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驶转向与制动系统维修》课程标准.docx
汽车行驶转向与制动系统维修课程标准1 .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的 作用是培养学生运用工具、设备及汽车维修资料,完成行驶、转向与制动系统维护、 检修及简单故障排除的能力。本课程以机械制造基础、汽车构造等课程为基础, 同时为后续的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等课程奠定学习基础。1. 2设计思路机电维修、维修接待是高职高专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后从事的主要 工作岗位。机电维修工、维修服务顾问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汽车维修企业的生存 和发展。汽车维修企业需要大批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才。本课程的功能培养学生 利用汽车维修资料、拆装工具和检测设备对汽车行驶转向与制动系统各总成能进行拆 装、维护、检测及常见故障诊断排除的能力。这些都是机电维修、维修接待岗位最为 重要和基本的能力,因此本课程在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应当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是以企业需求、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年的教学积累为依据 确定的。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 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 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 业能力。经过汽车行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的分析,本课程确定了 3个学习领域: 汽车行驶系统检修、汽车转向系统检修、汽车制动系统检修。接下来将这3个学习领 域进一步分解为12个教学项目,最后再将这些教学项目细化为38个学习任务。这些 教学项目及学习任务是以汽车维修企业汽车行驶、转向与制动系统典型工作任务设计 的。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 需要来进行,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项目设计以工 作任务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过程中,采取理实一体教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 为。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以汽车机电维修工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修动器 检修损;3 .能正确安装制动 钳并检查滑块及导 销有无磨损和损坏; 4.能拆卸、检查、更 换制动块;5 .能润滑和正确安 装制动钳、制动块和 相关零部件;6 .能清洗并检查制 动盘及表面的磨损 情况;7 .能清理、检查制动 盘,测量制动盘的厚 度和厚度偏差,根据 维修手册确定是否 需要加工或更换; 8.能测量制动盘的 横向跳动度,与规格 比较,判断是否需要 修复或更换;9 .能检查制动片磨 损指示器,并判断是 否需要更换或检修。3 .制动钳的安装流 程及滑块和导销的 检查细则;4 .制动片的拆卸、检 查和更换的流程及 措施;5 .制动钳、制动片及 零部件的润滑位置 判读;6 .制动盘及表面的 磨损情况检查措施; 7.制动盘的厚度及 厚度偏差的测量的 细则;8 .制动盘的横跳动 度测量细则;9 .制动片磨损指示 器的识别。育子任务3. 2.2:驻车制1.能检查驻车制动 系统部件有无磨损、 松动和腐蚀,根据 需要清洁、润滑、调 整和更换;1.驻车制动器的部 件识别和检查细则; 2.驻车制动总成的 检查细则和调整方 法;职业素 养、安 全、5S、 劳动教 育2动检 修2 .能调整驻车制动 总成,检查工作情 况;3 .能检查驻车制动 系统,检查拉线和零 件是否磨损、生锈和 腐蚀,根据需要清理 或更换零件、润滑总 成。3.驻车制动系统的 部件识别。任务 3.3: 制动 传动 装置 检修子任 务3. 3.1:制 动主 缸的 检测1 .能测量和调整主 缸推杆长度;2 .能踩下制动踏板, 检查主缸是否有故 障,确定维修项目; 3.能检查主缸有无 向外渗漏制动液; 4,能拆卸和安装主 缸;5 .能进行主缸放气。1 .主缸推杆长度测量和调整方法;2 .主缸的检查方法;3 .主缸向外渗漏制 动液的检查方法;4 .主缸拆装方法;5 .主缸放气的流程。职业素 养、安 全、5S 及劳动 教育2子任 务3. 3.2:检 查、 更换 真空 助力 器1 .