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实习报告-罗伟鑫202300254124.docx
-
资源ID:93407279
资源大小:13.7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毕业实习报告-罗伟鑫202300254124.docx
实习报告学院:中原工学院政法学院专业:社会工作班级:社会工作081地点: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姓名:罗伟鑫学号:202300254124指导教师:石燕杰儿童福利院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23年10月1 0-2023年H月1日实习地点:郑州市儿童社会福利院一、实习目的社会工作专业是指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以社会学、 心理学等学科为根底的,以助人自助为核心理念,以个案工作、小组 工作、社区工作为直接工作方法为案主提供专业效劳,帮助案主解决 在与环境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帮助重塑自信,走向社会正 轨。本次实习的目的有:1. 了解儿童福利院的组织结构深入学龄儿童中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2. 稳固理论知识,锻炼实际工作能力,增强了社会工作的兴趣和热情二、实习单位介绍郑州市儿童福利院的主要任务是收养郑州市区无劳动能力、无 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人或赡养人的“三无人员,现有孤、老、残、 幼各类收养人员315人。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全心全意 为孤老残幼人员效劳,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与社会主义 制度的温度,办院宗旨是让收养人员老有所养、所治、幼有所教,坚 持以效劳为本,养、治、教相结合的工作方针。为社会的稳定和开展, 为城市的建设与繁荣,为“三无对象的身心健康做了了积极奉献。为孤、老、残、幼人员注了无尽效劳水平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 的巨变,一改正去那种农家小四合院的破旧,开展到今成为占地面积 达43035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889万余 元,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综合性花园式单位。院内分别建 有老年人居住的“益寿组,孤残儿童居住的“育童组,成痴、呆、 傻人员居住的“颐养组,供代表人员居住的“颐乐组,以及一幢 集生活起居、医疗康复、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五层综合效劳大 楼)“康馨居“;建有食堂、餐厅、锅炉房、洗衣房、浴池等效劳 设施。三、实习内容与个人体会我原本是带着疑惑与好奇来到儿童福利院的,因为我们经历了 一系列的程序才如愿以偿地进入这个“神秘的地方。体检,门卫的 质问,登记,会议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开始工作时才遇见院里的 孩子,这让我不由得对传说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我也原本以为那些 儿童会有我想像中怪异。但是,我所经历的,却颠覆了我的一切。福 利院工作人员给我们一些简单的要求,不要打听他们的身世,为院里 的工作保密。他们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残疾的孩子。有肢残、侏儒、皮 肤病、视听障碍、发音不请,智力发育不全等原因,幼时被父母遗弃, 或者失去监护的失依儿童,生命以这种形式出现,让我们去了解这个 非正常社会化的孩子群体的生存状况与精神生活。我最先接触了是四 五左右岁的学前儿童,学前儿童分为小中大班,较多的时间还是和学 龄的儿童的接触。在实习期间中,我把他们的特点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点他们大局部热情而脆弱学前的儿童有专门的幼儿老师,上午和下午都由那些受到专业 训练的老师带着做活动,唱歌,跳舞,学诗等等,她们都是年轻的而 有活力的女孩子,所以这个院里的活力,很大一局部来自于她们,这 是院方的明智之处。中午由老师带着着就餐,其余时间由生活老师带 着,在寝室休息。我最为感触的是,他们都及其希望他们的拥抱,哪 怕是牵手,也可以让他们开心。往往,他们会莫名其妙地哭起来,仅 仅只是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已。老师的稍微的批评,他们也会放在心里。 其实,简单地说,就是需要他人的关注,我们知道,福利院虽然编制 人员众多,甚至正式编制员工是孩子人数的一般,但是真正与孩子接 触的人,却是极为少的。而在家庭中的孩子,却是众人的宝贝,一大 堆人围着他1她)。所以不难理解,他们的热情来自于对他人关注的 渴望。这也让我认识到在儿童成长时期,来自父母等亲人的肢体交流 的重要性。心理学上讲,那些与父母有健康肢体交流的孩子,心理上 比那些缺乏身体交流的人更健康,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也会更加顺 利、坦然。1. 他们是与别的儿童一样,是天使,却是有点忧伤的天使他们不是想像中那种封闭的乖僻的孩子,他们也充满这阳光与 朝气,遇到一个陌生人会带着好奇心来打量着,只是会让人心酸得看 到,他们会叫食堂的叔叔为“爸爸,看见经常来看望他们是的好心 人为“妈妈。我的大局部工作就辅导学龄儿童的家庭教育,他们从 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二年级都有,大局部只是智力正常的孩子,在附近 的学校正常上学,中午有专门的员工给送饭,下午回来在院里的教室 里复习功课,周六周日由专门的老师或者志愿者监督他们学习,还有 专门的家教。他们和当年的我们一样,想尽快的完成作业,痛恨考试, 责问是谁创造了诸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这些令人烦恼的学 科。他们之间也是像一般孩子那样开玩笑,聊天,讲学校里的事情,不是 那种冷冰冰的关系,他们多像兄弟姐妹班的关系,大一点的孩子照顾 一二年级的孩子,这让我很感动。2. 院里的孤独与梦想因为孩子很多,院方的管理人员往往没有能够叫出他们各自的 名字,特别是对于那些内向而不愿交往的孩子。我不想他们成为无名 氏,所以我见他们的第一天,在课程过后,我先告诉他们我的姓名, 电话号码,然后让他们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第二天我就能够 记住他们了,我想这是对他们人格的尊重,也是和他们进一步接触的 方式。福利院是一种封闭式的管理,除了学校上课的时间,他们便是 呆在院里,很少出门,偶尔有大孩子去打篮球,他们很少有时机接触 外面的世界。他们在福利院,一般情况下是断然不准出去的?我问过 他们,他们说偶尔有时机带他们出去玩。我们发现他们的理想也是缤 纷漂亮的,我问过他们以后想干什么,他们有想当老师的,翻译家的 等。有的孩子,学习很认真,我告诉他们学习之改变自己的很好的出 路。当然青春期的叛逆与烦恼,来不及让他们想太多以后的事情。实习很快结束了,我想,我来到福利院之前,是带着好奇的眼光 来看待这个为外界所不知的地方的,走的时候我才发现,其实,自己 一直是一个以感情介入其中的人,即使写这个实习报告的时候,我还 是如此。对他们的照顾,也让我重新审视了一下自身的成长过程,我 曾经的烦恼,他们也会有,当然,也许回会有我所没有经历的苦难或 者伤感,但我一直相信,他们,一定会健康地成长的,也会长大,谈 恋爱,上大学,找工作,成家立业,成为千万普通人中间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