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重点专业建设方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二).pdf
-
资源ID:93400763
资源大小:12.55MB
全文页数:6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职高专重点专业建设方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二).pdf
*大学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方案申报学校:*大学申报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申报级别:国 家 级 推荐省份:*省_2011年10月8日目 录一、建设基础.1(-)概况.I(二)建设环境.21.行业背景.32.专业人才需求.43.项目简要说明.5(三)建设基础.51.专业基本情况.52.专业优势与特色.63.教学实验实训条件.114.社会服务能力.135.就业情况和社会声誉.146.专业特色.147.专业优势.17(四)存在的主要问题.181.企业全程参与,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182.“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力度还有待于加强.193.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194.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还需加强.195.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利制度不能满足改革和发展的需要.196.专业的信息化建设程度不够高.19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20(-)专业建设目标.20(二)具体目标.201.人才培养模式目标.202.实验实训教学条件建设目标.213.师资队伍建设目标.234.课程体系建设体目标.245.专业群建设目标.256.社会服务目标.257.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目标.26三、建设内容.26(-)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61.建设思路.262.建设内容.28(-)课程体系建设.391.建设思路.392.建设内容.403.建设资金投入预算.44(三)师资队伍建设.451.建设思路.452.建设内容.453.建设资金投入预算.48(四)实验实训条件建设.481 .建设思路.482.建设内容.483.建设资金投入预算.52(五)专业群建设.531.建设思路.532.建设内容.533.建设资金投入预算.54(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541.组建区域性职教联合体.542.建立产学合作联合体.543.开展社会培训.55四、专业建设改革创新举措.55(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 建“1230”培养模式.55(-)创建校企合作培养精英人才的新模式.55(三)面向企业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56(四)推 进“2+1”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56(五)强化校外顶岗实习.56(六)建立面向企业人才能力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方法.57(七)开放式实验教学.57五、项目保障措施和绩效指标.58(-)保障措施.581.成立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建设项目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582.经费管理与使用.583.建立健全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管理制度.584.实行重点专业建设保障措施.595.实施项目建设监督制度.59(-)项目推进目标与考核.59六、资金预算.60科大学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根 据 深 入 贯 彻 落 实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 0 1 0-2 0 2 0年)的要求,紧 密 围 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实施,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决定2 0 1 1-2 0 1 2年实 施“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重点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的精神,为更好地适应*省建设“东部煤电化基地”和*地区以煤炭、冶金、电力、机械为主要行业工业格局的实施,并结合*省和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制订建设方案。包括建设基础、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目的、建设内容、改革的举措、绩效指标、建设经费预算六个部分。一、建设基础(一)概况电气与信息工程系师资力量强、全系现有专职教师3 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 3人,讲 师1 2人,助教8人;“双师型”教 师1 8人,博士生1人,硕士 2 7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1人,国内访问学者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新秀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电气与信息工程系硬件条件优越,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处于先进水平。我系拥有电气智能、电气控制、测控技术、自动化创新、通信、网络、软件等8个专业实验室,计算机基础实验室5个,多媒体网络实验室4个,电气综合、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网络等3个特色能力超市。电气与信息工程系现开设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矿山机电、供用电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7个专业,在校学生1 5 0 0余名。(-)建设环境随着东部煤电化基地行活动在*省东部四个煤城进行,在*省将牡丹江、佳木斯、双鸭山、七台河、鹤岗、*,被称为东部六城市。其中鸡、双、七、鹤四个城市是*省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城市相对密集、煤电化产业基础良好、农业较为发达、对俄开展合作前景广阔的经济区域,也是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2 0 0 8年,*省出台了*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旨在把东部地区建设成为以煤电化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相互配套,煤电资源综合利用,非煤支柱产业快速发展,区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更加良好的重要经济增长板块。