能进行踏板自由 行程测试,检查助力 器的工作情况;2 .能检查真空型助 力器的真空供给情 况;3 .能检查真空型助 力器装置是否有真 空泄漏、工作是否正 常;1 .在发动机运转和 不运转两种情况下 测试踏板自由行程 的流程;2 .真空型助力器的 真空供给的工作原理;3 .真空型助力器装 置工作原理;4 .止回阀工作原理;职业素 养、安 全、5S、 劳动教 育24 .能检查止回阀工 作是否正常,根据需 要维修、调整或更换 零件;5 .能检查和测试液 压助力系统及蓄压 器是否泄漏、工作是 否正常,根据需要维 修、调整或更换部 件。5.液压助力系统及 蓄压器的工作原理。任务 3.4: 电子 制动 控制 系统 检修子任 务3. 4.1 :ABS、EBD检修1.能检查、测试和维 修ABS液压传动装置 及电子和机械部件; 2.能对ABS系统进行 卸压;3 .能加注推荐的制 动液,检查系统是否 泄漏;4 .能对ABS液压回路 进行放气;5 .能进行ABS液压测 试,确定维修内容; 6.能规范拆卸和安 装ABS的部件;7 .能诊断、维修、调 整ABS速度传感器和 电路;8 .能检测和修复线 束及接头。LABS液压传动装置 及电子和机械部件 的测试方法;2. 对ABS系统卸压流 程;3. 加注和检查制动 液的步骤说明;4. ABS液压回路放气 流程;5. ABS液压测试方 法;6. ABS部件拆卸和安 装流程;7. ABS速度传感器和 电路的诊断、检测方 法;8. 线束和接头的检 测和修复方法。职业素 养、安 全、5S 及劳动 教育4子任 务3.4.2 :ESP、ASR检修能使用仪器对ESP、 ASR系统性能进行测 试,并对数据进行分 析。LESP、ASR系统结 构、原理;2.ESP、ASR系统性 能测试方法。职业素 养、安 全、5S、 劳动教 育2子任 务3. 4.3:电 子驻 车制 动系 统检 修1 .能检查、检测、更 换和调整电动式驻 车制动器;2 .能对保养指示灯、 驻车制动指示灯、报 警灯及开关和导线 的进行量测,确认是 否需要维修。1.掌握电子驻车制 动系统结构、原理; 2.电子式驻车制动 器的更换和调整方 法;3.保养指示灯、驻车 制动指示灯、报警灯 及开关和导线的量 测方法。职业素 养、安 全、5S、 劳动教 育4合计644.实施建议4. 3教学建议4. 3.1教学条件和环境为了满足课程实施的需要,保证课程实施效果,配置以下教学设备和车辆。为保障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能够实现,需要能够满足汽车底盘理论教学与检修的理 实一体化实训室,一体化教室实训室要求场地开阔,排风系统良好,内部要求配置若 干教学车辆、举升机、常用的工量具、检测设备等,同时还需配备投影仪、笔记本电 脑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同时建设4-5家校外实习基地等。为保障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能够实现,在教学实施时学生分成4-6组,每组870 人,并由2名具有汽车维修企业生产实际经历和汽车故障诊断排除能力的教师负责教 学的组织实施。4. 3. 2本课程在教学方法上的特殊性(1)在教学过程中,为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 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2)如果一些工作任务没有在生产车间进行的条件,可在校内生产性实训车间 进行。如果没有相应的生产性实训车间,可以通过仿真操作进行。通过学习型工作任 务,训练学生的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3)紧密结合汽车维修工中级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证,加强考证的实操项目的训 练,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4)在教学过程中,要广泛应用图片、动画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 解各种汽车故障诊断的要点。(5)教学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4. 3教学评价(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 相结合,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项目考核、技 能目标考核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70%,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作为期末成绩,其 中理论考试占40%,实际操作考试占60%,占总成绩的30%。(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 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注重纸质维修资料、电子维修资料及汽车售后服务专家信息系统的利用。