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药基础试题.pdf
总 论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选择题(一)A型 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种,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规定的。)1.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是:A.开宝本草 B.嘉祐本草 C.神农本草经D.新修本草 E.本草拾遗答案:C答案分析: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当推 神农本草经,一般认为该书约成于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第一次大总结,故答案应选C。2.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A.本草拾遗 B.本草纲目 C.神农本草经D.新修本草 E.本草经集注答案:E答案分析: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神农本草经、本草拾遗都是按药物功效分类,新修本草、本草纲目虽然也是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但不是首创,故答案应选E。3.我国最早的中药炮制专著是:A.雷公炮炙论 B.本草拾遗 C.炮炙大法D.神农本草经 E.新修本草答案:A答案分析:南朝刘宋时代雷敦所著的 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该书系统地介绍了 300种中药的炮制方法,其中有些方法仍沿用至今,为中药炮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答案应选A。4.我国第一部药典性著作是:A.本草纲目 B.证类本草 C.新修本草D.本草经集注 E.神农本草经答案:C答案分析:唐显庆四年颁布了经政府批准撰写的 新修本草,由于它是第次由国家组织修定和推行的,因此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公开颁布的最早的药典,故答案应选C。5.最早采用图文对照编写方法的本草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 B.名医别录 C.徐之才药对D.李当之药录 E.新修本草答案:E答案分析:在 新修本草的编写过程中,唐政府通令全国各地选送本地道地药材,作为实物标本进行描绘,从而增长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这种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故答案应选E。6.宋代的本草代表著作是:A.开宝本草 B.本草纲目 C.嘉祐本草D.证类本草 E.本草衍义答案:D答案分析:宋代本草学的代表著作当推唐慎微的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 称 证类本草),这部本草著作采用图文并重,方药兼收的编写体例,较前代本草著作有所进步,同时广泛引证历代文献,为后世保存了大量古代方药文献资料。它使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编写格局臻于完备,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故答案应选D。7.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大成的本草著作是:A.本草品汇精要 B.本草纲目 C.证类本草D.图经本草 E.本草原始答 案:B答案分析: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知识,是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的范本,其影响远远超过了本草学范围,故答案应选B。(二)B型 题(A、B、C、D、E是其下面两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规定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A.教药365种B.载药730种C.载药844种D.载药1500种 E.载药1892种1.本草纲目的载药数是:2.本草经集注的载药数是:答案:l.E 2.B答案分析:本草纲目为明代李时珍所著,全书52卷,共收载药物1892种,故第1题答案应选E:本草经集注为粱陶弘景所著,全书7卷,共收载药物730种,故第2题答案应选B.A.本草纲目 B.本草原始 C.救荒本草D.滇南本草 E.本草从新3.明代著名的食疗本草是:4.明代著名的地方本草是:答案:3.C 4.D答案分析:朱楠编著的 救荒本草为明代著名的食疗本草,该书为饥馍年代救荒所著,书中将民间可供食用的救荒本草,按实物绘图,标明产地、形态、性味及食用方法,既扩大了食物资源,又丰富了本草学内容,故第3题答案应选C;兰茂编著的 滇南本草是明代著名的地方本草,该书是一部专门记载云南地区药物知识的地方本草,故第4题答案应选D。(三)C型题(由一组备选答案与两个问题组形成的题干。如这道题只与答案A有关,则答案选择A。只与B有关,则答案选择B。与A B都有关,则答案选择C。如与A B都无关,则答案选择D。)A.炮炙大法 B.饮膳正要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1.忽思慧所著的是:2.