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竞赛试题及答案(一).pdf
高一学科竞赛生物试题考试时间:1 2 0 分钟 试卷总分:1 2 0 分注意:所有答案必需填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卷!第 卷(本卷两大题,74小题,共 84分)一.单 项 选 择 题(下列各题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代号选填到答题卷中的相应空格内,每 题 1 分,共 6 4 分)IIw o t 501m(蝴 )有 花 无 花I部 子 W微 )I 1一 Iw w(翻 (醐 )1.右图是某同学建立的一个生物分类图表。各代表一种生物。下列哪组生物不能用该图表分类A.蘑菇、银杏、葫芦薛、水绵B.流感病毒、松、铁线蕨、海带C.大熊猫、水杉、砂秽、衣藻D.大肠杆菌、大豆、水稻、葫芦群2 .下列生物体内物质中,基本组成单位相同的一组是A.纤维素和维生素 B.糖原和抗原C.质粒和中心粒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3 .下列哪一构造或物质中不含“核糖”A.叶绿体B.线粒体C.D N AD.t R N A4 .下列不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的是A.内质网 B.溶酶体 C.核膜 D.荚膜5 .下列各组细胞器膜的物质含量差异最大的是A.细胞膜与高尔基体膜 B.高尔塞体膜与内质网膜C.内质网膜与细胞核膜 D.线粒体的内膜与外膜6 .下列对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细胞中唯一含有尿嗦咤的细胞器 B.仅分布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C.不含磷脂,因此不含有磷元素 D.其形成与核仁密切相关7 .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最主要的原因是移植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可在患者体内()A.正常生长 B.增殖并分化成多种细胞 C.分泌抗体 D.杀死各种病原菌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 N A 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B.每种氨基酸仅有一种密码子编码C.D N A 复制就是基因表达的过程 D.D N 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9.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 H等因素影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环境因子不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 B.不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的基因型都相同c.黄曲霉毒素致癌是表现型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是表现型D.黄曲霉1 0.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A.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B.一个细胞周期中D N A 含量随时间的变化C.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D.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 R 含量的变化1 1.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 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D.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1 2.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待测物质检测试剂预期显色结果D N A甲基绿红色脂肪苏丹HI橘黄色淀粉斐林试剂蓝色蛋白质双缩腺试剂紫色A.B.C.D.1 3.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A.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 B.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C.m R N A 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 D.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1 4.下图是某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的代谢示意图,关于酶活性的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抑制A.丁物质既是酶催化生成的产物,也是酶反馈抑制物。B.戊物质通过与酶结合导致酶结构改变而是其失去活性。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任意一种过量时,酶的活性都有受到抑制。D.若此代谢的终产物不断地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的抑制作用。1 5 .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A.在 4。C条件下易变性 B.只含有C、H C.也能催化淀粉合成 D.含有竣基1 6 .利用地窖贮藏种子、果蔬在我国历史悠久。地窖中的(电浓度较高,有利于A.降低呼吸强度 B.降低水分吸收 C.促进果实成熟 D.