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学制)(附答案详解).pdf
2021-2022学年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学制)1.下列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A.火力发电 B.风力发电 C.氢燃料客车 D.太阳能电池路灯2.向如图所示烧杯内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溶解后,发现粘水的塑料片和烧杯底部冻结在一起,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氢氧化钠 B.硝酸钾 C.硝酸锭 D.氯化钠3.规范的操作是确保实验成功的关键。如表操作中正确的是()ooooO54321rt fr-二二-二A.A B.B C.C D.D4.北京冬奥会火炬采用氢作为燃料、火炬燃烧罐以碳纤维材质为主,未来世界将进入氢能源时代。固 体 作 为 一 种 储 氢 介 质,遇水时可生成氢氧化镁并放出氢气。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B.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C.M g/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D.Mg也 与 水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2H2。=M g(O H)2+2Hz T5.水和溶液对于生命活动、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固体和液体物质可以作为溶质B.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就是溶液C.用于消毒的碘酒是碘的水溶液D.溶液中溶质可以是一种或者多种6.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杯水车薪”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B.“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一 一“苦泉”是溶液C.“点石成金”一一化学反应改变元素种类D.“候潮一过,明日天晴,半日晒出盐霜”一一发生化学变化7.学校餐厅厨师师傅把饭菜做好后,关闭燃气阀门,燃气灶火焰随即熄灭。则下列灭火方法与之属于同一个原理灭火的是()A.用嘴吹灭燃烧的蜡烛 B.用灯帽盖灭燃烧的酒精灯C.森林失火,伐掉树木开辟隔离 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8.打开碳酸饮料的瓶盖,能听到“噬”的一声,有气体冲出,下列图示能正确解释这个现象的是()温度/C气体溶解度/LO七体溶解度/LIA.BO温度/C气体溶解度/L OC压强/kPa气体溶解度/L Oa9.“雨过天晴云破处”是对汝窑瓷器的一种赞美。陶瓷以黏土等天然硅酸盐为主要原料烧高温成的制品,在烧制过程中会发生4FeS+7O2二2Fe26+4X等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陶瓷是混合物B.该反应方程式中FeS与X物质的质量比为1:1C.X 是SO?D.该反应中有三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10.ZnS0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nS0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点A对应的ZnS/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点B对应的ZnSO,溶液升温或降温均能达到饱和D.40时,ZzzSa的溶解度为41g11.如图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一组是()A.物质鉴别B.物质分类氢氧化钠和氯化钠一一用水溶解厨房中的蔗糖和食盐一一尝味道冰和二氧化碳一一都是纯净物,也是氧化物生理盐水和糖水一一都是溶液C.化学与安全D.化学与环境点燃可燃性气体先要检验气体纯度厨房煤气泄漏一一立即打开排气扇排气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庄稼使用化石燃料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A.AB.BC.C D.D1 2.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o碳原子氧原子o氢原子A.从微观构成看: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B.从物质分类看:该反应涉及到2 种氧化物C.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延缓温室效应D.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4H2。CH4+4 313.20时,在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15g固体M,充分溶解后,逐渐升温,并测定不同温度时剩余固体M 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50g水溶液的温度/2035 50 65 75剩余固体M 的质量/g 10.4 8.0 5.0 0 0A.35时,烧杯中M 溶液的质量是57gB.65时,烧杯中M 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50时,使烧杯中固体全部溶解,至少加入25g水D.由20数据分析,M 物质是可溶物质14.一定条件下,H2s与S 5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83432质 里1 广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0 反应过程A.反应前后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不变 B.物质M属于单质C.x值 为18 D.反应物中S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15.如图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溶质质量/g溶质质量分数A.B反应时间/S质总质物的的量D.引燃密闭容器中的木炭0 反应时间1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从汽油、浓硫酸、碳酸、洗洁精中选取合适的物质,按要求填写在横线上。一 种 常 温 下 易 分 解 的 酸(填化学式)。用 洗去碗筷上的油污时发生乳化作用(填名称)。(2)天宫课堂上,宇航员用过饱和乙酸钠溶液演示太空“冰雪”实验。乙酸钠溶液的溶质是,乙酸钠的化学式为CH3cOONa,其中氢、氧 原 子 个 数 比 为。(3)用膜技术浓缩海水制淡水:若将80t含盐3.6%的海水浓缩为含盐18%的浓盐水(无晶体析出),则可获得淡水的质量 I。17.城市立体农场无土栽培可将农业环节融入高层建筑,实现城市粮食与果蔬的自给自足。农业上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时,常使用KNO3作为氮源和钾源的补充。试 计算:KNO3中 氮 元 素 的 质 量 分 数 为(计 算 结 果 精 确 到 0.1%)。(2)无土栽培营养液一般配制成浓缩贮备液后,再用大量水稀释使用。某校实验小组欲在实验室配制浓缩营养液100g,该营养液中硝酸钾质量分数为16%。请回答:图 1中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若该小组同学按图2 进行实验,则该实验小组实际配制的硝酸钾溶质质量分数为QK的密度为1 9 巾3)。