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水利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报告.docx
2023年度水利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报告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根据上级部署或工作规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根本状况、工作中取得的阅历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以下是共享的水利改革进展十四五规划报告,盼望能帮忙到大家!水利改革进展十四五规划报告 “十三五”以来,*市仔细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新进展理念和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力量为主线,围绕全面建立节水型社会、健全水利改革进展体制机制、完善水利根底设施网络、爱护和修复水生态环境、夯实农村水利根底等领域的主要任务,有序推动规划实施。 “十三五”规划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要看到,我市自然地理和气候特征打算了水旱灾难等老问题将长期存在,并伴有突发性、反常性、不确定性等特点。从新问题看,水利根底设施网络不健全、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的问题不断累积、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常态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心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爱护和生态文明建立,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进展全局的高度,强调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续之危,要求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重要的进展理念,深刻阐述“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辩证法,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 治水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心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是制定水利改革进展“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指南,为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切实做好各项水利工作指明白方向。 根据十九大确定的“两步走”战略目标,“十四五”时期,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起步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上进入新时代,水利改革进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进展的总基调是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要想落实好新时代治水方针,统筹解决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难等新老水问题,编制水利改革进展“十四五”规划就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 一、“十三五”进展成就 (一)总体评估 “十三五”以来,我们仔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紧紧围绕国家水利投资重点,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快水利建立。五年来,全市水利投入持续增加,重点工程建立取得重大进展,水利根底设施体系不断完善,民生水利进展取得显著成效,最严格水资源治理制度加快实施,水利改革与进展取得显著成就。 (二)规划目标完成状况 11、防洪抗旱减灾 河流治理。实施了*段防洪治理工程,*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 开展了*区段防洪治理工程建立;协作省厅完成*防洪提升工程可行性讨论报告等工作。 海堤工程。完成*米海堤和水闸建立。组织开展*海防堤工程建立规划编制,完善了*防洪防潮体系。 病险闸工程。完成了*闸除险加固工程。 防汛抗旱非工程措施。开展了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体系建立; 实施了*县、*、*区、*区基层预警预报体系建立。 22、河长制工作 自2023年河长制启动以来,*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根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深入推动河长制体制机制改革。 一是确定河长制实施范围。 二是建立并完善“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基层水管员、保洁员+网格员”模式的河湖治理爱护体系。实现了河长制从“出名”向“有实”的工作转变。 三是编制市、县、乡级河长制工作方案和市、县级河长制实施方案,确定治理爱护任务目标、任务、责任、步骤、时间。 四是建立并完善河长制工作体制机制。 五是组织开展河湖治理爱护专项任务行动。 六是市级河长牵头落实巡河责任。 七是完善河长制考核机制。 八是细化分解河长制六大任务。形成了*市全面推行河长制20232023年河湖治理爱护三年 行动方案。 九是持续推动*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 33、水资源配置 水资源开发利用。