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新手入门的“四字”真经.docx
公文写作新手入门的“四字”真经1 .学。“读书破万卷,下笔有如神。”学就是打基础,要 积蓄能量,肚子里要有货,才不至于“书到用时方恨少”。一 是学上级重要讲话精神。上级领导指示是我们干各项工作的基 本指导,也是文字材料的遵循,任何一篇材料都不能偏离上级 的指示精神,要尽量体现上级意图的贯彻落实。比如我们在民 政救助系统,平时就要多学习中央、省市各级民政系统主要领 导讲话,掌握最新概念提法,工作思路重点等,确保材料大方 向不会错。当然这个方面个人做的并不好,每年对于上级领导 的讲话,主要是看一遍,囱图吞枣的多一些,真正消化得少, 有时候将他们讲话中比较精彩的片段摘抄下来,也不甚常回忆, 所以真正写文章的时候,引用不全,有网络在还能查一查、学 一学,离开电脑就写不全了。二是学领导以前写的材料。以前 在乡镇,那是写材料刚起步阶段,完全不懂公文写作的套路, 刚好那时我们的乡党委书记以前是县委办给副书记写材料的, 而他到我们乡镇的时候,也拷贝了很多以前县委的一些不涉密 的材料,所以我的公文写作一开始就是学着我们领导以前的风 格去写的。现在到这个单位,我也在电脑中找到了我们站长写 的一些文章,还有高主任的写的,在写材料的时候,经常会学 习他们的写作风格。三是学各种报纸、网站上的优秀文章、优 秀段落。这个也是跟我们以前组织部的同事学的。当时我们单 位有个同事写的材料经常在组织人事报、党建网站、省日报上 发表,我在学习他的文章的同时,也向他取经,当时就看到他 在网上看中国组织人事报,刚好看到了 一篇关于基层党建的评 论文,确实写的非常出色,他就把这篇文章复制并建立了一个 word文档,并专门放在了自己的一个优秀文章学习文件夹中。 后来,我在网上看到一些优秀文章的时候或者有没段落或句子 时,我也会把它储存起来,在以后用的时候就方便找了。2 .思。“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综合,勇于创新。” 我从小打到作文一般,文笔一般,所以到了机关单位要我写材 料,我是害怕的。但是写了这么多年的材料,我发现文笔重要 但不是最重要的,反而对逻辑、论点、观念这些方面也就是标 题方面要求更高。所以在写一个材料的时候,我更多的是从这 个方面去下手,先列提纲,一级标题列完,列二级。列完了在 填充内容。如何列? 一是领会。领会上级指示意图,主要是通 过会议、平时的谈话了解领导的思路。同时会议会做好详细的 会议记录;二是思考。根据领导、工作、还有材料本身的要求, 去思考这篇文章的走向,需要体现出来那些内容;三是综合。 办公室就是一个综合部门,我们不仅要综合领导想到的,领导 没有想到的,我们要根据各个部门的反馈,也要反映到材料里 去;四是创新。写材料要有亮点有特色,这点也是最难得,我 在创新方面确实做的不够好。我觉得材料要想创新,那就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去思考,而这个角度确却是我所缺乏的。当然这 个四方面全部考虑好了之后,也就可以列提纲了,我一般在列 提纲的时候,会用非常简单的有时候甚至是重复的词语去列, 列完了之后,在在网上找相近的词语去代替,这样提纲列的有 逻辑性,也有特色了。3 .抄。“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里讲的 “抄”不是大篇幅的生搬硬套、寻章摘句,而是有意义的借鉴 参考和恰到好处的移花接木。前面说了,我一开始是乡镇公务 员,因为乡镇工作其实都差不多,所以我们在上级需要报送材 料的时候,都会互相借鉴。导致,好多乡镇写的材料报到上面 去,都一个样子。这种状态维持了一两年,这两年中,虽然写 材料有进步,但是领导满意的少。我记得有一次给领导写讲话 稿,也是借鉴了其他乡镇的材料,结果写完了之后,领导把我 的提纲全部否定,又重新了列了提纲,重新写。后来在写材料 中,虽然还是会去看别人的材料,但是最多就是参考,在写的 过程中,抄肯定是抄了的,抄什么? 一是抄上一级领导讲话。 抄国家领导讲话、本省市一把手讲话,将文章的帽子给定下来, 跟着大领导的方向去走。二是抄本单位以前工作开展的一些材 料。比如上次帮李主任写讲话稿,我新来的肯定是不知道以前 开展了哪些工作,但李主任又催的急,那怎么写,我把电脑中 前三年的高主任和胡兰同志写的关于单位总结及党务工作的文 档全部打开,粗筛一遍,找到我认为需要写进去的内容,在细读之后总结在自己材料中。最后从与本单位工作相关的网站中 找内容。4 .改。“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改材料是最难 的。我每次写完材料,如果自我修改的话,最多修改一些错别 次、不通顺的语句等,大段修改很少。但是材料上交给领导看 了之后,很多次都是大段大段需要重新再写,而且相比较领导 修改后的思路更开阔,材料写得更符合工作实际,也更有层次。 一是及时更新内容。有时候写材料的时效性不强,写完一篇材 料,也许十天半个月后才用,这期间可能上级领导又有新的指 示要求,工作思路有了调整,单位建设有新的成绩亮点等,这 时就要及时补充或者替换素材,不能还用“老黄历”。二是做 到事实说话。十八大以后,各级文风都有改进,材料也不能搞 假大空。改,就是要全文通读材料,少用些夸张、修饰、虚假 的内容,尽量用数据、用实例说话,去伪存真,让材料有血有 肉,增加材料的可信度。三是及时检查错漏。这是写材料的收 尾工作,也是不能马虎的过程,主要就是调整材料公文格式、 检查是否错别字等等,以便呈送领导前不出现低级错误等。最后,我觉得写材料真的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领导多点拨, 同事多指导,自己多学多写多练,写材料才会进步,也才会写 出领导满意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