在国家关于煤化工产业政策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根据国 家“十二五”产业政策制定新的区域性煤电化产业,对于*省尤为必要。根据*省相关政策,东部煤电化基地以高新技术为引领,以循环经济为主要发展模式,以大项目开发建设为牵动,以延长煤炭产业链为主攻方向,合理开发资源,发展接续产业,成绩喜人。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是*省新一轮发展机遇,发挥东部城市潜力,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实现区域共同发展。随着我省经济建设的发展,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着变化,职业教育体系自身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与社会的契合点,也是高职教育办出特色的关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而又快速发展的专业,专业建2设迫在眉睫。伴随专业建设的同时,课程建设和改革也刻不容缓。在进一步深化高职教育体制改革和推进示范型高校建设的今天,与企业共同开发结合生产实际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是课程建设的基础。1.行业背景经济发展逐步全球化,在东部煤电化基础建设的背景下,地方煤炭行业和煤机企业所需的人才类型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工矿企业岗位中,原来这些岗位的人员只懂得传统的控制也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的企业的需要,故在未来急需大量高层次、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去充实这些岗位,以满足和适应不断增长的新技术需要,这样就需要大量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及矿山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地区煤矿众多,矿山生产一线和为煤矿配套的矿山煤炭行业及煤机企业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些设备中大量运用了集成化信息平台、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P A C)、可编程控制器(P L C)、工业控制机、人机界面、现场总线、变频器、传感器等自动化技术。同时各种大型装备和系统在运行中的监测、监视、调节与控制也无不与电气自动化技术息息相关。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立足于*及全省煤炭行业及煤机产业的发展,当前*市新发煤矿、东海煤矿、滴道煤矿等企业,已由或正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设备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技术密集型生产要求在这些岗位上的人员不仅知识面广,而且技能高,因此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能力,扩大本专业在*市乃至全国的影响和辐射作用,既是我系发展的需要,更是提升*市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求。虽然目前*省有4 0多 所 高 职(高专)院校,其 中 有1 0余所开办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但都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本科的学科式3教学体系和中职教育的影响,难以培养出企业、行业所急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本专业作为*大学改革试点专业,应在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有效地探索,以为*市煤炭行业及煤机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开辟一条新的途径,也为*东部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提供示范作用。2.专业人才需求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连续多年位于用人需求榜前5 名o*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围绕煤炭产业,正在打造成为*东部地区的煤、电、化基地,涉煤产业已由或正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设备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连续多年位于用人需求榜前3 名。2010年*市及全省煤炭行业及煤机企业自动化技术高技能人才需求整体持续增长,年需求达5000多人,其中高职学历人才的需求量最大;*省“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全省高技能人才需求达120万,其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类人才需10余万人。由此可见,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近几年,通过对东北三省二十余家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对电气自动化技术毕业生的要求是“基础扎实,会操作新设备,维修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对新技术接受能力强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二调查结果显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所适应的职业岗位有:质量管理员、工艺员、设备操作员、设计辅助员、设备维护员、车间调度员、产品营销员等7 种。80%的企业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毕业生具备熟练的设备操作能力,熟悉设备的电气结构和控制系统的电气设计,掌握电气设备的机电联调,掌握设备维护维修所需要的综合知4识,具有生产管理知识,有一定实际经验,知识面广,能独立完成设备元器件的选型、安装、调试和精度优化,具有设备的设计改造能力;要求毕业生掌握设备工作原理和结构知识,掌握机电设备接口技术、P L C 技术、参数设置和机电联调知识,具备设备操作、电气系统的调试和维护维修能力,此类人员当前是企业的抢手人才,待遇较高。既懂技术又懂生产、管理的复合型高端技能型电气自动化人才最受企业欢迎。3.项目简要说明本项目拟申报教育部、财政部2 0 1 1-2 0 1 2 年“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本项目计划建设期限为二年。本项目以*大学教改试点专业一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建设重点,辐射和带动供用电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矿山机电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 术 4个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项目建设目标是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成*地区,乃至*东部地区矿山生产一线、矿山电气设备制造、电机制造、工控设备制造业培养人才的基地;项目建设内容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优化教学团队等。