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pdf
-
资源ID:93496360
资源大小:5.91M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pdf
运输条件;接近城市分布第 五 单 元 人 类 的 生 产 活 动 与 地 理环 境1、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气候条件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地形:平原一一耕作业;山地一一林业、畜牧业;山地农作物的垂直分布;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酸性红壤一一种茶树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一一必须有方便快捷的交通政策:如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建立2、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1)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A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一一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如我国橡胶和双季稻生产北推;小麦种植高限扩展B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1 -如 玻 璃 温 室(温室效应原理)一一改善温度、并可对光照、通 风、湿度进行调节梯田一一改造地形;较陡的山坡不适宜修筑梯田;灌溉-改造水分(2)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A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如城市周围成为菜、肉、蛋、奶、园艺业等农副产品基地B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世界大市场的形成一一农业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区域专业化生 产)如 美 国 东 南 部 花、菜基地供应东北部工业基地;我国北方冬季从南方大量调进蔬菜;荷兰鲜花装点世界许多大城市;美、力 口、澳、法等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粮生产国;荷 兰、丹 麦、新西兰等成为世界主要乳畜产品供应国拉 美、非洲以及东南亚和南亚成为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2-农业主要地域类型的特点(从土地利用的方式的角度)农业代表性地区主要分类特点地域分布类型地区-3-水稻中国秦淮以东亚劳 动密集人 多 地种植南的亚型少,小农业热带自给农业经营;季风单产高,区;商 品 率南亚低;的热机械化水带季平 低,田风地规模小区;水利工程东南量大亚的科技水平热带低雨林区-4大牧阿根廷的潘美、密集农业地 广 人场放帕斯草原澳、商品农业稀,大规牧业新西模机械化二、经营;阿根优 良的天廷、然牧场南非交 通 便利,促进了商品化经营广阔的市场需求商品美 国 中央大美、商品农业优越的自谷物平原加、种植业然条件:农业阿根密集农业地势平坦、土廷、壤肥沃、水源澳、充足、气候温俄、和乌克便利的交通运输;地 广 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5农业机械、电力、化肥、农攵业澳大利亚的欧洲1、北美、商 品 农良 性 农墨累-达令盆南非、澳、业业 生 态地新西兰密 集 农系统(背风坡;灌业有 效 利溉成为农牧用 时 间业发展的限安 排 农制性条件;东事活动水西调)农 业 生产 有 较大 的 灵活 性 和对 市 场的 适 应性;-6-大 规 模机 械 化3、影响工业区位因素(1)经济方面:原料、动 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自然条件(2)社会方面:政府、政策、个人偏好等(3)环境:污染类型和污染程度主导因素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类型名称典型工业部门相关特点原料指向型工业制糖、水产品加工、水果所需原加工、罐头厂料丰富地区;原料不-7-便运输市场指向型工业瓶装饮料、家具制造、印刷接近产品消费地区;产品不便运输动力指向型工业有色金属冶炼(炼铝)、化工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廉 价 劳 动 力指向型工业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区技术指向型工业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4、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区位因素发展变化如下:(1)原料来源多、交通改善原料地对工业区位影响渐弱;市场影响渐强例:鞍 钢(原料、动力指向型);宝 钢(市场指向型)(2)一些发达国家,交通运输条件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有所下降(3)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4)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例:本地劳动力素质往往成为吸引外资,尤其是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的重要因素之一(5)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如我国西部大开发、改革开放初沿海地区的发展(6)国防的需要:如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内地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7)个人偏好:如华侨回乡投资(8)工业惯性的影响(9)环境保护的影响:原则:大气污染企业应在居民区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上风向;与盛行风垂直的两郊外水污染企业应在居民区下游固体废弃物和噪音多的企业远离居民区气污、水污:化工厂气污:水泥厂、火电厂、钢铁厂、化工厂水污: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化工厂噪污:交通线、车站、飞机场5、工业联系和集聚现象-8-传统工业区新兴工业区7代表工业区德鲁尔区;英中部区;美硅谷;中关,I(1)工业联系:A 