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 作业设计.pdf
中考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1.史实是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下列属于史实的是()A盘古开天 B 后羿射日 C大禹治水 D商王迁都 2.历史上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竟屡次“烽火戏诸侯”。最初几次,诸侯都会带兵前来,保卫周王。诸侯这样做,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礼记记述说:“天子和诸侯都把世袭当作礼,用城郭、护城河来维护国家的稳固”。第一个借助世袭之“礼”登上王位并治理国家的是()A尧 B舜 C启 D禹 4.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处应该是()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 5.“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世袭)以为礼。”礼记里的这段描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商汤灭夏 B.奴隶社会结束 C.舜传位给禹 D.禹传位给启 6.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主要反映了()中考 A西周初年周天子是天下共主 B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 C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 D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 7.如下图,镐京与曲阜的关系是()A.王都与封国都邑 B.均为封国都邑 C.王都与郡府 D.均为郡府 8.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的进攻,兵败后降周 B.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D.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9.从夏、商、西周衰亡之中,我们得到的历史教训是()A发展经济,提高国力 B建设军队,保疆固土 C社会改革,增强活力 D勤政爱民,和谐社会 10 历史总会留下一些遗迹,这些遗迹就成为我们探究历史古风遗韵的重要依据,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遗址中的历史】(1)图 1 遗址经考古学家认定,是夏朝的都城,请你说出此都城的名称。如果将此都城复原,中考 除了城堡、宫殿外,还会有什么国家机构?试分析夏朝国家机构的性质。(2)图 2 为殷墟遗址,此遗址是哪一个朝代的都城?与哪一位国王迁都有直接关系?此次迁都的原因是什么?【文物中的历史】(3)图 3 中的文物腹内底部铸有铭文,记载了周武王伐纣的史实。周武王打败商纣王的战役发生在哪一年?地点在哪里?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这次战役的结果。1.D 2.B 3.C 4.B 5.D 6.C 7.A 8.B 9.D 10.(1)阳城。如监狱。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2)商朝。盘庚。因为水患和政治动乱。(3)公元前 1046 年。牧野。周军攻入商都,商朝灭亡。青铜器与甲骨文 1.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这表明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于()A.原始社会后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中考 2.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我国古代也有许多有关鼎的成语。请问成语“问鼎中原”中的“鼎”有什么象征意义()A权力与地位 B吉祥美好 C显赫富贵 D人口众多 3.公元前 1600 年左右,青铜文化进入灿烂时期;与此同时,商朝出现,历经数百年。为了寻觅铜矿,商王朝至少六次迁都,其中的三处都城郑州、二里头和安阳已经得到考古发掘印证。商朝青铜器匠的作坊设在宫廷里,他们制造了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和祭祀用具。上述材料说明()A.商朝将文字刻在青铜器上 B.商朝能制作青铜器 C.商朝青铜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D.商朝因水灾多次迁都 4在我国古代早期历史上,商代影响深远。对下列有关图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图一表明商朝青铜铸造水平高 B图二说明商朝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C图三与商王盘庚迁都密切相关 D三幅图证明商朝的建立标志我国早期国家产生 5.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A.龟甲或兽骨上 B.竹简或木牍上 C.丝帛或麻布上 D.宣纸上 6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其中能够见证我国信史(文字记载历史)开始的文物图片是()中考 A B C D 7.尚书多士中说“先人有册有典”。这个说法依据甲骨文,甲骨文“册”字,作绳索穿绕竹木简之形,而“典”字作双手捧册之形。这里所说的“先人”所处朝代最早应是()A.原始社会后期 B.商朝时期 C.西周晚期 D.春秋时期 8.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 ()A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C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D是了解和研究历史的唯一资料 9.右图是发现于河南安阳的甲骨,下列哪些商朝的社会活动有可能记载在这一甲骨上()祭祀 农牧业 刑法 旅游 战争 A.B.C.D.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商朝时期,王室贵族遇事无论大小都要占卜以问吉凶,然后将占卜结果用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种文字叫做甲骨文。材料二 甲骨文主要发现于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先后出土了刻有文字的甲骨 10 余万片,甲骨文单字总数约有 4 500 个,已识别的有 1 500 多字。(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朝的文字叫什么。因何而得名?中考(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朝文字的发现地点。(3)根据所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朝文字的出土和研究的现实意义。1.A 2.A 3.B 4.B 5.A 6.C 7.B 8.D 9.B 10.(1)甲骨文。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2)河南安阳小屯村。(3)有助于了解和研究商朝的历史(社会情况);有助于了解和研究汉字的演变。动荡的春秋时期 1.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A.国人暴动 B.周平王东迁洛 C.齐桓公成为霸主 D.韩赵魏三家分晋 2.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周天子威望下降 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 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 A.B.C.D.3.战车自商代晚期崛起,春秋趋于鼎盛,当时大的诸侯国往往号称拥有万乘战车。随着作战地域的扩大,战车受地形的限制,到战国时开始衰落,并逐渐被灵活的步兵、骑兵所取代。战车的兴衰直接反映了当时()A.经济的发展 B.战争的需要 C.运输的需求 D.社会的安定 4.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在争霸过程中,常常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其真实目的是()A.赢得周天子的信任 B.扩大本国的政治影响力 C.表白自己无政治企图 D.保护周天子“共主”的地位 5.春秋时期,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诸侯争霸成为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被灭 B.争霸的目的是为了各诸侯国自身的利益 C.争霸的实质是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D.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诸侯国 6.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中考()A.B.C.D.7.春秋时期的人常以“牛”“耕”作为名或字,例如,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一个大力士,姓牛,名子耕。这些现象说明了()A.以“牛”“耕”作为名或字比较吉利,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B.春秋时期,普通人也拥有了姓名权 C.春秋时期,人们普遍开始重视农业 D.春秋时期,牛耕受到人们的推崇 8.千祸其耘”记载于诗经,描述了西周时期大规模二人并耕(人力)的集体耕作场景,春秋时期可以看到一种新的耕作场景是 A使用耒耜 B牛耕 C使用耧车 D使用曲辕犁 9.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10.一些影视作品往往反映了某个时代的历史特点,影视作品也是我们熟悉和掌握历史的途径之一,我们通过经典影视作品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1)影片所示的“春秋”时期属于哪个朝代?春秋时期有哪些诸侯 先后成为中原霸主?春秋战国的纷争是西周哪一制度埋下的祸根?中考(2)在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中,东迁后的周平王,摄于郑国的威力,竟与郑庄公做了交换太子互为人质的荒唐交易。这种情况反映了什么问题?