(2)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多媒体教室的应用,这 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 解和掌握。同时,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 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 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 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4)产学合作开发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产学合作,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5)建立本专业开放式实训中心,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 证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 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的教学。教学效果评价采 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 能力。本门课程建议学时为80学时,学分为5。本课程为校企共同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课程,依据校企合作课程 中机电维修岗位职业技能要求,同时对接汽车维修工中级职业技能标准和“1+X”证 书制度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中级)”模块中的1-2中的工作任务基本要求,实现课 证融通。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如下:(1)邀请汽车后市场行业专家对汽车维修与服务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 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相关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然后将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行 动领域、再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即课程体系。(2)根据汽车机电维修岗位的职业能力、结合汽车机电维修工中级的职业技能 标准和“1+X”证书制度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中级)”模块确定课程目标。(3)依据机电维修工中级岗位要求,结合“1+X”证书制度的“汽车运用与维修 (中级)"模块2工作任务确定课程内容。典型工作任务有:车轮与轮胎检修;普 通悬架系统检修;电控悬架系统检修;车轮定位检测与调整;转向系统检修;制动系 统保养和检修;电子制动控制系统检修。(4)以工作对象为载体设计教学情境。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 情境中学生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 要求打破传统讲解+示范+演练的教学方式,实施工作过程一体化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 行为。这是教学模式的一个重大转变,要有力地推动这一转变,需要以工作过程为载 体来组织课程内容。在学习情境设计中,工作任务的设计是一个关键环节。本课程确 定了以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载体的学习情境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工作对象为载体计了四 个学习情境,分别为“行驶系统检修”、“转向系统维修”、“制动系统检修”。以此实 施情境化教学,使学生掌握机电维修的基本职业能力、养成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 掌握机电维修岗位基础的汽车底盘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参与合作 项目,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综合素质。(5)进行教学条件及资源的建设,主要包括教学工作站、校本教材、配套学习 工作单、学习工作单、考核评分表及记录表、教学课件、动画、视频及网络资源等。(6)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行动为导向,按照汽车机电维修的工作流程组织教学,实现“以生为本”。