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docx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公共课 【授课单位】【教 材】【课程编码】【适用专业】【总学时】36课时【编写日期】【编写执笔人】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课程性质与作用思想道德与法治是普通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课程之一,它以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 为主要内容,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本课程由绪论、领悟人生真谛、 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守道德规范和尊法学法守法用 法7部分组成。1.3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旨在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坚定崇高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观,积极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 法的自觉性,全面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行为修养和法律素养,努力成为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二.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本门课的性质和目的,认识到学习本门课与自己成长的密切相关, 认识到自己目前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就事业、不容辜 负的好时代,引导大学生在新时代大背景下思考人生。所以,当代大学生必须立大志,明大 德,成大才,担大任,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为新时代贡 献青春力量。1.知识与技能(1)理解和掌握当前大学生所处的时代状况和新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2)理解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内涵及评价标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3)明确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作用;(4)明确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理解和掌握做忠诚的爱国者和改革创新生力军是大 学生的最基本要求;(5)理解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进而坚定价值自信,自觉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6)明确道德的功能与作用,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掌握公民道德准则和道德践行的 基本途径;(7) 了解法律的本质,学习法律知识的意义,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和宪法的发展历史、基本特征和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 权利和基本义务,了解与大学生联系密切的民法、刑法等部门法的法律常识;(8)能用正确认清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9)能用科学的人生观认真思考人生和正确选择人生活动,能用正确的人生价值标准客 观评价社会成员与其实践活动,能正确对待人生矛盾;(10)能用能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能树立与社会理想相统一的个人理想,能合 理规划大学生活;(11)能用正确的爱国观来辨析自己和他人的言行,能在学习和工作中自觉训练创新思 维;(5)能用正确的是非观和良好的道德标准判断、约束自己和他人的言行,能正确评价社 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能正确处理学习与恋爱的关系,能善待家庭成员,营造良 好家风;(12)通过对热点法律问题的讨论,初步具备以案说法的分析能力和评判能力。2.素质目标(1)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思想政治素质;(2)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3)培养大学生具备完善的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4)培养大学生健全和完善的人格。3.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3.1 课程安排本课程开设1个学期,共16周,每周2-3学时,共36学时。具体安排如下表所示:学 期所用 教材课程内容学时()学周()第学 期思想 道德与 法治绪论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新时代 对青年大学生 的要求一、青年大学生要找准新时代的历史方位123616二、青年大学生要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三、青年大学生要练就实现中国梦的过硬本领1拓展阅读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第一节人生与人生观14第二节树立科学的人生观1第三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1学习思考题1拓展阅读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第一节认识理想信念14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1第三节践行科学的理想信念1学习思考题1拓展阅读第一早弘扬中国精神第一节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14第二节做新时代忠诚坚定的爱国者1第三节改革创新助梦远航1学习思考题1拓展阅读第四章 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第一节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4第二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1第三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学习思考题1拓展阅读第五章严守道德规范第一节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29第二节继承和发展优秀道德成果2第三节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4学习思考题1拓展阅读第八早 尊法学法守法 用法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29第二节坚持全面依法治国2第二节维护宪法权威2第四节白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2学习思考题1拓展阅读4.课程实施4.1 教学条件我校十分注重建设和完善本课程的教学设施,如多媒体教室、机房、实验室、网络教学 平台、网络数据库等。同时,我校有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可以为本课程的教学出谋划策。4.2 教学方法建议本课程遵循“教师引导,学生为主”的原则,采用讲解、多媒体演示、场景模拟法、讨 论、翻转课堂等多种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更多知识应用的机会。讲解法:主要用于讲授基础知识、行业岗位知识等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多媒体演示法:在讲解过程中,借助音频、视频、图片等直观手段来呈现教学内容,在 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同时,不断提高其知识储备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场景模拟法:针对所教内容布置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情景化的模拟训练来提升知识的实 际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讨论法:根据知识点,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主题讨论,使其在讨论中逐步提升交 际能力、思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翻转课堂法: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课上对自己学到的知识点进行分享和讲 解,并对其讲解进行补充和评价,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尽量照顾到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4.3 教学评价与考核要求课程的教学评价由形成性测评(40%)和终结性测评(60%)组成,其考核要求如下:4.3.1 形成性测评形成性测评考核学生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发展情况,包括 出勤考核(10%)、课堂参与程度考核(10%)、作业完成质量考核(20%)等。(1)出勤考核本项考核通过课前点名考核学生的课堂出勤率。迟到15分钟以内每次扣1分,迟到15 分钟以上或无故缺勤一节课每次扣2分,该项考核累计最多扣10分。(2)课堂参与程度考核本项考核主要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堂积极发言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课堂 参与程度,以及学生的思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其对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等。只要学 生能按时上课听讲,即可获得5分的基本分。学生上课发言一次,即可另外获得05分,课 堂发言最多可得5分。学生的最后成绩为“5+课堂发言得分二(3)作业完成质量考核本项考核主要通过学生作业来检测其对教学主体内容的掌握与理解程度、实际应用知识 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等。每次作业成绩按照相应标准而定,学生作 业质量划分为优秀(10分)、良好(8分)、中等(7分)、及格(6分)和不及格(0分)五 个档次。最后的作业成绩为学生作业完成质量成绩的平均数。4.3.2 终结性测评终结性测评主要考核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所达到的水平,通过期末考试进行考核。期末 考试由闭卷笔试(60%)组成,主要评估学生对本门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与综合运用能 力。5.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材使用思想道德与法治(第2版)/卢志宁,唐贵英,罗卫红,2版,镇江,江苏大学出版 社,2022. 8思想道德与法治,陈卓,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