(3)孟子说:“春秋无义战”,这句话来评价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是否恰当?为什么?1.B 2.B 3.B 4.B 5.A 6.C 7.D 8.B 9.D 10.(1)东周。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分封制(2)周王室衰微,诸侯实力强大,不尊天子;分封制瓦解。(3)孟子的说法太绝对了。积极方面:因为争霸的需要,各诸侯国进行改革,发展生产,推动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同时战争又促进了民族融合,使国家趋于统一。消极方面:战争给人民带来课灾难,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起了破坏作用,延缓了历史的发展进程。第 7 课 1.下列能准确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的是()A奴隶制开始形成 B封建制开始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不断 2.某市中小学校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三字经)其中的“七雄”是指()A.齐、楚、秦、燕、赵、魏、韩 B.楚、秦、赵、宋、魏、齐、韩 C.晋、楚、齐、韩、赵、燕、魏 D.吴、魏、燕、赵、楚、秦、韩 3.与春秋时期战争相比,下列不属于战国时期战争特点的是()A.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较多 B.交战区域广 C.继续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来扩展疆域 D.持续时间较长 4.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A.诸侯争霸 B.百家争鸣 中考 C.商鞅变法 D.铁制农具与牛耕的推广 5.公元前 361 年,秦孝公即位。由于国力不强,秦国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秦孝公痛感脸面尽丢。为此,秦孝公()A.实行分封制 B.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C.推进大一统 D.推行汉化政策 6.牛牛一家人是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农民,下列是关于他们家农业生产情况的描述,这些描述()他父亲牵着牛耕地去了 他家里又买了一些铁农具 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使他家粮食打得更多了 都江堰修好后他家灌溉田地更方便了 A.可能全部是事实 B.只有符合当时情况 C.在当时不可能出现 D.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7.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 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 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浪潮 A.B.C.D.8.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变法。下列有关商鞅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奖励军功,按功授爵”是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改革措施体现了法家思想 商鞅被杀说明改革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A.B.C.D.9.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该水利工程修筑于()A.战国时期赵国 B.战国时期齐国 C.战国时期秦国 D.战国时期楚国 10.某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商鞅变法的内容 中考 政治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角色扮演】(1)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理解学习】(2)根据上述材料,商鞅变法确立的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方法探究】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黄鹏和刘芳产生了分歧(见下图)。(3)评价历史上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方法是什么?中考 1.D 2.A 3.C 4.D 5.B 6.A 7.B 8.A 9.C 10.(1)支持。因为商鞅变法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注:持不同看法,但言之有理也可)(2)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3)要把变法(改革)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采用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看变法(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推动社会的发展。第 8 课 百家争鸣 1.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史实是()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C佛教传入中国 D西学传入中国 2.淮南子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塞翁,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那里。人们都来宽慰他。他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塞翁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不久,他的儿子因骑马摔断了大腿。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和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一致()A.孔子 B.孙武 C.老子 D.孟子 3.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A.仁者爱人 B.因材施教 C.有教无类 D.为政以德 4.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下列关于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说法不正确的是()A.他创办私学,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B.他编订的诗书和春秋等,成为后世重要的教学内容 C.他坚持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教学方法 D.他晚年编订的论语为后人研究儒家思想提供了宝贵资料 中考 5.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A.“兼爱”“非攻”B.“仁政”治国 C.提倡法治 D.“无为而治”6.学习了 百家争鸣 一课后,同学们在一起讨论本班任课老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语文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 数学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英语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 历史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B.C.D.7.在“百家争鸣”的时代,社会影响最大的是儒墨两家,故有“非儒即墨”之说。然而秦朝统治者践行的却是法家思想,其原因在于法家()A.主张兼爱、反对战争 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提倡法治、专制集权 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8.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的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把春秋战国称为“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是因为当时出现了()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的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的局面 9.下列甲乙丙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A.乙 B.丙 C.甲、乙 D.甲、丙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材料二 中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心。(2)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要播出一期“百家争鸣”的讲座,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位著名思想家的主要观点。请你将材料二中的相应人物填写在括号里。以法治国()民贵君轻()(3)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近日,校园中屡次出现破坏公物的现象,根据你对儒、法、道三家思想的理解,谈谈如何遏制校园内“破坏公物”的行为。(三家任选一个即可)1.B 2.B 3.C 4.D 5.B 6.B 7.C 8.C 9.A 10.(1)孔子创立的学派:儒家学派。思想的核心:“仁”。(2)韩非 孟子(3)儒家:耐心教育感化学生,使学生加强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法家:制定规章制度,严格惩罚破坏公物的学生。道家:顺应自然,不必过于强求学生,让学生自己慢慢认识到错误。(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