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模拟冲刺16天综合模拟卷.pdf
高考生物模拟冲刺 16 天综合模拟卷(二)(word版可编辑修改)-1-高考生物模拟冲刺 16 天综合模拟卷(二)(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考生物模拟冲刺 16 天综合模拟卷(二)(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高考生物模拟冲刺 16 天综合模拟卷(二)(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高考生物模拟冲刺 16 天综合模拟卷(二)(word版可编辑修改)-2-综合模拟卷(二)(45 分钟 100 分)一、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1。在人体血浆中,有多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的功能不包括()A。催化蛋白质水解为多肽 B.与抗原特异性相结合 C.刺激淋巴 B细胞增殖和分化 D.降低血糖浓度 2.对下列物质的产生部位分析错误的是()A。叶肉细胞能够产生 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人体肌细胞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C。大肠杆菌能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核糖体 D。动物细胞能合成 mRNA 的场所是细胞核和线粒体 3.(2012潍坊二模)下列生理活动不能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A。水在光下分解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C。H 和氧气结合生成水 D。氨基酸脱水缩合 4。在下列细胞或生物体中,能独立进行“翻译”的是()A。SARS病毒 B。人体成熟红细胞 C。艾滋病的病原体 D。蚕豆根尖生长点细胞 5.(高考重组题)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高考生物模拟冲刺 16 天综合模拟卷(二)(word版可编辑修改)-3-B。外来物种的入侵不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6.(拔高题)有科学家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泡状结构,这些“微泡”在离开肿瘤组织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它所携带的“癌症蛋白”就会触发促进新血管异常形成的机制,使这些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A。“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能够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B。“癌症蛋白”的形成需要由内质网以及高尔基体进行加工 C。“癌症蛋白”的作用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后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会延长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共 76 分)(一)必做题(60 分)7。(13 分)有人利用小球藻做了下列实验,开始时各瓶中小球藻的数量相同,请回答:(1)在实验装置中,具有细胞器膜的生物是 。(2)酵母菌在快速繁殖时,细胞呼吸的总反应式是 。(3)将两个装置都同时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下培养一段时间,B、C两瓶中小球藻密度较大高考生物模拟冲刺 16 天综合模拟卷(二)(word版可编辑修改)-4-的是 ,原因为 。(4)通常采用 法对 A瓶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若在血细胞计数板上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5)将小球藻装在密闭容器中,一直给予适宜温度和光照.通入14CO2,反应时间为 0.5 s 时,14C出现在 C3中;反应时间为 5 s 时,14C出现在 C5中。该实验是通过控制 (变量)来探究 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若改变某实验条件发现 C5的含量快速升高,则改变的实验条件最可能是 。8。(16 分)南极自然环境是地球仅有的人类干扰少的寒冷地带的生态系统.Crooked 湖是南极的淡水湖之一,该湖的主要生物以及这些生物的营养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与太湖相比,Crooked 湖的自我调节能力较低,原因是 。(2)图中所示生物之间的关系有 。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 。没有表示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 。(3)鞭毛藻同化的能量最终有三个流向: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散失一部分;被下一营养级利用;。鞭毛藻能感受光线的强弱,借助鞭毛移动到光线合适的位置进行光合作用,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对事物的意义是 。(4)请在下图用箭头和文字补充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途径.高考生物模拟冲刺 16 天综合模拟卷(二)(word版可编辑修改)-5-(5)现阶段有人想利用 Crooked 湖来大力发展极地淡水养殖,请对这种想法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 。9。(15 分)玉米胚乳由有色(C)对无色(c)、透明(Wx)对不透明(wx)两对相对性状控制,且都位于玉米第 9 号染色体上.进行杂交实验(如图所示)时,其中雌性亲本 9 号染色体上,有一个“纽结”并且还有部分来自 8 号染色体的“片段”,而正常的 9 号染色体没有“纽结”和“片段。请回答相关问题:(1)8 号染色体片段移接到 9 号染色体上的现象称为 .(2)两亲本杂交,如果 F1有 种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则说明雌性亲本发生了 ,从而导致了基因重组现象的发生。若要在显微镜下观察该种基因重组现象,需将 F1新类型的组织细胞制成 。利用染色体上对 C和 Wx 的标记,观察到 的染色体,则说明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3)设计实验检测发生染色体畸变的亲本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用遗传图解的形式表示.10。(16 分)(拔高题)(2012 安庆模拟)如图是运动神经元的突触前抑制机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高考生物模拟冲刺 16 天综合模拟卷(二)(word版可编辑修改)-6-(1)完成神经调节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2)下列能正确表示刺激轴突 l 后,神经元 3 膜电位变化的情况是()A.ad B.bc C。cb D。da(3)图甲中有 个突触,所指结构名称是 。在中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 1,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 (用图甲中标号表示)的功能。