缪希雍所著的是:答案:LB 2.A答案分析:元代忽思慧著 饮膳正要,该书为饮食疗法的专门著作,故第1题答案应选B;明代缪希雍著 炮炙大法,该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炮制专著,故第2题答案应选A。A.本草备要 B.本经疏证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3.以 本草纲目为基础,由博返约的著作是:4.注释发挥 神农本草经的著作是:答案:3.A 4.B答案分析:清代汪昂所著的 本草备要,是 以 本草纲目为基础,删繁就简,由博返约,切合实用的本草著作,故第3题答案应选A:清代邹渤所著的 本经疏证,是 以 神农本草经为基础,注释发挥 神农本草经的著作,故第4题答案应选B。(四)X型 题(每道题有五个备选答案。对的答案为25个,必须将其所有选中,少选、多选或错选者,均不得分。)1.成书于宋代的本草专著有:A.本草拾遗 B.开宝本草 C.本草经集注D.证类本草 E.本草纲目答案:BD答案分析:开宝本草和 证类本草成书于宋代,本草经集注成书于梁代,本草拾遗成书于唐代,本草纲目成书于明代,故答案应选BD。2.官修本草有:A.新修本草 B.开宝本草 C.证类本草D.嘉祐本草 E.本草品汇精要答案:ABDE答案分析:新修本草为唐代官修本草,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公开颁布的最早的药典;开宝本草、嘉祐本草为宋代官修本草,而 证类本草为宋代唐慎微个人所著;本草品汇精要为明代官修本草,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大型官修本草,故答案应选ABDE。二、填空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是 ,载药 种。答案:神农本草经,365.2.本草纲目的作者是,载药 种。答案:李时珍,1892。3.炮炙大法是 所著,书中所述的 对后世影响很大。答案:缪希雍,“雷公炮制十七法”。3.本草纲目拾遗是 所著,载药 种,其中新增药物 种。答案:赵学敏,921,716。4.清代张仲岩的 ,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各种炮制方法。答案:修事指南三、简答题:1.何谓中药?答: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止、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和保健作用的物质。2.何谓本草、本草学?答:自古相沿把中药称为本草,把记载中药的典籍称为本草学。3.何谓中药学?答:中药学是指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4.简述中药、本草、草药、中草药的联系和区别。答: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本草是古代中药名称,草药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中药,中草药是中药和草药的混称。中药、本草与草药、中草药没有质的区别,为避免混淆,应统一于中药一词的概念中。5.简述 雷公炮炙论的成书年代、作者和重要内容。答:雷公炮炙论为南朝刘宋时期雷教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该书系统地介绍了 300种中药的炮制方法,提出药物通过炮制可以提高疗效,减少毒性,便于贮存、调剂、制剂等,对后世中药炮制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6.简 述 本草拾遗在本草学方面的重要奉献。答:本草拾遗为唐代陈藏器所著,其重要奉献有:搜集了大量的民间药物,对 新修本草进行了增补和辨误。扩展了用药范围,为丰富本草学的内容作出了奉献。根据药物功效,提出直、通、补、泻、轻、重、燥、湿、滑、涩十种分类方法,对后世方药分类产生了很大影响。7.简 述 饮膳正要的成书年代、作者和内容特色。答:饮膳正要为元代忽思慧所著,为饮食疗法的专门著作。书中对养生避忌、妊娠食忌、营养疗法、食物卫生、食物中毒等均有论述,介绍了不少回、蒙民族的食疗方法,有较高的参考价值。8.简 述 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在药物的分类方法上的区别。答:神农本草经按药物功效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上 品120种,功能滋补强壮,延年益寿,无毒或毒性很弱,可以久服;中 品120种,功能治病补虚,兼而有之,有毒或无毒,当斟酌使用;下 品125种,功专祛寒热,破积聚,治病攻邪,多具毒性,不可久服。本草纲目按药物自然属性的不同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 共16部6 2类,每药标正名为纲,纲之下列目。9.简述 本草纲口拾遗的成书年代、作者和重要奉献。答:本草纲目拾遗为清代赵学敏所著,该书的重要奉献有收载药物921种,在 本草纲目之外新增药 物716种。增收了大量的民间草药和外来药,极大地丰富了本草学的内容。对 本草纲目进行了重要的补充和订正。四、论述题1.试述 神农本草经重要内容特点及学术价值。答:神农本草经共收载药物365种。该书在内容上首创三品分类法,即按药物功效的不同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简要赅备地论述了中药的基本理论,如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辨证用药原则、服药方法等。所载药物大多朴实有验,至今仍然习用。神农本草经为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第一次大总结。