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内容汇总.docx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内容汇总目录一、交通安全2步行安全2骑行安全2乘车安全2二、防火用电安全3家庭防火用电3学校防火用电3三、饮食安全4日常饮食应注意4保持健康饮食习惯4四、预防欺凌4家长要做到4五、防溺水教育6孩子要做到6家长要做到6六、网络安全6七、心理健康安全72022年3月28日是第2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进一 步提高全市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在当前疫情反 复、学校封校、学生线上学习期间,请学校和家长履行安全教育责任, 共同开展好线上安全教育,让孩子们在居家期间牢记安全常识!一、交通安全步行安全1 .自觉在人行道上行走并尽量远离道路,在没有人行道的情况下, 要靠近道路的两旁行走,要有大人的陪同,并尽量在人行道的内侧。2 .过马路宁可多走几步,通过斑马线、天桥等,不要横穿马路, 任何情况下都要观察车辆再通过。3 .路口通行时观察红绿灯,绿灯亮时,可以通过;绿灯闪烁或黄 灯时,不要通过;红灯亮时,禁止通过。4 .行走时不要嬉戏打闹,保持良好的外出习惯,不使用滑板车或 者旱冰鞋等工具出行。骑行安全1 .未满十二岁,不骑自行车,不坐副驾驶;未满十六岁,不骑电 动车;未满十八岁,不骑摩托车。2 .不打伞骑车、不脱手骑车、不骑车带人、不骑“病”车(有故 障的车)、不骑快车、不与机动车抢道、不平行骑车。3 .在恶劣的天气如雷雨、台风、下雪、或积雪未化、道路结冰等 情况下,不要骑车。乘车安全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清楚车辆行驶路线和目的站,切忌慌忙上 错车。2、不在机动车道上等候车辆或者招呼营运汽车;在机动车道上 不得从机动车左侧上下车;车辆停稳后再上下车。3 .公交车内不要挤在车门边,站稳并抓住扶手,头、手、身体不 能伸向窗外。4 .乘车过程中,保管好自己的财物,重要物品贴身放置。5 .不乘坐私揽客源、无营运资质等非法营运车辆、超员面包车等, 自觉抵制非法载人的轻型货车、三轮车、拖拉机。二、防火用电安全家庭防火用电1 .尽量不使用或在成人指导下使用家用电器,不乱拆卸电器,以 免造成安全性能下降,引发火灾。2 .远离发热的电器(如电熨斗),不可使其引燃易燃物品。3 .电器使用完毕或人离开时,要及时关闭电源,以防电器过热而 发生危险。学校防火用电1 .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入校园,也不带易燃易爆的物品进 入校园。2 .学校实验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去做, 时刻小心谨慎严防发生用火危险。3 .打扫卫生时,要将枯枝落叶等垃圾作深埋处理或送往垃圾场, 不要采取点火烧掉的办法,更不能随意焚烧废纸等。三、饮食安全日常饮食应注意1 .不随便吃野菜、野果。2 .不吃过期、腐烂变质的食物。3 .不购买、食用街头摊贩的劣质食品、饮料以及三无食品饮品。4 .不喝生水,不食用过期食品和饮料。5 .不到卫生条件差的地方进餐。保持健康饮食习惯1 .多喝白开水,每日保证正常健康的饮水量,适量饮用鲜果汁, 少喝或尽量不喝饮料。2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按时、按量吃好每日三餐,科学膳食, 保证足够的睡眠。3 .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以免造成农药中毒。4 .选择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5 .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 止细菌性食物中毒。6 .少吃或尽量不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四、预防欺凌家长要做到1 .不要溺爱孩子。家长的过度溺爱容易使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 的坏习惯,耐挫能力差,也易滋生任性、骄横等不良心理,在校园生 活中容易成为欺凌者。2 .多与孩子沟通。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最亲密的人,无 论工作再忙,每天也要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要注重塑造孩子 健康善良、乐观向上的性格,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换位思考能力。3 .切忌打骂孩子。孩子犯错时,要注意耐心说教、正面引导。“棍 棒教育”除了伤害身体,还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创伤,容易让孩子 产生恐惧感甚至是逆反心理。经常挨打的孩子,要么容易形成遇事胆 小懦弱的性格,容易成为被欺凌者;要么具有暴戾乖张的性格,容易 成为欺凌者。4 .注重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谈举止、性格特 点都会对孩子产生长远的影响。在生活中父母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争 吵、抱怨、说脏话;不参与赌博,不沉迷于网络,更不能带孩子到酒 吧、KTV、棋牌馆等娱乐场所,避免孩子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5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鼓励孩子多参加积极健康的集体活动、 户外活动,支持孩子多与同龄人交往、沟通,注意培养孩子的情商和 人际交往能力。要防止和杜绝孩子夜不归宿、吸烟、饮酒、携带管制 刀具等行为。6 .定期与老师沟通。及时掌握孩子在校内校外的动态,尤其是交 友情况,避免孩子与一些“不良少年”接触甚至拉帮结伙。7 .正确引导孩子。不能诱导孩子出手伤害他人,或者为了不被欺 负而以暴制暴。加强对孩子的法治教育,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安全 意识、自我防范意识,避免受到不法侵害。8 .加强法治教育。重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自我防范 意识,避免受到不法侵害。9 .细致观察,正确应对。根据调查,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事件伴 随着较长的持续性和较强的隐蔽性。五、防溺水教育孩子要做到1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2 .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3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家长要做到.知道孩子去了哪里;1 .知道孩子去干什么;.知道孩子和谁一起去;2 .知道孩子什么时候返回。3 .平时生活中,学会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办法。六、网络安全1 .学会保护自身信息安全。浏览网站时,不要随便注册个人信息, 不要留下联系方式,未经父母同意,不能将自己家人的真实信息,如 姓名、住址、学校、电话及相片等告诉他人,不与陌生网友见面。如 果发现被人哄骗,要立即告知父母,必要时候采取报警手段。2 .请勿沉迷手机、游戏、网络,会极大损害身心健康。不玩色情、 暴力等不健康游戏,不看色情、暴力信息(视频)。3 .做一个文明用网的学生。网络上虽然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 但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不散布对人有攻击性的言论,不传 播违反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甚至触犯法律的内容。不管在网络上,还是 在现实中,都要做一个守法的公民。七、心理健康安全1 .积极进取、开朗乐观,遇到困难多与老师、父母、同学沟通交 流,寻求帮助。2 .不打架斗殴,不欺负他人,不抽烟饮酒,不打牌,不吸毒,不 传播谣言,不参与迷信、邪教、传销等非法活动。3 .合理安排假期时间,保持良好作息,每天有规律的进行运动, 锻炼体质,塑造体形,增加自信。4 .假期是探索自我、培养兴趣爱好的好时机,兴趣爱好可以提升 幸福感。可以尝试自己感兴趣的事,比如画画、摄影、阅读、美食、 手工等,丰富自己的假期生活。5 .家长应积极履行监护责任,学习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认真开 展家庭安全教育,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及时帮助解决困难、化解困 惑。如果感到孩子的焦虑与恐慌情绪比较难以排解,就要引起高度重 视,可以寻求专业心理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