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社会心理学》备考复习重点资料-优质版.pdf
-
资源ID:93354388
资源大小:1.98M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社会心理学》备考复习重点资料-优质版.pdf
1 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一)侧重心理学的定义 1、F H 奥尔波特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2、G W 奥尔波特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3、侧重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的特点:(1)重视从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入手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2)重视采用心理学的实验法研究社会心理学。(二)侧重社会学的定义 1、艾尔乌德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2、侧重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的特点(1)除了从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外,还重视从社会与群体(社会组织、社会规范和社会群体)角度入手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2)除了实验研究的方法,还重视采用社会学的社会问卷、社会调查等社会科学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一)社会行为 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行为,如合作与竞争,吸引与拒斥,助人与侵犯等。勒温认为,行为是个体及其情景的函数,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即:B f(P,E)(二)社会心理 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环节,如社会态度、权力动机等。社会刺激 社会心理 社会行为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一)个体层面(二)人际层面(三)群体层面(四)社会层面 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 美国学者霍兰德划分为哲学思辨阶段、经验描述阶段和实证分析阶段三个阶段,分别与启蒙期、形成期和确立期相对应。一哲学的思辨阶段(一)基本特征:根据哲学思辨和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基本理论孕育于哲学之中。(二)两种观点 1、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观点 2 他们认为,人性虽无法完全摆脱生物遗传的控制,但却深受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教育和社会能改变人性。德国的康德和法国的卢梭进一步发展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指出只因有缺陷的社会才使人趋向邪恶,故应当首先改变社会才能改变人。2、亚里斯多德的观点 他认为,人性主要由人的生物本能的力量所决定。社会源于人的本性。意大利的马基雅维里和英国的霍布士发展了他的观点,认为人生来就邪恶,故必须以法律强制和引导人们以文明方式去行动。二、经验的描述阶段(一)基本特征:强调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二)两种角度 1、社会学角度:主要研究人们“面对面”的相互作用,从而对个体的行为进行调节的过程,注重“模仿”,“暗示”等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影响。(1)德国的民族心理学:研究民族心理与民族文化对个体心理的影响。(2)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塔尔德以模仿来解释人们的行为,并认为模仿是产生一切社会现象的原因。“占人口 1的发明者是一切进步的源泉,其余 99是带有服从心理的模仿者。”2、心理学角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等派别,以麦独孤等为代表,认为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都来源于“本能”,他们认为“先天或遗传的倾向是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1)达尔文的进化论(2)英国的本能心理学(3)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三、实验的分析阶段(一)基本特征:运用实验的方法和数量分析来研究个体与群体心理,分析产生的原因,揭示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并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应用。(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二)主要社会心理实验 1、特里普利特的“竞赛中的群体效应”特里普利特通过实验发现,自行车运动员在“共骑”时的速度快于他们在“单骑”时的速度,这是受他人影响所致。