建成了*输水二期二步*应急供水工程,并于2023年8月8日实现供水,日供水力量到达40万吨; 水资源治理。仔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治理制度,不断加强水资源治理“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建立。建立了市、县两级水资源治理指标体系,用水总量掌握、用水效率掌握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水资源治理指标全面完成。 44、民生水利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推动农村饮水安全稳固提升工程建立,完善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立与治理体制机制,全面解决了我市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到达100%。 农田水利设施建立。实施了水田高效节水浇灌工程、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重点农田水利工程,改善水田浇灌面积71万亩,新增高效节水浇灌工程面积*万亩; 治理涝区面积40万亩,完成涝区配套建筑物1100座。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实施了大中型水库移民移民安置区饮水安全、农村大路、农田水利设施等8大类工程,惠及移民人口*人。 55、水土保持与生态建立 实施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立,“十三五”期间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万亩; 完成*河退耕还河生态封育年度任务;开展了河道垃圾清理专项行动,集中清理河道垃圾。 66、水利改革与治理 水利改革。 一是全面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2023年以来,我市根据省水利厅的部署,全面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各项制度的建立,根本形成了有利于现代农业进展的农业水价合理形成机制,根本建立了有利于节水增效、有利于工程运行的机制,积极培育水权交易机制。 二是积极稳妥推动水利经营性事业单位国有公司化改革,完成与市水务集团办理交接事宜。 三是深化灌区治理体制改革,完成了镇(街道)水利效劳机构治理体制调整、灌区供水价风格整、村级水管员重新配置等工作。四是推动城乡用水一体化改革,以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供水量为主,通过城乡供水管线联网改造、地下水替代等工程建立,将实现全市城乡供水到达“同水源、同管网、同质量、同治理”的目标。 五是初步建立了水利、公安系统联合执法的体制和机制,执法网络体系根本形成。 六是深化“放管服”改革。重新梳理权责清单,优化工程审批流程,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水利工程质量监视治理。一是全面落实“三项”制度,严格根本建立程序; 二是加强水利诚信体系建立。组织水利工程参建单位仔细填报辽宁省水利工程建立工程动态治理系统,完善辽宁省水利建立市场信用信息平台、全国水利建立市场监管效劳平台,建立信用档案,完善相关信息,实现水利建立工程信息公开,确保各类水利工程建立工程全面实行信息公开和动态监管水行业治理力量。 一是完善水政监察体系建立。我市水政监察支队已整合分散在水土保持、水资源、河道、水工程等领域的执法职能,由水政监察支队集中行使行政惩罚权力,做到一个窗口对外,由水政监察支队全面开展水利综合执法,明确了执法机构和治理机构的责任分工。 二是开展*市才智水利-根底信息与防汛会商平台建立。形成了防汛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共同支撑的现代化减灾体系。 二是提升水利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为实现水利现代化信息水平,水利局已完成“*市水利局”门户网站的建立,准时更新水利新闻信息。各下属机构也根据职能连入各自网络系统,实现了水利行业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水资源调控、水利治理和工程运行的信息化水平。 (三)存在的薄弱环节 过去五年,我市水利事业进展成绩显著,但是进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旧存在。 11、防洪工程体系有待加强 一是防汛抗旱工程体系标准不高。全市主要大中型河流堤防均存在险工险段,特殊是中小河流堤防标准低; 局部穿堤建筑物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局部排水泵站设备老化,带病运行,急待更新改造。二是防洪非工程措施还需加强。市县两级防办机构尚未明确,人员编制没有落实;基层防汛队伍人员流淌性大、力量缺乏,各级组织调度有难度;常备料物未到达足额储藏,且更新不准时,社会代储物资数量、质量不精准;防汛人员技术力气薄弱、力量不强,培训的广度和深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22、河长制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局部河长熟悉还不到位。河长履职积极性逐级递减,上热下冷,基层镇村级河长推开工作力度不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河长制“两个体系”在实践中缺少联动,没有完全发挥合力作用。一些镇、村级河长没有充分发挥指导本级河湖治理爱护工作。部门之间协调协作不严密。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现象仍有发生。 三是工作机制还不健全。一方面是群众参加机制不到位,人民群众对河长制的认知广度和参加深度还不高,民间河长仅有企业担当。另一方面是资金投入机制不健全。河长制工作资金投入仍旧以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各县区没有将河长制工作资金纳入本级财政年初预算。