促进光合作用1 7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细胞,正确的结论是A.叶绿体在细胞内是固定不动的 B.叶绿体在细胞是均匀分布的C.叶绿体的存在是叶片呈绿色的原因 D.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不含线粒体1 8.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 D N 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A.重组D N 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B.诱发D N 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C.设法把D N 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 N 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1 9.右图曲线示人体内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D N A含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为减数分裂,则处于c d期的细胞都含有2 3对同源染色体B.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cd段C.若为有丝分裂,则细胞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be时期D.若为有丝分裂,则ef期的细胞都含两个染色体组20.下列有关淀粉与糖元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消化道内可能存在淀粉,但不可能存在糖元B.人体消化道内可能存在糖元,但不可能存在淀粉C.人体细胞内可能存在淀粉,但不可能存在糖元D.人体细胞内可能存在糖元,但不可能存在淀粉21.下列AD图(方框示叶肉细胞,箭头示物质运动方向)中,能反映左图中P点所示状况的是2 2.右图为细胞周期中部分细胞核的变化示意图,此过程A.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染色质复制B.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C.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渐解体D.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变粗23.在人体的肝细胞和神经细胞内,相同的是染色体数;D N A的构造:R N A的量;AT P 的构造;酶的种类A.B.C.D.2 4.下列有关物质(或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多糖、蛋白质、核酸的单体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B.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支架C.碱基对构成D N A的骨架D.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丝构成2 5.阳光穿过森林中的空隙形成“光斑”,它会随太阳的运动和枝叶的摆动而移动。右图表示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在“光斑”照射前后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 O?和释放的有关曲线,此曲线说明38642氧mihs速率0 t 20 140 60 80光班 光班 B卿sec)开蛤 移开A.“光斑”照射前,光合作用无法进行n l后、I0W3二氧化裱吸收速率W8642B.“光斑”照射开始后,光反应和暗反应迅速同步增加C.“光斑”照射后释放曲线的变化说明暗反应对光反应有限制作用D.C O?曲线AB 段的变化说明进行暗反应与光照无关26.有研究者提出:叶绿素的合成既与外界条件有关,又与植物自身有关。为检验这一假设,有人利用豌豆苗做了如下实验:将剪去两片子叶的豌豆幼苗分成四组,在不同条件下培养,实验方法及结果见表。组别甲乙丙丁培养液完全培养液 缺美培养液 完全培养液 完全培养液光、温控制 光照,25 C 光 照,25 黑 暗,25 光照,10 实验结果绿色黄色黄绿色但这个实验不能证明子叶在叶绿素的合成过程中有何作用。为此,需补充设计一组新的实验。你认为应如何设置.实验材料取完整幼苗;培养液用蒸储水:光、温控制为:光 照,25 o.实验材料取完整幼苗;培养液用缺镁培养液:光、温控制为:光照,25 0.实验材料取完整幼苗:培养液用缺镁培养液:光、温控制为:黑暗,10。.实验材料取完整幼苗;培养液用蒸储水;光、温控制为:黑暗,10oA.或 B.或 C.或 D.或27.研究发现,某些植物在秋冬受低温袭击时,呼吸速率先升高后降低:持续泠害使根生长迟缓,吸收能力下降,但细胞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有明显的提高。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冷害初期呼吸作用增强,放出的热量有利于抵御寒冷B.温度下降,淀粉水解成可溶性糖比较旺盛,可提高细胞液浓度,使冰点降低C.低温使细胞内结合水含量降低,自由水含量增加,以适应低温环境D.低温使细胞呼吸减弱,限制根细胞吸收矿质营养,导致吸收能力下降28.将某一绿色植物置于一个大型密封玻璃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给予充足的光照,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每小时减少了4 5 m g;放在黑暗条件下,容器中二氧化碳每小时增加了 20m g,据实验测定,这棵绿色植物在上述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制造葡萄糖总量4 5 m g。据此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该绿色植物光照条件下比黑暗条件下,呼吸强度大B.