(4)图乙是运动神经元 3 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的膜内电位变化图。A情况显示单独刺激轴突 1时,测得神经元 3 膜内电位差值约是 mv,与 A情况比较,B种情况下,轴突 1 释放神经递质的量 ,导致 (离子进出膜的量)相对减少,使神经元 3 兴奋性降低.(二)选做题(从 11、12 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每题 16 分)11。(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2012 济南模拟)请回答下列与微生物有关的问题:(1)微生物的分布:纤维素分解菌主要分布在富含 的土壤表层.(2)微生物的消毒和灭菌:在菊花组织培养中,对外植体常用 和氯化汞进行消毒;在微生物培养中,对培养基常用 法进行灭菌。高考生物模拟冲刺 16 天综合模拟卷(二)(word版可编辑修改)-7-(3)微生物的应用: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运用吸附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 发酵产生酒精。(4)微生物的接种: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 和稀释涂布平板法。(5)微生物的计数:运用活菌计数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原因是 。(6)微生物的鉴定:为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应向培养基中加入 染料,将呈红色反应,再依据培养基中是否产生 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12。(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质粒能成功转入植物细胞,并将质粒上的一部分外源 DNA 整合到植物细胞的 DNA 中。如图表示利用质粒进行转化获得抗除草剂大豆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1)过程将目的基因导入质粒后,需要经过 使质粒与目的基因切口黏合。(2)整合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在组成上还含有启动子、终止子和 。(3)过程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4)过程运用了细胞工程中的 技术,该技术的理论依据是 ;在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关键步骤是利用含有一定营养和激素的培养基诱导植物细胞进行 和 .(5)为了检测通过过程获得的幼苗是否具有抗除草剂的特性,可采用的方法是 。高考生物模拟冲刺 16 天综合模拟卷(二)(word版可编辑修改)-8-答案解析 1.【解析】选 A。催化蛋白质水解为多肽的过程发生在消化道中;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相结合,抗原刺激淋巴 B细胞增殖和分化,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而抗原、抗体和胰岛素都可以是血浆中的蛋白质。2.【解析】选 B.叶肉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两种产生 ATP的生理反应,其中前者产生 ATP的场所是叶绿体,后者产生 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人体肌细胞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其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动物细胞细胞核和线粒体中的 DNA 通过转录合成 mRNA。3.【解析】选 D。水的光解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依赖于神经纤维膜电位的变化;H 和 O2结合生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氨基酸脱水缩合发生在核糖体上,核糖体属于无膜细胞器。4。【解析】选 D。进行“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SARS病毒和艾滋病的病原体无细胞结构,因此无核糖体;人体成熟红细胞中的核糖体也已经消失,因此只有蚕豆根尖生长点细胞能独立进行“翻译。5。【解析】选 D.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但变异是不定向的;外来物种入侵会导致本地生物多样性的锐减,因此会影响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变异分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两种,其中不利变异不能适应环境;自然选择通过对个体表现型的选择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高考生物模拟冲刺 16 天综合模拟卷(二)(word版可编辑修改)-9-6。【解析】选 D.由题干分析知,“微泡”在离开肿瘤组织时相当于胞吐,“微泡”是生物膜结构,和血管上皮细胞能够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癌症蛋白”的形成需要由内质网以及高尔基体进行加工;“癌症蛋白”的作用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后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会缩短.7.【解析】(1)小球藻和酵母菌都属于真核生物,都具有核膜和细胞器膜等生物膜,而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无核膜和细胞器膜。(2)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快速繁殖,反应过程为利用 O2分解 C6H12O6产生 CO2和 H2O。(3)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而酵母菌进行有氧或无氧呼吸都产生二氧化碳,被小球藻吸收进行光合作用,因此 B瓶适宜小球藻的生长.(4)通常用抽样检测或血细胞计数法进行酵母菌的计数,取样时要进行稀释后再取样,便于计数。(5)卡尔文循环途径为14CO2C3C5,随着时间的延长,二氧化碳中的 C逐渐转移到有机物中,因此控制反应时间来探究 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若改变某实验条件发现 C5的含量快速升高,说明 C5的利用减少,即二氧化碳的固定减少,很可能为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答案:(1)酵母菌、小球藻(2)C6H12O6+6H2O+6O2酶 6CO2+12H2O+能量(3)B B 瓶的小球藻能获得 A瓶的酵母菌呼吸产生的 CO2(4)抽样检测(血细胞计数)对样液稀释后再取样计数(5)反应时间 降低 CO2的浓度(或 CO2的浓度)8。【解析】(1)与太湖相比,Crooked 湖的自我调节能力较低,原因是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2)图中所示的生物之间关系有不同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和同一营养级之间的竞争.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枝角类动物。