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就业形势分析报告.docx
教师就业形势分析报告一、教师就业前景和形势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公务员、外企、国企等热行业 总是求职大军心中的“香悖悖”。最近两年,教师这个职业已经成为新 的受热烈追捧的目标。不过,要想成为一名教师并不简单,通过国家 教师资格证考试成为上岗的必需条件。教师资格证其实并不难拿,但 也并不是那么好拿,关键是看考前准备。教师职业受青睐原因很简单:待遇稳定,福利有保障,一年两次假 期,社会家庭教育支出比例越来越高,在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这样 的工作几乎毫不逊色于公务员岗位,而相比起公务员激烈的竞争以及 少之又少的名额来说,教师职业无疑门槛要低上好多。尤其是现在国 家规定,非师范类的考生同样允许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并且,即时 当不了人民教师吃上“公粮",民胁学校、私立学校、各种社会培训班、 正规教育培训企业等等机构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同时待遇也不差。 如此种种条件下,教师职业火热也就不奇怪了。二、未来的教师会有哪些变化趋势伴随着信息化革命的学习革命正在全球发生,在这个变革过程中, 教师应该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五年十年后教师的职业发展又会如何? 事实上,我们已经到了一个关键临界点。1)数字化已经几乎重新定义了每一个知识的分享形式,不再是面 对白纸黑字和简单的实验2)中国大多数学生已经提前拥抱了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3)近一年来中国萌生了一大批基于中国市场需求的教育与学习 必备的辅助工具。尤其是第二点,是推动学习革命真正强大的推动力。 而这一轮信息化革命带来的学习变革主要会在几个方面:第一次能够 精准获取到学生学习过程的数据移动互联网让数字内容的分享和传 播效率提升教师业务交流也变得更加实时与透明。很多教师最关注数字化带来的一个问题是,机器未来会不会替代 教师。让我们来试想一个场景,教室里有“翻转课堂”,用播放教 学视频去替代老师的讲解,那教师的数量是不是会减少呢。这个假想 可能永远不会发生,相反,对优质教师的需求量有可能会进一步增多。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学习数据的获取带来的变化,技术上使个性化 教育成为可能,市场上教育的主体需求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从而使 老师从课堂一对多的讲授模式转变成关注每一个人的学习过程,这 并不会降低对老师数量的需求。虽然教师人数需求不会降低,但是教 师工作有几个趋势变化。老师主导学习过程模式,将逐渐转变成通过数据主导学习过程。 过去老师也会使用到信息化资源,但是更多的是当老师产生需求,再 去寻找相关的学习资源。以后,老师则会跟踪数据,利用数据去改进或 实施教学计划。(2)资历和经验积累变成不那么重要,授课风格、互动效果等服务 水平是未来学生评价教师更重要的标准。因为过去需要自身多年总结 积累的教学信息、,大数据已经给出更好的解释,“职称”将成为历史。(3)教师水平结构会发生大的变化,会出现年薪千万的明星教师。 原来的-维的教学能力结构会变成三层金字塔结构,最顶端是明星教师 和教学研究者,他们的教学和研究内容因为能够使用广泛,所以能获 得更大的收入和社会地位。中坚力量是信息化一代的老师,他们往往 根据数据去优化教学过程,同时能够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过程。而 不会使用数据和信息化的老师,他们可能会成为最底层。也就是说, 数据和信息化将会快速的、极大的拉开老师收入水平的差距,事实上 这种情况正在中国发生。虽然中国的学生正在准备着这场学习的变革,不少的教师和行业 机构也已经快步进入这个变实验场,但是,这离真正重新定义学习的 革命仍然还有-段的时间。学生们快准备好了,教育科技公司已经准 备好了,我相信老师们也会很快准备好。三、教师工资绩效部分比例将大幅提升11月7日,教育部举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中期评估教师队伍建设专题报告发布会。22个省份 推进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改革试点,破除了教师资格终身 制。下一步,将改革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大幅度提升教师工资绩效部分 的比例。明年将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定期注册制度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司长许涛昨日示,明年将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定期注册制度,成为教 师管理的制度,并根据试点情况细化相关条件和要求,目标是让教师 队伍有很好的“源头活水”,对个别不符合教师要求的老师能够清 除出去。评估报告指出,2011年启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改 革试点以来,22个省份推进试点改革,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 册改革已经形成全面推进之势。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制度改革提 高了教师准入门槛,破除了教师资格终身制,提升了教师队伍的质量 和水平。”这两个制度的核心是把好,入口关和出口关',定期 注册制度推动比较顺利,因为标准很简洁,不能让老师感觉很麻烦。” 许涛说,但是底线很清楚,只要师德上有偏差的老师定期注册时一律 “-票否决”,教师每年的工作量必须保证,应该参加的专业素质的培 训时间要有要求。这项制度实施以来,已经有一批教师没有通过注册,要转岗。 需做适当师资储备应对“全面孩”政策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期评估教师队伍建设第三方评估组 组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石中英坦言,201 6年到2020年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目前,我国教师 工资不高、工资增长幅度低,未能反映出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具备的 地位待遇。农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面尚未完全形成。 吸引、鼓励、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还需要政策引导。止匕外,虽然我国教师队伍基本具备了合格学历,但面对新时期全 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挑战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教师的 专业素养和能力有待提高。我国教师队伍的区域、城乡、学校和学科 之间配置的不均衡,没有很好地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 相协调。“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需要根据学龄人口高峰迁移做适当师 资储备。因此,未来五年将继续推动地方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培养 “一专多能”的本土化乡村教师。推动地方全面落实连片特困地区乡 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引导地方财政加大投入,力争将这一政策扩大 到所有乡村地区,同时引各地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 的教师实行工资倾斜政策。此外,健全教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保证教师工资水平稳步增长。 改革绩效工资政策,大幅度提升教师工资绩效部分的比例。探索在职 业学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探索地方政府、高等学校、行业 企业、职业院校“四位一体”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强化技能训练。 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相 关政策。建立符合职业院校特点的教师绩效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