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参与率达90%!北京垃圾分类交出一年答卷.docx
-
资源ID:93412537
资源大小:12.13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市民参与率达90%!北京垃圾分类交出一年答卷.docx
市民参与率达90%!北京垃圾分类交出一年答卷北京垃圾分类交出了一年答卷一一2020年5月1日,修订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经过一年的努力,北京 全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达到90%,垃圾分类从前端到后端全面彰显实效,符合首都实际、适应新时 代发展要求的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体系已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正逐步从高强度投入的“攻坚战” 向常态长效制度化的“持久战”转变。从“要我分”到“我要分、自主分、正确分”“能卖钱的蓝桶桶,易腐烂的绿桶桶,有毒有害红桶桶,没人要的灰桶桶。”早在去年5月, 形象易记的分类口诀在朋友圈里被广泛转发。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个人生活垃圾分类 由倡导性上升为义务性条款,北京市民开始垃圾分类知识的大普及。“刚开始的时候也不会分,觉得麻烦,后来就习惯了,现在分类就是顺手的事儿。”家住北 下关街道长河湾小区的李女士,踩下厨余垃圾桶的脚踏板,娴熟地将垃圾袋在桶口的破袋器上一 划,厨余垃圾掉进桶内,再抖抖垃圾袋,顺手扔进一旁的其他垃圾桶。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需要全社会人人动手,把“新风尚”变成整个社会的“好习惯”。从去年5月开始,北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先后开展三轮入户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 识,推广居民家庭“两桶一袋”分类模式;组建市区两级宣讲团,开展各类宣传活动50万余场; 街道、社区通过推广积分兑换、“红黑榜”等多种方式,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在职党员干部、 在校学生、工青妇联、行商协会、共建单位、群众组织、社会组织等七类人员下沉社区参与桶前 指导,营造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实现了从“要我分”的责任意识建立,向“我要分、 自主分、正确分”的行动自觉转变。一年来,垃圾“一锅端”的少了,分桶扔的多了。变化在后端的数字上得到验证:家庭厨余 垃圾日均分出量比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前增长了 11. 4倍,达到3830吨/日;生活垃 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其他垃圾日均清运量L 6万吨/日,比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实施前减量明显。“刀口向内”严查“混装混运”每隔几天就召开一次的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指挥部调度会上,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 会主任孙新军不止一次强调,“北京的垃圾分类要从服务端发力,处罚措施要刀口向内,对垃圾 收、运、处企业严格要求。”“前端分好类,后端混一起”。这种现象,曾让不少市民对垃圾分类失望不已。垃圾分类, 先要做好服务,规范桶站设置;要加强监管,堵上分类流程上的漏洞迫在眉睫;要明确责任人, 权责分明保障有效落实。依据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居民社区应成组设置厨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同时保 证有至少一处四分类桶站,并规划建设大件垃圾暂存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几个 月后,北京又印发配套指引文件,指导各小区配置垃圾分类设施;推广建设了一批生活垃圾分类 驿站。截至目前,北京已建成分类驿站1275座,达标改造固定桶站6. 32万个,垃圾分类设施建 设管理达标率大幅提升。为最大限度避免“混装混运”现象,北京涂装垃圾分类运输车辆3945辆,作为各品类垃圾专 收专运的硬件保障;建立“不分类不收运”倒逼机制,用下一个环节制约上一个环节,有效保障 了分类质量;紧盯单位、个人生活垃圾“混堆混放”“混投混扔”、运输企业“混装混运”等“六 混"违法行为,刀口向内,加大巡查频次,一年时间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就检查生活垃圾分类主体 责任单位91.93万家次,发现问题2. 03万家次。着力建设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信息平台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精密且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源头分类投放,到收集运输,再到加工利用 和无害化处理,各项流程环环相扣,每一环都不能掉链子。本市强化科学管理,力促垃圾分类全 领域覆盖、全链条提升、全过程监管。围绕不同城市单元和行业领域,北京多部门联合出台了垃圾分类的分类和减量指引共34项, 其中就包括被称为“最严限塑令”的全面实施,实现垃圾源头减量。强化再生资源回收产业规范,运用市场手段,培育现代化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打通垃圾收 运处理与再生资源回收“全产业链条”。快速推进“交投点-中转站-分拣中心”三级回收体系建 设,完善支持政策,并将13个区的15个分拣中心建设纳入分区规划。在通州区北人家园小区北门附近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电脑屏幕上一组组数据滚动显示 着,小区自去年5月开展垃圾分类以来,6组智能桶站累计收集垃圾数量、投放人次等情况一目 了然。这样的垃圾分类智慧化管理平台,在北京不止一处。北京利用技术创新优势,从社区至街道、 区级、市级,着力建设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信息平台,推动分类数据实时采集、精准计量、全程追 溯。打好垃圾分类“持久战”经过一年的努力,北京的生活垃圾分类正逐步从高强度投入的“攻坚战”向常态长效制度化 的“持久战”转变。一年来,随着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北京市文明 促进条例相继出台并实施,形成了 “垃圾分类-物业管理-基层治理-文明促进”的法治合力,让 北京的人居环境、市民素养、生态文明水平、社会文明程度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坦言,尽管周年战绩告捷,但现有成果是在政府大力推动、桶前值守和 倒逼机制监督约束、“二次分拣”客观存在的条件下实现的,距离社会期望、首善标准以及全体 市民长效自觉还有不小差距。全民参与的社会基础不够牢固、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还有较大提升空 间、垃圾分类链条体系仍需巩固深化等问题是下一步工作的努力方向。北京日报客户端202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