生产上联系:投入-产出联系如:炼铁厂和钢铁厂;皮革厂、钢铁厂和汽车厂B 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共用廉价劳动力或基础设施如:天津新技术开发区内的“康师傅”和“三星”C 信息联系:计算机联网(2)工业集聚好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类型:A 专业化生产集聚地域:投入-产出联系如钢铁厂工业区和石油化工区B 新小批量定制产品的生产:协作工厂集聚并接近市场,及时反馈信息形成新兴工业区-9-天 力、山 口 PUXT J主要区位因素原料、廉价劳力人才、环境、交通主要部门钢铁、煤炭、纺织、化工、机械电子、航天、生物工程工业地域特点以传统大型企业为核心发展集聚而成分散为主产品特点重、厚、长、大轻、薄、短、小生产规模大小科技人员比例低高生产增长速度慢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长短研发费用低高发展类型资金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廉价劳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6、不同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特点形成类型:(1)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有投入-产出关系(2)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有投入-产出关系;或由于共同设施而集聚一起发展特点:(1)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地域:发育程度低;工业发展潜力小,面积小;如糕点厂、糖果厂等(2)以钢铁等生产过程复杂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发育程度高;工业发展潜力大,面积大可扩展成为工业城市,其区位由核心工厂区位因素而定如钢铁工业城市鞍山、攀枝花、马鞍山石油工业城市大庆、克拉玛依汽车城十堰第 六 单 元 人 类 的 居 住 地 与 地理 环 境1、乡村、城市起源的历史条件,以及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1)乡村起源的历史条件: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2)城市起源的历史条件:-10-农业技术创新,出现剩余产品一一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第二次社会劳动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相分离)一一促进了城市出现(3)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共性:大河冲积平原;农业文明发达;但古代城市发展不稳定,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谷地、尼罗河谷地2、不同城市的区位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自然地理因素:(1)地形: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巴西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上;我国汾河、渭河谷地城市分布(2)气候:世界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且该地带的沿海地区城市一般密于内陆地区荒漠、高寒、湿热地区少有城市的分布(3)河流:对城市的选址具有深远的影响;河流具有供水、运输、防卫功能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江西赣州 水运起点或终点;宜宾长江与岷江汇合处;重庆长江与-11-嘉陵江汇合处;武汉一一长江与汉江汇合处上 海、广州河口瑞士伯尔尼、法国巴黎、美国波士顿一一河流的安全防卫功能社会经济因素:(1)自然资源:煤矿城市:英伯明翰和曼彻斯特、美匹兹堡、我国大同、鹤岗、抚顺、开滦石油城市:英阿伯丁、中大庆和玉门铁矿城市:鞍 山、包 头、攀枝花金矿城市:南非的约翰内斯堡(2)交通:我国南方城市多在河流汇合处;北方城市多在大道汇合处古邯郸在两驿道交点铁路枢纽城市:京广线一一石家庄、郑 州、株 洲;京沪线一一蚌 埠;陇海线一 一宝鸡运河城市:扬州、济宁(3)政治古希腊一一雅 典;古罗马一 一 罗马;古都一一西安、洛 阳、杭州我 国100万 人 口 大 城 市 中76%为省级行政中心,如合肥的发展政治与经济职能分开的首都:巴西利亚、华盛顿、堪培拉、伊斯兰堡-12-(4)军事(5)宗教沙特阿拉伯一一 麦加、麦 地那;梵蒂冈;我国拉萨城市区位因素的变化军事、宗教等对于现代城市区位的影响很弱;交通、自然资源自古至今一直对城市区位产生巨大影响新 的因素出现:日本筑波科学城;中国张家界旅游城市;深圳经济特区的政策因素等3、城市化标志(1)城市人口增加(2)城 市 人 口 在 总 人 口 中 的 比 重 上 升(衡量城市化水(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4、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早(工业革命)晚(二战 后)城市化水平高(7 0%以上)低(3 0-4 0%)城市化速度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城 市 化 和 经济 发 展 之 间的关系经 济 发 展 的 必然结果城 市 化 和 经 济发 展 水 平 不 相适应所 处 城 市 化阶段后 期;出 现 逆城市化现象初 期、中期平最重要指标)-13-5、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问题解决途径环境质量下降(城市污染严重):1、大气污染2、水污染3、噪声污染4、固体废弃物污染1、建 立 卫 星城,开发新区如上海浦东新区,北京 周 边14个卫星城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华盛顿等政治与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经济职能分开的首都2、改 善 城 市交通和居住条件3、保 护 和 治理城市环境(1)治理污染(2)加 强 绿 化建设-14-第六单元 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大纲要求:1.