2、奥尔波特的“社会促进论”奥尔波特的实验发现,合作群体中存在的社会刺激(他人存在)会使个体工作在速度和数量方面有所增加。这一增加在体力与简单活动中比在复杂智力活动中表现得更明显。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一)价值中立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伦理原则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一)观察法 1、自然观察 2、参与观察(二)调查法 1、访谈法 2、问卷法(三)档案法 3 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一、社会学习论(一)简史 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二)学习的机制 1、联想 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食物 分泌唾液 灯光(或铃声)(黑线是无条件反射,红线是条件反射)。2、强化 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1)斯金纳实验(略)(1)(2)结论 个体行为会因“强化”而 增强。“刺激反应”的联结是个体行为的形成机制。个体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后天学习的产物。3、模仿(三)观察学习(班杜拉)1、班杜拉实验(略)2、基本观点(1)人的行为可以在榜样的示范和观察者的模仿基础上形成。(2)对榜样示范行为的强化可以增加榜样示范行为被观察者模仿的可能性。(3)榜样身价在观察者心目中的提高(榜样引人注目,被人赞扬,有声望,有专长,有能力等)都能提高榜样被观察者模仿的可能性。(4)对观察者模仿行为的“外部强化”,对榜样示范行为的“替代强化”,观察者模仿行为达到自己预先设定的标准后自我满足所带来的“自我强化”是个体模仿行为产生的机制。3、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动作再现过程(4)动机过程 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3、评价 由于社会学习理论不仅重视“强化”,而且重视“认知”(观察者的观察)与“自我强化”,所以更加接近人类的学习。二、社会交换论(霍曼斯)(一)人的特定行为受奖越多,就越会表现出这种行为。(二)人们的互动行为如果能使双方获益,造成一种公平互惠的关系,那么这种互动行为与关系就会保持与发展。只要双方或一方感到得不偿失,这种行为与关系就难以持续下去。(三)互惠与交换包括人际关系中的社会心理(如互爱)与社会行为(如互助)的交换 4 三、符号互动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人的心理和行为是由社会因素决定的,即来源于人们通过语言符号的相互作用,将社会文化要素内化为自己人格的过程。符号相互作用理论认为心智、自我、社会的形成与发展皆与人们凭借语言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心智是个体通过语言符号解释和认识外在事物(包括他人及其行为)对自己的意义,产生合适行为的过程。自我也是个体通过语言符号与他人相互作用,在观察他人对自己的反应,以及自己主动与他人比较的基础上,把自己当作客体(或被观察着)来评价而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社会是通过人们利用语言符号相互沟通,理解对方,产生协同行为(角色扮演)来维持的。由于符号是大家共有的,个体可利用语言文字符号对外部刺激(世界)和别人以及自己的行为进行的解释,理解其意义,在此基础上产生适当的行为。四、精神分析论(一)弗洛伊德理论 1、潜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三部分:(1)意识:人们当前注意到的,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人在清醒时对自我和周围事物的觉知状态就是意识范畴。(2)潜意识:又称无意识,指个人的本能 冲动和先天欲望,因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被压抑在意识之下,不能被个体用语言表达,但仍在意识深处影响个体的情绪与心理,常以梦和口误的形式再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概念来源于他的老师布罗伊尔讲述的病例:患者安娜是名女青年,她找布罗伊尔看病时已患病 2 年。安娜发病时有许多躯体症状:右侧肢体感觉丧失,强制性痉挛,说话困难,不能用母语说话,有时会出现阵发性意识不清,不认识周围的人,自言自语,发作后嗜睡,讲胡话。各种医学检查未发现她有器质性病变。一天,安娜又发病,朦胧中自言自语。医生把她断断续续讲的话记录下来。后来,医生发现,当医生用催眠法让她进入催眠状态后,把记录下的她说过的话念给她听,她可以接着讲下去,并讲出引起症状的个人生活经历,还再次出现以前出现的情绪状态。催眠治疗结束后,可使相应的病症消失。医生发现,安娜的每一个病症后面都有一个相应的精神创伤事件。这些事件安娜清醒时却不知道,只有被催眠后才能讲出,并能宣泄相应的不良情绪,暂时消除症状。安娜是个独生女,自幼很爱父亲。2 年前,父亲身上长了一个大疖肿,发高烧。安娜一人守在床边,含泪焦急地等待从维也纳请来的医生。这时,父亲突然问几点了。安娜因泪水看不清表上的字,又怕父亲看见她流泪而伤心,便努力抑制自己。以后她便经常视力模糊。有次,她坐在病床边的椅子上,右臂放在椅子上想着什么。突然她好像看见一条毒蛇从墙上向床爬去要咬父亲。她非常恐惧,想把蛇赶走,但放在椅臂上的右臂抬不起来,不能动了,也站不起来,整个右侧肢体失去知觉。她想祈祷,但什么也想不起来,以后便不能讲德语了。“失忆”缘于内心深处的爱 湖南省衡阳市第一精神病医院 谭贵星等 贵州女生雯雯在课堂晕倒,醒后不认识同学和老师,改讲普通话,说自己叫“霞霞”。同学们将她急送回家,雯雯则说这不是自己家,见到父母也说不是自己的父母。