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音乐专业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
资源ID:93297611
资源大小:1.19M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音乐专业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音乐专业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1. 【试讲】1.题目:沂蒙山小调2.内容:3.基本要求:(1)环节设置具备引导性,由浅入深;(2)要有创编环节;(3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演唱;(4试讲时间10分钟。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演奏导入教师用笛子演奏沂蒙山好风光,感受明亮、优美的旋律。(二)新课教学,深入学习(1)欣赏沂蒙山好风光的录像片。提问: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2)欣赏民间歌手演唱的音频,学生听听这些歌手的演唱有什么特点?(演唱时有些字加了儿化音。如“草地儿”。)演唱者独特的音色和儿化音、滑音的运用,使歌曲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同时也体现了歌者赞美自己家乡的自豪感。(3)学唱歌曲学生用“Lu”哼唱旋律,哼唱时请思考歌曲的旋律可以分为几个乐句?出示旋律谱例。(四句)学唱乐谱,认识鱼咬尾。练唱歌词,学习民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一字多音和衬词。情感处理:体会歌曲中山东人民对家乡景物的描写,引申到对自己的家乡的赞美。老师演唱两种不同的结束句,学生进行比较。这样的环绕进行使歌曲更加委婉动听。老师与学生用“接龙”的形式练唱,感受其特征。(三)巩固提高,创编旋律(1)根据“鱼咬尾”的写作手法创编4句旋律。(2)学生分小组讨论创作。(3)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创作的过程。(4)挑选1至2首学生创作的旋律进行展示并评价。(四)小结作业民歌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老百姓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也是艺术家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热爱它、了解它,使之得到继承、弘扬和发展。回家请同学们寻找自己家乡的民歌和大家一起分享。【板书设计】略2. 【试讲】1.题目:歌唱教学试讲2.内容:儿行千里母担忧3.基本要求:根据指定内容进行片段教学设计与试讲(约10分钟)(1)展示京剧教唱教学过程;(2)依据谱例边哼唱边弹奏旋律;(3)依据谱例击拍哼唱旋律;(4)展示板书。附谱例: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教师播放以三家店剧照为背景的京剧曲牌【万年欢】。学生欣赏几段京剧唱腔,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判断一下这几段唱腔分属于哪些行当。引出课题儿行千里母担忧。(二)新课教学1.初听京剧唱段。思考:有哪些字的发音和平时说话不一样?尝试找出它们。(师生共同找出唱段中的“上口字”并注音)教师带领学生读准注音的字。全体完整朗读唱词。2.复听京剧唱段。学生随音乐击拍。并思考:戏曲旋律有怎样的特点?学生讨论回答。教师介绍京剧的旋律特点:(1)每句有对应的气口;(2)板眼变化明显。3.旋律学唱。做波浪音和螺旋音的发声练习。教师弹琴,学生跟琴击拍哼唱旋律。强调:(1)唱对味;(2)拍板眼。教师弹奏旋律,学生有韵味的哼唱旋律。4.填词演唱。教师完整弹奏旋律,学生加入词进行演唱。教师强调:咬准字。(三)巩固环节1.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京剧知识。如:京剧的伴奏称为“场面”,戏曲乐队中管弦乐部分叫作“文场",打击乐部分叫作“武场”。2.教师补充锣鼓经知识,并播放京剧锣鼓经片段,学生尝试打节奏朗读。(四)音乐活动为京剧唱段设计合适的动作。(注意动作要与板眼相匹配)(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四、板书设计略3. 【试讲】1.题目:欣赏教学试讲内容:弗兰多尔舞曲3.基本要求:根据指定内容进行片段教学设计与试讲(约10分钟)(1)展示欣赏课教学过程;(2)依据谱例边哼唱边伴奏旋律;(3)依据谱例边哼唱旋律边指挥;(4)展示板书。附谱例: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法国作曲家比才的著名歌剧卡门,学生观看视频并能从中感受音乐形象。引出比才的管弦乐作品本课课题弗兰多尔舞曲。(二)新课教学1.初听音乐。完整播放弗兰多尔舞曲,思考: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结合学生答案讲解:乐曲描写了在获得丰收后人民载歌载舞的欢庆场面,节奏明快急促,曲调昂扬奔放,整个场面盛大而热闹,富有田园色彩。2.复听音乐。弹唱弗兰多尔舞曲主题旋律,学生尝试打拍子哼唱,尝试表现出愉悦之感。介绍本曲相关知识选自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3.旋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比才塑造的场面热烈的舞曲风格。4.旋律学唱。学生随音乐哼唱弗兰多尔舞曲主题旋律,并尝试指挥。听辨旋律中出现的西洋乐器。(三)巩固环节1.完整欣赏音乐会现场演出版弗兰多尔舞曲。引导学生观察演奏者指挥家的精彩表演。模仿指挥家进行主旋律的指挥练习。(四)音乐活动根据联想与想象的场景,为歌曲编配歌词,并试着演唱。