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说课稿.docx
自相矛盾说课稿一、说教材自相矛盾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自相矛盾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 个卖矛和盾的人,同时夸耀自己的矛和盾,因互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 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言过其实,自相矛盾。本课是一篇文言文形式的寓言故事,本课教学主 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具有的学习能力,独立阅读思考,并与同学一起研究探讨,提高学生 的语文基本功。从教材本身看,本课有三个特点:一是课题概括了主要内容;二是全文描写 生动,叙述清楚,人物形象鲜明丰满;三是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因此,本文是训练学生分 角色有感情朗读的好教材,在本单元乃至本册中地位都很重要。二、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思维已经快速发展,对于古代散文的字词已经掌握了一部分,可以通过 字的表面意思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并且学生的形象思维快速发展,能想象整个故事的情节, 画面。二、说教学目标L知识目标:学会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能力目标: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以此为戒,懂得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知 道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矛盾冲突,学习正确对待。三、说重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语展开思考、讨论,指导学生朗 读和背诵。教学的难点是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弄懂寓言的寓意,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四、说教法学法自相矛盾一文,语言简洁、精练,体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在新兴山我士西豆用 重占句空础注和过论法 探家过进行教学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阅读感受 和体验,应注重指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J 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了 “重点句突破法”进行教学。小学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自 由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其 最佳的方法之一是让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提问,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 发表见解。因此,我采用讨论法和探究法进行教学。学法:采用“读、思、说、写”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让他们 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帮扶,必要时进行讲解。五、说教学过程(一)激活沉淀,定标导向以回顾自己课内外读过的寓言故事导入本课的学习,谈谈自己对“寓言”这种文体的了 解,然后水到渠成地导出本课的学习任务:学习自相矛盾这则寓言故事。“矛、盾”这 两个是生字,因此,我要求学生仔细看老师写,指导学生认真写字。明确课题之后,引导学 生提出问题,确定目标,教师归纳后,出示目标,让全体学生都明确。(二)运用学法,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运用总结的学法,对照学习目标,自主学习,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三)汇报交流,导学释疑读通采用听读、自由读、指名读等多种读的形式相结合,帮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对学生来说, 读文言文最大的困难是读正确,因此,我利用画斜线表停顿来指导学生朗读,从而克服困难。读懂:L结合注释,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然后逐句理解。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再次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体现对文中语言的理解。然后要求学生连起来说一 说。这样,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2 .接下来尝试让学生来演一演这个寓言故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3 .引导学生交流:卖矛又卖盾的人可笑在哪里?帮那个人总结一下教训。4 .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情?请举例说说。明理:通过对叫卖者为什么“弗能应也” “,从叫卖者和围观者进行探究,得出卖矛与盾之人可笑在哪里的结论,谈谈自己从中体会到什么,从而达到理解寓意的 目的。然后引出成语“自相矛盾”并告诉学生,“自相矛盾”也比喻语言与行动相抵触。(四)拓展延伸训练安排一个小练笔:围观的人走散了,这个楚国人 O (要求:语句通顺,表意清楚,200字。六、说板书设计矛与盾无不陷莫能陷自相矛盾这一板书设计突出文本线索,简洁明了,抓住本文重点,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