且为中药学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奠定 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的编写基础,对中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2.试述 本草经集注的成书年代、重要内容特点及学术价值。答:本草经集注为梁 陶弘景所著,载药730种。该书重要内容特点及学术价值为:在 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增长了汉魏以来名医的用药经验,载药数量较 神农本草经有了成倍的增长。在药物分类方面,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首创“诸病通用药”。对药物的形态、性味、产地、采制、剂量、真伪鉴别等都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考订了古今用药的度量衡,并规定了汤、酒、膏、丸等剂型的制作规范。是 继 神农本草经之后的第二部本草名著,它奠定了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编写的雏形。3.试述 新修本草的内容特点和学术价值。答:新修本草的重要内容特点是:全书卷帙浩博,收载药物844种。书中增长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在保持 神农本草经原文的基础上,补充修订古书。内容丰富,既收集了外来药,又增长了民间经验用药。重要成就有:对本草做了一次全面的整理、总结。图文并茂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是世界上由国家公开颁布的最早的药典。4.试述 证类本草的成书年代、作者和重要奉献。答:证类本草为宋代唐慎微所著,载 药1558种,附方3000余首。其重要奉献为:每药附有图谱,方药兼收,图文并重。保存了民间用药的丰富经验。每药附以制法,为后世提供了药物炮制资料。广泛引证,切合实际,为后世保存了大量古代方药文献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在本草学发展史上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5.试述 本草纲目的体例特点。答:本草纲目的体例特点为:本草纲目以 证类本草为蓝本,在文前编辑了序例,介绍历代诸家本草、经史百家书目、七方、十剂、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引经报使、配伍、禁忌、治法、治则等内容。各论按自然属性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 共16部62类,每药标正名为纲,纲之下列目,纲目清楚。每药按释名、集解、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项分别叙述,具体地介绍了药物名称的由来和含义、产地、形态、真伪鉴别、采集、栽培、炮制方法、性味功能、主治特点。6.试述 本草纲目的重要成就和奉献。答:本草纲目重要成就和奉献为:收载了一些民间药物和外来药物,大大地丰富了本草学的内容。全面总结了明以前药性理论内容,保存了大量医药文献。百病主治药部分,为药物按功效主治病证分类的楷模。药物分类方法先进,每药标正名为纲,纲下列目,纲目清楚。药物记载内容精详,突出了辨证用药的中医理法特色。对历代诸家本草取其精华,纠其谬误。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且广泛介绍了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冶金学等多学科知识,影响远远超过了本草学范围,是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的范本。17世纪流传到国外,是世界上有名的药学文献。7.试举例说明清代本草研究的重要特点。答:在 本草纲目的影响下,清代研究本草之风盛行,重要表现为由于医药学的发展,进一步补充修订 本草纲目的局限性,如赵学敏的 本草纲目拾遗。配合临床需要,以符合实用为原则,由博返约,对 本草纲目进行摘要、精减、整理工作,如汪昂的 本草备耍、吴仪洛的 本草从新等。受考据之风影响,从明末至清代,不少学者从古本草文献中重辑 神农本草经,如孙星衍、顾观光等人的辑本。不少医家对 神农本草经作了考证注释工作,如邹谕的 本经疏证、张 璐 的 本经逢原等。各 论第 八 章 解 表 药一、选择题(-)A 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 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规定的)1.有“呕家圣药 之称的药物是:A.柴胡 B.辛夷 C.升麻D.生姜 E.白芷答案:D答案分析:生姜辛散温通,能温胃散寒,和中降逆,其止呕功良,随证配伍可治疗多种呕吐,故素有“呕家圣药”之称。其它四味解表药都没有止呕功效。2.羌活的性味是:A.辛、甘,温 B.辛、苦,温 C.辛、涩,温D.辛、咸,温 E.辛、酸,温答 案:B答案分析:本试题是测试考生是否掌握了中药的性味是如何拟定的。羌活为常用的辛温解表药,辛散发表,味苦除湿,温能散寒,功能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故答案应选择B。3.桂枝治疗风寒表虚证,宜配伍:A.麻黄 B.白术 C.附子D.白芍 E.细辛答案:D答案分析:桂枝辛甘温煦,甘温通阳扶卫,其开媵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而善于宣阳气于卫分,畅营血于肌表,故有助卫实表,发汗解肌,外散风寒之功。对于外感风寒,不管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者,均宜使用。