了解乡村、城市起源的历史条件,以及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2.结合实例,了解不同城市区位特点,理解这些城市的形成原因。3.理解城市化的标志。4.结合实例,了解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6.1 聚落的形成聚落概念一一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它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是人们居住、生活、生产、教育、休息、娱乐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1.村落的形成,要了解(1)聚落形成的演变:乡村的形成:聚居一分散的乡村聚落一固定的乡村最初的穴居或逐水草而居:随着畜牧业与农业的起源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生产刚起步,耕作方式落后,属于迁移式农业,所以乡村形成时,只能是半固定的原始棚舍。随农业水平提高,出现稳定的乡村聚落的同时,农业有了一定的剩余产品,这就是说,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15-分布地形特征村落形态在平河流较少,地形完整、开阔、平圆形,或不规则多边原坦河网密度大,村落沿河道伸展带状余产品,乡村可以提供非农业人口生活所需的粮食、副食品,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在经济上才有可能。所以,剩余农产品是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第二个条件是,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2)村落的分布与形态2.城 市 的 起 源 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包含三个问题:(1)城市出现需要的两个条件;(2)首批城市出现在哪里;(3)古代城市发展有何特点。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劳动分工加深的产物。第一个条件是,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产生了剩余产品通过技术创新的手段,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有了剩出现一一由于农业与手工业分离,二者劳动生产率都得到了提高,于是,剩余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就需要进行商品交换。在交易的场所,形成集市,集市进一步演变变为城市。必须指出非农业人口是手工业和农业分离后出现的。正是基于上述两个原因,历史上早期城市多分布在灌溉农业发达、利于农业生产、便于向周围集散农产品和手工产品的地带,即河流中下-16-游冲积平原上。早期城市因自给自足的农村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城市规模小、不稳定、发展水平低。故城市多分布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一一长江中下游平原。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也就是人类古文明起源的地区。概念释义:城市的概念,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城市是一个点,又是一个面。城市本身在地球表面占据着一部分土地,它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政治、经 济、文化中心,同周围广大地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逐渐成为组织地区生产、交换、服务的核心。6.2 城 市 的 区 位 因 素(一)城市区位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城市的位置,二是城市的分布。影响城市布局选址的因素很复杂,有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重 点:分析总结河流、气 候、地形等因素与城市区位的关系。1.地形与城市区位阅 读 图6-6和 图6-7,分析地形与城市分布的关系得出表:城市选址有利影响举例一 般 多 在 平 原一 平(地 形 平 坦),美 国 东 部 城 市 带,地区(1 0 0 2 0 0二 土(土壤深厚、我 国 东 部 城 市,目-17-城市选址气候有利、不利影响举例中低纬度气温适中、降水适度多数城市,如北京、(沿海比内陆城市上海、纽约、巴黎多)荒漠地区干旱城市很少高纬、高山地区严寒热带雨林地区闷热-18-米沿河、湖、海肥 沃),三 利 于(利度 平 原 上 的 城 市 如山区也有城市沿河谷低地,地势太原、西安、拉萨平原地带)于 农 耕、交 通 联加尔各达等。分布开阔系、节 省 建 筑 投资)2.气候与城市区位阅 读 图6-6和 图6-7分析气候与城市分布的高原也有城市分布热带低地闷热,高原凉爽巴西利亚、墨西哥城关系得出表:3.河流与城市区位:我国和世界大部分城市是沿河道、沿江、沿湖建设起来的,沿河设城有两大优势一一水运便利、水源充足。河流为城市提供了水源、交通运输、在古代还有军事防卫作用(1)沿江湖河道设城水运优势:河流水运起点、终点,货物在此集散。两条河流的汇合处,人流物流集散。过河点位置,陆上交通线过河处。河口位置,在河口海岸建沿海城市。水源优势:供应城市工业用水、生活用水。