该绿色植物光照条件下比黑暗条件下,呼吸强度小C.一昼夜中只需接受6.5 h 光照,该绿色植物就能正常生长D.一昼夜中至少需接受8 h 光照,该绿色植物才能正常生长29 .狼体内有X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兔体内有Y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狼捕食兔后,狼体内一个细胞中含有的蛋白质种类和氨基酸种类最大可能是A.X +Y,大于 4 020 D.小于 X,20B.X,20C.大于X,3 0.如发现细胞内出现一双链结构同时含A、T、C、G、U 五种碱基,则表明有可能正发生A.缩合解B.转录 C.翻译 D.水3 1.大豆种子中,种皮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由等位基因A 和 a控制;子叶饱满对皱缩为显性,由等位基因B 和 b 控制。假设一个豆荚只结三粒种子,那么以黄种皮、饱满孑叶的杂合子品种(Aa Bb)相互杂交,结出的豆荚里3 粒种子分别为2 粒黄种皮、饱满子叶和1 粒黄种皮、皱缩子叶的概率是B.27/6 4C.24 3 /4 0 9 6 D.7 29 /4 0 9 83 2.一环状DN A分子,设其长度为1。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该分子上有3 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DN A分子在 3 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0.3、0.5、0.2 三种不同长度的DN A片段。现有多个上述DN A分子,若在每个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酶切后,这些DN 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线状DN A的种类数是A.4B.5C.6D.73 3 .某植物茎的高度受两对基因的控制,若 AABB高 10 c m,a a b b 高 4 c m,每一显性基因使植物增高1.5 c m,今有Aa Bb X Aa Bb,其后代高7 c m 的约占:C.1/8D.3 4 .图示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吸收N a 与某种条件之间的关系,假定其他条件均为理想状态,图中横坐标所指的“某条件”最可能是A.载体数量 B.氧气浓度C.光照条件 D.温度变化3 5 .某个生物三对等位基因分布在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图表示该生物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基因的类型,判断其精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不考虑交叉互换)A.2 个 B.3 个 C.4个 D.5个3 6.假设蜜蜂的显性基因B产生野生型眼色(棕色),其隐性等位基因b产生粉色眼。如果粉色眼峰王与棕色眼雄蜂交配,则它们的后代最可能是A.只有野生型颜色的后代 B.野生型雌峰与粉色眼雄蜂C.只有粉色眼后代 D.所有雄蜂为野生型RQ|*-1-a b c氧分压3 7.呼 吸 商(R Q)=呼吸作用释放的CO?量/吸 收 的 量。下图是生物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呼吸商与氧分压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呼吸商越大,细胞呼吸产生的CO?越多B.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点C.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D.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3 8.一株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成年果树,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与呼吸作用和光舍作用强度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曲线所示。若使P点右移可达到增产目的,据右图,使 P点右移的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A.合理施肥,增加叶的光合面积B.降低温度,碱少呼吸消耗C.增加光照强度,提高光能利用率D.修剪枝叶,降低叶面积指数3 9.将大肠杆菌在含有土标记的N H C 1 培养液中培养后,再转移到含有1 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小时后提取D N A 进行分析,得出含施的D N A 占总D N A 的比例为1/1 6,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A.1 小时 B.1.6小时 C.2小时 D.4小时q T T T T T 含a G q/.x40.右下图表示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某一生命活动过程。掘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过程完成的场所是核糖体B.在不同组织细胞中该过程的产物无差异C.该过程涉及碱基互补配对和能量的消耗D.该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41.以下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 RN A B.病毒无细胞结构,内含核糖体C.病毒可以独立进行新陈代谢 D.病毒的衣壳是利用宿主的氨基酸合成的42.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实验躁作方法或结果,其中不正确的A.甘蔗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实验材料B.