如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同用,以开宣肺气,发散风寒;若外感风寒、表虚有汗者,当与白芍同用,以调和营卫,发汗解肌;若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者,每与麻黄、附子、细辛配伍,以发散风寒,温助阳气。故答案应选择D。4.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组是:A.麻黄、荆 芥 B.香篱、紫苏 C.生姜、桂枝D.麻黄、香蕾 E.防风、白芷答案:D答案分析:解表药中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共有麻黄、香焉、浮萍三味药,其它解表药没有利水消肿的功效。故答案应选择D。5.治疗夏季乘凉饮冷、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证,宜选用:A.荆芥 B.香薰 C.桂枝D.细辛 E.荆芥答案:B答案分析:香塞辛温发散,入肺经能发汗解表而散寒;其气芳香,入脾胃又能化湿和中而祛暑,多用于风寒感冒而兼脾胃湿困,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无汗,脸满纳差,苔腻,或恶心呕吐,腹泻者,可收外解风寒、内化湿浊之功。该证多见于暑天贪凉饮冷之人,阳气被阴邪所遏,故称阴暑证。前人称“香蕾乃夏月解表之药“。香雷治疗该证,常配伍厚朴、扁豆。故答案应选择B。6.治疗外感风寒兼气滞胸脱满闷、恶心呕逆者,宜首选:A.防风 B.香需 C.细辛D.紫苏 E.白芷答案:D答案分析:解表药中外能解表散寒,内能行气宽中的药物只有紫苏一味。故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胸脱满闷、恶心呕逆者,紫苏尤为适宜,临床常配伍香附、陈皮等药。故答案应选择D。7.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咳嗽气喘者,宜首选:A.麻黄 B.杏仁 C.石膏D.甘草 E.桔梗答 案A答案分析:麻黄味辛发散,性温散寒,主入肺与膀胱经,善于宜肺气、开媵理、透毛窍而发汗解表,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之要药。宜用于风寒外郁,媵理闭密无汗的外感风寒表实证,每与桂枝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散寒解表之力。因麻黄兼有宣肺平喘之功,故对风寒表实无汗而有喘逆咳嗽者,尤为适宜。而其它四药虽皆可治疗咳嗽,但无发汗解表之功。故答案应选择A。8.既能解表散寒,又能解鱼蟹毒的药物是:A.麻黄 B.桂枝 C.香蕾D.荆芥 E.生姜答案:E答案分析:发散风寒药中可以解鱼蟹毒的药物只有生姜、紫苏两味药。故本答案应选择E。9.功能止血的药物:A.荆芥 B.紫苏 C.防风D.麻黄 E.桂枝答案:A答案分析:发散风寒药中只有荆芥可以止血,常用治吐血、蒯血、便血、崩漏等多种出血证。故答案应选择A。10.善祛上半身风湿的药是:A.羌活 B.白芷 C.藁本D.独活 E.细辛答案:A答案分析:虽然这五味药都有较强的祛风湿,止痛作用,主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但因羌活善入足太阳膀胱经,以除头项肩背之痛见长,故上半身风寒湿痹、肩背肢节疼痛者,羌活首选。故答案应选择A。11.素有“夏月麻黄”之称的药是:A.紫苏 B.蕾香 C.佩兰D.荆芥 E.香菁答案:E答案分析:麻黄发汗解表力强,为发汗解表第一要药。夏天气候炎热,容易汗出,若用麻黄治疗风寒表实证,恐其发汗太过而伤阳气和津液,而香箫有类似于麻黄的发汗解表作用而药力较缓,夏天常用香霜代替麻黄治疗风寒表实证,故香蕾素有“夏月麻黄”之称。因此本答案应选择E。12.治疗疮疡肿痛,宜选用的药是:A.羌活 B.白芷 C.藁本D.细辛 E.防风答案:B答案分析:白芷辛散温通,具有消肿排脓的功效,对于疮疡初起,红肿热痛者,可收散结消肿止痛之功,每与金银花、当归、穿山甲等药配伍。其它发散风寒药没有消肿排脓之功。故答案应选择B。13.善治鼻渊头痛的药物是:A.羌活 B.辛夷 C.藁本D.紫苏 E.荆芥答案:B答案分析:辛夷辛温发散,芳香通窍,其性上达,外能祛除风寒邪气,内能升达肺胃清气,善通鼻窍,为治鼻渊头痛、鼻塞流涕之要药。其它四味发散风寒药没有通鼻窍之功。故答案应选择B。14.误服生半夏中毒,应考虑选用:A.麻黄 B.紫苏 C.羌活D.生姜 E.白芷答 案:D答案分析:生姜对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有一定的解毒作用。而其它四味药物没有解药毒的作用。故答案应选择D。15.下列哪项不是紫苏的主治证?A.风寒表证 B.阳虚水肿 C.妊娠呕吐D.鱼蟹中毒 E.脾胃气滞答案:B答案分析:紫苏功能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主治风寒感冒,脾胃气滞,妊娠呕吐,鱼蟹中毒。紫苏没有利水消肿之功,一般不用治阳虚水肿。故答案应选择B。16.既能祛风解表,又能胜湿、止痛、止痉的药物是:A.荆芥 B.防风 C.香葡D.紫苏 E.桂枝答案:B答案分析:防风功能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其它四味药物虽能解表,但没有胜湿、止痛、止痉之功。故答案应选择B。17.下列药物中,长于清利头目的是:A.葛根 B.柴胡 C.升麻D.蔓荆子 E.淡豆豉答案:D答案分析:尽管本题五个备选答案均能发表散风热,但只有蔓荆子长于清利头目,主治风热上攻头目所致的病证。A、B、C、E均非对的选择。18.咳嗽痰稠,鼻咽干燥,属燥热伤肺者,治疗直选用:A.薄荷 B.升麻 C.葛根D.蔓荆子 E.