第三是考核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市河长 制考核只有以各部门评分为主的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考核,河长制考核成绩没有纳入县对乡级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考核结果没有有效运用。 四是河长制工作存在短板。一方面是基层落实“一河一策一档”不彻底。另一方面是河长制推行常态化、长效化有待加强。第三是工作避重就轻。受资金、人力等影响,各地区、各部门对水环境问题的整治工作还浮在外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缺少真正从根源上杜绝污水排放的措施。 33、用水安全保障力量有待提高 辽西北供水向*市延长工程及配套工程需加快建立; 城乡供水差异还较大,农村供水水源单一、标准偏低;特别规水利用率持续偏低;最严格水资源治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 44、农田水利根底设施抗灾力量缺乏 一是浇灌排涝设施不配套,防灾、抗灾和减灾力量缺乏; 二是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内容尚未完全落到实处,水价测算、计量方式、用水终端治理等内容不能在工程实际运行和治理中表达;三是农业浇灌节水工程建立还相对薄弱,农业浇灌用水利用率不高。 55、水利改革任务亟待深化 全市水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任务亟待深化攻坚; 基层水利进展仍旧面临自身建立薄弱、人才短缺、效劳手段落后的 问题。 66、水利工程修理养护和治理亟待加强 发挥市场作用,引进社会资本参加水利工程建立与治理的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和加强。 二、“十四五”水利规划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思路,坚持“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以保障水安全为核心,以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升防洪减灾力量为两翼,聚焦防洪安全、供水保障、生态修复、水利信息化等短板,、突出水资源、江河湖库、水旱灾难防备、水利工程建立与运行、水土保持等方面监管。要紧紧围绕全市全力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乡村振兴等系列战略,坚持新进展理论,根据高质量进展的要求,大力加强水利根底设施建立,加快补齐水利工程建立短板,解决水灾难和水资源保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全面提升全市水安全保障力量和水平。 (二)根本原则 11、节水优先、高效利用 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治理制度,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掌握,强化节水约束性指标考核,推动全行业全社会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省集约转变,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水平。 22、空间均衡、统筹兼顾 坚持量水而行、因水制宜,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从生态文明建立的高度端详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调水区和受水区实际,确保地区间的人口经济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承载力量相均衡,推动高质量进展。 33、系统治理、协同发力 坚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加强部门间合作,形成联动机制,协同发力,共治共管,以流域为单元,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地上地下、城市乡村,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系统治理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难问题。 44、两手发力、改革创新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打算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大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鼓舞社会资本参加水利工程建立运营治理,增加水利建立治理活力。 55、确有需要、可以持续 结合*市经济社会进展实际,区分轻重缓急,科学制定实施规划。抓住关键环节,根据“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有序推动规划实施。 66、以人为本、保障民生 坚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进展理念,把人民对美妙生活的憧憬作为动身点和落脚点,加快解决民众最关怀最直接最现实的饮水、防洪、生态环境等问题,提升水安全公共效劳均等化水平,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77、科技创新、才智水利 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升水利建立治理信息化水平,实现对水资源、河湖水域岸线、各类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等涉水信息动态监测和全面感知,提升水利才智化治理和效劳水平。 88、完善机制、强化监管 建立健全水利行业强监管体系,完善监管机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从注意事后监管向事前、事中、事后监视转变,做到事前要“堵住”、事中要“卡住”,事后要“查处”,保持整个监视过程首尾有机联系,从整体上提高监视效果,确保水利行业监管得到有效加强。 (三)主要进展目标 坚持以效劳*区域经济可持续进展为重心,充分结合*市总体功能区规划布局,以提高水安全保障为总体目标,从补短板、强监管、改革创新、提升力量入手,到2025年,根本建成全市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利根底网络 体系和水生态文明体系。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理顺行业治理的体制机制。 11、加快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立,全面提高水安全保障力量 一是*段等大型河流防洪标准到达100年一遇以上,中小河流主要河段防洪标准到达20年一遇; 中心城区防洪标准到达200年一遇,*新区防潮标准到达100年一遇以上;二是洪涝灾难年均损失率掌握在0.5%以下,干旱灾难年均损失率掌握在0.4%以下。 三是排涝标准到达10-20年一遇。 22、加快水资源配置治理体系建立,水资源保障力量明显增加 “十四五”期间要严格水资源治理,连续实行用水总量掌握。加大特别规水源利用量,提高用水效率,根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十四五”期间新增城乡供水力量1.82亿立方米; 用水总量掌握在19.7亿立方米以内。“十四五”期末,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5%。农田浇灌水有效利用系数要到达0.59;城市供水(保证)率为100%;用水计量率100%。 33、加快农村水利效劳体系建立,全面夯实农业农村进展水利根底 一是实施大型灌区骨干工程和现代化灌区建立,生态型灌区建立,积极推行节水浇灌新技术,实现省直水库、自然河道径流、县域水库调蓄、个别井灌补充的联合调度,地表水、地下水得到 合理利用,实现现代农业集约化、区域化进展,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升。 二是进一步完善“自排、调蓄、电排”相结合的治涝体系。 三是通过农田根本建立“大禹杯”竞赛活动,进一步调动各级政府对农建工作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实施田间配套工程建立,推动农田水利设施提质升级,持续加强农业根底设施建立。四是进一步完善以城乡一体化和区域规模化为主体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根据就近就便的原则逐步实施水源替代工程,实现城乡供水同质同价,水质检测指标与频次双达标。建立健全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治理机制。 五是充分利用国家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从根本上改善水库移民生产生活条件。 “十四五”期末,我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要到达100%,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要到达100%,城乡供水一体化率到达50%,水质达标率要到达100%,集中供水率要到达100%,供水保证率到达100%。 44、加快河(湖)长制体系建立,全面推动水生态环境爱护和修复 “十四五”期间根本建成水资源爱护和河湖安康保障体系,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地下水超采现象得到严格掌握,根本建成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体系。水生态空间得到有效爱护,河湖生态水量能得到有效保障,积极开展水生态爱护与修复。 一是“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万亩,水 土流失治理率20%,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掌握。 二是实施河长制重点河流水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水质断面监测,地表水达标率100%,地表水到达或好于类水体比例0%,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水利工程生态供水量3000万立方米。 55、加快依法治水管水体系建立,全面构建水利现代化体制机制 “十四五”期间要依法全面强化最严格水资源治理制度全面落实,完善水资源治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建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治理机制。以河长制湖长制为载体的河湖管护责任根本落实,河湖面貌显著改善; 水法治、水政监察体系进一步完善;河湖、水资源、水工程监管力量全面提升;水利创新力量大幅提高;水利信息化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十四五”期末我市水监测站网掩盖率不断提高,水工程监管掩盖率到达100%,河湖长制监管率到达100%,重点取用水户监管率到达100%。不断创新人才培育开发、考核评价、选拔使用、鼓励保障和引进等工作机制。 66、水利改革目标 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工程审批流程,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推动“互联网+水利政务效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标准水利建立市场动态监管,强化施工现场和关键岗位人员治理。 二是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加大各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积 极拓宽水利建立资金渠道,用足用好开发性金融支持政策,鼓舞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水利建立; 三是不断推动和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 革。