蛋白质和双缩腺试剂作用呈紫色反应,该过程不需要加热C.测定绿色植物的呼吸速率时需在暗处进行,这样可以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呈蓝绿色4 3.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一项是选项 实验目的主要实验步骤A酶催化具有高效性实验组:2 矶3%乩。2 1m L 过氧化氢酶 保温5m i n对照组:2 m L 3%H2O2 1m L 蒸储水 保温5m i nB酶催化具有专一性实验组:2 m L 3%可溶性淀粉1m L 新鲜唾液保温5m i n 斐林试剂检验对照组:2 m L 3%蔗 糖 1m L 新鲜唾液 保温5m i n斐林试剂检验C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5m L 3%可溶性淀粉2 m L 新鲜唾液 碘液f每隔5分钟将溶液温度升高10,观察溶液蓝色变化Dp H 影响酶的催化活性向三支试管中依次各加入:2 m L 3%可溶性淀粉、1m L 不同p H 缓冲溶液和1m L 新鲜唾液,在适宜温度下保持5m i n 斐林试剂检验44.一种细菌的R N A 由3 6 0个核昔酸组成,它所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A.约 3 6 0 个 B.整 12 0 个 C.约 108 0个 D.少 于 12 0个45.下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甲中一定含有S、P等元素B.过程发生所需的模板和运输乙的工具都是R N AC.多肽中乙的数目等子丙的数目D.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是细胞多样性的根本原因46 .豚鼠中黑色皮毛(B)对白色皮毛(b)为显性,群体中两杂合黑色豚鼠互交,子代中前两只都表现为黑色皮毛的机率为A.大于 7 5%B.约 56%C.约 40%D.约 6%47 .某种植物细胞在浓度分别为2 00m m o l /L和 400m m o l /L的M 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收M的速率都是10m m o l/m i n。对此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B.细胞吸收M需要载体蛋白参与C.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不足D.所需能量供应48 .右图是线粒体内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中F。和 B两部分构成 A T P 合成酶。F。镶嵌在膜中,则居位于A.线粒体内外膜之间 B.细胞质基质中C.线粒体基质中 D.线粒体外膜中4 9 .T B T 的类似物三甲基锡可以抑制三磷酸腺甘酶(促进A T P的水解)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内能量的直接供应。植物细胞内受此影响的场所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 B.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C.线粒体和叶绿体及细胞质基质 D.一切消耗能量的地方5 0 .下列物质在元素组成上最相似的一组是A.A T P、D N A、R N A生长素、生长激素、性激素C.核糖、核糖核昔酸、核糖核酸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B.D.淀粉、淀5 1.下图为研究草蠕呼吸速率而设计的实验装置及结果,其中毛细管截面积为R m m?,则草蠕的呼吸率(以吸入氧气的体积为准)应为实势装置对照装置固体氢氧化钾30分钟后 实验开始时草 蛙 水 滴 位 置 水满位置毛细管实 验 开 始 时30分钟后水滴隹置 水滴位置A.R X (L L2)C.2 R X (L i L2)m m3h 1L2)m m:ihHB.2 R X L i m m 1D.2 R X (L i 5 2.以下对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有机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多肽链在核糖体上一旦合成便具有生物活性B.质量相同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相同的C.细胞核内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D.全部的抗体、绝大多数的酶、部分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5 3.某人全身浮肿,去医院作尿液检查,化验师做如下操作:取稀释尿液2 m L 一加 0.lg/m L N aO H 溶液2 m L 摇匀一加0.O lg/m L C u S O i 溶液3 4滴摇匀f观察结果有紫色出现。据此可判断,该人可能患A.糖尿病 B.肾小球肾炎 C.脂肪肝 D.肾小管肾炎5 4.假如检测得知一个D N A 分子某种碱基的数目为x,其占碱基总数量比例为y,以下推断正确的是A.该 D N A 分子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数是x x/y 或(3 x/2 y)-B.喋吟与喀咤的比例为x/(1 -y)C.与被测碱基互补的碱基比例为(1 -y)/2D.与被测碱基不互补的碱基数目为x/(y -1)5 5.用一定剂量的a射线处理棉花幼苗,一段时间后,发现棉花幼苗不能再吸收K+了,其他离子却能正常吸收,最可能的原因是A.a射线杀死了右载体 B.a射线改变了控制K+载体合成的基因C.a 射线破坏了催化K+载体合成的酶胞已被杀死,不能再进行主动运输D.棉花细5 6.从某动物的睾丸中取出的两个精细胞,其染色体组成如下图所示。如果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关于这两个精细胞来源的猜测,错误的是A.可能来自一个精原细胞B.可能来自一个初级精母细胞C.可能来自两个初级精母细胞D.