父母焦急,问她家在那理,她说记不太清,隐约记得“自家”有一幢五层楼房子,并说出家里的电话号码(区号属福建)。接下来的日子里,雯雯照常上学。同学们发现他性格较前开朗,花钱比以前大方,并注重梳妆打扮,但所学知识无损,学习、交往如常。熟悉她的同学反映,大约两年前,5 有个福建小伙子来此地作农资生意,经常找本地女孩玩耍,曾夸耀家里有一幢五层楼。半年多前那小伙子回老家了,雯雯曾与他通过几次电话。患病前一天,雯雯再拨那个电话时已成了空号。雯雯的父母感觉她变了个人似的,特别是听她总说要回“自己的家”很痛心,故而四处求助。此病在精神医学上称为癔病,是一种以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雯雯对自我身份无法正确识别和部分过去记忆的丧失称为解离症状。本病多具有癔病性人格基础,如好表现、好幻想、戏剧性,夸张性的情感表达,情感肤浅,暗示性高等,起病常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常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女性。从心理分析角度看,此案例中电话“空号”成了发病的心理诱因。患者雯雯艺进入情窦初开的年龄,在与福建小伙的交往中,暗暗产生了感情,并幻想与他过上甜蜜富裕的生活(住在五层楼房子)。但由于自己年龄还小,又在读书,意识层面不允许这种情感滋长,故而未向小伙表白。小伙离去后,由于仍有电话联系,尚可勉强满足雯雯的情感需求。但当电话突然“空号”后,她突然意识到爱情之线从此断裂因而潜意识冲突加剧。为了缓解冲突,在潜意识里使用了解离症状来实现愿望充当福建小伙爱人。这种戏剧性和夸张性的情感表达方式是癔症病人常用的,患者往往乐意保持这种角色,好像做了美梦而不愿醒来。治疗此病常用心理分析,使病人明白潜意识愿望与冲突:想成为福建小伙的爱人而小伙不知身在何方。一旦潜意识内容意识化后,“解离症状”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病人便“梦醒”了。他为什么想掐死孩子 湖南衡阳是心理卫生中心 谭贵星 小时候我常挨父亲的打,因此非常盼望得到父亲的关爱与鼓励。小学三年级期末考试我得了全班第三名,十分高兴地高地告诉父亲,他却毫无反应。我从此心生反叛,故意写错作业,上课不听讲,打架滋事,逃学,不回家,到六年级成了老师眼中最坏的学生。初中未毕业我就昏如社会,四处流浪。18 岁那年我认识了去年才成为妻子的女朋友,当年他的爱情及其父母的温暖使我重新振作,改变离我以往的人生轨迹。五年前,我突然觉得恋人很肤浅、世俗,并非我理想中的爱人,单良心不允许我弃她而去,犹豫了几年后还是与他结了婚。婚后我很不开心,常常莫名其妙地打妻子。得知她怀孕后,心理更烦,见到幼儿就有一种想掐死的冲动。我的孩子很快就要出世了,我不明白为何会有这么奇怪的冲动。王力 王先生想掐死孩子的冲动数与强迫意向,其原因是潜意识中本我的冲动和欲求太强,超我又给予严厉压制,使得自我难以承受而启动“替代”的防御机制,以使心理能量移植释放。从介绍的情况看,王先生是位矛盾感很强的人:在意识层面,他要遵守孝道及知恩图报,因此没有正面顶撞父亲,与不相爱的人结了婚;在潜意识里,他怨恨父亲,疏远妻子。婚后控制不住地打妻子,是源于潜意识中对不满婚姻的攻击。妻子怀孕后,他将“离婚”的念头强行压了下去(压抑),但随着孩子出世日期的临近,内心冲突加剧:孩子一出世就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道义和责任,进一步增加离婚的心理难度。时间的紧迫性要求尽快做出抉择,因而焦虑不安,心神不定。想掐死孩子是不希望自己孩子出世的潜意识表白(置换)。上述心理历程反映出王先生习惯化了的神经症性防御机制,严厉的父亲是他从小不敢正面反抗,被迫使用压抑和被动攻击等防御,故意写错作业,做坏孩子,婚姻延迟,想掐死孩子等均是使用压抑、被动攻击和置换的结果。王先生要彻底解除人生的困惑,必须勇于面对现实,学会使用成熟的防御机制去应付生活难题。(3)前意识:个体当前未意识到,但经提醒或集中精力回忆很容易进入意识层面的心理活动部分。6 2、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1)本我:又称伊特,是由肉体提供能量,并库存在无意识中的先天本能和基本欲望构成。它按“快乐原则”行事,要求立即满足。它与外部世界没有联系,属于无意识范畴。(2)自我:随着个体成长而产生的人格第二部分。它代表“理性”,是意识的重要部分。它按“现实原则”行事,指导“本我”以社会道德规范允许的方式满足自己。(3)超我:人格中最文明、最道德的部分。它随个体的成长而产生,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社会道德观念的“内化”。它包括“良心”与“自我理想”两部分。它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让“本我”适度适时的以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方式满足自己。因此,它按“道德原则”行事。正常情况下三者处于平衡之中,使个体适应环境。如果三者失衡,就会出现变态人格和失常行为,以及“焦虑”与“压抑”的情绪。如果“超我”“自我”太弱,不能控制“本我”,就会出现不道德行为。如果“超我”“自我”太强,不能让“本我”得到适当的满足,就会出现“压抑”与“焦虑”的情绪。(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1、反对弗洛伊德强调先天本能的自然主义倾向。2、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3、主张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三)新精神分析论 1、霍妮的“文化因素论”反对弗洛伊德对先天本能驱力的崇拜,主张人格是由环境和教育决定的。2、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认为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它决定了未来的安全或焦虑,进而决定了未来的自尊与自卑。