(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四、板书设计略4. 【试讲】1.题目:歌唱教学试讲2.内容:猛听得金鼓响3.基本要求:根据指定内容进行片段教学设计与试讲(约10分钟)(1)京剧教唱教学过程;(2)边哼唱边弹奏旋律;(3)击拍哼唱旋律;(4)展示板书。附谱例: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教师:同学们知道被称为中国国粹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我国的京剧艺术博大精深,它形成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北京,故名“京剧”。它发端于“四大徽班”进京,下面让我们来学习一首京剧作品。引出课题猛听得金鼓响。(二)新课教学1.初听京剧唱段。思考:从这个唱段中听到了什么故事?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宋君请穆桂英挂帅。文广归家,穆桂英因宋君刻薄寡恩,不愿出征。佘太君劝其以御外侮为重,穆桂英重披战甲率军出征。2.复听京剧唱段。学生随音乐击拍。并思考:唱段使用了何种唱腔?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此唱段的唱腔属于西皮中的流水板式,只有强拍没有弱拍,有板无眼,速度稍快。3.旋律学唱。做波浪音和螺旋音的发声练习。教师弹琴,学生跟琴击拍哼唱旋律。强调:(1)唱对味;(2)拍板眼。教师弹奏旋律,学生有韵味的哼唱旋律。4.填词演唱。教师完整弹奏旋律,学生加入词进行演唱。教师强调:咬准字。(三)巩固环节1.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京剧知识。如:京剧的伴奏称为“场面”,戏曲乐队中管弦乐部分叫作“文场”,打击乐部分叫作“武场”。2.请学生介绍梅派代表人物梅兰芳。(四)音乐活动为京剧唱段设计合适的动作。(注意动作要与板眼相匹配)(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四、板书设计略5. 【试讲】1.题目:歌唱教学试讲2.内容:田野静悄悄3.基本要求:根据指定内容进行片段教学设计与试讲(约10分钟)(1)展示唱歌课教学过程;(2)依据谱例边弹边唱旋律;(3)依据谱例边哼唱旋律边指挥;(4)展示板书。附谱例: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教师播放俄罗斯民歌夜歌,询问:这是哪个国家的歌曲?学生回答。教师:这是我们学过的俄罗斯民歌夜歌,接下来我们再一起学唱一首好听的俄罗斯民歌。引出课题田野静悄悄。(二)新课教学1.初听歌曲。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首俄罗斯民歌旋律质朴真挚,给人一种空旷、悠远、宁静的意境,展示了一幅俄罗斯一望无际的田野里静悄悄的景色。上个世纪50年代,俄罗斯影片作曲家格林卡把它作为影片的一个插曲,从而传入了中国。2.复听歌曲。思考:这首歌曲是大调式还是小调式?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漫长的专制统治与严寒的气候造就了俄罗斯人坚韧的性格中夹杂着些许忧郁的特点。所以,俄罗斯民歌大多采用色彩较柔和、暗淡的小调式。3.旋律学唱。指导学生进行发声练习。将学生分为4组。教师给出标准音,声部长带领同学视唱本声部旋律。教师弹琴,第一与第二声部,第三与第四声部分别随琴合唱一至两遍后,再进行四个声部的合唱。4.填词演唱。教师完整弹奏旋律并指挥,学生加入词进行演唱。(三)巩固环节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所想所感为歌曲重新填词。.演唱自己的填词歌曲并评价。(四)音乐活动四个声部的学生分别加入动作进仁主冲同苏博(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四、板书设计略6. 【试讲】1.题目:歌唱教学试讲内容:游击队歌3.基本要求:根据指定内容进行片段教学设计与试讲(约10分钟)(1)展示唱歌课教学过程;(2)依据谱例边弹边唱旋律;(3)依据谱例边哼唱旋律边指挥;(4)展示板书。附谱例: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教师播放贺绿汀的嘉陵江上,询问:这是谁创作的歌曲?学生回答。教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音乐家贺绿汀创作的歌曲。引出课题游击队歌。(二)新课教学1.初听歌曲。思考: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速度为中速;旋律性强,情绪昂扬。2.复听歌曲。思考: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首歌曲是贺绿汀做北上抗日宣传,在山西临汾创作,并送给八路军战士的一首作品。歌曲通过对八路军战士们的真实生活和精神状态的写照,表现出了八路军战士们的不畏艰险困苦,勇敢机智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3.旋律学唱。指导学生进行发声练习。教师弹琴,学生随琴模唱旋律。教师提示:声音要有弹性且轻快,节奏要唱的准确。4.填词演唱。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并体会歌词内含。教师弹琴并指挥,学生完整演唱歌曲。(三)巩固环节将学生分两组进行演唱,两组演唱错开两小节进行,突出演唱的层次感,感受最简单的双声部演唱轮唱。并请学生进行指挥。(四)音乐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为歌曲创编动作并进行表演唱。(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四、板书设计略7. 【试讲】1.题目:欣赏教学试讲内容:葬礼进行曲3.