进一步全面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分类建立有利于节水增效、有利于工程运行、有利于现代农业进展的农业水价合理形成机制。搞好用水权初始安排,稳步开展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积极培育水权交易市场; 四是水利工程治理体制改革。坚持建管并重,完善水利建立市场诚信体系,强化工程质量与安全监视,开展国有水利工程划界确权工作,把水利工程治理和爱护范围划定与河湖治理范围划定有机结合,分类推动水利工程产权制度和治理体制改革,促进水利行业高质量进展。 五是持续推动河长制工作。要从“履职”和“长效”两个方面考虑,加强河长制工作。不段完善河长制组织体系,真正突破“最终一公里”问题。要稳固河长制从“出名”向“有实”到“有能”转变的良好局面。要建立“民间河长”志愿者队伍,使“民间河长”成为河长和民众的桥梁纽带,帮助行政河长工作。要不断建立河长制工作试点,打造精品样板。 三、水利工程补短板 (一)“消隐患、强弱项”,补防洪除涝短板 11、江河治理工程 *干流防洪提升工程。根据省水利厅的统一部署,全面实施*干流河道整治工程,新建堤防40.3公里,加固老堤84.6公里,硬化堤顶路面124.9公里,新改扩建穿堤建筑物44处, 防护堤坡34公里,处理砂堤砂基21.4公里,治理险工险段11处,防浪林、护堤林栽植67公里,并完成生态治理和泵站等工程建立任务。城市段到达200年一遇防洪标准。 应急防洪治理工程。规划实施堤防加固长度83.029km,改建穿堤建筑物31座; 砂堤砂基治理10段,共17km;险工护岸治理16处,治理总长7.2678km;护堤林补植及栽种50.3万株。工程实施后,大*防洪标准到达100年一遇,从而补齐大*防洪短板,实现“*市段全线达标、隐患全面排解”的国家目标要求。 *河防洪治理工程。规划实施堤防加固长度33.626km,改建穿堤建筑物9座; 砂堤砂基治理2段,共12.718km;险工护岸治理3处,治理总长1.7km。工程实施后,绕阳河河防洪标准到达100年一遇,从而补齐绕阳河防洪短板,实现“*市段全线达标、隐患全面排解”的国家目标要求。 *河*县段治理工程。规划实施堤防长度8km,主要是堤防增高培厚及堤顶路硬化。 22、中小河流综合治理 根据集中连片的原则,“十四五”期间我市连续实施中小河流河道防洪治理,主要有:外*县段治理工程、新开河*险段治理工程、*河治理工程、*河治理工程*治理工程等。治理工程要统筹兼顾沿河村屯防洪防护工程及河道生态恢复建立。主要 建立内容:以堤防达标、岸坡整治、水系连通、河道疏浚、生态修复等为主要措施集中连片开展治理,解决地区水资源、水灾难、水环境、水生态问题。 33、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 “十四五”期间规划实施*县*水库、*水库、*水库; *水库、*水库等水库护坡修理工程。实施*橡胶坝改造工程。实施万金滩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 44、海防堤工程 “十四五”期间*规划建立海堤长度62.27公里,新建穿堤建筑物10座。 55、涝区治理工程 要根据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逐步推动重点涝区综合治理工程建立,规划改善易涝耕地面积50万亩。一是规划实施清水河排水站、接官厅排水站、赵圈河排水站、混江沟排水站等四座排水泵站建立; 二是现有排涝泵站更新改造;三是各级排水沟渠清淤整形等工程。 (二)“抓节水、构骨干”,补供水保障短板 根据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要求,集中力气建立一批重大供水工程,提高水资源保障力量,促进区域协调进展,带动有效投资需求,推动经济平稳增长。 11、输配水工程 坚持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科学调度的原则,实施*输水(*分水口-*)工程。起点为*供水工程分水口,终点为*县*镇*水库输水工程*县配水厂,线路长约70km。新建净水厂座(处理力量15万m3/天),设计处理力量40万m3/天。 同时实施*(配水厂)-*工程。起点为*县*镇*水库输水工程*县配水厂,终点为*(新建净水厂),铺设管网长约53km,新建净水厂1座(处理力量15万m3/天),设计供水力量25万m3/天,中途预留分水口5个。该工程的实施,保障了*新区和全市重点工程供水安全。 22、农村饮水安全稳固提升工程 一是大力推动农村饮水安全稳固提升工程。“十四五”期间全市通过新打水源井,新建、改扩建蓄水池、泵房、治理房、蓄水池、净水厂、水厂,改造管线,安装水表,信息化系统,设备更新改造,自动化等,推动农村饮水安全稳固提升工程,不断稳固和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水平。同时下大力气抓好城市周边原棚户区管网入户建立和分水厂、乡镇水厂的治理,确保三项制度和三项责任全部落实到位。 二是逐步推动实施农村饮水水源替代工程建立,由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替代地下水水源。让饮水工程成为我市城乡一体化的先导。 三是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力量建立,确保农村饮水工程水质检测指标与频次双达标; 四是完善农村饮水体制机制,坚持建管并重,确保农村饮水工程建得成、管 得好、用得起、长受益; 五是根据“补偿本钱、公正负担”的原则,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六是建立和完善供水应对突发大事的应急机制,增加应急处置力量。 33、特别规水开发利用工程 探究雨洪资源以及海水、中水、微咸水等特别规水源开发利用,通过“收水措施、蓄水措施、用水措施”以及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体系,加强域内水资源滞蓄力量建立,逐步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 44、农村水利工程 加强直接惠及民生的农村水利工程建立,夯实农业进展根底,转变农业进展方式,大力推广节水浇灌技术,促进水资源节省集约高效利用,提升农业可持续进展力量,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一是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十四五”期间规划实施*、大洼两大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立,灌区工程建立要有现代化的观念与视野,要与周边生态融为一体,要生态化。