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 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概念 所谓社会化,指个体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即成为一个能有效地参与社会,被社会接受和认同的人的过程。1、社会化是社会对其成员在思维、情感、价值观、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社会教化的过程。2、社会化是个体主动接受社会影响和社会文化的熏陶,适应社会,成为社会合格成员的过程。总之,社会化是个体与社会和他人互动,接受社会文化影响,学习与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过程。早期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一)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生活自理技能社会化 2、谋生技能社会化(二)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1、法律规范社会化 2、道德规范社会化(三)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7 人生意义社会化(四)培养社会角色 让个体获得并履行社会角色和相应的行为规范。三、社会化的基本条件(一)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1325 年的生活依附期给个体接受社会化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时间条件。(二)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人类异常复杂的神经网络和脑为社会化提供了神经基础,使人类具有了超越本能的能力。四、个体社会化的载体(一)家庭 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二)学校 正式性,严格性。(三)大众传媒 能绕过个体的心理防御机制,避免逆反心理。(四)参照群体 其规范是个体行为的指南,指导个体行为的参照框架,个体自我评价的标准。五、社会化的分类(一)语言社会化 个体的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语言中蕴含的知识、规范与观念必然对掌握这种语言的个体产生深刻的影响(二)性别角色社会化 个体学会按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规范形式的过程。1、性 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2、性别 男女在人格(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3、性别角色 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所造成的男女在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方面的差异。家庭、学校和社会对男女儿童不同的性别期待和强化,以及儿童对这些期待的认同与模仿是产生性别角色的机制。(三)道德社会化 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的过程。1、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道德认识)2、道德情感 个体伴随道德观念产生的内心体验。3、道德行为 个体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其最高境界是道德行为习惯。(四)政治社会化 个体学会和接受现时社会政治制度的过程。其发展经历三个连续的阶段:1、国家形象阶段 个体热爱国旗、国歌和国家领袖画像。8 2、抽象国家观念阶段 个体热爱国家、政党等抽象观念。3、国家组织系统阶段 个体将爱国观念扩展至国际舞台。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一、社会角色的概念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本质上反映了社会和他人对特定地位的个体的行为期待。二、社会角色的分类(一)先赋角色与成就角色 按角色获得方式是先天因素还是后天努力来划分。(二)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来划分。(三)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 按角色的功能是追求实际利益还是表现社会秩序来划分。(四)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按角色承担者当时是否意识到正在表现角色行为的心理状态来划分。三、角色扮演(一)角色期待 社会和他人对这一角色的期望。(二)角色领悟 个体对所扮角色的认识和理解。(三)角色实践 个体在实际社会生活中表现其社会角色行为的过程。四、角色失调 个体在角色扮演中心理上感受到矛盾、障碍,甚至失败。(一)角色冲突 个体角色扮演中心理上感受到矛盾与冲突。1、角色间冲突 个体在角色扮演中感受到几个角色之间互相冲突、互不相容。2、角色内冲突 他人对同一角色的不同期待所引起的角色扮演者的心理冲突。(二)角色不清 个体对所扮演的角色,或公众对新角色认识不清,使扮演者焦虑不安或扮演不当。(三)角色中断 角色扮演者因某一原因使角色扮演暂时中断。(四)角色失败 角色扮演者永远退出某一角色。