基本要求:根据指定内容进行片段教学设计与试讲(约10分钟)(1)展示欣赏课教学过程;(2)依据谱例边弹边唱主旋律;(3)试讲过程中有师生互动;(4)展示板书。附谱例: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多媒体导入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舒伯特降B大调钢琴即兴曲的演奏视频,请学生观看。引出钢琴这一乐器,进而导入新课葬礼进行曲(二)新课教学1.初听音乐。教师播放作品音频片段,并提问:作品的速度是怎样的?情绪是怎样的?复听音乐。教师提问学生:这首葬礼进行曲是谁创作的?并说一说他还有哪些经典作品?3.旋律分析。提问:教师完整播放作品音频,为乐曲划分乐段;分享旋律特点,对比主题旋律前两小节和后两小节的音与节奏。4.旋律学唱。学生完整聆听全曲并哼唱主旋律,并思考钢琴独奏的优点。(三)巩固环节了解肖邦及葬礼进行曲的创作背景。(四)音乐活动根据联想与想象的场景,为歌曲填入歌词,并试着演唱。(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四、板书设计略8. 【试讲】1.题目:丑末寅初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10分钟之内完成2、试讲时需要有师生共同讨论环节3、试讲需要有适当的板书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先播放一首歌曲我的滑板鞋,并请同学们谈一下听完这首作品的看法。同学自由回答。教师总结。(二)初步感知1.教师播放乐曲丑末寅初,并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听完这首曲子的感受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本首曲子的速度是中速的,颇具中国特色。2.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同样的思考为本首曲子伴奏的乐器有哪些?乐曲播放完毕后,同学讨论发言。教师总结:本首作品除了演唱者自持的书鼓、节板,伴奏乐器还有三弦、四胡、琵琶、二胡等。(三)探究学习1.教师播放整首乐曲,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整首乐曲的主要唱腔特点是什么?乐曲聆听完毕后,师生共同讨论。师生共同总结:京韵大鼓是用北京方言演唱,并运用北京音系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说京白、唱京韵,演唱短段曲目,吸收各种戏曲、杂曲的曲调,借用京剧的表演,形成一套表演身段,并采用了大量的“子弟书”的曲本。2.教师将同学们进行分组,分别来讨论本首作品当中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乐曲播放完毕后,小组讨论,由各小组派出代表进行发言。教师总结:该作品主要描绘了丑末寅初这一时辰里,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景况,犹如一幅生动古朴的画卷,乐曲中描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并富上人物特点,既生动又形象。3.教师再为同学们播放完整的乐曲,并请学生尝试着用京韵大鼓的形式来演唱部分片段。(四)巩固提高丑末寅初欣赏完了,教师接下来为同学们播放同一体裁的京韵大鼓的著名作品重整山河待后生,并请同学们思考对我国传统说唱音乐的理解。乐曲播放完毕后,同学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其实不仅国外有说唱音乐的流行,在我国的古代也有着说唱音乐的发展,希望同学们在以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要忘记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五)小结作业小结:课堂的尾声,教师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来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回顾。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我国的传统说唱音乐京韵大鼓的作品丑末寅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唤醒同学们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宣扬我们的民族音乐以及培养我们对民族音乐的传承和热爱之情。作业:最后,要求同学们课下搜集其他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的歌曲或者乐曲选段,下节课同学之间相互分享一下。【板书设计】略9. 【试讲】1.题目:编创教学试讲2.内容:生命之杯3.基本要求:根据指定内容进行片段教学设计与试讲(约10分钟)(1)展示音乐编创教学过程;(2)依据谱例边弹边唱旋律;(3)依据谱例边哼唱旋律边指挥;(4)展示板书。附谱例: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教师播放世界杯视频片段,学生思考:场面如何?音乐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场面激烈,音乐更能表达人们激动的心情。引出课题。(二)新课教学1.初听音乐教师完整播放生命之杯,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听到了什么乐器的声音?学生听后回答。教师总结:歌曲的情绪热烈激动,出现了铜管乐器和爵士鼓的声音。2.复听音乐教师弹琴范唱歌曲,引导学生说出器乐伴奏出现在了歌曲的哪个部分?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器乐出现在歌曲的前奏、间奏、尾声部分。3.探究学习教师弹琴,学生按节奏打拍子,小声哼唱旋律并体会体育运动带来的动感。