桑叶答案:E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五者虽皆为常用的辛凉解表药,但只有桑叶能清肺润燥,常用治咳嗽痰稠,鼻咽干燥,属燥热伤肺者。19.蝉蜕的归经是:A.归肺、脾经 B.归肺、肾经 C.归肺、心经D.归肺、肝经 E.归肺、胃经答案:D答案分析:本试题是测试考生是否掌握了中药的归经是如何拟定的。蝉蜕既能疏散肺经风热,透疹,利咽,又能疏散肝经风热,明目退翳,息风止痉,临床主治肺经、肝经病证。故蝉蜕的归经是主归肺、肝经。20.治疗风热郁闭,咽喉肿痛,大便秘结者,应首选:A.薄荷 B,蝉蜕 C.菊花D.蔓荆子 E.牛劳子答案:E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虽然五者皆为常用的发散风热药,均能疏散风热,其中薄荷、蝉蜕、牛劳子又能利咽,但只有牛野子能滑肠通便,故治疗风热郁闭,咽喉肿痛,大便秘结者,应首选牛劳子。21.下列除哪项外均具有明目功效?A.菊花 B.桑叶 C.蝉蜕D.牛劳子 E.决明子答案:D答案分析:菊花、桑叶、蝉蜕、决明子均能明目,常用治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只有牛芳子没有明目之功。故答案应选择D.22.功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A.薄荷 B.牛劳子 C.桑叶D.菊花 E.蔓荆子答案:A答案分析:发散风热药中可以疏肝解郁的药物只有柴胡、薄荷两味药。故本答案应选择A。23.治疗肝经风热,目赤肿痛,宜选用:A.柴胡 B,牛劳子 C.葛根D.蝉蜕 E.升麻答案:D答案分析:五个备选答案中的药物虽皆能疏散风热,但只有蝉蜕可以明目退翳,常用治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肿痛。故答案应选择D。24.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息风止痉的药物是:A.薄荷 B.蝉蜕 C.桑叶D.菊花 E.牛劳子答案:B答案分析:发散风热药中只有蝉蜕息风止痉。故答案应选择B。25.具有透疹作用的药组是:A.蝉蜕、金银花、菊花 B.薄荷、葛根、升麻C.紫草、牛替子、防风 D.桑叶、薄荷、菊花E.荆芥、连翘、升麻答案:B答案分析:中药学教材中具有透疹功效的药物有荆芥、薄荷、蝉蜕、牛劳子、葛根、升麻、紫草、浮萍、桎柳、胡荽。而本试题备选答案中的桑叶、菊花、金银花、连翘、防风没有透疹功效。故答案应选择B。2 6.既能发表解肌,又能升阳止泻的药物是:A.升麻 B.葛根 C.柴胡D.桑叶 E.薄荷答案:B答案分析:解表药中具有升阳止泻功效的药物只有葛根味。葛根味辛升发,能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奏止泻痢之效,常用治热泄热痢,脾虚泄泻。故答案应选择B。27.菊花具有的功效是:A.平降肝阳,息风止痉 B.疏风清热,息风止痉C.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D.清肺止咳,清热解毒E.疏风清热,清利咽喉答案:C答案分析:菊花的功效是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故答案应选择C。28.柴胡治疗少阳证,寒热往来,宜配伍:A.黄苓 B.黄连 C.黄柏D.苦参 E.龙胆草答案:A答案分析:柴胡善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为治少阳证之要药。治疗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柴胡常与黄苓同用,以清半表半里之热,共收和解少阳之功,如 伤寒论小柴胡汤。故答案应选择A。29.柴胡、升麻都具有的功效是:A.解表生津 B.清热解毒 C.疏肝解郁D.透发麻疹 E.升阳举陷答案:E答案分析:柴胡、升麻的功效共同点是发表、升阳举陷。故答案应选择E。30.蝉蜕具有的功效是:A.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B.透发麻疹、利咽止咳C.解毒透疹、止泻止痢 D.明目退翳、除烦止渴E.息风止痉、排脓消痈答案:A答案分析:蝉蜕的功效是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故答案应选择A。31.下列哪组药物都具有升阳、发表作用?A.麻黄、桂枝、香葛 B.荆芥、防风、紫苏C.羌活、白芷、藁本 D.薄荷、蝉蜕、牛劳子E.升麻、柴胡、葛根答案:E答案分析:中药学教材中既能发表,又能升阳的药物,只有柴胡、升麻、葛根三味药。故答案应选择E。32.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A.桑叶、菊花 B.薄荷、牛劳子 C.柴胡、葛根D.升麻、牛劳子 E.升麻、桑叶答案:D答案分析:发散风热药中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只有菊花、升麻、牛劳子三味药。故本答案应选择D。(-)B型 题(A、B、C、D、E是其下两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规定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A.少阳头痛 B.太阳头痛 C.阳明头痛D.少阴头痛 E.厥阴头痛1.羌活善治:2.白芷善治:答案:1.B 2.C答案分析:头痛的因素很多,疼痛的性质和部位亦各有不同。中医认为,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白芷、葛根善治阳明经头痛,柴胡善治少阳经头痛,吴茱萸善治厥阴经头痛,细辛、独活善治少阴经头痛。故治疗头痛时,应当考虑到药物的归经特点以提高疗效。A.既能发散风寒,B.既能发散风寒,C.既能发散风寒,D.既能发散风寒,E.既能发散风寒,又能利水消肿又能温化痰饮又能和中止呕又能祛除风湿又能宣通鼻窍3.