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与自尊(一)自我的概念 1、自我 自我又叫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2、主我与客我 9 詹姆斯关于自我的概念,主我是认识者的我,行动的我,是自我的动力成分(当个体知道自己能作用于物体和他人,如能用手推让物体移动,打孩子能让孩他哭,与此观念相对应的自我即为主我)。客我是被认识的我,是被观察者(个体对自己个性的所有认识与评价的内容都与客我相联系)。客我反过来又制约主我的活动。3、镜我 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本质上是个体认为他人是如何“看”自己的。4、自我概念与真实自我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和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与真实自我相比,自我概念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二)自我的结构 1、物质自我 个体对自己身体层面的看法。是其他自我的“载体”。2、心理自我 个体对自己诸如态度、信念、价值观等人格特征的看法,即对自己心理世界的认识。3、社会自我 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又被他意识到的自我。是自我概念的核心,4、理想自我 个体期待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往往是推动个体行动的重要原因。5、反思自我 个体如何认识和评价社会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这是自我概念反馈的层面。(三)自我概念的功能 1、保持个体内在一致性功能: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自我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2、解释经验功能:不同自我概念的人对一个相同的事件会有不同的认识与理解。3、决定期望功能: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会决定他的自我期望,进而会影响他的行为表现,而他的行为表现又会最终决定他人对他的期望。(四)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1、生理自我: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2、社会自我:了解社会对自己的期待,并据此行动。3、心理自我:个体对自己心理活动及其特征的认识与调节。(五)自我概念的测量 二、身份(一)身份的定义 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和处境地位所决定的自我认同。其中由社会地位所决定的地位身份是身份的主体。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二)身份的特点 1、客观性:个体的地位是他人与公众认可的,故身份具有客观性。2、主观性:身份以自我概念为主要表现形式(内容),而自我概念又是个体对自己身份的意识(认知),故身份具有主观性。3、多重性:个体往往具有许多身份,故身份具有多重性。4、稳定性:某些身份终生不变,其他身份在一定时期也是相对稳定的,使身份具有稳定性。身份的稳定性对个体的心身健康与行为一致性是很重要的。5、契约性:现代社会的任何身份也是一种社会契约,伴以规定的权利义务。三、自尊 10(一)自尊的概念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詹姆斯提出:自尊=成功抱负(二)影响自尊的因素 1、良好的亲子关系 2、成功行为的反馈 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 4、根据相似性原则进行社会比较(三)自尊的测量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基本概念 1、社会知觉的定义:社会知觉是在各种社会信息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知觉。2、社会知觉与一般知觉的区别(1)对象不同:一般知觉的对象是物或自然信息,社会知觉的对象是人和其他社会信息。(2)认知过程不同:一般知觉不牵涉到判断、推理等高级认识过程,而社会知觉牵涉到判断、推理等高级认识过程。(3)影响因素不同:一般知觉的内容主要取决与认知对象的特征,而社会知觉的内容还取决与认知者本人的特征。二、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一)认知者的经验图式 1、什么是图式: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2、图式的作用:(1)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个体在知觉他人时,往往与图式有关的信息处于注意的中心。(2)影响记忆:个体在社会知觉中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3)影响自我知觉:个体会根据自我图式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4)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个体倾向于用图式解释知觉对象。3、图式的种类 包括个人图式、角色图式、群体图式、事件图式等。(二)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个体选择认知对象会受动机兴趣的影响。感兴趣的事情,能满足需要、符合动机的事物往往成为注意的中心和认知的对象。(三)认知者的情绪:积极情绪下容易看到被认知者积极的品质,消极情绪下容易看到消极品质。