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物理之高效复习备考策略.pdf
2011年中考物理之高效复习备总述:2011年中考物理之高效复习备考策略一、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物理中考10个重点知识的分布:力学部分4 个重点:力;二力平衡;密度;压强。光学部分2 个重点:光的反射;凸透镜成像。热学部分1 个重点:比热容。电学部分3 个重点:串、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测小灯泡功率。例如,填空题和选择题的最后一题,往往会考核简单电路故障分析或电路动态分析的题目及水平面上立方体对地面压强变化等难题。在复习中要把握题目的难易程度,盲目地进行大运动量的题海战术,是不值得采用的低效的复习策略。二、既要加强基础,又要注意能力的培养。现在的试题十分注重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和对实验的过程的考核。例如,在考查压强概念的的形成过程时;题目中总是说“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你在答题时就只能提“压力的作用效果”,却 不 能 说“压强”,因为考核的过程中压强的概念尚未建立。试题还经常以科技、社会、生活问题为情景,这就需要我们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例如在皮划艇比赛中,握桨时上方的手与桨的触点相当于杠杆的支点,桨相当于费力杠杆。三、既要重视实验过程,又要重视科学方法。物理实验,是物理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物理学习的主要途径。通过考核实验的过程,可以检验我们是否真正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原理、实验器材;操作的步骤、数据的记录处理和归纳总结、结论的得出等。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往往还会体现出各种科学方法的应用。例如在建立比热概念的实验过程中,采用酒精灯放在与两杯液体等距处隔着铝板加热,这样做的目的体现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使水和煤油在每1秒钟内吸收的热量都相等。在实验过程中,同样为了体现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要求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等。许多同学误以为必须使初温相等,其实初温是否相等并不影响实验结果。四、既要提高思维能力、又要提高书面文字表达能力。近年考试特别重视对实验的归纳能力的考核,因此对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这些题目,往往体现在对考生有一定区分度的题目中。所以,要想获得较高的考分,一定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i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停止。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声波:发声体振动会使传声的空气的疏密发生变化而产生声波。声速:声音的传播快慢。决定声速快慢的因素:1、介质种类。2、介质温度。记住:15速 度340m/s。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人耳的构造:外耳、中耳、内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一鼓膜的振动。(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三、声音的特性音调: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音调就低;频率决定音调。频率:物体振动的快慢,物 体1 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人耳听觉范围:2 0 H Z-2 0 0 0 0 H Z O超声波:高于2 0 0 0 0 H z的声音。(蝙蝠、海豚可发出)次声波:低 于2 0 H z的声音。(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声音的特色。音色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三种乐器: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乐器(发声体)的音调:长 短(长的音调低)、粗 细(粗的音调低)、松 紧(松的音调低)决定了音调的高低。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物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物理学角度)。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分 贝(d 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O d B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 0-4 0 d 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得超过9 0 d 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得超过7 0 d 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得超过5 0 d B o控制噪声: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即: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五、声的利用声与信息:声能传递信息。(雷声、B超、敲击铁轨等)回声定位:声波发出遇障碍反射,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 距 离(蝙蝠)声呐:根据回声定位。声与能量:声能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碎石)沙场点兵声现象练习题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 3 6 分)1、一 切 正 在 发 声 的 物 体 都 在,声 音 的 传 播 需 要 ,登月的宇航员靠 交谈,说明 中不能传声。2、声音在1 5 c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米/秒.声波传到我们的耳朵,会引起鼓膜的 而产生听觉.3、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里,表明,土电话表明 0在教室里,我们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 传播的。4、声音在固体、液 体 中 比 在 空 气 中 传 播 得 (填“快”或“慢”)。5、声音遇到障碍物后会_ _ _ _ _ _ 回来,再传入耳朵,就听到 o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对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要能区别自己的拍手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你至少要离高墙 米。6、乐 音 的 三 个 特 征 是、和。7、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 高 和 低”是指;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 o8、人们通常说男子说话时嗓门比较大,是指声音的 大,由此可知男子说话时声带振动的 较大。9、人们在野外喊话时,常把双手合拢做成喇叭状围在口边,这是为了减少声音的 从而增大 o10、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三处建筑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它是我国建筑师利用声音的 造成的音响效果。11、人们能听出暖水瓶是否灌满是根据 不同,能听出不同乐器声是根据 不同。