项目建设总资金9 6 0 万元,中央财政投入4 8 0 万元,地方财政投 入 4 8 0 万元,企业科技投入4 0 万元。中央财政资金用于实验实训设备购置的经费1 5 0 万元(3 7.5%);师资队伍建设8 5 万元(2 1.2 5%),其中用于聘任兼职教师的经费2 0 万 元(5%);地方财政和自筹资金中,2 0 万元用于聘任兼职教师。(三)建设基础1.专业基本情况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口径宽窄适当,职业定位准确,主动服务于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本 专 业 是 在 2001年根据教育部教高5 19 9 8 1号文件中的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目录取名为“电气自动化”并申办,2005 年将该专业的名称改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本专业主要培养能熟练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传感器应用技术、电气控制技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控制技术能力、电气控制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主要在矿山生产一线、矿山电气设备制造、电力系统等工业企业并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技术改造和售后服务等工作的应用性高技能人才,已累计为地方企业培养、输送了近千名优秀的技能型复合人才。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具有较高的市场人才需求度,专业口径宽度适当,而且我们的培养目标准确、质量高,所以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和较高评价,近三年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9 5%,新生平均报到率9 2.5%,现有在校生5 30人。2.专业优势与特色(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采用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对口,专业知识与来自生产一线的岗位职责要求对口的原则。淡化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限,以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带动专业建设并引领课程改革,形成由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在各模块的系列课程中,都以基本素质和专业综合工作能力培养为主线。打破学科系统性观念、坚持理论教学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优化组合了原教学体系中按学科分类的课程,实现专业理论为能力培养服务、为技术应用服务、为实际工作过程服务。6尽量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2)师资条件电气自动化技术教学团队长期致力于电气自动化教学改革与实践,力争打造成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专业骨干教师为核心、专兼结合为构成的教学团队,一支 具 有“双师”素质突出的教学团队,一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电气类应用性人才的基地,并能够服务地方煤炭行业的教学团队,一支全省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示范性教学团队。本专业现有专职专业教师1 4 名,其中教授7 名,副教授2 名,讲师3 名,具有企业生产工作经历的占5 0%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 5.7%,拥有由7 名兼职教师组成的兼职教师资源库。专业教师中,省级名师1 名,省级教学新秀1 名,*市青年骨干教师2名,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名,学科带头人1名,国家公派国内外访问学者 2 名。其中高级职称7 人,占5 0%;研究生9人,占6 4%,1 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双师型”教师1 0 人,占8 3%;外聘教师1 0 人,占全体教师总数的4 2%。见表1-1表L 1专兼职教师结构分析表专兼教师比例:1:1 双师:100%学缘结构本专业14专职教师分别毕业于辽宁省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科技我系、哈尔滨工程我系、哈尔滨理工大学、英国伦敦国王我系等7个院校五个专业.、其中研究生学历9人来自五个院校、我系结构分支广、联系紧密、分布7合理。双师结构通过企业实践锻炼、引进企业技术人员等措施,双师型教师比例:100%。教授、副教授750%耿就构的比职称结构高级工程师17%讲师429%助教214%7 1整个教学团队的年龄梯队、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团队成员多为“双师型”教师,教 学 过 程 中“工学结合”、“项 目驱动递进式”教学紧密结合,结合地方煤炭优势大力开展行业教学,突出行业优势,突出教学特色。同 时 一,教师通过学习考察不断拓宽视野,团队先后多人到国内外访学进修,国外访学进修的院校包括英国伦敦国王我系、德国职业技术院校、芬兰赫尔辛基工业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国内访学进修的院校包括北京、天津、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使教师在高职教育领域具备了国际视野。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团队文化和合作精神。见 表1-2、表1-3。表 2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任教师基本信息一览表序号姓 名出生年月性别学历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高校教龄企业经历或工作年限讲授的课程(学时/年)及承担的主要工作81孔祥春1 9 6 0.0 1男硕士教授高校教师资格2 52单片机、企业供电技术、微机原理、电路(2 6 0学时/年)负责团队管理、建设及“1 2 3 0”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张 莉1 9 6 1.0 4女硕士教授高校教师资格2 53电工学、电机拖动(1 2 0学时/年)3王梦文1 9 7 0.0 1男硕士副教授高校教师资格1 5电工学、自动控制原理、电气控制与P L C (2 0 0学时7年)4赵炜平1 9 6 4.1 2女本科副教授高校教师资格51 7发配电二次及继电保护、工 程A U T O C A D(1 2 0学时/年)5董 纯1 9 6 5.0 7女本科副教授高校教师资格71 5电路、电子技术、电工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2 0 0学时/年)6刘兰波1 9 7 0.1 0男硕士副教授高校教师资格1 7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微机原理、电机及拖动(2 6 0学时7年)7刘兆卫1 9 6 9.0 2男本科副教授高校教师资格92企业供电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安全技术(1 9 2学时/年)8杨 超1 9 7 9.0 4男颂1;讲师教师程序员7电子技术、单片机、微机原理、自动控制 原 理(3 0 0学时/年)承担教研室管理、课程建设9LJU卖 石1 9 8 