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一)印象: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二)印象形成:个体对认知客体形成印象的过程。(三)第一印象:人们初次见面,在极其有限的信息基础上形成的对人知觉称为第一印象。如果第一印象好,人们倾向于多看他人的优点而忽视他的缺点,如果第一印象不好,则倾向于多看他人的缺点而忽视他的优点。这种有偏的收集信息的方式导致第一印象常有偏差。二、印象形成的效应(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最先获得的信息,以及最近获得的信息,与中间获得的信息相比,强烈地左右对人知觉 11 的内容,这一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的形成机制。心理学家卢钦斯设计了两段文字分别描述一个叫吉姆的孩子上学与放学的情景。上学一段(E 段)描写吉姆与朋友一起上学,在阳光下取暖,在商店与熟人聊天,与前几天刚认识的女孩打招呼。放学一段(I 段)描写吉姆独自一人回家,走在街道阴凉的一边,在商店静静地等候买东西,见到前几天刚认识的女孩不打招呼。卢钦斯按照“E I”、“I E”、“只有 E”、“只有 I”的方式呈现材料,结果“E I”方式有 78的被试认为吉姆友好热情,“I E”方式有 18的被试认为吉姆友好热情,“只有 E”方式有 95的被试认为吉姆友好热情,“只有 I”方式有3的被试认为吉姆友好热情。这是首因效应的实验。A君性格 B 君性格 精明的 嫉妒的 勤勉的 倔强的 冲动的 善变的 善变的 冲动的 倔强的 勤勉的 嫉妒的 精明的 发现受试者多对 A君作出正面评价,对 B 君作出负面评价。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二)光环效应:又叫晕轮效应。指人们倾向于将某人某一显著的好或显著的坏的特征推广到他的其他方面,产生“一好皆好,一坏皆坏”的现象。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盖全的现象。(三)刻板印象:人们对某一群体的人有一种概括的先入为主的公式化的看法,如认为北方人豪爽,南方人精明,知识分子文雅等。这一印象称为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建立在“相同生活背景下的人具有相似性”的观点之上,故有合理性,它可以让人执简驭繁,快速认识别人,故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但它又是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往往具有消极的性质。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一)加法模式:将被认知者各种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总和。特别讨人喜欢(6)有点谨慎(1)7(二)平均模式:将被认知对象的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特别讨人喜欢(6)有点谨慎(1)2 3.5(三)加权平均模式:不仅考虑被认知者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而且从逻辑上各种特征的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征的权重,然后将权重与每种特征的强度相乘,最后加以平均。例 1:打个比方说,对一个人的综合评价,你给他打 100 分,你的老板给它打 60 分,如果平均,则是(100+60)/2=80 分.但因为老板说的话分量比你重,假如老板的权重是 2,你是 1,这时求平均值就是加权平均了,结果是(100*1+60*2)/(1+2)=73.3 分,显然向你的老板那里倾斜了。假如老板权重是 3,你的权重是 1,结果是(100 1+60 3)/(1+3)=70。这就是根据权重的不同进行的平均数的计算,所以又叫加权平均数。例 2:你的平时成绩是 80 分,期末考成绩是 90 分,老师要计算总的平均成绩,就按照小测40、期末成绩 60的比例来算,所以你的平均成绩是:8040+9060 86 12 我们如果将上例的“平时成绩”换成“能力”,“期末成绩”换成“品德”,就可求出一个人“德才兼备”的加权平均值。(四)中心品质模式:人们往往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其中,真诚、热情是积极的中心品质,虚伪、冷酷是消极的中心品质。中心品质模式跟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中的实际情况。四、印象管理(一)印象管理的概念 印象管理是个体(认知对象)以一定方式(输出行为)影响他人(认知者)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二)印象管理的作用 1、有利于个体适应社会生活。2、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对他的角色的期待。(三)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 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 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 4、投人所好 专栏 2-6 中国人印象管理的目的和策略是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维护自己的“面子”,即“好面子”。中国人重视的是在“重要他人”眼中的面子。重要他人包括家人、朋友、邻居和同事。第三单元 归因 一、归因的概念 个体根据有关信息推论自己或他人行为原因的过程叫归因。二、行为原因的分类(一)内因与外因(海德)1、内归因:内部归因,又叫性格归因。认为行为的发生乃是由于此人的个人性格特征和其他个人因素所致。