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街道“三秋”防火及秸秆禁烧应急预案.docx
XX街道三秋防火及秸秆禁烧应急预案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 兴战略部署,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及绿色发 展理念,围绕美丽褚堂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综合施策,狠抓 落实,进一步推进科技支撑、依法治理、群众参与“三位一体” 秸秆禁烧监管力度,构建预防为主、防救结合、快速反应的护 麦防火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不断提高全街道秸秆禁烧工作水 平,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二、预防措施(一)加强领导,夯实责任成立以街道党工委书记XX为政委、主任XX为指挥长的“三 秋”护麦防火及秸秆禁烧指挥部,依托网格化管理,实行街道 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的分包责任制,保证每村至少由2 名以上网格长负责联系、督促“三秋”工作。各村分别成立“三秋”生产及秸秆禁烧领导小组,村党支 部书记、村委主任为第一责任人,严格落实村组干部包户、包 地块责任制,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层层制定工作方案,逐级 签订责任状,进一步落实细化工作责任,强化压力传导,做到思想统一、目标明确、责任到人、落实到田,严防死守,奖惩 到位,保证秸秆禁烧履职尽责全覆盖、全过程、无死角。(二)做好宣传,加强管控各村要采取张贴标语、设立禁烧标牌、悬挂横幅、信息网 络、宣传车等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做到 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大力宣传"蓝天卫士”电子监控系统作用, 发现并通报焚烧典型案例形成威慑,营造“不敢烧,不能烧, 不想烧”的氛围。不断提升禁烧管控能力,发挥基层干部和群众共防作用, 实现技防和人防高效结合,促进禁烧监管工作常态化、高效化、 规范化。1、加强“蓝天卫士”应用。充分发挥“蓝天卫士"电子 监控”系统作用,禁烧重点时段和常规监管阶段,蓝天卫士监 控平台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24小时接受群众举 报和监督,确保及时发现焚烧隐患,第一时间传递信息,蓝天 卫士监控平台及时做好值班火情记录,发现火情要及时上报焚 烧点地理位置、火情等情况,相关部门要及时处置。2、加强应 急队伍建设。各村要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置机制,加强技防与人 防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全时段管控能力和水平。各村要组建应 急小分队,并配备足够的交通、防火灭火设备,开展应急演练 活动,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值班点有人值班,田间地头 有人巡逻,一旦发现火情,迅速传递信息,果断采取行动,确 保在第一时间内处置完毕,最大限度降低影响和损失。3、加强 重点区域防控。继续把村庄周边、县乡公路两侧,作为秸秆禁 烧工作督查和防范的重点区域,加大督查频次,杜绝焚烧现象, 力争”不冒一处烟,不着一把火、4、加强隐患排查力度。各村 要积极开展焚烧隐患排查,前移禁烧关口。对不能还田的秸秆, 及时进行清运,做到集中堆放、集中处置,从根本上消除焚烧 隐患。(三)搞好防范、强化问责街道办事处与各村签定护麦防火及秸秆禁烧责任书,各村 也要与农户签定护麦防火及秸秆禁烧承诺书,形成层级管理制 度。同时网格长及村组干部要加强督促检查,督促农户和农机 具进入麦场和田间地头时备齐必要的防火工具和物资,坚决杜 绝在公路上设置麦场,堆放秸秆。农电部门要规范麦场、麦田 电路,农机部门要加强对机手的安全知识培训和管理,自觉维 护“三秋”秩序。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相关文件精神, 探索建立监测焚烧火情处罚机制,督导与监测结合、考核与激 励结合机制,确保全年秸秆禁烧取得新成效。坚持“从严、从 重、从快”的原则,对焚烧秸秆的行为进行处罚。重点禁烧时 段,对全街道发现第一把火的村,在上级处理的基础上,对包 村领导、包村干部、村支部书记、包村县直单位相关责任人进 行从重问责处理。同时,对禁烧措施得力、工作突出的村进行 表彰奖励。三、应急处置(一)应急准备第一应急分队:“三秋”期间,街道全体党工委领导、机 关干部实行24小时值班制,进入一级战备,下村搞“三秋”。 一是街道“三秋”生产暨秸秆禁烧指挥部抽调机关干部组成应 急分队,所有队员要确保通讯畅通,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 之能胜。街道应急分队下设2个小分队,队长由街道主抓机关 的领导担任,小分队队长分别由主抓副职和部门主任担任,每 个小分队配备汽车1辆、扩音喇叭1只,铁锹人手一把。各小 分队在做好各自所包村的“三秋”及禁焚、禁晒工作的同时, 根据火情处置需要,队长负责召集小分队,各小分队长要听从 指挥,带好队伍,协同作战,共同完成街道指挥部下达的火情 控制扑灭任务。二是抽调专门人员组建“三秋”宣传巡逻队, 不间断、无死角进行宣传巡逻。第二应急分队:每个村都要成立一支不少于30人的有组织、 有纪律的应急队伍,村支部书记要亲自担任应急队长,随时待 命备战,做到生产与应急两不误。纠正、制止诸如收割机手带 电、带火作业,收割人员抽烟等存在火灾隐患的各种行为,一 旦出现火情,迅速组织扑灭。同时,每台收割机进田作业必须 配备5条湿麻袋、1把铁锹、1个灭火器。每个村必须保证有1 台旋耕机、1辆水罐车、2台风力灭火器在村里待命备用,并将 机手姓名、联系电话等信息准确上报街道农业服务中心。第三应急分队:组织辖区企业成立一只50人规模的应急分 队,配备相应的救火设施,明确队长及队员召集办法,保持联 络畅通,随时待命。(二)强化指挥和协调街道应急分队的现场处置工作由现场指挥长和应急分队队 长统一领导和指挥,当接到街道指挥部下达的火情命令时,各 小分队队长负责带领本小队队员在10分钟内到指定地点集结, 乘坐车辆在20分钟内赶赴火情现场,执行扑火任务。各小分队 听从队长指挥,不得推诿拖延,贻误战机。(三)应急处理1、最先发现火情的个人或部门,应在第一时间直接拨打街 道三秋生产防火指挥部值班电话(号码:XX)报警,报警时说 明起火地点、火势大小、行车路线、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因电 路发生火灾的,同时通知电力部门切断电源。2、火情发生地的村书记应在第一时间主动组织本村应急分 队赴火场扑救。如遇火势较大,依靠自身力量不可控制火势时, 不要盲目投身火场,而应组织群众阻断火势蔓延路线,设置防 火带,并及时将火势情况报街道防火指挥部领导。3、遵循“先救火、后控制”的灭火战斗原则,合理使用“堵 截包围、逐步消灭”的灭火战术组织扑救。4、火被扑灭后,要检查火场有无余火,有无再次发生火情 的隐患,周围田地有无飘落的火种。并安排专人值守。5、配合消防部门查清起火原因,核实火灾损失,写好火灾 报告,查处有关责任人。组织农机具对过火地面全部进行机耕、 机耙,及时播种,把损失降到最小限度。四、要求根据扑灭火情的需要,在明确基本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实现 现场人员、物资、技术等方面的对接,落实到小组和相关人员, 达到以下要求:第一,准确掌握火情处置的全面工作情况,及时调整和完 善现场指挥工作,确保指挥处置到位有力。第二,督促检查人力和物资的投入,确保扑火现场的人力 和物资及时到位,足额有余。第三,督促检查火情现场,及时找出问题和不足,尽快提 出完善和补救措施,严防火情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