0.0 8女硕士讲师教师制图员8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E D A技术(3 0 0学时/年)9表1-3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基本信息一览表1 0刘刚1 9 8 0.0 5男硕士讲师英语翻译61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微机原理、电机及拖动(2 6 0学时/年)1 1于大全1 9 8 7.1.2 0男硕I:助教1变电站自动化技术1 2张皓博1 9 8 6.6.2 9男学士助教1电路基础、电力系统故障分析1 3闫惠兰1 9 5 5.3.6女学士高级工程师3 05电路、电子技术、电工学、1 4田聪1 9 8 4.2.2女硕士讲师4电子技术、单片机、微机原理、序号姓 名出生年月性别学历专业技术职务所在单位从事的技术领域/工作岗位/从业时间讲授的课程(学时/年)及承担的主要工作1杜延云1 9 6 1.0 9男硕士高级工程师龙煤矿业控股集团培训中心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副主任/8 3年7月电机及拖动、企 也供电技术、检测技术(2 0 0学时/年)安全培训2魏太兰1 9 6 4.0 7女本科高级工程师*市方 大设计院电气建筑设计/电气设计/8 8年7月电路与磁路、模拟电子技术(7 2学时/年)理论教学、实践教学3张晓琳1 9 5 9.0 6男本科高级工程师*市煤矿电气设备r电气设计、电控/副厂长/8 0年7月企业供电(1 60学时/年)承担电控岗位培训4苏建东1 9 61.1 1男本科高级工程师*市建东煤机厂采煤机电控设计/总工程师/8 3年7月电机拖动、电力电子技术、企业供电(1 60学时/年)承担岗位培训5马云清1 9 65.0 7男本科工程*市机电一体化变频器原理、企业10师滴道矿/机电总工程师/8 8年7月供 电(120学时/年)指导岗位训练6王祥忠1963.10男本科高级工程师*市双河煤矿机电一体化/机电副总工程师/88年7月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工程AUTOCAD,电路与磁路(200学时/年)指导现场实习7王翠英1969.06女本科高级工程师*市机电厂机电一体化/主任工程师机也一体化技术指导现场实习3.教学实验实训条件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硬件条件优越,设备总值3 0 0万元,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处于先进水平。校内外的实验实训条件优越,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具备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及技术服务五位一体的功能;现设有电气智能实验室、电气控制实验室、测控技术实验室、电气基础实验室、通信综合实验室、工厂供电及继电保护实验室、自动化创新实验室、电子工艺实验室、网络技术实验室、软件技术实验室、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共有1 1个专业实验室,其中电气基础实验室、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分别建有两个分室,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共有8个分室;另外还建有计算机控制综合技能超市、计算机网络综合能力超市2个特色能力超市,进行专业能力分解、分段式实训、一体化项目驱动等先进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单片机与P L C实训基地已成为*市重点实训基地;并在发展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的同时一,在*省建龙钢铁公司、*华瑞电力安装集团有限公司、*矿业集团的电力公司、瓦斯发电厂、双河煤矿、滴道矿、*市机电总厂、*煤机厂、新发煤矿等省内外众多企业建立了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科研基地。本专业是*市维修电工培训和鉴定定点单位,是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职11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级试点专业。见表1-40表L 4电信与信息工程我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及专业群校内实训室(基 地)一览表序号实 训 室 名称数量功能备注1自 动 化 创新实验室1承 担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数 控 技 术、矿 山 机 电、供用电技术等工科专业相关课程的相关实验、实训。2电 气 控 制实验室1承 担 电机学、电机与拖动、半导体变流技术、交直 流调速、电机与变压器、继电器接触控制、工厂电气控制设备对学生的教学任务。3电 气 智 能实验室1承 担对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供 用 电 技 术、矿山机电、机 械 制 造、数控技术等专业的教学任务,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重要的教学、科研基地。4电 气 基 础实验室1承 担 对 电路原理实验,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实验教 学 任 务,同 时 承 担 其 它 工 科 专 业 的 电工学 中涉及电路原理知识的实验教学任务。5测 控 技 术实验室1承 担 对PLC电梯的设计、各种传感器的综合设计、热电光电传感的综合设计、材料分拣的综合设计分析及超声波传感的设计研究。6通 信 综 合实验室1承担可完成数字传输实验、ATM综合业务数字网实验以及光纤通信实验和无线通信实验等项目,还承担通信专业的学生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任务。7电 子 工 艺实验室1承担为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打好基础;按照认识技能训练,基础技术学习,逐步提高动手创新能力,开展电工电子基础教学实习。8工 厂 供 电及 继 电 保护实验室1承 担 工厂供电、供配电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 相关课程和实验的要求,同时承担学生的实践活动实习、实践基地。9计算机控制能力超市1承 担 微机原理及接口课 程 相 关 实 验 和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相关教学实验以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能实训;承担对学生实践动手技能的培养。10计 算 机 网络 能 力 超市1承 担 基本网络互联、局域网及应用、网络数据库应 用、INTERNET网站建设、网络安全、路由器使 用、INTERNET组建等七项的教学任务;承担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的培训工作。11计 算 机 基础实验室1承 担 各 专 业 学 生 的 计 算 机 文 化 基 础 及C语 言、VisualFoxPro实验教学、部分专业课程的上机实验;承担教师12的应用技术开发和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的训练任务。12计 算 机 软件实验室2承担根据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安排的实验教学任务,同时承担本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等实验教学任务。