可能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57.一位同学在观察某植物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在目镜1 0 X,物 镜 10X的条件下,发现一个视野内有16个细胞处于分裂期,将物镜换成40义后,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有A.4 个 B.1个C.0 个 D.不能确定5 8.下列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不是采用假说一演绎法的是A.孟德尔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揭示分离定律B.萨顿研究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C.摩尔根用果蝇做杂交实验,研究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 N A分子自我复制5 9.右图甲中4号为A病患者,对1、2、3、4进行关于A病的基因检测,将各自含有A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 N A片 段(数字代表长度)用电泳法分离,结果如右图乙。下列有关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长度为9.7单位的D N A片段含有A病基因B.乙图中的个体d是系谱图中的4号C.3与某A病基因携带者结婚,生一个A病孩子的概率为1/6D.系谱图中3号个体的基因型与1、2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6 0.下图为渗透作用实验(A 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开始如图一,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发生变化,上、乩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液面的高度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B.图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C.图一 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率D.图二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等于B中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率6 1.右图是某生物膜的一个小片段,请据图选出合理选项A.该生物膜一定是线粒体内膜的片段B.A T P 与 A D P 的相互转化可以发生在所有活细胞内C.所有的生物膜上都有A T P 合成酶D.该生物膜一定是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的片段62.小麦的粒色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R和 n、R2和 n 控制。R和 R z 决定红色,n 和 n 决定白色(说明R和 R 2 的遗传效应相同)。麦粒的颜色随R的数量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 R R 2 R 2)与 白 粒(nnr 2 r 2)杂交得F”居自交得F 2,则 F 2 的表现型有A.4种面 B.9种C.5 种 D.1 0 种6 3.高粱非糯性(N)对 糯 性(n)为显性,抗 病(M)对不抗病(m)为显性。用非糯性抗病和糯性不抗病的两纯种高粱杂交,让以自交三代,在自然情况下,基因频率的变化是A.N逐渐增大、M 逐渐增大 B.N基本不变、M逐渐增大C.N基本不变、M 基本不变 D.N逐渐减小、M逐渐减小6 4.以下关于教材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可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B.“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可选用盛花期的碗豆花药为实验材料C.在“调查研究遗传方式”实验中,一般在患者家系中调查D.“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 0 小题,每小题2分,共 2 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1 个 或 1 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才能得分。65.能合成多糖的结构是A.叶绿体 B.内质网C.高尔基体 D.核糖体66.大多数老年人头发变白的直接原因是头发基部细胞内()A.物质转运加速 B.新陈代谢变缓C.呼吸速率加快 D.与黑色素合成相关的酶活性降低6 7 .有关真核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丝分裂过程核膜不消失B.动物细胞仅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值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不形成细胞板D.无丝分裂仅出现于高等生物的衰老细胞6 8.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 5 和 3 0,下图为该植物处于3 0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将温度从3 0下降到2 5 时,a、d点均下移B.b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C.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D.c点时该植物的 产 生量为I V|V2|6 9.正常情况下,胰腺的静脉血中含有A.胰岛素 B.胰蛋白酶 C.葡萄糖 D.027 0.