2、外归因:外部归因,又叫情景归因,认为行为的发生乃是由于个人之外的外部环境因素所致。(二)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 1、稳定性归因:将行为原因归因于“能力”“任务难度”等稳定性因素。2、易变性归因:将行为原因归因于“努力”“机遇”“个人身心状况”“他人的反应”等不稳定因素。3、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原因(1)可控性归因:将行为原因归因于“努力”这一可控性因素。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人们更可能对行为作出变化的预测,因为个体努力了,预测行为的结果就会好,个体不努力,预测行为结果就不理想。(2)不可控归因:将行为原因归因于“能力”“任务难度”,不稳定因素有“努力”“机遇”“个人身心状况”“他人的反应”等不可控因素。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作出准确的预测,如用“能力”这一不可控因素,我们可以准确预测“白痴考不上大学本科”。参考材料:维纳成败归因理论 13 维纳认为,对于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应该包括三个维度,六个因素:一、成败是由于内在还是外在的因素导致,内在因素有“能力”“努力”“个人身心状况”,外在因素有“任务难度”“机遇”“他人的反应”。二、这些因素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稳定因素有“能力”“任务难度”,不稳定因素有“努力”“机遇”“个人身心状况”“他人的反应”。三、这些因素是个人可控的还是不可控的,可控因素有“努力”,其余皆为不可控因素。三、控制点理论(罗特)1、内控者:他们认为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自己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即相信“凡事操之在己”。2、外控者:他们认为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自己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所造成的,他们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即相信“凡事成事在天”。罗特认为,内控者的生活态度比外控者要积极一些。四、归因原则(一)不变性原则 海德认为,人们倾向于寻找某一特定的结果与某一特定的原因之间的不变联系。如果某一特定的原因在许多情景下总是与某一特定结果相伴,即有 A 就有 B,无 A 就无 B,那么 A即为 B 的原因。(二)折扣原则 凯利认为,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要打折扣。(三)协变原则 凯利认为,人们归因时必须根据下面三方面信息一块来考虑,才能发现原因,作出正确的归因。(例如,当你看到你的一位朋友指着一匹马并大声尖叫,你想判断是危险正在临近还是他疯了所导致,那么你必须考虑如下三因素):(一)归因三因素 1、特异性信息:指个体的行为是否只针对某一刺激客体发生,即该行为是否是特定情境下的具体行为。在上例你必须考虑你的朋友是否对所有的马都大喊大叫,如果只对该匹马大喊大叫,则特异性高,见到所有马都大喊大叫,则特异性低。2、共同性信息:指其他人对同一刺激反应是否相同,即他人在同样情境下是否也产生同样的行为。在上例你必须考虑是否在场的所有人都指着该匹马大喊大叫,如果是,则一致性高,否则一致性低。3、一致性因素:指个体在不同背景下(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对该刺激是否做出相似的反应,即过去该行为是否反复出现以回应这一刺激。在上例你必须考虑过去这匹马是否一直让你的朋友大喊大叫,如果是,则一贯性高,否则一贯性低。(二)实际应用 一般说来,我们可以依据下列组合进行归因:三维信息 归因类型 特异性 共同性 一致性 14 高 低 高 高 低 低 高 高 低 刺激客体 行为主体 情景 以上例来说明,如果该朋友见到所有的马都大喊大叫(特异性低),而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指着该匹马大喊大叫(一致性低),该朋友过去一直见到马就大喊大叫(一贯性高),则应对他进行内部归因,是他的(胆小或好奇的)个性或某种个人原因导致他见到该马大喊大叫的。如果该朋友只在该情景下对该匹马大喊大叫(特异性高),而在场的所有人都指着该马大喊大叫(一致性高),在过去类似情况下该朋友见到该匹马也会大喊大叫(一贯性高),则应对他的行为进行外部归因,是当时的危险场面导致了该朋友大喊大叫。五、影响归因的因素(一)社会视角 行动者与观察者对行动者行为的归因有明显的不同。(二)自我价值保护 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归因,归因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1、成败归因 成功时个体倾向于内归因,失败时倾向于外归因。2、竞争条件下的成败归因 在竞争条件下,个体倾向于将他人的成功作外归因,对他人的失败作内归因。这种倾向又叫动机性归因偏差。(三)观察位置 人们往往把事情的原因归因于突显的、在注意中性的人或物。(四)时间因素 随着时间的流逝,归因越来越具有情境性,即容易利用背景,而不是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进行归因。第四章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一单元 社会动机概述 一、社会动机的概念 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叫社会动机。二、动机过程 需要 心理紧张 动机 行为 目标 需要满足 新的需要 三、社会动机的功能(一)激活功能:发动与维持行为。