13计 算 机 网络实验室2承 担 计算机网络、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互联网及应用、网络操作系统等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工作;同时承担本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等实验教学任务,以及教师基于网络技术与工程、信息安全技术等方向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工作。4.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多种方式,以电气与信息工程系为依托,对校内外提供包括:P L C、变频器、单片机技术、A U T O C A D 等不同层次课程培训。主动积极地为企业开展培训、生产和技术服务,多次派出教师到企业进行职工培训;为本地中小企业提供电气设备维修、电气安装设计和技术改造等技术支持;承担企业科技攻关和技改项目,得到企业广泛好评。目前已与*省电力公司、*电业局、*华瑞电力设备安装有限公司、*矿业集团等企业建立起良好的科技服务和合作关系,同时承担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多项,近 5 年科研经费达5 0 余万元。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见表1-5.表 1-5 技术服务情况项目名称服务对象主持人完成情况及成效电力电容PLC无功补偿智能控制装置研制煤矿企业孔祥春已结题应用*市党员教育培训网路管理系统*市委孔祥春已结题应用*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研究*市科技局孔祥春已结题应用电动活套零位检测装置的改进轧钢生产线董 纯已通过鉴定应用PLC矿井交流提升机电控系统研发煤矿企业赵炜平已结题应用中小煤矿提升运输自动控制系统研究煤矿企业王梦文已结题应用135.就业情况和社会声誉*大学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不断地改革和总结,创新地推出了以*大学“1 一 0”工程为背景的“1 2 3 0”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为学生就业提供坚实保障。在培养学生方面本专业培养计划中安排的操作技能的同时,我们 还 实 施“双证书”制,通过开展各种课外技能培训班,学生不仅可以取得一个高级技能证书,还可以获得第二、第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还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从2 0 0 8年开始,本专业与华瑞电力安装集团公司、建龙钢铁等多家名牌企业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协议,组 建“华瑞班”、“建龙班”,每年为企业“订单”培养人才近5 0名。同企业建立了长效、稳定的人才供需关系,从终端上解决学生的就业落脚点,从根本上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专业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订单”教育不断拓宽,带来了良好的招生、就业势头,连续多年保持招生第一志愿报考上线率1 8 0%,录取新生报到率大于8 5%,就业率9 6%。近三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平均为9 6%,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都 在9 0%以上,专业的社会认可度高。6.专业特色在 深 入“工学结合”教学过程中,在推进基于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实践过程中,专业教学团队按照“校、企互动”三轴联动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团队中的兼职教师来自两类企业,一类来自煤炭开采和矿井供电等大型煤矿企业,另一类是来自*地区的电力安装和电力传输企业。这两类企业中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课程的开发,与专任教师共建联合实验实训室,定期为学生开设电气自动化先进技术的讲座,组织学生开展学科竞赛,承担部分工程培训和认证课程的教学;企业兼职教师作为实训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生产性实习和顶岗实习,与专任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同时.,所在企业或行业可为学生提供订单式培养,同时参与学生的技能考核,并指导和推荐学生在行业企业就业。而团队中的专任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参与人才培养项目驱动递进式教学的全过程。与两类企业中的兼职教师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培养具备“1 2 3 0”型高素质高技能的电气自动化应用型人才。“校、企互动”三轴联动图(1)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定位特色:面向东北老工业基地煤炭开采与煤炭机械制造业,服务大中小型企业。我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定位:面向煤炭开采与煤炭机械制造业。面向*及周边优势行业:矿上电力传输、井下变送电行业及井下自动控制设施,探 索“校一企”三轴联动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结 合“1 2 3 0”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工学结合作用,构 建“项目驱动递进”式教学体系,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制定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规程,建设一支高水平“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学结合15课程建设、服务大中小企业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建设成为省内一流、独具特色的示范专业。(2)团队设置特色:国际视野,校企两栖,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团队根 据 专 业“1230”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更好推进核心课程改革与建设,建立一支面向大、中、小企业,在*及区域煤炭行业有影响力,具有国际视野,“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构建一个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专业骨干教师为核心、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团队中既有具有较深学术造诣和教学成果的知名教授、专家,也有长期致力于教学科研一线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既有立志于本专业发展的不断进取的青年教师,也有来自企业一线的高水平的兼职教师,整个教学团队年龄梯队、职称和知识结构非常合理,具有优良的团队文化和合作精神。团队成员多为“双师型”教师,具有鲜明的高职教育特色。(3)校企合作模式特色:“校一企”三轴联动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一企”三轴联动:学校与*矿业集团下属多家煤炭生产及机械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保持互动,在师资培训、课程开发、实训室共建等方面开展合作。学校与煤炭行业的龙头企业、*及周边地区电力安装行业企业密切联系,在人才订单培养、聘请兼职教师、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深入合作。