通过对灌区泵站、水闸、涵洞、农桥等各类建筑物及渠系骨干工程建立,加强灌区浇灌保障力量,改善浇灌面积。同时推动*、大洼两大灌区现代化灌区建立,实现真正的计量水费,提高灌区自动化、信息化水平。逐步使大型灌区成为现代化灌排的示范工程。 二是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十四五”期间规划 实施兴隆灌区、兴海灌区、新生灌区、*灌区、双绕灌区等中型灌区改造。对灌区支渠及以上浇灌渠系进展清淤整形、逐步衬砌; 对渠系建筑物、浇灌泵站等进展更新改造,提高浇灌保证率。同时同步推动上述中型灌区现代化灌区建立,提高灌区自动化治理水平。 。 三是加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程建立。依据我市移民生活及后期扶持工程现状,加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力度,“十四五”期间通过移民后期扶持基金直接发放、产业升级进展、漂亮家园建立、各类根底设施完善、就业创业培训等措施,确保26557人长期持续受益,生活不断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三)“强监管、促修复”,补生态修复短板 坚持爱护优先、自然恢复与治理修复相结合,处理好开发与爱护的关系,加大水资源及河湖生态爱护力度,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对水资源水环境超载区进展修复治理,大力推动水生态文明建立。要通过流域综合治理、水系连通和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水土保持、创立漂亮家园、帮助有关部门创立国家湿地公园等措施,让河流成为造福*市人民的幸福河。 11、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 “十四五”期间,依托漂亮乡村建立,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综合规划,工程、林草和耕作措施有机结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万亩。 22、大力推动河湖生态修复工程 一是要根据国家和省里的要求,推动*县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通过清淤疏浚、配套设施建立与改造、岸坡整治、水源修养与水土保持、河道管护、防污控污、人文景观等,解决*县西部区域农村水系连通不畅、生态基流缺乏和河流配套设施缺乏等问题。 二是推动*区水系连通及生态治理工程。主要包括西绕总干、双绕总干分别与一统河、太平河新建分水闸,与一统河和太平河水系连通; 双绕总干、西绕总干生态治理15公里。从而保障河道水质达标,促进生态修复,保障农村浇灌安全。 三是实施*流域退耕封育。“十四五”期间,实施*、大凌河除水田、护堤林、防风固沙林以外的河滩地7.81万亩实施退耕(林)还河和自然封育成果,已到达水生态爱护和修复的目的。 四是依托大江大河、中小河流、大中型灌区干支渠系等治理工程,推动*、中小河流及大中型灌区干支渠系生态工程建立。 3、深化河长制工作 “十四五”期间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推动河长制湖长制改革向农村延长,深度融合水利基层效劳体系、垃圾清运体系、社会综治效劳体系,推动河长制信息平台建立,强化河湖基层巡护治理,实施全域监管,完善考核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河长考核评价体系,将河长制纳入党政领导实绩考核,落实完善生态效益补 偿机制、公共参加机制和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积极推动我市*流域综合治理工作。 44、深入推动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立 为有效提升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十四五”期间要在梳理我市水源地安全达标建立工作开展状况及其成效根底上,针对水源地安全达标建立存在的违法惩处措施威慑力缺乏、水源爱护相关技术标准不完善、水源地监测监控力量不强、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要对我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爱护科学规划,制定*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立方案、*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大事应急预案、*市城市抗旱应急预案等相关文件,提高饮用水水源地监测和应急预警力量、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爱护联防联控机制、完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核准和评估考核制度,建立健全我市饮用水供水保障体系,提升饮用水突发水环境污染大事应急处置力量。 (四)“补空白、融数据”,补信息化短板 “十四五”期间不断推动我市才智水利建立,实现水利工程治理智能化。一是实施*、大*、绕阳河、大凌河等大型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立,提高水文监测预警力量。二是实施中小河流水文监测预警设施补充建立,提高中小河流水文监测预警力量。三是实施地下水监测站网建立,提高地下水监测力量。四是实施雨量监测站网建立,提高雨量监测力量。五是水质监测力量建立, 提高全市水质监测力量。同时要不断提升既有站点监测力量,完善既有站点监测要素,建立全市水文监测中心,构建水利信息立体采集感知体系。建立全市水利大数据中心和水利信息共享效劳平台,整合融合水文、水利数据。聚焦洪水、干旱、水工程安全运行、水工程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城乡供水、节水、江河湖泊、水土流失、水利监视等信息化业务需求,实施水利综合监管平台提升工程。完善符合基层实际的雨情、水情、汛情、灾情预报预警体系和信息统一公布平台。 