12、当代社会四大污染公害是指 _、一、一 一、一13 人们用 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人的听觉下限是14、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7 :、二、选择题:(每题2 分,共 3 0分)题号1234567答案89101112 13 14 15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 4 0米/秒(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2、如图所示,一只电铃放置在玻璃罩内,接通电路,电铃发出声音,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去时,将会发生(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B)只见电铃振动,但听不到声音(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D)不见电铃振动,但能听到声音3、有经验的养蜂人听蜜蜂翅振动的声音就能判断蜜蜂是刚飞出蜂巢采蜜还是采蜜归来这是因为(A)蜜蜂翅振动的响度不同(B)蜜蜂翅振动的音色不同(C)蜜蜂翅振动的音调不同(D)以上说法都不对4、乙人用铁锤打击一下铁管的一端,甲人在另一端把耳朵贴在铁管上能听到两次击管声,这是因为(A)一个是原声,另一个是回声(B)人耳的错觉(C)声音沿铁管传播快,先听到;沿空气传慢,后听到5、赛跑时要在看到发令枪冒烟时就起跑,这是因为(A)赛场很乱听不清枪声(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C)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D)声和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相同6、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噪声不得超过多少分贝(A)9 0 (B)7 0 (C)5 0 (D)3 0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生的(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声(C)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D)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不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8、比较声音在钢铁、海水、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小(A)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小(B)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最小(C)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最小(D)三种物质中传播速度相同9 人对着远处的高山大喊一声可以听到美妙的回声,一个人对着距离自己1 3 6 0米远的高山大喊一声,他要听到自己的回声需(A)1 3 6 0 秒钟(B)6 8 0 秒钟1 0、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所发出声音的区别是(A)音调不同,丁瓶的音调最高(B)音调不同,丙瓶的音调最高(C)音调相同,丁瓶的响度最大(D)音调相同,丙瓶的响度最大1 1、蝴蝶的翅每秒钟振动5-6 次,(A)我们只能听到蝴蝶翅的振动声-严(0两着我们都能听到1 2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A)3 4 米/秒(B)1 2 2 4 千米/小时1 3、侦察兵为及早发现敌军骑兵的活动,是否有敌人的骑兵,下面解释错误的是A.马蹄踏在地上,使土地振动发出声音C.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1 4、声音的传播速度:(0 8 秒钟(D)2 秒钟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蜜蜂的翅每秒振动3 0 0-4 0 0 次。(B)我们只能听到蜜蜂翅的振动(D)两着我们都能听不到(C)3 4 0 千米/秒(D)3 4 0 千米/小时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就能判断附近B.声音可以由土地传播D.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A.只和声源有关度有关B.只和物质有关C.只和温度有关 D.和物质、温1 5、从保护环境的角度看,下列情况中属于噪音的是A.非常大的声音 B.杂乱无章的声音C.干扰休息、学习的声音 D.不和谐的声音三、计算题。(2 5 分)1、某人在离墙1 3 6 米处喊了一声,0.8秒后他听到回声,求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2、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 5 00米/秒,从某海面向海底发出超声波,经4秒钟返回海面,求海水深度.3、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一列火车运行速度是72 千米/小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 4 0米/秒,司机鸣笛后2 秒钟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求:1、火车鸣笛时离道口多远?2、司机听到回声时再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隧道口?4、有一根钢轨长1 04 0m,甲同学在钢轨的一端敲击一下,乙同学用耳朵贴在钢管上的另一端听,若乙听到两次响声,已知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5 2 00米/秒,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 4 0米/秒,求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5、子弹在离人距离5 米处以6 80米/秒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 4 0米/秒问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已经前进多少米?四、问答题:(每题3 分,共 9 分)1、在空旷原野喊话时,用双手捂住嘴两边,形成喇叭形状,这是为什么?2、把一个电铃悬吊在密封的玻璃钟罩内,通电使电铃发声,再用抽气机把钟罩内空气慢慢抽出,此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3、给你一根钢锯条,你能设计一个小实验来验证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吗?说说你的做法?光学一、光的传播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灯笼鱼等。人造光源:火把、电灯、蜡烛等。光的传播: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小孔成像等)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2.99792X108 m/s,计算中取C=3X108m/s。(水中是真空的 利,玻璃中是真空的羽)光年:(距离单位)光 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1光年=9.4608义1012 km/s。二、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光射到介质的表面,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任何物体的表面都辉发生反射。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两种反射:1、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平面镜)2、漫反射:由于物体的表面凸凹不平,凸凹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漫反射)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三、平面镜成像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1)成 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只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 的 像 是 正 立 的 虚 像(2)像 和 物 的 大 小 相 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包括透镜)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都是倒立的。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都是正立的平面镜的应用:(1)水 中 的 倒 影(2)平 面 镜 成 像(3)潜望镜。球面镜:1、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应用:机动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2,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平行光射向凹面镜会会聚于焦点;焦点发出的光平行射出。(应用:太阳灶、手电筒反射面、天文望远镜)四、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 的 折 射。