河流是城市的主要水源:一是城市用水的来源之一是河水,二是某些没有大河的城市面临严重缺水,城市发展受到限制。生 活 用 水 一 一 每人每天的较低用水量时0.05吨,较高用水量时0.5吨。水量可用来衡量人的生活水平,若 按 人 均150升/天300升/天计算,100万人口的城市,每年需水量则为0。5亿 吨 1亿吨。工业用水 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工业用水至少需要1。5亿吨。郊区农业(菜地)用水 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每年至少需要用水3亿吨。(2)在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建城;在河流小岛上建城。河流可作为防御的屏障,有利于安全保卫。例如:瑞士伯尔尼、法国巴黎、美国波士顿。-19-图6-6中 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1.读图目的:认识城市区位与地形、气候条件的关系,是阅读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分布图的目的。该图以案例式(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从宏观上表示了我国城市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2.回顾图中所涉及的地理分界线:地势三级阶梯界限(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东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400毫米年降水量线通过的地区(大兴安岭西麓南下、经过张家口、兰州和拉萨附近,到达喜马拉雅山脉东部)。3.比较各区面积的大小统计其范围内的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数量。-20-地势地形特征在 总 面积中的比重城 市数量及 其比重特大城市数量地势二大阶梯城市的分布统计表三 大 气 候 区 城 市 的 分布统计表4.分析归纳我国城市区位与地形、气候的关系图6.7世界大城市的分布和城市密集地区,不悬这是一幅表示世界城市分布的示意图,图中又将美 国的三 大城 市带 用特 写 的形 式给 以重 点马六 ;交囱臬苧力垃击外加如1隹的垓心第 一 级阶梯海 拔4000-5000 米的青藏高原25%以上6个,1%0个第 二 级阶梯海 拔1000-2000 米,40%以上125个,9个气候区1乂碑辆 逾 地勺主(毫米)在总面积的比重阿行数量及牡匕重特;1娄、城市k量图,安排在这一课主要是从自然因素考虑 的,但实际上可不拘于自然因素的分析。图中标注有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解 算 较黔 髀 区*摹拔地ft)眯以F,25渔财上3:个56 43个28个9.2%3个北方半湿润区1、勺主1/367%2L2 个,一 2 15 4%-3-1个南方10001/5212 个,和世界城市密集区。城市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 展 水 平(人口、生产力)等因素的制约,因此,读图过程中,需首先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等方面层层分析城市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从人口的分布、生产力的分布分析其与城市分布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从自然条件看,世界城市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和平原地带;从社会经济发展看,城市的分布与人口、生产力的分布是一致的。其次,在图中找出世界的三大城市密集地区,即大约北纬60度以南的欧洲地区;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的东北部即中央大平原地区。并结合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综合分析世界城市密集区的成因。城市群和城市带,又称为城市密集区和大都市连绵区,是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形式之一,即现代化工业职能、商业金融职能、文化先导职能于一体,成为国家经济最发达、经济效率最高的地区,甚至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美国三大城市带分布图的阅读,不仅要了解自然环境对城市分布的影响,还要从社会经济因素分析,了解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出现,是当代世界城市分布的新特点之一。三大城市带的区位和气中心城市的分布,宜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指导学生掌握。如自东而西了解三大城市带的分布,自北向南明确波士顿一华盛顿城市带四大中心城市(波、纽、费、华)的分布。-22-图6-8 我国南方内河航运和主要的城市分布图中显示的信息、:一是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河段的通航能力;二是主要城市的分布。据以上信息,分析沿河城市的不同类型。图中反映出我国内河航运与南方主要河流分布的关系(1)水运的端点 水运的起点和终点往往是城市选址的条件,水运的起点和终点是货物的集散地和水、陆交通的要道。如江西省赣州市就位于赣江通航河段的上游起点。(2)两条河的汇合处 通航支流与干流汇合的地方是形成城市的良好区位,因为有三个航运方向,大量的人流、物流在这里集散、中转,腹地广阔。长江沿岸有通航支流汇合处,历史上都是较大城市,且延续至今,如 宜 宾(岷江)、泸 州(沱江)重 庆(嘉陵江)、武 汉(汉江)、九 江(鄱阳湖水系)、芜 湖(青弋江)、镇江和扬州(大运河)等。西江上有梧州(桂江)等。(3)河口 内河航运和海洋航运在河口处转运、河口因而成为全流域物资的吐纳之口,拥有广大的腹地,许多的城市是在河口港的位置上发展起来的。如上海、广州、福州、天津等。6.3 城 市 的 区 位 因 素(二)本节主要讲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布局的影响。