(二)指向功能:使行为指向目标。(三)维持与调节功能:能维持行为直到达到目标,行为受阻时,使行为以别的形式继续存在(转变目标或转变动机)。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 U性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动机过低或过高,均会导致活动效率下降。1、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2、最佳动机水平随活动的不同和个性的不同而异。15 3、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 一、亲合动机(一)亲合动机概念: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协作友好的心理倾向。(二)亲合的起源 1、亲合起源于依恋。2、依恋有先天因素的影响。后天的亲子间的相互强化能增强依恋。(二)亲合的作用 1、满足个体诸如交往、尊重等社会性需要。2、获得信息。3、减少心理压力。4、避免窘境。(三)影响亲合的因素 1、情境因素:压力会增强亲合。2、情绪因素:恐惧增强亲合,焦虑降低亲合。3、出生顺序:亲合倾向随出生顺序递减。二、成就动机(一)成就动机概念 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二)成就动机的重要性 1、有利于个体的发展。2、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抱负水平 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个体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的强弱,也与个体以往的成败经验有关,成功的经验可提高抱负水平。(三)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1、目标的吸引力:目标吸引力越大,成就动机越高。2、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很有把握的事与无获胜机会的是均不会激发高的成就动机。因为这两类事的目标价值都较小,激励作用也小。3、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越多,成就动机就越高。(四)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1、家庭教养方式:成就动机与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严格程度成正相关,和谐的家庭氛围,指导、劝告式的引导有利于儿童成就动机的发展。2、社会氛围: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儿童成就动机的发展。三、权力动机(一)权力动机概念 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二)权力需要与权力动机 权力需要是权力动机的决定因素。(三)积极的权力动机与消极的权力动机 16 积极谋求权力的动机称为积极的权力动机,保持权力的动机称为消极的权力动机。(三)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 1、对社会控制的需求 2、对无能的恐惧 四、侵犯行为(一)侵犯行为的概念 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有侵犯动机引起。(二)侵犯的构成 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构成。按社会评价可划分为反社会侵犯、亲社会侵犯和被认可的伤害行为。(三)侵犯的原因 1、本能论的解释(1)弗洛伊德“死本能”弗洛伊德认为,侵犯是性本能的一部分。人生而具有“生本能”与“死本能”,“死本能”指向外部则导致破坏与侵犯,指向内部则导致自杀与自残。(2)洛伦茨习性学 洛伦茨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具有生物保护的意义,有利于生物的求食、保护生存领地,保护幼体、求偶(传递优秀基因)。2、挫折侵犯学说 多拉德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1)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成正比例关系。(2)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呈正比例关系。(3)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侵犯行为是后天习得的,学习是侵犯的重要决定因素。自然,也可通过学习消除侵犯。三、侵犯的影响因素(一)情绪唤起水平 高的非特异性的情绪唤起水平(可由吸毒、醉酒)会直接导致个体的侵犯行为的增加,特异性情绪的唤起(色情暴力片导致的性唤起与暴力唤起)也能增加侵犯的可能性。(二)道德发展水平 个体道德发展水平越高,侵犯越约难发生。(三)自我控制能力 个体自我意识与自我控制能力下降,侵犯行为就比较容易发生。(四)社会角色与群体 如果社会对某一社会角色较为容忍(如幼儿),侵犯会明显增加。在群体活动时(如球迷骚乱)侵犯会增加。(五)大众传媒的影响 暴力与色情影片能增加侵犯。专栏 2-6 去个性化与侵犯行为(一)去个性化概念:个体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二)群体活动是去个性化最常见的情境。17(三)去个性化会使人的侵犯行为增加。五、利他行为(一)什么是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是指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