麻黄、香需都具有的功效是:4.白芷、细辛都具有的功效是:答案:3.A 4.E答案分析:麻黄具有的功效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香蔷具有的功效是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故麻黄、香蕾功效的共同点是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因而第3题答案应选A。白芷具有的功效是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细辛具有的功效是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故白芷、细辛的功效共同点是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因而第4题答案应选E。A.宣肺平喘 B.温通经脉 C.止血D.行气宽中 E.胜湿止痛5.桂枝具有的功效是:6.荆芥具有的功效是:答案:5.B 6.C答案分析:桂枝的功效是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荆芥的功效是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故答案应分别选择B、CoA.行气宽中 B.和中化湿 C.温经通阳D.宜肺平喘 E.温中止呕7.生姜具有的功效是:8.香篱具有的功效是:答案:7.E 8.B答案分析:生姜的重要功效是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香萧的功效是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故答案应分别选择E、BoA.桂枝 B.麻黄 C.防风D.香雷 E.紫苏9.治疗痰饮病眩晕,宜选用:10.治疗破伤风证,宜选用:答案:9.A 10.C答案分析:发散风寒药中只有桂枝既可温扶脾阳以助运水,又可温肾阳、逐寒邪以助膀胱气化,而行水湿痰饮之邪,为治疗痰饮病、蓄水证的常用药。而防风既能辛散外风,又能息内风以止痉,常用治风毒内侵,贯于经络,引动内风而致肌肉痉挛,四肢抽搐,项背强急,角弓反张的破伤风证。故答案应分别选择A、CoA.息风止痉 B.平肝明目 C.和解退热D.清热解毒 E.升阳止泻11.葛根具有的功效是:12.桑叶具有的功效是:答案:11.E 12.B答案分析:发散风热药中只有葛根能升阳止泻,常用治湿热泻痢、脾虚泄泻。而发散风热药中能平肝明目的药物只有桑叶、菊花二味药,备选答案中没有菊花。故答案应分别选择E、B。A.先煎 B.后下 C.另煎D.包煎 E.祥化13.薄荷入汤剂宜:14.辛夷入汤剂宜:答案:13.B 14.D答案分析:薄荷气味芳香,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减少疗效。辛夷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入药,药材表面有绒毛,易刺激咽喉,故入汤剂宜用纱布包煎。因此答案应分别选择B、D。A.疏肝解郁 B.清热解毒 C.清肺润燥D.息风止痉 E.生津止渴15.柴胡具有的功效是:16.升麻具有的功效是:答案:15.A 16.B答案分析:柴胡具有的功效是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升麻具有的功效是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故答案应分别选择A、B.(三)C型 题(由一组备选答案与2个问题组形成的题干。如这道题只与答案A有关,则答案选择A。只与B有关,则答案选择B。与A B都有关,则答案选择C。如与A B都无关,则答案选择D)。A.风寒表虚证 B.风寒表实证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1.麻黄常用治:2.桂枝常用治:答案:1.B 2.C答案分析:麻黄善于宣肺气、开膜理、透毛窍而发汗解表,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之要药,宜用于风寒外郁,媵理闭密无汗的外感风寒表实证。故试题1的答案应选择B。桂枝开媵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而善于宜阳气于卫分,畅营血于肌表,有助卫实表,发汗解肌,外散风寒之功,对于外感风寒,不管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者,均宜使用。故试题2的答案应选择C。A.风寒感冒 B.风热感冒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3.荆芥可用治:4.防风可用治:答案:3.C 4.C答案分析:荆芥与防风均味辛性微温,微温而不燥热,长于发表散风,对于外感表证,无论是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症,还是风热感冒,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痛等症,两者均可使用。故答案皆应选择C。A.风寒头痛 氏鼻渊头痛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5.细辛可用治:6.白芷可用治:答案:5.C 6.C答案分析:细辛与白芷两者皆能发散风寒,宣通鼻窍,都可用治风寒头痛,鼻渊头痛。故答案均应选择C。A.风寒感冒 B.风热感冒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9.葛根可用治:10.柴胡可用治:答案:9.C 10.C答案分析:葛根、柴胡解表退热,对于外感表证发热,无论风热、风寒表证,皆可配伍使用。故答案均应选择C。A.