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高考生物模拟冲刺 16 天综合模拟卷(二)(word版可编辑修改)-10-量,因此图中没有表示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3)鞭毛藻同化的能量最终有三个流向: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散失一部分;被下一营养级利用;被分解者利用。鞭毛藻能感受光线的强弱,借助鞭毛移动到光线合适的位置进行光合作用,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关。(4)由于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其中碳循环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其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吸收 CO2,而生物群落则以呼吸作用的方式产生 CO2返回大气中,其中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又叫分解作用,生物群落之间则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5)由于南极洲生物种类少,应该尽量保护其生物的多样性才行,因此不能利用 Crooked 湖来大力发展极地淡水养殖。答案:(1)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2)捕食和竞争 枝角类动物 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3)被分解者利用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作用(4)(5)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尽量保护其生物的多样性 9。【解析】(1)一条染色体上的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现象称为易位。(2)两亲本杂交,若雌性亲本不发生交叉互换,杂交后代有有色透明、无色不透明两种性状,若雌性亲本发生交叉互换,杂交后代出现有色透明、有色不透明、无色透明、无色不透明四种性状;基因重组一般无法利用显微镜观察,但雌性亲本 9 号染色体上同时存在的“纽结”和“片高考生物模拟冲刺 16 天综合模拟卷(二)(word版可编辑修改)-11-段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利用染色体上对 C和 Wx的标记,当观察到染色体上只存在“纽结”或“片段”时,可确定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出现基因重组。(3)检测发生染色体畸变的亲本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可用测交法,即该亲本和无色不透明雄性杂交,观察后代性状及比例确定:若染色体畸变的亲本不发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杂交子代只有有色透明和无色不透明两种比例相等的性状,说明染色体畸变的亲本只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若染色体畸变的亲本发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杂交子代有有色不透明、无色透明、有色透明、无色不透明四种性状,比例呈现两多两少,说明染色体畸变的亲本产生四种配子,数量为两多两少。遗传图解见答案.答案:(1)易位(2)2 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 临时装片 只有“纽结”或只有“片段(有“纽结”无“片段”或有“片段”无“纽结)(3)选发生染色体畸变的亲本和无色不透明雄性杂交,观察杂交后代性状及比例确定亲本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高考生物模拟冲刺 16 天综合模拟卷(二)(word版可编辑修改)-12-10。【解析】(1)神经调节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2)刺激轴突 1 后,神经元 3 膜电位发生变化,形成动作电位,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3)由图甲可知,图中有 3 个神经元、2 个突触,图中内含有神经递质,为突触小泡;当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被药物抑制后,不能与神经递质结合,但突触间隙内的神经递质的量不会降低。(4)由图乙可知,A 情况下,静息电位时的电位差与动作电位的峰值之差为 10mv,B情况下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是因为轴突 1 释放的神经递质减少,导致钠离子进入细胞膜的量降低.答案:(1)反射弧 (2)D(3)2 突触小泡 (4)10 减少 钠离子内流量 11。【解析】(1)纤维素分解菌分解有机物,因此主要分布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表层。(2)在菊花组织培养中,对外植体常用酒精和氯化汞进行消毒;在微生物培养中,对培养基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3)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运用吸附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4)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5)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这样就会使用活菌计数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高考生物模拟冲刺 16 天综合模拟卷(二)(word版可编辑修改)-13-(6)为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应向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料,将呈红色反应,再依据培养基中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答案:(1)有机质 (2)酒精 高压蒸汽灭菌(3)酵母菌 (4)平板划线法(5)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6)刚果红 透明圈 12。【解析】(1)过程将目的基因导入质粒后,需要经过 DNA 连接酶使质粒与目的基因切口黏合。(2)整合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在组成上还必须含有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3)过程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可以采用农杆菌转化法(或花粉管通道法或基因枪法等)。(4)过程运用了细胞工程中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的理论依据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在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关键步骤是利用含有一定营养和激素的培养基诱导植物细胞进行脱分化和再分化。(5)为了检测通过过程获得的幼苗是否具有抗除草剂的特性,可采用的方法是对幼苗喷施除草剂,观察其生长情况。答案:(1)DNA 连接酶(2)标记基因(3)农杆菌转化法(或花粉管通道法或基因枪法)(4)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再分化(5)对幼苗喷施除草剂,观察其生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