学校与两方面企业的互动合作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4)人才培养模式特色:“1230”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行业订单”是源头,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项目驱动递进”式教学是途径,是通过一系列项目来训练综合职业素质、基础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能力。“一生多证”是将人才标准社会化,是人才满足社会需要的一个体现。16“1230”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煤炭生产及生产机械制造业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岗位需求为背景,以定位培养“1230”型高职人才规格为研究的出发点,探 索(校 一 企)三轴联动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并实施“1230”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 究“行业订单”驱动下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方法及过程,构建 一 个“项目递进”的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的平台和途径,制定一个开放、灵活的人才质量标准体系。7.专业优势(1)“理实设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经过实践发展,已形成“理实设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以传统的电气控制技术、现代工业控制技术、供配电技术为核心技术,尝试和探索了“理实设一体化”专业建设解决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即“核心技术课程设置一体化”、“核心技术教学实训环境一体化”和“核心技术职业资格一体化”,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职业认证三者紧密结合起来。(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现校企无缝连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企业急需的专业知识,将学习课程领域延伸到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中。制 订“校内生产性实训1+校外顶岗实习+企业订单培养”相结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实现校企共建专业、共育人才。(3)以生产性实训项目为引导的实践教学平台专业课程在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部分课程聘请企业的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进行授课。在校内的实训基地,创造职场氛围,利用实训室先进的设备,17进行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重点培养学生对现代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维修能力。每学期末设置综合性的实践应用型项目,给学生分组布置任务,让学生查找资料、设计、仿真、装配、调试、检测、合作完成,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将与企业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 机床电气控制技术、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的教学部分安排在生产性教学工厂和校外实习基地企业进行。定 期 组 织 学 生 参 加“数控车床”、“数控铳床”、“半自动模切机”、“全自动模切机”等生产性实际项目的安装、调试、检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循序渐进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我们不仅将学生培养成“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还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即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概念,及时、适当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具有创新气息的教学内容渗透在各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中,体现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开放性、多元性与全面性。通 过 开 放“创新实训室”、定 期 举 办“电气技术设计竞赛”,以及创新激励制度的实施,使各门课程在教学环节中,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已蔚然成风。从“技术改造和小发明”为起点,到内容复杂的课程设计,循序渐进地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四)存在的主要问题1.企业全程参与,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由于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没有完全建立,企业参与教育教学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18双师型教学团队培养、课程标准制订、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开发、顶岗实习管理等方面,企业参与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2.“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力度还有待于加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真正建立,课程体系还不能完全突破学科体系的框架,精品课程建设水平不是太高,课程内容与真实工作任务结合不够。3.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需要。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和针对性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校企共建共管实训基地的相关制度和措施还不完善。4.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还需加强教师的职业教育理论水平、青年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带头人的专业建设引领能力还需要着力提升。现有教师的数量和结构还不能完全满足高端技能型职业教育和教学的需要。5.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和制度不能满足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鼓励教师参与实践锻炼和吸引优秀兼职教师的激励机制的建立、顺应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引领企业入校的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与监控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6.