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 一 面(2)两 线 分 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现象:折射使池水“变浅”、筷 子“弯折”、水中人看岸上树“变高”。五、光的色散色散:牛顿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物体的颜色: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的色光决定,通过什么色光,呈现什么颜色。2、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呈现什么颜色。六、看不见的光光谱:把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红外线: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也有能量辐射,不过人眼看不到,这样的辐射叫红外线红外线的应用:加热、拍红外线照片诊病、夜视仪、遥控。紫外线: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促进钙质吸收、杀死微生物(紫外线灯杀菌)、荧光物质发荧光。雾灯用黄光的理由:不易被空气散射、人眼对黄光敏感。第 三 章 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 透 镜:对 光 起 发 散 作 用。二、生活中的透镜照 相 机:镜 头 相 当 于 凸 透 镜,来 自 物 体 的 光 经 过 照 相 机 镜 头 后 会 聚 在 胶 片 上,成倒 立、缩 小 的 实 像。投 影 仪:镜 头 相 当 于 凸 透 镜,来 自 投 影 片 的 光 通 过 凸 透 镜 后 成 像,再经过平面镜改 变 光 的 传 播 方 向,使 屏 幕 上 成 倒 立、放 大 的 实 像。放 大 镜:成 正 立、放 大 的 虚 像。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 验:从 左 向 右 依 次 放 置 蜡 烛、凸 透 镜、光 屏。1、调 整 它 们 的 位 置,使三者在同直 线(光 具 座 不 用);2、调 整 它 们,使 烛 焰 的 中 心、凸 透 镜 的 中 心、光屏的中心在 同 一 高 度。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像 的 性 质 像距(v)应 用u2f 倒立缩小实像f v2f 照相机u=2 f倒 立 等 大 实 像v=2f(实 像 大 小 转 折)f u 2f 幻灯机不 成 像(像 的 虚 实 转 折 点)uu放大镜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口决一:“一 焦(点)分 虚 实,二 焦(距)分 大 小;虚 像 同 侧 正;实像异侧倒,物 远 像 变 小”。口决二: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相机缩你小不点,物 处 二 倍 焦 距 远。口决三:凸透镜,本 领 大,照 相、幻灯和放大;二倍焦 外 倒 实 小,二倍焦内倒实大;若 是 物 放 焦 点 内,像物同侧虚像大;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注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注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四、眼睛和眼镜眼睛: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比较薄(焦距长,偏折弱)。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比较厚(焦距短,偏折强)。近视的表现: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方向太长,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近视的矫治:佩戴凹透镜。远视的表现: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远视的矫治:佩戴凸透镜。0 (眼镜的度数):100X焦距的倒数。五、显微镜和望远镜显微镜:物镜焦距较短,物体通过它成倒立、放 大 的 实 像(像投影仪的镜头);目镜焦距较长,物镜成的像经过它成放大的虚像(像放大镜)。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注:伽利略望远镜目镜为凹透镜,天文望远镜常用凹面镜作物镜。视角:物体的边缘跟眼睛所夹的角。视角越大,成的像越大。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照射,则 手 电 发 出 的 光 (选 填“能”或“不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2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色光,这是光的 现 象.将 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任何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红光、和蓝光.3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空气中的入射角i 0 304 5 6 0水中的折射角r0 2 2 32 4 0玻璃中的折射角B01 7 2 4 304 .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小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支没有点燃 的 蜡 烛 B,对 蜡 烛 A 和B 的要求是,这是为了0(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 应 该 在 蜡 烛 (填A 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o小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5.2 006 年 3 月 7时 4 0 分,黑龙江省大庆市市民惊奇地发现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周围出现了多个“小太阳”,太阳的上方还有一道美丽的彩虹。出现这种天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特殊的天气条件下,云中竖直挂列着许多小冰晶(小冰晶相当于三棱镜)。(1)天空出现的彩虹,可以说明太阳光是一种(填“单色光”或“复色光”)。(2)人们能够看到多个“小太阳”,是由于太阳光经小冰晶反射和 后所形成的虚像。6.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的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于光的 射而形成的像,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射而形成的像。7.小丽站在距离穿衣镜前1.5 m的地方照镜子,则镜中的像与小丽之间距离是m,小丽后退时,她 在 镜 中 像 的 大 小 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A、激光引导掘进方向 B、小泥人照镜子 C、有经验的渔民在叉鱼答:A;B;CO9 .湖岸边的柳树在湖水中形成“倒影”,是光的 现象;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变“弯”了,这是光的 现象。1 0 .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为3 0 ,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要 使 反 射 光 线 与 入 射 光 线 垂 直,应该将平面镜绕(填出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手的A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B潜水解上的薄堂值小孔成像D1 1 .如图所示的四种事例中,应用了光的折射规律的是()1 2 .南宋著名诗人辛弃疾的诗句“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云里行。”中所描写的“天在清溪底”和“人在云里行”两种情景,是光的()A.反射现象象和反射现象B.折射现象 C.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 D.折射现1 3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竖起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B.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C.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1 4 .在下图中,画出了光线射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四幅光路1 5 .光污染已成为2 1世纪人们关注的问题。据测定,室内洁白、平滑的墙壁能将照射在墙壁上的太阳光的8 0%反射,长时间在这样刺眼的环境中看书学习会感到很不舒服。