(7)在课程教学时,引入奥迪、大众、福特、丰田、标致、雪铁龙等国际知名 品牌经销商人才培养体系,嵌入企业技术、企业标准。改革全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实 现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学习结束后要进行教学反馈,并根 据反馈结果进行不断修正和完善。本门课程建议学时为80学时,学分为5。1 . 3课程思政设计本课程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深度挖掘提炼本课程知 识和技能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提炼出了汽车维修职业所必备的严谨的工作 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主人翁的社会责任感。知识体系中 所蕴含的科技报国、爱国主义教育元素,技能实践所蕴含的安全教育、劳动教育和精 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教育等元素。将这些思政元素,各有侧重的有机融入每一堂课, 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2 .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能描述汽车行驶与转向系统的组成及主要部 件的作用、结构、类型,理解汽车行驶与转向系统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工作过程;会 检测与维护行驶与转向系统主要部件,能利用检测设备及专用工具排除汽车行驶与转 向系统的典型故障;并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 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具有善于和汽车客户沟通和与维修企业工作人员共事的团 队意识,能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养成爱护设备和检测仪器的良好习惯,养成操作安 全的意识。2.1 能力目标(1)能够完成车轮与轮胎的检修作业;(2)能够完成车轮定位的检测与调整作业;(3)能够完成悬架系统的检查与简单故障诊断作业;(4)能够完成转向系统的检查与简单故障诊断作业;(5)能够完成制动系统的检查、维护与简单故障诊断作业;(6)能够完成电子制动控制系统的检测与简单故障诊断作业。2.2 知识目标(1)熟悉汽车行驶、转向与制动系统的功用、类型与结构;(2)理解汽车行驶、转向与制动系统的工作过程与工作原理;(3)掌握汽车行驶、转向与制动系统的维护项目与维护方法;(4)掌握汽行驶、转向与制动系统的典型故障的现象、原因及诊断、排除方法。2.3 3素质目标(1)严格遵守本岗位操作规程;(2)安全文明生产,保证工具、设备和自身安全;(3)具有5s理念。(4)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沟通能力;(5)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6)培养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和诚实守信、公正的品格;(7)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8)培养劳动意识,树立正确劳动观。3.课程内容和要求序 号学习情境教学单元能力要求知识要求课程思 政再考课时1情境 1:汽 车 行驶 系统 检修任务1.1:车 轮与轮胎检 修1 .能检查轮胎状态、 胎面花纹、尺寸,并 调整胎压;2 .能检查轮胎的磨 损模式,确定维修内 容;3 .能检查轮胎规格 是否符合厂家要求;4 .能根据厂家的建 议轮胎换位;5 .能拆卸、检查和重 新安装车轮轮胎;6 .能使用平衡机平 衡车轮;1 .轮胎的状态、胎面 花纹、尺寸的检查细 则及胎压标准的查 询;2 .轮胎的磨损模式 的判读;3 .轮胎规格的查询 和判读;4 .轮胎换位的措施;5 .车轮轮胎的拆卸 和重新安装流程;6 .平衡车轮的(静态 和动态)流程;7 .配备轮胎压力监职业素 养、安 全、5S、 劳动教 育87 .能拆卸、检查并重 新配备轮胎压力监 测系统传感器的轮 胎;8 .能检查轮胎和车 轮总成是否漏气;9 .能按厂家批准的 程序修护轮胎;10 .能对轮胎压力监 测系统进行再学习;11 .能拆卸和重新安 装车轮。测系统传感器的车 轮轮胎的拆卸和重 新安装流程;8 .轮胎和车轮总成 的漏气的检查方法 和细则;9 .轮胎的修复措施 和流程;10 .轮胎压力监测系 统再学习流程;11 .车轮的拆卸和安 装流程。任务L2: 普通悬架系统检修1 .能检查悬架系统 螺旋弹簧和弹簧绝 缘套;2 .能检查悬架系统 扭转杆和支座;3 .能检查前横向稳 定杆的衬套、支架和 连杆;4 .能检查前支撑轴 承和支座;5 .能检查后悬架系 统横向拉杆(横向定 位杆)、控制臂、横 向稳定杆、衬套和固 定件;6 .能检查非独立后 桥总成是否弯曲、翘1 .