专业的信息化建设程度不够高我系现有校园网整体接入能力、网络管理能力、资源共享能力不强,软硬件基础还不能满足管理效率的提升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需要。19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目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立足*地区煤炭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校企结合”进程,服务于*地区煤炭行业的经济发展,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既符合国内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技术人才的标准,又能掌握企业迫切需求的专业技术。拟通过二年重点建设,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成为教学设施完备、管理制度健全、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课程体系先进、师资队伍一流、毕业生深受*地区煤炭企业欢迎的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开放式教育工作要严格遵循“更新思想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改革内容方法、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总体思路进行,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把培养目标定位于:“服务*东部煤、电化建设,为*地区煤炭企业第一线输送高端技能型人才。(二)具体目标1.人才培养模式目标通过与*地区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市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各市区煤矿等10余家企业交流与合作,建立紧密联系,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结合我系“2+1”人才培养模式,实 施“校企联合”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将学习领域课程延伸到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中。制 订“校内生产性实训1+校外顶岗实习+企业订单培养”相结合的管理、运行机制,实现校企共建专业、共育人才。校企合作推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按 照“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倡 导 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改20革。按 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要求,倡导等级制考核方式改革,突出过程监控与形成性评价。构建全新的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建立突出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定期改革教学内容,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以及职业道德、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等引入教学内容中。开发建设7门优质的专业核心课程,开发特色教材5册,开发2门网络课程,建成重点教学资源库1个。2.实验实训教学条件建设目标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已拥有校内实训基地5个,实验实训 室12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8个,完全可以满足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以及专业群的实践教学的需要,完成学生技能培养的任务。校内实训基地新建4个: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嵌入式技术实训室、计算机仿真实训室、理实设一体化教室。扩 建3个实验室:可编程控制技术实验室、单片机技术实训室、工程供电及继电保护实训室。能够完成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师资培训、新技术应用推广、模拟工业生产等项目。为采取灵活适用的“学训交替”的教学模式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消化枯燥的理论知识,满足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校内实训基地及实验实训室,可实现电子技术、电工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现场总线技术、人机界面、组态技术、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变频器原理与应用、自动化生产线组装与调试等专业核心实践课程的教学,也可承担维修电工、可编程控制器系统设计师21等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和社会培训任务。创新工作室以单片机、D S P、P L C、触摸屏、变频器等先进设备为载体,形成集教学、培训、技术研发于一体的创新实践平台,可使学生对机器人、信号处理、产品设计、项目管理、创新技法等知识进行自主体验、自主创新,提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等综合应用能力,并为教师和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提供支持。校内生产线教学工厂和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可对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锻炼,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得到提高,增强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如图17所示:第四至六学期校内实训基地图1-1专业实训体系每学期都结合校内实训基地与生产性教学工厂,采 用“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等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使学生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同时,掌握核心技术的综合技能,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双证,即毕业证书和劳动部认定的专业技能证书,确保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高,对口就业率可达9 6%以上,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建立优质、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保证以“工学结合”为核心22的职业发展导向人才培养模式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