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低温共烧多层陶瓷(LTCC)技术特点与应用.docx

    • 资源ID:93443542       资源大小:102.7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低温共烧多层陶瓷(LTCC)技术特点与应用.docx

    单芯片模块技术尚未有用化之前,被动元件在本钱及特性的因素下,无法完全整合于 IC 内,必需利用外接的方式来到达功能模块,但是由于在功能模块上所使用的被动元件数目相当多,简洁造成牢靠度低、高生产本钱及基板面积不易缩小等缺点,所以利用低温共烧 多层陶瓷Low-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LTCC技术来抑制上述的缺点。低温共烧陶瓷以其优异的电子、机械、热力特性,已成为将来电子元件积集化、模块化的首选方式, 在全球进展快速,目前已初步形成产业雏形。低温共烧陶瓷技术成被动元件显学低温共烧多层陶瓷技术供给了高度的主动元件或模块及被动元件的整合力气,并能到模 块缩小化及低本钱的要求,可以堆叠数个厚度只有几微米的陶瓷基板,并且嵌入被动元件以 及其它IC,所以近年来LTCC 是被动元件产业尽力开发的技术。低温共烧多层陶瓷技术是利用陶瓷材料作为基板,将低容值电容、电阻、耦合等被动元件埋入多层陶瓷基板中,并承受金、银、铜等贵金属等低阻抗金属共烧作为电极,再使用平行印刷来涂布电路,最终在摄氏850-900 度中烧结而形成整合式陶瓷元件。除了芯片、石英震荡器、快闪存储器以及大电容和大电阻之外,大多数的被动元件及天线都能承受低温共烧多层陶瓷LTCC技术来将元件埋入基板,简洁的地将被动元件与电路配线集中于基板内层,而到达节约空间、降低本钱的 SoPSystem on Package目标,开发出轻、薄、短、小及低本钱的模块。图 2:利用多层多成分陶瓷的共烧而实现被动元件集成1电子元件的模块化已成为产品必定的趋势,尤其以LTCC 技术生产更是目前各业者乐观开发的方向。目前可供选择的模块基板包括了 LTCC、HTCC高温共烧陶瓷、传统的 PCB 如 FR4 和 PTFE高性能聚四氟已烯等。不过由于HTCC 的烧结温度需在 1500以上,而所承受的高熔金属如钨、钼、锰等导电性能较差,所以烧结收缩并不如LTCC 易于把握,但是,HTCC 也不是全无优点,表 1、表 2 为高温共烧陶瓷多层基板的一些优点。HTCC 是一种成熟技术,产业界已对材料和技术已有相当的了解。并且,氧化铝的机械强度比LTCC 介质材料的机械强度高得多,可使封装较结实和更长期。此外,氧化铝的热导率比LTCC 介质材料的热导率几乎要高 20 倍。在介电损耗方面,RF4 要比LTCC 来的高,而虽然PTFE 的损耗较低,但绝缘性却不如LTCC。所以 LTCC 比大多数有机基板材料供给了更好地把握力气,在高频性能、尺寸和本钱方面, 比较之下LTCC 比其它基板更为精彩。利用 LTCC 技术开发的被动元件和模块具有很多优点,包括了,陶瓷材料具有高频、高Q 特性;LTCC 技术使用电导率高的金属材料作为导体材料,有利于提高电路系统的质量;可适应大电流及耐高温特性要求,并具备比一般 PCB 电路基板优良的热传导性;可将被动元件嵌入多层电路基板中,有利于提高电路的组装密度;具有较好的温度特性,如较小的热膨胀 系数、较小的介电常数温度系数,可以制作层数极高的电路基板,可以制作线宽小于50m 的细线构造。LTCC 封装业者对于线宽的进展也相当的乐观,例如,日本KOA 利用喷墨技术将含有银的材料将图案印刷到绿色薄片上,然后进展烧结来以到达20m 的线和线距。所以包括日本、美国等大厂,例如Kyocera、Soshin、TDK、Dupont、CTS、NS 等业者对于 LTCC多层低温共烧陶瓷的开发都相当乐观,另外也有部份业者建构LTCC 的绕线布局设计软件及资料库,信任将来低温共烧多层陶瓷LTCC技术将会是甚被期盼的被动元件技术之一。材料的选用关系著 LTCC 的优劣高频化是数码 3C 产品进展的必定趋势。