教材用了五幅图来展示资源、交-23-通、科学技术等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重点:1.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教材第一段(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还要受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工业革命后,随着对矿产的开发利用和工矿业的发展,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出现了一批新兴城市。)内容是重点,它是下列众多工矿城市出现的依据。应从以下两方面来讲解:(1)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城市布局:自然资源对城市布局的影响,必须通过一定的生产力来起作用,也就是说,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位于荒无人烟地区的资源也有能力开发利用,城市布局随之而发生变化,从而出现一批新城市。(2)自然资源是一部分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决定着以工矿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工矿城市的规模和发展前景,即工矿业的发展与工矿城市的发展呈正相关关系,二者相互促进,共求发展。例如:门头沟煤矿资源的减少使得人口的减少。东北森林城市一一伊春 内蒙古草原城市一一锡林郭勒等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矿产与城市区位主导矿产主要城市煤矿英国伯明翰、曼彻斯特、美国匹-24-2.交通运输与城市区位兹堡、中国大同、阳泉、抚顺、开滦。石油英国阿伯丁,中国大庆、玉门、东胜铁矿中国鞍山、包头、攀枝花、马鞍山金矿南非约翰内斯堡(1)从城市分布趋势上分析一一沿交通线设城(如株洲市),这主要是从交通运输的基本性质和作用上说的,它是联系工业与农业、乡村与城市、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在促进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株洲市是京广线、湘黔线、浙赣线开通后形成的城市,故 称 为“火车拉来的城市”。(2)历史进程中考察一一交通工具的革新、交通线路的改变,引起城市分布局的变化。例如:古代城市多建在河流、大道的交点上,演变到现代的铁路、公路沿线出现一批城市。(3)一个地区来考察,因交通线的变化,导致了原有城市的衰落或新城市的迅速发展。例如石家庄的发展交通运输与城市区位-25-运输方式选择实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运动变化的,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也不例外。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条件下曾产生过积极作用,但是因为这些因素本身的变化,以及受社会进步、科技发达、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导致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可能产生三种变化:南船北马南方城市沿江河发展北方大多在大道汇合处宜宾、重庆、武汉、邯郸公路、铁路运输公路、铁路枢纽公路、铁路沿线株洲、石家庄、郑州海洋运输沿海分布秦皇岛、大连、青岛关于政治、军事、宗教与城市的区位,可作为城市职能去了解。如政治职能的首都,军事城市在古代较突出如嘉峪关、广东虎门、塘沽,宗教城市麦加、梵蒂冈、拉萨等。难点: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1)有些因素的影响减弱了,如军事、宗教等。(2)有些因素仍产生着巨大影响,如交通、自然资源(不过在地域上也有很大变化)。(3)新的因素成为影响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26-而这些主要因素也在不断变化着。概念释义:科学城 日本东京东北60千米处,新建了筑波科学城,它是以知识密集、科技密集、环境优美而著名的新兴城市。美 国 在 旧 金 山 东 南5 0千米处建立了以电子工业研究和制 造 的“硅 谷”工业中心,日本把九州岛建为:“硅 岛”,德国在位于巴伐利亚高原的慕尼黑建立 硅原”(为宇航、电子工业中心)。我国将在长江三角洲兴建科学城。科学技术愈进步,智力和知识在城市区位因素中所产生的作用就愈来愈大。图6-14株洲城市的发展 此图是株州城区面积发展变化示意图,说明城区面积的变化及城市的兴起、发展和铁路交通的关系。株洲市古称建宁,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湘江中下游。解放初期市区面积只有1.5平方千米,现 在 市 区 面 积 发 展 到52平方千米。长 达10千米的建设大道贯穿市区南北,横跨湘江的株洲大桥将河西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与老城区连成一体。株洲市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是江南最大的交通枢纽,株洲火车站是全国五大客货运输站之一,株洲北站是长江以南最大的货运编组站。从图中可以看出,株洲 是位于 我国 南北 干线 京广 铁路 与东 西干线浙赣铁路、湘黔铁路的交汇处,是一个典型的铁路枢纽城市。阅读 该图的目 的是 要 明确近代以来铁路的修-27-建促使了株洲市的诞生和发展,同时又要分析城市分布与湘江的关系。读图步骤有以下四条:(1)找出通过株洲的铁路干线。(2)分 析1949年以前用地与铁路的关系。(3)分析现在城区分布与铁路线的关系。(4)分析城区区位与河流的关系。符合南方沿江建城的规律。6.4 城市化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节主要研究城市化的概念和城市化的标志,世界城市化和世界城市化过程的差异,应重点了解人口城市化的内容和城市化的三个标志,分析比较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正确理解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能够运用教材上的图表,分析城市化过程各阶段的趋势及产生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可列表对比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教材中涉及的数字较多,应结合课文中的图表加以理解,不应死记硬背,注意分析数字背后的地理现象和规律。