螺旋弹簧和弹簧 绝缘套的识别;2 .扭转杆和支座的 拆装流程;3 .前横向稳定杆的 衬套、支架和连杆的 识别;4 .前支撑和支座的 识另1;5 .后悬架系统横向 拉杆(横向定位杆)、 控制臂、横向稳定 杆、衬套和固定件的 识另八6 .非独立后桥总成 的组成;7 .后悬架系统的钢职业素 养、安 全、5S、 劳动教 育8曲或错位;7 .能检查后悬架系 统的钢板弹簧、弹簧 绝缘套、枷锁、支架、 套管、中心销/螺栓 和支座;8 .能检查、拆卸和更 换减振器;9 .能检查减振器的 支座和衬套。板弹簧、弹簧绝缘套 (消音器)、枷锁、 支架、套管、中心销 /螺栓和支座的识 别;8 .减振器的拆卸和 更换流程及安全措 施;9 .减振器的支座和 衬套检查细则。任务1.3:电 控悬架系统 检修1 .能够正确检查车 身高度控制功能;2 .能够正确检查空 气压缩机、溢流阀、 车身高度控制电磁 阀、排气电磁阀等元 件的工作性能;3 .能够检查管路是 否泄漏;4 .能够检查并调整 车身高度;5 .能够排除车身高 度控制失灵故障。1 .熟悉电控悬架系 统的组成、结构及工 作原理;2 .理解电控悬架系 统的控制功能;3 .掌握电控悬架系 统主要元件的结构 与工作原理。职业素 养、安 全、5S、 劳动教 育2任务1. 4:车 轮定位检测 与调整1.能使用车轮定位 仪执行预对准检验; 2.能按标准操作规 范测量车辆的行驶 高度;3.能检查和调整外1 .车轮定位的流程;2 .车辆的行驶高度 的测量流程;3 .外倾角和后倾角 调整方法及维修措 施;6倾角和后倾角,确认 是否需要维修;4 .能检查SAI (转向 轴倾角)、KPI (主 销后倾角)和包含 角,确认是否需要维 修;5 .能检查并调整前 束;6 .能检查后轴轴心 线(推力线/中心线) 和轮距,确认是否需 要或维修。4 . SAI (转向轴倾 角)、KPI (主销后 倾角)和包含角的识 别和量测方法;5 .前束的调整方法 和维修措施;6 .后轴轴心线(推力 线/中心线)和轮距 识别和量测方法。1.能检查和调整转1.转向盘或驱动桥任务向盘或驱动桥轮毂轮毂轴承的调整方2. 1 : 子任轴承;法和维修措施;情境机械务2.能检查转向轴万2.转向轴万向节、伸职业素2:汽式及2. 1.向节、伸缩关节、轴缩关节、轴承、轴套养、安2车普通1:转承、轴套和密封圈、和密封圈的识别和全、5S、2转向液压向系阶段式万向节;检查细则;劳动教系统助力统检3.能检查转向摇臂、3.转向摇臂、转向育检修转向查与转向条、惰轮臂,固条、惰轮臂、固定件、系统保养定件、转向连杆和减转向连杆和减震器检修震器;的识别;A 、匕47、木母4工主丁由A 4# 43 4-T 7JT; ?;山 工口 1 3子任 务2. 1.2:转 向系 统拆 装与1.能检查和更换转 向柱、转向轴万向 节、挠性联轴节、伸 缩柱、方向盘(包括 装有安全气囊、控制 器和部件的方向 盘);1.转向柱、转向轴力 向节、挠性联轴节、 伸缩柱、方向盘检查 方法和更换流程; 2.齿轮齿条式转向 机及组件更换流程; 3.齿轮齿条式转向职业素 养、安 全、5S、 劳动教 育4子任 务2. 1.3:液 压助 力转 向系 统检1 .能检查动力转向 系统的油面和状态, 根据维修手册调整 油面;2 .能对动力转向系 统进行冲洗、加注和 排气,按厂家规格使 用适当的液体类型;1 .动力转向系统的 油液的液位和状况 的检查和调整;2 .动力转向系统油 液冲洗、加注和排放 流程;3 .动力转向系统油 液泄漏检查细则;2任务2. 2:电 控转向系统 检修1 .能进行电控转向 系统功能测试,确定 维修内容;2 .能规范拆卸和安 装电控转向系统的 部件;3 .能诊断、维修、调 整轮速传感器、扭矩 传感器和电路;4 .能检测和修复线 束及接头。1 .电控转向系统结 构、原理;2 .电控转向系统部 件拆卸和安装流程;3 .轮速传感器、扭矩 传感器和电路的诊 断、检测方法;4 .线束和接头的检 测和修复方法。5 .掌握自动汽车系 统结构、原理;6 .掌握车道保持系 统结构、原理。职业素 养、安 全、5S 及劳动 教育63情境任务3.1:制1.能检查制动时制1.制动灯的工作原职业素63:汽 车制动 系统 检修动系统检查和保养动灯工作情况,确认 是否需要维修;2 .能检查指示灯、驻 车制动指示灯、报警 灯及开关的工作情 况,确认是否需要维 修;3 .能测试、调整、维 修或更换制动灯、开 关;4 .能检查制动踏板 高度、行程和感觉; 5.能检查主缸外部 是否泄漏;6 .能检查制动管路, 软管和部件有无泄 漏、凹痕、扭结、锈 蚀、裂纹、磨损以及 部件和支架有无松 动;7 .能检查液压制动 警示灯是否工作正 常;8 .能进行制动系统 的排气和冲洗。理;2 .保养指示灯、驻车 制动指示灯、报警灯 及开关的工作原理; 3.制动灯的电路判 读方法;4 .制动踏板的高度、 行程和感觉的检查 方法;5 .主缸外部泄漏的 检查细则;6 .制动管路,软管和 部件的检查细则;7 .液压制动警示灯 符号的识别;8 .制动系统的排气 和冲洗流程;9 .制动液的型号判 读和选用细则;10 .制动液污染试验 的方法。养、安 全、5S 及劳动 教育任务3.2: 制动 器检子任 务3. 2.1:制1 .能拆卸和清洁制 动钳总成;2 .能检查制动器有 无泄漏、损坏和磨1 .盘式制动器总成 的拆卸流程;2 .盘式制动器的泄 漏检查细则;职业素 养、安 全、5S、 劳动教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