如果将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面,其作用之一可以使照射到墙壁上的太阳光变成散射光,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这 是 利 用 了 光 的()A.直线传播 B.漫反射 C.镜面反射 D.折射1 6.如 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此根子在平面 货 中 的 像D1 7 .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1 8.小明在课外按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 他 在 半 透 明 纸 上 看 到 的 像 是 广 一犷),()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小孔成像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倒 立像1 9.如下图所示,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20.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8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A.八处应是紫光()B.只有4 8之间有光C.将照相底片放到A 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D.将温度计放到八8范围八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21.小 明仔细观察了右图后,总结出以下儿条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B.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C.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D.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2.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 岳阳楼记 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文中()A.“皓月”是人造光源 B.“皓月”是自然光源C.“静影沉璧”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D.“静影沉璧”是折射形成的虚像23.如图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中的24 .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A.凿壁偷光 B.一叶障目 C.镜花水月 D.形影相随25 .如图所示,A点发出的光通过水面射向B 点,光的传播路线为A O B,如果一束激光要从B点射到A点,则激光的入射方向是A、B C 方向 B、B 0 方向26.一条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后的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Y。空 4*_ _ _ _ _ _ _ _ _ _ _丞 二 二/二、二 二_ _ 1 _ _一 1_ _ _t_ _ _ _ _ _ _ _ _ _ _f_ _ _ _ _ _ _ _ _ _ _C、B D 方向 D、以上方向均可空 气人射角为i,如图3所示。请画出光射入水中As-*S图-27.如图一所示,S 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M N中的像,S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确定平面镜M N的位置,并完成SA的反射光路。(图一请保留作图痕迹)28.在公园的海洋馆里,人们可以透过厚厚的玻璃看到海底景观,请出图中画出AB光线透过玻璃的光路。(v空Q v水”成 坳)29.(1)在某湖的湖底安装了一些灯,晚上灯光把湖装饰得很漂亮,这些灯发出的光在进人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请你在图A中大致画出它的折射光线的光路图。(2)如图B所示.一束光射到水平镜面,请你在图B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的光路图K(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C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 N中成的8:d 图 A 图 B W 图 C|-一一:、30 题图3 0 .束光线垂直射向玻璃棱镜,请在图中画出光通过三棱镜的大致路径.热学一、温度计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 0 0度。温度计(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3)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 数 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构 造 量程 分度值 用 法体温计玻璃泡3 54 2 0.1 离人读数上方有细管用前需甩实验温度计一2 0 rc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不 能 甩。寒暑表 一3 0 50 r c 同上二、熔化和凝固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固体的分类:晶体和非晶体。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迷熔点相同三、汽化和液化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蒸发:(1)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较缓慢的汽化现象。(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3)液体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沸腾:(1)定义: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收热量。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水沸腾时现象:剧烈的汽化现象,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虽继续加热,它的温度不变。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液化放热。液化的方法:1、降 低 温 度(都可液化)。2、压缩体积。液化的好处: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四、升华和凝华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例子:冬天冰冻的衣服干了,灯丝变细,卫生球变小。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例子:霜,树挂、窗花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热和能一、分子热运动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热运动: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有引力;引力使固体、液体保持一定的体积。分子间有斥力,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已离得很近的固体、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二、内能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和质量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1、热传递: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的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的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热传递。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单位:J。2、做功:(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少。温室效应:太阳把能量辐射到地表,地表受热也会产生辐射,向外传递热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阻碍这种辐射,地表的温度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就是温室效应。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加剧了温室效应。