重点:1.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的三个标志城市化的内涵、标志、表现特征-28-城市化含义城市化标志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即城市面积由过程小到大,城市数目由少到多)提供第三产业多项服务2.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1)城市化水平的高低重点放在城市化三个主要标志中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要处理好城市(点)、区域(面)的各自独特作用及其相互联系。提供粮食、蔬菜、工闻 I上,因为城市化进程最突出的表现是人口增长过程。(2)当代城市化的动力一一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发展的。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大多数农民是为了摆脱贫困,提供农业机械、工业用品-29-盲目流入城市的。两种类型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趋势有差异一一发达国家城市化已进入后期,发展趋缓、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处于中期,仍在发展中。发达国家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市发展迅速;发展中国家则相反,大城市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难点:阅读图6-1 7 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阅读图6-1 8 上海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说明城市化的地域城市化过程。图 6-1 7 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1)明确读图目的。该图反映本世纪,尤其是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2)熟悉坐标值和图例。读出某年份世界总人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乡人口数及其城乡人口的比重,大致了解图像所表示的内容。(3)读出各年份世界总人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量,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特点。(4)读出发达国家不同时期城乡人口数量及其比重,分析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5)读出发展中国家不同时期城乡数量及其比重,分析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30-(6)用折线将不同年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柱连接起来,分别比较两种国家农村和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分析城市化进程的异同点。6.5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大纲的要求:“结合实例,了解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由于城市规模、人口规模无限制地扩大,在城市化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环 境带 来了一些消 极作用,如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环境问题等。教材结合实例,分析以“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为主的环境问题。接着以上海市为案例,分析其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从城市规模、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城市环保三方面展开。重点:1.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城市是人工化环境,城市的主体是人类,人与环 境 的 矛 盾 是 非 常 尖 锐 的,比较突出的表现有:环境质量下降 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 染、固体垃圾污染。要清楚:几种污染的污染 源;污染物;造成的危害。交通拥挤、居 住 条 件 差 交 通 阻 塞,导致时间和能源 的 浪费 给上 下班 工作 和生 活带 来便。住房困难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31-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影响社会治安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从 原 因(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生产、生活活动频繁)一一认识出现的现象一一产生的后果。自从1999起近几年的综合题几乎都有关于城市环境问题的内容。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具体做法针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以上问题,在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后提出解决的三项措施。这些措施多为政府行为,也有市民行为。