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9讲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讲义.docx
-
资源ID:93450538
资源大小:1.61M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9讲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讲义.docx
第9讲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最新考纲】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核心素养解读知识体系导引1.区域认知:利用三圈环流模式图认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形成;利用气压中心分布图,认识北半球海陆气压中心的分布状况。2综合思维:运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分析全球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特点;理解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成。3地理实践力:绘制气压带、风带图,绘画北半球海陆冬、夏季气压中心。考点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图表填绘·助学助记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三圈环流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2)六个风带(3)季节移动规律:移动原因:_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大致夏季_,冬季_。二、理解气压带、风带的“三层次”1“冷热不均使其动”在假设地表均匀、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极地与赤道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如右图所示。2“地球自转使其偏”在假设地表均匀、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三圈环流,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3“地球公转使其移”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在假设地表均匀、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情况下,气压带、风带随季节有规律地移动,大致是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方法规律】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的判读(常考的类图像之八)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作为地理示意图的一种,主要体现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及移动规律,是大气运动部分的高频考点,解读分析思路如下:1借图巧判气压带、风带名称(1)结合0°、30°、60°、90°等纬度,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如图。一般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赤道附近;辐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在30°纬线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在60°纬线附近。(2)结合风向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乙、丁;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丙、戊;高压气流向外,如甲、丙;低压气流向内,如乙、丁、戊。2从两方面入手分析气压带成因(1)热力原因,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2)动力原因,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3据季节分析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北半球夏半年偏北,冬半年偏南,以此来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方向及其与季节的关系,如(1)中图示,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说明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活学巧用】12021·天津实验中学月考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的方向,据此回答(1)(2)题。(1)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B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C甲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乙地为赤道低气压带(2)若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能正确表示丙处风带风向的是()22021·丹东质检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演练真题·找准考法考法一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的判断1全国卷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如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1)(2)题。(1)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2)夏季,S市主要受()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思维流程我的答案(1)(2)对接核心素养综合思维据雾形成条件,结合图示推理分析S市夏季多雾原因。区域认知结合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认知该地地理气候条件。考法二气压带、风带判断22020·江苏单科,8选择大洋航线时,应在确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以地心为圆心过地表两点的圆)航行。下图为“巽他海峡西行好望角的大洋航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7月航线西段明显北移,主要是为了()A避开南极冰山 B减少西风带影响 C远离热带风暴 D便于沿途补给考点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图表填绘·助学助记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该种气候具有终年气温和降水特点相对单一、季节变化小的特点。气候类型气压带、风带气候特点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都受中纬_带控制终年温和湿润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都受_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终年炎热干燥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都受_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气候类型气压带、风带气候特点地中海气候夏季受_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_带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_热带草原气候干季时受_带控制,湿季时受_带控制全年高温,一年可分为_两季热带季风气候旱季时受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东北季风的控制,雨季时受气压带、风带北移而形成的_的控制全年高温,一年可分为旱雨两季【疑点辨析】所有受信风带影响的地区气候都是干燥的。这种说法对吗?试说明理由。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方法规律】深度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对于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这部分内容,除了结合气候类型及其特征记忆外,还可借助气温与降水规律加以分析。1对于气温来说,主要考虑纬度因素,即根据其所在纬度判断热量带,从而考虑其气温状况。从赤道到两极方向,热量带由热带过渡到寒带,气温也逐渐降低。2对于降水来说,主要考虑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大气运动状况(是否含有丰富的水汽或者具备降温过程),具体如下表所示。气压带或风带关键信息点对降水的影响典例气压带垂直运动是上升还是下沉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赤道低气压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副热带高气压带风带水平运动的海陆方向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西风影响的大陆西部地区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东风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水平运动的纬度方向风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降水多中纬西风带风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降水少极地东风带、信风带【学法指导】图示法掌握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区形成的气候类型各不相同,有的气候为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形成,还有的是两个交替控制形成,其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活学巧用】2022·九江调研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现象的形成与P气压带无关的是()A长江中下游地区七月份出现伏旱 B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C新疆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 D撒哈拉沙漠终年高温(2)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A暖湿的中纬西风B干冷的中纬西风C干冷的极地东风 D冷湿的极地东风演练真题·找准考法考法一气压带、风带与降水1海南卷甲地(位置见下图)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下题。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A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考法二气压带、风带与气候2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有“风城”之称,如图示意惠灵顿的位置。分析惠灵顿常年多风的原因。思维流程我的答案对接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形成风的主要因素。区域认知惠灵顿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地理实践力运用所学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分析现实状况。