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三、比热容比 热 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吸 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种类和状态相同,比热就相同。比热容的单位是:j/(k g-r),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水的比热容是:C=4.2X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 高(或降低)1时,吸 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X103焦耳。热量的计算:Q 吸=cm(t-t0)=cm 4t升(Q 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J;c 是物体比热容,单位是:J/(kgC);m 是质量;t 0 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Q 放=cm(tO-t)=cmZt 降四、热机热机原理:燃料燃烧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做功又转化成机械能。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常见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内燃机的四个冲程:1、吸气冲程;2、压 缩 冲 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3、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排气冲程。热 值(q):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燃烧的热值。单位是J/kg或J/m3o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 放=qm;热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属性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的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例子: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发电机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工作,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植物的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第十六章、能源和可持续发展一、能源家族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叫化石能源。一次能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化石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核能等)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电能)生物质能: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不可再生资源:(化石能源、核能)不可能在短时间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可再生资源:(水、风、太阳能等)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二、核能核能:原子核分裂或聚合时产生的能量。裂变:用中子轰击比较大的原子核,使其发生裂变,变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应用:核电、原子弹。聚变: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会释放出更大的核能。应用:氢弹。三、太阳能太阳一巨大的“核能火炉”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太阳能的利用:1、利用集热器加热;2、利用太阳能电池发电。四、能源革命第一次能源革命:火的利用,柴薪为主要能源。第二次能源革命:机械动力代替人类,由柴薪向化石能源转化。第三次能源革命:以核能为代表。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五、能源和可持续发展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的加剧。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未来的理想能嫄:1、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2、必须足够便宜,使大多数人用得起;3、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4、必须足够安全、清洁,不污染环境。沙场点兵填空题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 和 两种,家用液化石油气就是用这种 的办法使气体在常温下液化的。_2、西藏高原上水沸腾时的温度只有7 0 左右,这是因为 采用的方法可以使水的沸点提高。3、指出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用久的灯泡其灯丝变细冬天,晾在室外的冰冻的衣服也会干冰棍纸外面的一层霜4、晶体熔化、液体蒸发和沸腾、固体升华等过程,都要 热量,其中和 过程只能在一定温度下发生。5、当固态铁和液态铁共存时,固 态 铁 和 液 态 铁 的 温 度,这个温度叫做铁的 或,若其中的液态铁逐渐凝固,则固态铁和 液 态 铁 的 温 度 将。6、下列现象形的发生属于哪种物态变化:露,霜,冰花,厨房里抽烟机上的油污 o7、物态变化有六种,其中放热的有,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能不能继续熔化?。8、常用温度计是用 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摄氏温度是把 温度规定为0度,把 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 和1 0 0度 之 间1 0 0等分,每一等分叫做;-3读作。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把它放在纯净的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零下6摄氏度,放入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腾的纯水中时 示 数 为8 4 C,若 放 在 教 室 内 时 示 数 为2 1 C,则教室的实际温度为 o9、在北方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外面进入暖和的屋内,镜片上会出现水雾,这是 现象;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往往结冰花,这是 现象。10、在室内放一敞口的酒精容器,容器内酒精的温度与室温相比要一些,这是因为 o11、0的水和0冰的冷热程度是 的。(填相同,不相同)但手摸起来感到冰比水冷,这是因为。12、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 方法使气体液化储存在钢罐里的;熔点表中找不到玻璃和松香的熔点是因为它们 o二、选择题1、常 用 温 度 计 的 起 始 刻 度 线 所 对 应 的 温 度 是)A、0 B、OK C、20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室外温度-5时,空调房的温度20,则有关室内外温差,说法中正确的 是()A、15 B、298K3、下 列 说 法()A、水的沸点100 B、温度C、水在100时开始汽化 D、化温度4、融雪时比下雪()A、下雪时气温比融雪时气温高C、融雪时要吸收热量5、夏 天 扇 扇 子,身 上 感 到 凉()A、是凉的C、使汗夜蒸发加快,从身上带走热C、25K D、288K中 正 确 的 是同种晶体的熔化温度一定等于其凝固液体的汽化温度一定等于其气体的液时更冷,这是因为B、雪的温度比水高D、雪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爽,这 是 因 为 扇 来 的 风B、身上的热吹走了D、能使物体温度降低6、把温度为-8C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0C 水的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关于容器中冰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的质量减少了 B、冰的质量没变化C、冰的质量增大了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7、通常情况下,将刻度模糊不清的水银温度计插入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