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如:上海的浦东新区、北京的郊区县城市化,工厂和一些企业向郊区迁移。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结合北京市近年来的城市道路及居民小区的建设,谈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强调城市环境问题时认为造成的,重 在“治理”二字。例如,扩大绿地面积一一植树种草一一修建林阴大道、草坪广场、街心花园等。此项措施与市民的行为关系密切。所谓绿化面积小、人均居住面积少、交通拥挤等,都与城市人口过多有关。城市发展的方向:建设生态城市,贯彻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针。难点:城市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今后城市应如何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32-L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经济活力一一创新能力 从经济效益着眼:一个城市的经济活力取决于它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是现代城市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因为只有创新才能产生持续的竞争力,它是个各城市谋求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根本保证。依据城市所在地区的资源优势,发展新产业、调整企业产品结构,重点开发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多品种、多功能、高档次、智能化、节能化、无污染的产品,是城市经济活力的必然选择。城市的地位取决于它的经济增长质量,由粗放型向集约经济转化,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质量,才能使城市经济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2.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是线性的、不可循环的。会产生许多废物,污染环境。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系统提出理论和做法是:工业生态化一一工业生态学原理废物零排放一一工业共生例如:美国田纳西州的小城一一查塔努加是世界上首先实现废物零排放的工业园区。3.城市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美国提出“城 市 美 化 运 动 英 国 出 现“田园城市”,日本建设“信息化城市”和“技术集成城市”、“海上城市”等。4.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住区:有关解决人类居住问题的几个观点:解决人类居住问题的前提一一创造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解决人类居住问题的关键一一促进经济发展与消除贫-33-困。解决人类居住问题的基本原则一一立足国情、民情,由各国、各地自主决策,创建各具特色的主区可持续发展模式。解决人类居住问题的方针一一城市和乡村并重,保证全球人居条件整体、平衡的改善。解决人类居住问题的必由之路一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解决人类居住问题的有效途径一一加强国际间的友好合作。数字城市 即是: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 I S)、遥感、遥测、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通俗的讲,是指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以及城市生产与生活中,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城市规划者和管理者可以在有准确坐标、时间和对象属性的五维虚拟城市环境中,进行规划、决策和管理。其感觉就向漫步在现实的街道上或是乘直升飞机俯瞰城市一样。学习方法与思想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34-第 七 单 元 人 类 活 动 的 地 域 联 系第八单元 人 类 面 临 的 全 球 性 环 境 问 题与 可 持 续 发 展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金融等)及其作用-35-力工I小1-蚁 J-X出y_L铁路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连续性好占地多、造价高、短途运输成本高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1)交通运输(2)邮电通信一一联络和协调社会的作公路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用;社 会 的“神经系统”邮政通信一利用交通运输工具传递信函包裹;有点多、水路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水文和气象条件影响大历史最悠久线长、面广的特点政网络是由邮局和邮路(交通运输线路)组成的邮件传递系统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航空速度快、运输效率高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电信通信一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来传递符号、文字、图象、语言电信网络是由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交换管道连续性强、损耗小、安全方便、运量很大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运具与线路合-36-二为一设 备 组 成 的 信 息 传 递 系 统受 到 地 形 的 影 响(3)商 业 一 一 专 门 从 事 商 品 