就像目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高达2GHz 左右。这对于对陶瓷材料来说,如何适应高工作频率是一个严苛的挑战。因此,陶瓷材料必 须供给良好高频特性以及工作频率的功能,所以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及型微波元件是乐观被 开发的课题。例如开发适合应用于微波应用的低损耗、温度稳定的电介质陶瓷材料,可以被 应用在微波谐振器、滤波器、微波电容器以及微波基板等等。所以求高介电常数、高质量、低频率温度系数是目前微波介质陶瓷材料争论的重点。介电常数是LTCC 材料最关键的性能。目前,LTCC 技术最常被应用于手机的射频系统上, 而谐振器的长度与材料的介电常数的平方根是成反比,所以当元件的工作频率较低时,假设 使用低介电常数的材料,那么谐振器的长度就长得无法承受。介电损耗也是射频元件设计时 一个重要参数,直接与元件的损耗相关,所以固然期望材料介电损耗能越小越好。日本乐观进展不同介电常数材料堆叠在生产的技术上,目前,大局部在基板上都是堆叠一样介电常数的基板。但是已经开头 有业者尝试著将不同的材料或者将磁性材料堆叠在一起,也就是意味著,将不同介电常数的 基板堆叠在一起。例如,在DC-DC Converter 的模块中,堆叠了磁性材料后就可以形成一个1.5H 电感,然后再加上一个MOSFET 后就可以完成一个单芯片的DC-DC Converter,并且降低 Converter 的体积。就像Panasonic 试著在LTCC 层之间注入磁性剂,借以形成电感, 而日立金属也正进展这方面的技术。而共烧不同特定介电常数的材料这一方面,期望在单一 模块中封装两个不同特性的元件,例如Soshin Electric 堆叠介电常数为 25 和 81 的材料, 来将滤波器和平衡Balum 封装在同一个模块之内。但是堆叠不同介电常数或磁性材料还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需要抑制。例如陶瓷在烧结期间的缩小变化。一般来说,利用LTCC 技术的陶瓷材料缩小率或许在1520左右,但是,假设在堆叠不同材料之后,在烧结的过程中,这些不同介电常数材料会消灭不同的缩小率,使得烧结后模 块会产生变形的现象。除了缩小率之外,膨胀系数也是一个问题,系数不同材料,在烧结过程中固然会消灭不同的膨胀现象,同样的,也会使得烧结后模块会产生变形甚至于失败的现象。图 3:陶瓷介质、铁氧体共烧系统的烧结收缩速率曲线和收缩曲线。资料来源:北京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试验室另外,开发出高介电常数的材料也是业界努力的另一个方向。由于承受高介电常数的材料可以提高电容量,以目前来说,使用介电常数 100 左右的材料,所内建的只有电容量或许几百个pF,但是假设使用介电常数 1000 的材料,可以将电容量提高到 0.01F 以上。LTCC 的 TCE 值较接近矽和砷化镓射频元件电性能的温度稳定性是取决于材料的温度系数,为了保证利用LTCC 技术生产元件的牢靠性,所以在进展材料选择时,必需考虑到耐热性力气,其中最关键的是热膨胀系数,需要尽可能与基板相匹配。此外,考虑到加工及以后的应用,LTCC 材料还要满足多项机械性能的要求,例如弯曲强度、硬度、外表平坦度、弹性模量及断裂韧性等等。图 4 是 IC 封装的各种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可以觉察 LTCC、氧化铝和其它陶瓷封装的 TCE 接近 Si、砷化镓以及磷化铟的TCE 值,而有机印制电板路材料的TCE 值都比Si、砷化镓高出很多。图 4:用于IC 制造、封装和连接材料的TCE与矽和砷化镓的TCE 值相接近的材料,可以减小机械应力、而可以应用在尺寸较大的芯片,不必使用有机叠层。减小热不匹配性还可以增加机械的整体性,降低温度特性的变化, 以及增加类比、数码和光学、电子技术的集成力气。图 5 则是比较了陶瓷和有机印制电路板材料的热导率。可以觉察,陶瓷材料的热导率都很高,其中氧化铝基板的热导率是PCB 有机材料的 100 倍,LTCC 材料的热导率是有机叠层的 20 倍。