疏散风热 氏透疹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11.牛劳子具有的功效是:12.蝉蜕具有的功效是:答案:11.C 12.C答案分析:牛劳子的功效是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蝉蜕的功效是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两者都具有疏散风热,利咽,透疹的功效,因此答案都应选C。A.升举阳气 B.清热解毒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13.升麻具有的功效是:14.柴胡具有的功效是:答案:13.C 14.A答案分析:升麻功能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故试题13的答案应当选择C。而柴胡功能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没有清热解毒之功,故试题14的答案应当选择A。A.透疹 B.利咽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15.蝉蜕具有的功效是:16.牛劳子具有的功效是:答案:15.C 16.C答案分析:蝉蜕功能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牛劳子功能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两者均具有疏散风热,利咽,透疹之功。故答案皆应选择C。(四)X型 题(每道题有五个备选答案。对的答案为2 5个,必须将其所有选中,少选、多选或错选者,均不得分。)1.麻黄常用治:A.风寒表证 B.胸痹心痛 C.咳嗽气喘D.风水水肿 E.脾胃气滞答案:ACD答案分析:麻黄的功效是发汗解表,宜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风寒表实证、肺气不宜的咳嗽气喘以及风水水肿。故答案应选择ACD。2.具有通鼻窍功效的药物是:A.桂枝 B.白芷 C.细辛D.辛夷 E.苍耳子答案:BCDE答案分析:发散风寒药中具有通鼻窍功效的药物有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鹅不食草。故答案应选择BCDE。3.紫苏可用治:A.水肿 B.脾胃气滞 C.痰饮病D.风寒感冒 E.进食鱼蟹中毒答案:BDE答案分析:紫苏功能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常用治风寒感冒,脾胃气滞,胎动不安,以及进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一般不用于水肿,痰饮病。故答案应选择BDE。4.常用治鼻塞鼻渊的药物是:A.辛夷 B.白芷 C.苍耳子D.细辛 E.香蕾答案:ABCD答案分析:发散风寒药中善于宣通鼻窍,常用治鼻渊头痛、鼻塞流涕的药物有辛夷、白芷、苍耳子、细辛、鹅不食草。香蕾没有宣通鼻窍之功。故答案应选择ABCD。5.白芷具有的功效是:A.散风解表 B.通窍止痛 C.燥湿止带D.消肿排脓 E.温肺化饮答案:ABCD答案分析:白芷的功效是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而没有温肺化饮之功。故答案应选择ABCD.6.防风可用治:A.风寒表证 B.风热表证 C.风寒湿痹D.崩漏便血 E.破伤风证答案:ABCE答案分析:防风功能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可用治风寒表证,风热表证,风寒湿痹,风疹瘙痒,破伤风等证。本品没有止血之功,般不用治出血证。故答案应选择ABCE。7.功能发汗解表,利水消肿的药物有:A.麻黄 B.荆芥 C.香篱D.紫苏 E.防风答案:AC答案分析:解表药中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只有麻黄、香惫、浮萍三味药。故本题答案应选择AC。8.细辛的使用注意涉及:A.用量不可过大 B.肺热咳嗽忌用 C.反藜芦D.阴虚阳亢头痛忌用 E.气虚多汗忌用答案:ABCDE答案分析:古人认为细辛“用量但是钱”,“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同时,细辛辛温香燥,能温肺化饮,主治寒饮喘咳,不可用治肺热咳嗽。而十八反中细辛反藜芦,不宜同用。且细辛能发散风寒,宣通鼻窍,常用治风寒头痛,鼻渊头痛,因其辛温升散,药性升浮,故阴虚阳亢头痛不宜使用。此外,细辛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常用治风寒感冒,无汗恶寒,故气虚多汗者不宜使用,以免更加汗出,损伤人体的阳气和津液。故答案应选择ABCDE。9.薄荷的功效是:A.疏散风热 B.清利头目 C.疏肝行气D.清肺润燥 E.利咽透疹答案:ABCE答案分析:薄荷的功效是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故答案应选择ABCE。10.桑叶、菊花的功效共同点是:A.疏散风热 B.平抑肝阳 C.清肺润燥D.清肝明目 E.清热解毒答案:ABD答案分析:桑叶具有的功效是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菊花具有的功效是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两者的功效共同点是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故答案应选择ABDo11.升麻常用治:A.外感表证 B.湿 热 泻 痢C.气虚下陷D.疹发不畅 E.