收 购、销 售、调 运 和 储 存的 行 业;广 义 商 业 包 括 服 务 业(4)金 融 一 一 货 币 作 为 媒 介 的 商 品 交 换,进 行 资 金 借贷、有 价 证 券 交 易 等 活 动2、交 通 运 输 线、点 的 区 位 选 择 及 其 网 的 形 成 和 发 展(1)交 通 运 输 线 的 区 位 选 择A铁 路 线:以 京 九 线 为 例 一 一 合 理 布 局 交 通 网、促 进 沿 线 经 济 发 展、有 先 进 的 科 技 作 保 证在 现 代 铁 路 建 设 中,经 济 社 会 因 素 已 超 过 自 然 因 素 而 成为 决 定 性 因 素B公 路 线:要 充 分 利 用 有 利 的 自 然 条 件,避 开地 形、地 质、水 文 条 件 复 杂 的 地 段国道一一国家干线公路,路线基本方向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来省时省道等地方性公路一一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通过当地居民点、车站等平原一一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的关系和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区一一陡坡上“之”型弯曲、谷中道路避开陡坡等C航 道(2)交 通 运 输 点 的 区 位 选 择 一 一 以 上 海 为例-37-自然区位因素:位置、地形、水文、气候等社会经济因素:腹地、城市等上海港:A临海临江位置可兼作河港和海港B三角洲地貌平坦,设备建筑有利方便;但坡度极缓水流分汉多,泥沙易淤塞航道C水量丰富可提供淡水资源D交通发达,经济腹地广大,且多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促进港口发展E上海市本身人、财、物的优势对港口的建设发展有促进作用不同地域的综合网等级不同,不同运输网在不同地域中地位不同;交通运输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便捷和密切3、城市道路的交通网络(1)主要特点(3)一种运输方式的线与点交织组成单一运输网;二种以上组成综合运输网;-38-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行人和车辆流动方向和数量有一定变化规律;典型的混合型交通;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2)城市道路网格局规划原则: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保护环境欧洲城市:环行一放射式道路网为主我国城市:方格一环行一放射式道路网为主(3)问题及改善问题1:交通线路拥堵山区平原形成沿谷地或交通线沿主要交通线密度小大效益资金和商品流通慢,效益较低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快;效益高组织形式贷郎担、大篷车等较灵活方式商业街、商业小区等根本的措施问题2:交通环境污染对策2: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绿化美化交通线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对 策 1: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是最4、国际互联网等电子传输手段对人类活-39-动的巨大影响生活、经济、科技发展等方面5、影响城市商业中心区位的主要因素和商业网点的布局(1)主要区位因素商业街:市场最优原则一一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交通最优原则一一市区环路边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商业小区:分布于居民小区内,满足消费者的日常生活需求(2)商业网点布局:自然环境为商业网点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前提6、当代金融和贸易的国际联系及特点(1)当代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最突出的表现是:以各国间商品和劳务交换为主要内容的国际贸易和以货币资金周转和运动为主要内容的国际金融,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国际贸易和金融成为现代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的基本形式。原因:国际经济联系的密切得益于现代交通运输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40-(2)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发达国家: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小麦玉米等少数农产品、资本技术进口大量初级产品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长率高于其它制成品在世界贸易格局中居优势地位发展中国:主要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中国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商品比较单一工业化步伐加快,外贸出口商品构成中制成品比重有很大变化仍处于不利的外贸地位(3)国际金融: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第八单元 人 类 面 II缶 的 全 球 性 环境 问 题 与 可 持 续 发 展1、环境问题的表现,以及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和地域性(1)环境问题的表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环境问题的地域性:城市一一交通、工业、人口过于密集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四大类)乡村一一资源利用不当或强度过大造成了生-41-态破坏严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