边的宁波书城正式开业了。宁波书城有高66米的16层主建筑及其他7幢配套建筑组成。以“书”为中心,营造了“书香宁波”的氛围。在书香脉脉中浸润了400多年的宁波,向世界、向未来展现了自己除了商业之外的文化特质。为上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 (15字以内)(3分) 材料二:宁波书城的标识“甬抱书城”(如下图),设计者巧妙地将书和甬融合在一起,此设计体现了桥梁、钥匙、太阳这三个概念,其中“太阳”象征对书城未来发展态势的祝福。 请从“桥梁”“钥匙”两个概念中选择其中一个,说说你的理解。(2分) 我选 ,我的理解是 。 结合下边漫画的寓意,你认为宁波书城将会发挥怎样的作用?(2分) (温馨提示:高速行驶的车上有“电视”、“网络”、“报纸”、“文学期刊”,其中“报纸”即将被甩下,“文学期刊”已被甩下。)【答案】甬江边的宁波书城正式开业了。“桥梁”象征书城沟通了书籍与人们的关系;“钥匙”:象征书城开启了人们通往知识宝库的大门。我认为,现今,报纸、文学期刊等纸质媒体已被电视、网络等非纸质媒体挤压得严重边缘化。在这种情况下,宁波书城将会努力营造“书香宁波”的氛围,使报纸、文学期刊等纸质媒体充分发挥繁荣文学、推动文化建设的作用。(2010浙江宁波)9综合性学习。(6分)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班级准备编写一份端午风俗手抄报,特向全班同学征稿。有一位同学收集了下面四方面的材料:A“屈原含冤怒投汨罗江”的历史故事。B“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的古老传说。C“幸福小区家庭包粽子大赛”、“五月五龙舟竞渡”的新闻报道图片。D唐“九子粽”、宋“蜜饯粽”、元“箬叶粽”、明“芦叶粽”、清“火腿粽”的介绍。如果要在上面四项中删除一项,你会删去的一项是【 】(2分)请分别说明保留另外三项材料的理由。(2分) 请你为手抄报写一则“编后语”,要求阐明编写意图,字数40字左右。(2分)【答案】B(2分) 示例:A项从端午节的起源、过节意义,C项从当代节日活动,D项从历代节日美食等角度介绍端午风俗(2分。意思对即可。若仅答“紧扣报题或主题”或“图文并茂,符合手抄报的美观要求”等而未具体分析三项材料,得1分) 要点:了解端午节,传承节日文化。(2分。写出要点中的一个,表意通顺,得2分;表意不通,扣1分)示例:我国有许多诸如端午节那样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关注节日风俗,传承节日文化。愿大家过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2009浙江宁波)14搜集读书故事,交流读书方法,探讨读书内容,这是某校新近成立的读书小组的活动安排。作为小组成员的你,请参与下列活动。(1)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不少读书故事,下面列举了其中四则,它们分别说的是谁?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他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勤学却无钱买烛,只得在墙上凿洞,借邻人的烛光读书。( )他很小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见到父亲有本笔说藏在枕头中,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他少年时就痴迷读书,曾经在梦中看到所用之笔开了花,后来果然“斗酒诗百篇”,被誉为“诗仙”。( )A、匡衡 B、陶渊明 C、李白 D、王羲之(2)活动中,同学们交流了很多读书方法,认为批注是一种很实用的读书方法。批注可以写心得,作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等。请参考示例,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对所摘内容进行批注。【示例】 读书批注卡作者 苏轼 内容: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只有仔细研读,深入思考,才能品出其中意蕴。读书批注卡作者 张潮 内容: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 (3)活动中,同学们对应该读什么书各抒己见,形成了下列三种观点。你更认同哪一种?请以一本相应的书为例,结合所认同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观点。(50字以内)A、读经典的书,就发现了世界的入口。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C、读实用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答案】(1)B A D C (2)例:读书既要常看,也需方法,更要学以致用。 短短六句,即将读书之道阐述得淋漓尽致,可谓精辟!那些只会埋头死读却不知消化的“两脚书橱”,正是“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的最佳佐证。(2分,批注不限于题目所列角度,也不必说明批注角度,表述合理即可) (3)例:我更认同A,理由:读荷马史诗,让我们在感悟真理和正义之美的同时,也领略了古希腊文明的灿烂与辉煌。(2分,能举出一部相应的书给1分,能结合所认同的观点进行简要阐述给1分,三种观点只要阐述合理都可给分) (2006年浙江宁波中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