考点三北半球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图表填绘·助学助记读图1和图2,回答相关问题。(1)图1代表北半球的冬季,判断理由是陆地上形成_,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气压中心M是_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2)图2中D季风的成因与_、_的季节移动有关。A、B、C的成因是_。(3)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填写下表。1月7月东亚季风A_风C_风南亚季风B_风D_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_、_的季节移动(4)图1中A季风的性质是_,所经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 【补充点拨】南亚夏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但仍然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方法规律】1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地球表面不均匀,有海陆之分,特别是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完整性,使气压带被分割成了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2季风环流的成因(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1)1月份季风环流的成因(如下图):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的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2)7月份季风环流的成因(如下图):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3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1)夏季,副热带高压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高压仅保留在海洋上。此时,我国东部地区受到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形成丰沛的降水。(2)正常年份,5月份副高位置大约在北纬15°20°,雨带在华南;6月份副高北进到北纬20°左右,雨带推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并在此摆动一个月左右,形成“梅雨”天气;78月份,副高进一步北进到北纬25°30°,雨带随之北进到华北、东北地区;9月,副高南退,雨带亦随之南移,北方雨季结束;10月份,雨带退出大陆。(3)夏季风强弱带来的影响: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运行快,我国易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运行慢,我国易出现北旱南涝。【活学巧用】2022·荆州模拟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1)(2)题。(1)关于图中A、B、C三种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种风都是季节性的B三种风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C受三种风影响的地区,都易出现降水DB风是C风越过赤道后偏转而形成的(2)图示季节()A亚欧大陆被印度低压控制B亚欧大陆上的温度低于同纬度海洋C亚洲东部地区低温少雨D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演练真题·找准考法考法一气压带、风带移动引起的季风现象1江苏卷,12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下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A印度河上游谷地B帕米尔高原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A1月5月 B5月9月C9月12月 D11月次年3月思维流程 我的答案(1)(2)对接核心素养综合思维结合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进行推理判断。区域认知亚洲地区地理特征认知。地理实践力运用风向规律指导航海。2.海南单科,1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 ,内陆则高达49 。读图,完成下题。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考法二结合等压线图考查气压带分布规律32019·江苏卷,78下图为“某月19日18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该月最可能是()A3月 B6月C8月 D10月(2)此时,澳大利亚()A地天高云淡 B地干热风大C地南风暴雨 D地北风酷热考法三季风风向的判断与成因分析4四川卷图为南亚部分地区图,图为东海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当图中的河流处于枯水期时,请画出此季节图示半岛的主导风向(用带箭头线画)。(2分)(2)指出图中乙岛3月平均气温与9月平均气温的差异,并说明理由。(6分)第9讲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考点一图表填绘·助学助记一、1.地转偏向力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2(1)赤道低气压副热带高气压极地高气压(2)信风极地东风(3)太阳直射点偏北偏南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活学巧用1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甲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该环流为北半球的中纬环流,C项正确。第(2)题,根据材料分析,甲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丙处风带为南半球的西风带,风向为西北风,B项正确。答案:(1)C(2)B2解析:我国各地白昼最短时为冬至日,此时,气压带风带南移,正确选项为C项。答案:C演练真题·找准考法1(1)寒冷(2)地中海(3)副热带高气压答案:(1)C(2)D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移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7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位于40°S 60°S的西风带和西风漂流北移,所以西段航线为避开大风大浪也应北移,B对。南半球的西风带主要为西北风,南极冰山漂流到非洲东南沿海地区的概率较小,A错;西段航线北移,纬度降低,使该段航线受热带风暴影响的概率增大,C错;沿途补给与航线季节性移动的关系不大,D错。答案:B考点二图表填绘·助学助记1西风副热带赤道2副热带西风温和多雨信风赤道低气压干湿西南季风疑点辨析提示:不一定。并非所有受信风带影响的地区气候都是干燥的,在大陆东岸的信风迎风地带,信风来自海洋,带来了大量的水汽,如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巴西东南侧、澳大利亚东北侧和中美洲东侧等地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都和信风关系密切。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活学巧用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P位于30°N附近,盛行下沉气流,为副热带高气压带,长江中下游平原梅雨过后,在7月份受单一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伏旱天气,与A有关。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与B有关。新疆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是由于昼夜温差大所致,与C无关。撒哈拉沙漠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与D有关,故选C。第(2)题,读图可知,Q位于北纬60°附近,受盛行西风控制,西风从低纬吹来,暖而湿,随着气流的上升,凝结降水,故选A。答案:(1)C(2)A演练真题·找准考法1解析:58月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甲地,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B正确。答案:B2思维流程(1)大海(2)迎风(3)西风(4)大风答案:地处西风带,常年盛行偏西风,两岛之间为海峡,风速加快;依山面海,迎风。考点三图表填绘·助学助记(1)高压亚洲(蒙古西伯利亚)(2)气压带风带海陆热力性质差异(3)西北东南东北西南气压带风带(4)寒冷干燥寒冷干燥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活学巧用解析:第(1)题,图中A表示东南季风、B表示西南季风,C表示东南信风。A、B是季节性的,C是常年存在的;只有A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受C影响的地区不一定会出现降水;西南季风是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右偏形成的。第(2)题,图示季节,亚洲的东部、南部盛行偏南风,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亚欧大陆上温度高于同纬度海洋;亚欧大陆被印度低压控制;亚洲东部地区高温多雨;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答案:(1)D(2)A演练真题·找准考法1思维流程(1)偏北(2)偏南(3)夏(4)不大答案:(1)C(2)B2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定位及大气环流知识。通过图中的信息可判断该半岛为阿拉伯半岛。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影响该半岛。因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故该半岛夏季干热。答案:D3解析:第(1)题,图示副热带高压的脊线基本沿40°S延伸,20°S附近有两个较明显的强低压,说明此时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应为南半球夏秋季节,则最可能为3月。另外也可以根据澳大利亚西南部地中海气候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确定该日南半球处于夏季。第(2)题,图中地位于高压脊附近,受下沉气流控制而多晴朗天气,故A正确。地等压线稀疏,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小,因此风速小,则B错误;地位于低压中心的东南侧,吹偏东风,则C错误;地位于低压中心的西侧,为偏西风,则D错误。答案:(1)A(2)A4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南亚热带季风风向。当南亚河流处于枯水期时应该是降水少的冬季,从而确定该半岛盛行东北风。第(2)题,本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其主要有太阳高度、地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等方面,本题考查的是同一岛屿3月份和9月份的温度比较,因此只能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角度分析。答案:(1)如右图(2)差异:乙岛3月平均气温低于9月平均气温。理由:乙岛位于北半球亚热带海洋上,气温受海洋热力性质影响(或增温慢、降温慢);乙岛3月气温回升缓慢,9月气温下降缓慢,故月平均气温3月低于9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