4.教师弹琴,学生带入歌词完整演唱歌曲并尝试用身边物品进行伴奏。(三)巩固环节引导学生用身边物品进行伴奏时根据不同节奏进行相应的变化,为歌曲增添不一样的色彩。(四)音乐活动将学生分为演唱组和乐器组进行组合表演,合作完成作品的演绎。(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四、板书设计略10. 【试讲】1.题目:歌唱教学试讲内容:渴望春天3.基本要求:根据指定内容进行片段教学设计与试讲(约10分钟)(1)展示唱歌课教学过程;(2)依据谱例边弹边唱旋律;(3)依据谱例边哼唱旋律边指挥,(4)展示板书。附谱例: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教师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提问: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引出课题渴望春天。(二)新课教学1.初听歌曲。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愉快的,一片生机盎然、春暖花开的愉快景象。2.复听歌曲。思考:对这首作品有怎样的了解?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渴望春天是由莫扎特创作的一首儿童歌曲,作品为6/8拍,旋律朴素、清新、明朗、活泼轻快,使歌曲富有青春的气息。表现了小孩子渴望春天,向往春天,在春天里撒花儿的自由自在的开了心情。3.旋律学唱。指导学生进行发声练习。教师弹琴,用母音“Iv”小声跟琴慢速轻声模唱。展现谱例,原速画旋律线演唱歌曲旋律。4.填词演唱。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并体会歌词内含。教师弹琴并指挥,学生完整演唱歌曲。(三)巩固环节接龙演唱曲谱,每组一句,注意每一句的音乐情绪变化要表现出来。可用开放或夸张的肢体伴随音乐进行表达。(四)音乐活动1.为歌曲编排乐器伴奏,之后小组展示。2.师生共同评价。(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四、板书设计略11. 【试讲】1.题目:欣赏教学试讲2.内容:最后的祝愿3.基本要求:根据指定内容进行片段教学设计与试讲(约10分钟)(1)展示欣赏课教学过程;(2)依据谱例边哼唱边伴奏旋律;(3)依据谱例边哼唱旋律边指挥;(4)展示板书。附谱例: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教师播放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摇篮曲。询问:大家还记得这首作品是谁创作的吗?学生回答:舒伯特。引出本课课题最后的祝愿(二)新课教学1.初听音乐。完整播放最后的祝愿,思考: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歌曲的节奏动荡、多变,形象刻画出主人公面对“无数鲜明的黄叶在枝头摇荡,哭我那幻灭的希望”的形象。2.复听音乐。教师弹唱最后的祝愿主题旋律,学生尝试打拍子哼唱,尝试体会主人公的悲伤之感。介绍本曲相关知识选自声乐套曲冬之旅。3.作品分析。将学生分为音乐小组,组内讨论歌曲的结构及传递出的情感。教师总结:全曲为并列三段式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乐思随歌词映射出三段不同层次的心境。A段在听觉上形成问话式的语调,开门见山地表达了主人公的困惑和迷茫;B段以疑问的语气将音乐情绪抛向下一个高点;C段刻画了树叶的摇摇欲坠,主人公的踟蹰徘徊。4.旋律学唱。教师指挥,学生随音乐哼唱最后的祝愿。(三)巩固环节完整欣赏最后的祝愿演唱视频。引导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作品。(四)音乐活动根据联想与想象的场景,为歌曲创编合理动作,并试着表现。(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四、板书设计略12. 【试讲】1.题目:欣赏教学试讲2.内容:在魔王的宫中3.基本要求:根据指定内容进行片段教学设计与试讲(约10分钟)(1)展示欣赏课教学过程;(2)依据谱例边哼唱边伴奏旋律;(3)依据谱例边哼唱旋律边指挥;(4)展示板书。附谱例: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教师播放挪威音乐家格里格的晨景。学生观看视频并回答出其作曲家格里格。引出同一作曲家创作的作品一本课课题在魔王的宫中。(二)新课教学1.初听音乐。完整播放在魔王的宫中,思考: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感受到了什么画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阴郁中带有诙谐。这一作品描写了培尔·金特在山中与妖王之女调情,并在妖王的威胁之下与妖女结婚的场景。该作品以诙谐的旋律以及巧妙的配器著称,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2.复听音乐。弹唱在魔王的宫中主题旋律,学生尝试打拍子哼唱。介绍本曲相关知识选自培尔·金特组曲的第二组曲。3.乐器辨别。学生再次聆听作品,并思考: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出现了木管组的短笛、长笛、单簧管、双簧管等;铜管组的圆号、小号、长号等;弦乐组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4.旋律学唱。教师指挥,学生哼唱在魔王的宫中主题旋律。(三)巩固环节完整欣赏音乐会现场演出版在魔王的宫中。引导学生沉浸式观察精彩表演。(四)音乐活动根据联想与想象的场景,以小组为单位,为作品创编一段情景剧并表演。(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四、板书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