热毒疮疡答案:ACDE答案分析:升麻功能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主治外感表证,麻疹不透,胃火炽盛成用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肿喉痛,温毒发斑,皮肤疮疡等热毒所致的多种病证,以及气虚下陷,脏器脱垂,崩漏下血。故答案应选择ACDE。12.桑叶能:A.散风热 B.清肝热 C.清胃热D.清心热 E.清肺热答案:ABE答案分析:桑叶功能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本品没有清胃热、清心热之功。故答案应选择ABE。13.具有疏散风热,透疹利咽功效的药物是:A.葛根 B.牛劳子 C.蝉蜕D.升麻 E.薄荷答案BCE:答案分析:发散风热药中既能疏散风热,又能透疹、利咽的药物只有薄荷、牛劳子、蝉蜕三药。葛根、升麻虽能透疹,但没有利咽之功,故答案应选择BCE。14.功能透疹的药物有:A.荆芥 B.薄荷 C.葛根D.升麻 E.牛劳子答案:ABCDE答案分析:中药学教材中具有透疹功效的药物有荆芥、薄荷、蝉蜕、牛弟子、葛根、升麻、紫草、浮萍、槎柳、胡荽。故本题答案应选择ABCDE。15.功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有:A.蝉蜕 B.薄荷 C.升麻D.柴胡 E.葛根答案:BD答案分析:解表药中功能疏肝解郁,常用治肝气郁结的药物,只有柴胡、薄荷两味药。故答案应选择BD。16.菊花常用治:A.风热头痛 B.风寒头痛 C.肝阳头痛D.血虚头痛 E.血瘀头痛答案:AC答案分析:菊花功能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常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发热头痛,肝阳上亢的头痛眩晕,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肝肾精血局限性、目失所养所致的眼目昏花、视物不清,以及疮痈肿毒。一般不用治风寒头痛,血虚头痛,血瘀头痛。故答案应选择AC。二、填空题1.荆芥、防风的共同功效是。但荆芥又具有,的功效;防风又具有,的功效。答案: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胜湿止痛,止痉。2.麻黄的性味是,主归 经。答案:辛微苦温,肺、膀胱。3.麻黄的功效是,。其中生用功偏;炙用功偏。答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发汗解表,止咳平喘。4.桂枝的性味是,主归 经。答案:辛甘温,心、肺、膀胱。5.桂枝的功效是答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6.麻黄配伍桂枝,常用治;麻黄配伍生石膏、杏仁,常用治.答案:风寒表实证;肺热咳喘。7.麻黄与香菁的共同功效是,。但麻黄又具有 之功;香菁又能.答案: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宣肺平喘;化湿和中。8.苍耳子的功效是,。答案: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9.解表药中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答:麻黄、香篱、浮萍。10.辛夷的功效是,主治,。答案:发散风寒,通鼻窍。风寒感冒,鼻渊鼻塞。I I .细辛的功效是,。答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12.细辛的用法用量是:煎服,g;散剂每次服 g 细辛一般不宜与 同用。答案:13g;0.51g。藜芦。13.藁本的功效是,。主治,答案:祛风散寒,除湿止痛。风寒感冒、巅顶疼痛,风寒湿痹。14.桂枝配伍麻黄,常用治;桂枝配伍白芍,常用治。答案:风寒表实证:风寒表虚证。15.解表药中能解鱼蟹毒的药物是,;能解半夏、天南星毒的药物是 答案:紫苏,生姜。生姜。16.白芷的功效是解表散寒,。答案: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17.紫苏、生姜的功效共同点是,。答案:解表散寒,解鱼蟹毒。18.薄荷的性味是,主归经。答案:辛凉,肺、肝。19.薄荷的功效是,。答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20.柴胡不同炮制品作用有侧重,柴胡解表退热宜 用,疏肝解郁宜 用,升阳可生用或酒炙。答案:生,醋炙。21.柴胡治疗伤寒邪在少阳,常配伍 o 菊花治疗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每与性能功用相似的 相须为用。答案:黄苓,桑叶。22.薄荷与蔓荆子的共同功效是,.答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23.解表药中部分药物煎药方法较特殊,其中紫苏入汤剂:荆芥入汤剂;辛夷入汤剂;薄荷入汤剂。答:不宜久煎;不宜久煎;宜纱布包煎;宜后下。24.桑叶的主治病证是,。答案: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肺热咳嗽、燥热咳嗽,肝阳上亢,目赤昏花。25.牛劳子的功效是,。答案: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26.菊花的功效是,。答案: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消肝明目,清热解毒。27.菊花入药由于花的颜色不同而有黄菊花、白菊花之分,黄菊花功偏,白菊花功偏。答案:疏散风热,平肝、清肝明目。28.解表药中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明目的药物是,。答案:蝉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