热导率越高,可以简化散热设计,进而提高电路的寿命和牢靠性。目前有很多光学元件要求气密性封装且热性能好,但传统的气密性封装技术本钱相当高,而要结合陶瓷材 料的低温共烧技术,具有本钱低廉的优势,可以取代传统的气密性封装,并到达高牢靠性。图 5:陶瓷和有机PCB 材料的导热率LTCC 需面对的问题制作生产过程中,还必需留意的要点包括了,必需在900以下的温度下烧结成致密、无气孔的构造;致密化温度不能太低,以免阻挡银浆材料和有机物的排出;参与适当有机材料后可流延成均匀、光滑、有确定强度外表。但是就基板材料而言,LTCC 技术并非是业者唯一的选择,由于LTCC 是利用烧结陶瓷材料制作,所以耐冲击的力气上也就消灭了一些问题,例如基板太薄时简洁裂开等,但是为了 提高抗冲击而将基板面积做得较小时,那么被设计在其中的元件数量也就随之削减。例如, 当客户要求元件不得超过 1.2 平方毫米时,封装生产业者或许就会选择高介电常数或Q 值的塑料材料。另外对于产品而言,是否需要如此小的模块面积,也是产品客户的考量,就像在目前面 积约为 3.2 平方毫米的GSM 手机天线开关模块中,就包括了 34 个 RF 滤波器、阻抗匹配电路及其它功能的几十个零组件。但是,产品客户未必会花费更多的成原来承受LTCC 封装技术, 让模块的尺寸再缩小到 2 平方毫米以内,由于,这与客户所考量的价值性息息相关,与其花费较多的本钱只缩小了接近一半模块的面积,倒不如利用这些成原来提高手机的功能性。LTCC 已被乐观的应用在各领域由于 LTCC 是以陶瓷为介电材料,具有高Q 值与高频的特性,因而格外适用于高频通讯模块中,LTCC 主要用于手机通讯、蓝芽Bluetooth、无线网络WLAN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产品中。目前通讯产品中运用LTCC 技术制作的整合型元件有功率放大器、天线、滤波器等。以手机为例,目前每个手机中约有 200 个以上的被动元件,因此被动元件的小型化打算了手机的轻薄,这样的需求推动了被动电子陶瓷元件的小型化、积集化。因此使用多元复合、集成化被动元件,使缩小手机体积尺寸,并提高元件密度的最正确解决方案。因此,多层陶瓷 元件正由单一元件朝向复合多元、高集成化趋势进展。过去,LTCC 较常被应用在手机中射频的基板上,利用LTCC 技术可以将包括AP、滤波器、微带滤波器、多层天线等等 10 多个元件整合在几公厘平方的封装之中。以滤波器为例,由 LTCC 制成的滤波器,频率可以从数十MHz 直到 5.8GHz,再加上LTCC 滤波器在体积、价格和温度稳定性等方面有其优势性,所以已经被广泛的使用。另外一些包括收发前端模块、功率模块和蓝芽模块等,也已成功开发利用LTCC 技术将芯片与被动元件积集于同一基板上。但是,随著参与者数量间续增加,让市场产生了猛烈竞争的现象,使得业者间续开发更多的应用领域。目前LTCC 技术已经迈入更的应用阶段,包括了无线区域网络、地面数码播送、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模块、数码信号处理器和存储器等等以及其它电源供给模块、甚 至是数码电路模块基板。例如有村田、三菱电工、京瓷、TDK、Epcos、日立、Avx 等十多家开发的手机天线开关模块,NEC、村田和易利信等开发的蓝芽模块,都是由 LTCC 技术制成的。此外,LTCC 模块因其构造紧实、高耐热和耐冲击性,目前在军工和航天设备已广泛的被应用,估量将来在汽车电子系统上的应用也会格外普遍。LTCC 综合高温共烧陶瓷技术和厚膜封装技术的特点,供给高密度、高牢靠性、高性能及低本钱的封装。引人注目的特点是能够使用良导体做布线,并使用介电常数较低的陶瓷, 来减小电路损耗和信号传输延迟。由于LTCC 的高频特性、热传导性、热膨胀系数、本钱低及制作周期短的特点完全满足宽频无线通讯与高积集性半导体产品的要求,同样也是光纤和 光电子封装的抱负材料。

    注意事项

    本文(低温共烧多层陶瓷(LTCC)技术特点与应用.docx)为本站会员(1564****060)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