四、水利行业强监管 (一)强化江河湖库监管 要健全制度体系。依据水法、防洪法等法律法规,完善现有河湖治理制度。依据河湖生态环境修复本钱,根据“谁破坏、谁赔偿”的原则,讨论建立河湖资源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 要建立规划约束机制。要仔细组织实施国家批准的流域综合规划、流域防洪规划、水资源爱护规划、岸线利用治理规划等重要规划,要依据国家规划,结合当地河湖治理实际,科学编制相关规划,加强规划对河湖治理的指导和约束作用。 要创新河湖管护机制。各地要根据分级治理原则,层层落实河湖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特殊是要明确县级以下的基层河湖治理责任主体,充实基层管护人员,实现河湖治理的全掩盖。 要连续开展河湖划界工作。“十四五”期间,要根据省里的统一部署,完成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全部河湖划界。 要标准涉河建立工程和活动审批。严格执行水工程建立规划同意书、涉河建立工程审查,建立健全涉河建立工程审批公示制度,加强涉河建立工程全过程监管,做到源头严防、过程监管。 要严峻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要开展定期不定期联合执法检查,连续做好河湖“清四乱”工作,对检查中发觉的问题,要催促县区(整改),落实月报、旬报、通报制度。 (二)着力抓好水资源监管 一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治理制度。全面落实节水优先的方针,加强需水治理,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使水资源条件成为城镇进展、产业布局的先导性因素,构建节水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让水资源成为*最大刚性约束。建立节水型社会建立长效机制,连续开展农业、工业及城镇生活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节水,要搞好节水、供水平衡,要坚持节水优先,严格实行总量掌握,要全面实施农村生活饮水计量水费,全面推动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达标建立。 二是加强全市水资源统一调度治理。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治理,城乡供水实现“同源、同网、同质、同管”; 探究推动水资源治理新机制,逐步实现地下水与地表水、境内水与境外水、城 区和农村水资源优化配置、科学调度、高效治理。全面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立,是落实节水优先方针的重要举措,对加快实现从供水治理向需水治理转变,从粗放用水方式向高效用水方式转变,从过度开发水资源向主动节省爱护水资源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到2025年,全市全部县级行政区到达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试行)要求。 (三)加强水利工程监管 “十四五”要推动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和标准化建立,实施常态化监管; 要全面提升我市水利工程质量水平,使其安全性、牢靠性、耐久性普遍增加;要健全质量与安全监视治理体制机制,实现质量监视制度化、标准化。要加大质量巡查抽检力度,实现工程建立重点环节监管全掩盖。 要积极推动水利工程建立治理体制改革。完善水利工程建立工程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立监理制、合同治理制; 创新水利工程建立治理模式,探究推行水利工程代建制、设计施工总承包制、集中监理制等建立治理模式。 要加强水利诚信体系建立。一是完善信用信息平台,建立水利信用信息征集系统、公示系统、查询系统和信息治理系统; 二是推动市场主体信用档案全掩盖,实现全部水利建立市场主体信用档案的全掩盖和电子化存储;三是实现水利建立工程信息公开,确保各类水利工程建立工程全面实行信息公开和动态监管。 (四)强化水土保持监管 “十四五”期间,要以提高水土保持率为目标,重点健全三方面体系。一是健全制度体系。依据生产建立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治理规定,逐步健全水土保持(承诺)、区域评估等制度,逐步建立水土保持信用评价机制,实施联合惩戒。二是健全责任体系。开展水土保持履职状况逐级督查,确保监管责任落实到位。三是健全支撑保障体系。开展全市水土保持规划年度实施状况评估,推动市级政府对县级政府的水土保持目标评估。连续开展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确保认为水土流失违法违规行为都能准时发觉并依法查处。 五、加快行业力量提升 (一)加强水利人才队伍建立 一是创新人才培育开发、考核评价、选拔使用、鼓励保障和引进等工作机制; 二是大力推动水政监察队伍建立,建立一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守法诚信的水行政执法队伍;三是建立水利职工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开展水利职工教育培训。 (二)全面强化依法治水 一是强化水行政执法。严格标准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惩办各类水事违法行为; 健全水利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落实水利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水利执法网络,强化专职水行政执法队伍 和力量建立。 二是完善水政监察体系建立。进一步整合水利不同领域的执法职能,由水政监察集中行使行政惩罚权利,做到一个窗口对外,全面开展水利综合执法。 六、规划投资估算及年度安排 (一)规划投资估算 “十四五”期间规划投资146.09亿元,其中:拟争取中心投资90.05亿元,占总投资的61.64%; 争取省投资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