根据细胞的功能推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汗腺细胞比肠腺细胞具有更多的核糖体 B.心肌细胞比唾液腺细胞线粒体多C.胰腺细胞比心肌细胞高尔基体多 D.生命旺盛的细胞比衰老细胞线粒体多7 1.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 N 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7 2.己知果蝇杏眼(a p)与 卷 翅(c u)皆为隐性突变基因,正常基因分别为红眼(a p*)与 直 翅(c u*)。若一只杏眼卷翅雌果蝇与一只红眼直翅雄果蝇交配,其后代各种外表型所占的比例为:1/4杏眼直翅雄果蝇、1/4杏眼卷翅雄果蝇、1/4红眼直翅雌果蝇、1/4红眼卷翅雌果蝇,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杏眼基因位于X染色钵上 B.卷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亲代雄果蝇的眼色基因型为a p*a p D.亲代雄果蝇的翅型基因型为c u*c u7 3.下列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中,表述错误的是A.将植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是活细胞B.在高倍镜下观察,若发现细胞质流动,则表明细胞是活的C.将某细菌与水绵一起制成临时装片,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若发现细菌没有趋向水绵照光部位,则说明细菌为死细胞D.洋葱根尖经解离后,若发现细胞被龙胆紫溶液染上了色,则表明根尖细胞在解离前已死亡7 4.将培养过程中处于不同细胞周期的哺乳动物细胞融合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当S期细胞与G期细胞的质膜融合后,G i期细胞马上进入S期B.当S期细胞与&期细胞的质膜融合后,两细胞各行自己的周期C.当M期细胞与G期细胞的质膜融合后,G i期细胞马上进入S期D.当M期细胞与G期细胞的质膜融合后,G i 期细胞很快进入M期第”卷(共 36分)7 5.(1 6 分)假设你去某饲料研究所进行课外实践活动,需要完成以下任务:(1)选用恰当的试剂检测某样品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提供的试剂有:碘液,苏丹H I溶液,双缩服试剂,斐林试剂。你选用的试剂应该是;蛋白质与相应试剂反应后,显示的颜色应为。(2)完善以下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探究A动物蛋白对小鼠生长的影响资料:饲料中的蛋白含量一般低于2 0 A;普通饲料可维持小鼠正常生长;A动物蛋白有可能用于饲料生产。一、研究目的:探究A动物蛋白对小鼠生长的影响。二、饲料:1 基础饲料:基本元蛋白质的饲料;2、普通饲料(含 1 2%植物蛋白):基础饲料植物蛋白;3试验饲料:基础饲料A动物蛋白。三、实验分组:实验组号小鼠数量(只)饲 料 饲 养 时 间(天)1 1 0 基础饲料2 12 1 0 试验饲料1.(含 6 A动物蛋白)2 13 1 0试验饲料2 (含1 2 A动物蛋白)2 14 1 0试验饲料3 (含1 8 A动物蛋白)2 15 1 0试验饲料4 (含2 4 A动物蛋白)2 16 1 0 I I I备注:小鼠的性别组成、大小、月龄、喂饲量和饲养环境均相.同。四、实验方法和检测指标:略实验组6中,I应该为,原因是;II应该为,原因是;要直观和定量地反映小鼠的生长情况,可以测量小鼠的和P 9 XBXB x己X-Y(待测果蝇)IF,X-XB x X1单对交配IF2 XBXB X-XB XBY X-Y?d d7 6.(6分)将果蝇进行诱变处理后,其X染色体上可发生隐性突变、隐性致死突变或不发生突变等情况,遗传学家想设计一个实验检测出上述三种情况。实验时,将经诱变处理的红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纯合红眼雌果蝇交配(B表示红眼基因),得居,使 自单对交配,分别饲养,观 察F 2的分离情况。预期结呆和结论:(1)若F z中表现型为3:1,且雄性中有隐性突变体,则说明。(2)若F 2中表现型为红眼,且雄性中无隐性突变体,则说明。(3)若F z中雌和雄=2:1,则说明。P:?dd X DD i左旋雌螺 右旋雄螺IF:Dd左旋螺1自交F,:1/4IID 2/4Dd l/4dd右 旋 螺 右 旋 螺 右 旋 螺7 7.(1 4分)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体的核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一般通过异体受精繁殖,但若单独饲养,也可以进行自体受精,其螺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的区分,旋转方向符合母性效应,如右图所示。现有右旋和左旋椎实螺若干,回答下列问题:(1)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为;右旋椎实螺的基因型为(2)请选择一对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通过交配,来判断左旋椎实螺是否是纯合子。(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简要说明)(3)Fi自交后代全都表现为“右旋螺”,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如何再进一步做实验加以验证?高一学科竞赛生物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1D26A51C2D27C52D3C28A53B4D29D54A5D30B55B6D31B56D7B32C57D8D33D58B9D34C59B10D35C60B11B36B61B12D37B62C13C38D63B14C39B64C15D40C65ABC16A41D66BD17C42A67AC18C43B68AD19B44D69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