下列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3)黄瓜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硝酸钾(K N/)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若将100gl6%的浓缩液加选项实验操作目的分析A称量时,将取出的过量的硝酸钾放回原瓶节约药品B称取硝酸钾时,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整洁美观C量取水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准确读数水稀释,可获取成2%的溶液 g。18.质量守恒定律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回答下列问题:(1)尿素 CO(N,2)2 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用途。人工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为2M+CO2=CO(N“2)2+H2O,其中M 物质的化学式为。(2)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的反应原理是:通电条件下,氯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2),该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3)二氧化氮(。2)是安全消毒剂,可由亚氯酸钠(NaC,O2)与氯气(C,2)反应制得。配平化学方程式:NaClO2+Cl2=CIO2+NaCl;71gC%完全反应,理论上最多生成口。2的质量为。(4)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石棉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质量为m】。在石棉网上方将镁条点燃,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质量为加2。测得皿1小于小2,请 运 用 质 量 守 恒 定 律 进 行 解 释。1 9.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用水和溶液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老汤卤牛肉是家喻户晓的一道菜肴。制作原料主要有牛肉、水、调料等。烹饪前,在汤锅内加入适量水,再加入生姜、蔗糖和食盐等调料。生姜、蔗糖和食盐分别与水充分混合后,能形成 溶 液 的 是。为了确定整锅汤的咸淡情况,只需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体现了溶液具有 的特点。(选填“稳定性”或,均一性”)。(2)每年的樱桃季结束后,果农都会给樱桃园喷洒农药以杀菌灭虫。明爸爸选用低毒高效农药A 对樱桃园进行喷洒,该农药的产品信息标签如表:农药A规格:100mL质量分数:20%密度:l.lg/cm 3 这 100mL农药A 中溶质质量为 g明爸爸欲配制20kg质量分数为4%的该农药来给樱桃园杀菌灭虫,需要农药A 的质量为_kg(3)氯化钠和碳酸钠是联合制碱法中两种重要的物质,也是实验室里常见的药品。如图所示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变化图。认真观察后请回答下列问题。审时,氯 化 钠 的 溶 解 度 是,时,碳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无法确定”之一)。弗时,将 40g碳酸钠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降温至中,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 为(填 最 简 整 数 比)。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碳酸钠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想要提纯碳酸钠可采用 的 方 法 是(填“蒸发结晶”“降温结晶”之一)。20.“碳中和”是当今我国环境治理的重大举措。某兴趣小组以碳的氧化物为例,开启了“低碳行动”的项目化学习之旅。图1图2图 3名称热值爆炸极限水煤气(“2和 CO的分子个数比1:1)1.9 x 107/m36.9%-69.5%天然气4.5 x 1077/m34.8%-13.5%(1)【空气 中 增 加 的 原因】化石燃料的增加。右表列出了家庭常用化石燃料及其再生产品的相关数据,请分析:相同质量的水煤气和天然气若完全燃烧,产生CO?较少的是,理由是。世界范围内人工采伐、农田扩大等使森林面积减少,从而使碳贮存库减少。(2)。2的性质】研究物质性质常用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等。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图1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说 明 二 氧 化 碳 具 有 的 性 质 是 不 燃 烧 不 支 持 燃 烧 且;若要使棉芯下半段立即恢复燃烧,操 作 方 法 是 图2 中能证明CO2与 水 发 生 了 反 应 的 实 验 现 象 是。二氧化碳还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6co2+6/0 X+6O2,X 的 化 学 式 为(3)。2的制法】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图3 所示)。若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无 纺 布 包 内 的 药 品 为(写 名 称)。工业上可用发酵气回收法获取二氧化碳,发酵生产乙醇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经水洗、除杂、压缩,制得二氧化碳。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视角分析,气体压缩过程中,主要改变的是(4)通过以上项目学习,小组同学对“低碳行动”有了新的认识。低碳途径低碳行动具体措施低碳方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_ _ _ _ _ _促进二氧化碳吸收植树造林二氧化碳的转化与吸收 _ _ _ _ _ _2 1.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也知道了不少实验操作的要求。请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盐一事O-h三三二_酸氧钠液氨化溶C(1)4实验操作的正确做法是(2)8实 验 操 作 的 名 称 是;(3)C实 验 的 错 误 原 因 是。2 2.完成下列探究实验报告的现象、结论或解释。实验装置图实验现象结论和解释滤纸碎片乒乓球碎片产率_ 薄铜片/*乒乓球碎片很快先燃烧起来结论:乒乓球碎片的 _ _ _ _ _ _ 比硬纸片的低。屋-二XA B C对比A试管,C试管中带火星木条_ O加入二氧化镒的作用是催化作用2 3.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以下3个探究实验。BC(1)三个探究实验中,能 够 验 证 质 量 守 恒 定 律 的 是(填 字 母 代 号)。(2*中,观察到 现象时说明反应发生,可以再次观察天平是否平衡。(3)下列反应中,能用C图装置完成质量守恒定律验证的有(填数字序号)。镁和盐酸Mg+2HCI=MgCl2+W2 T盐酸和氢氧化钠HU+NaOH=NaCl+H20镁条燃烧2Mg+02 2MgO氢氧化钢和硫酸钠Ba(0H)2+Na2sO4=BaS04 I+2NaOH2 4.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化学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提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查阅资料】蔗糖隔绝空气受热时可发生分解反应.兴趣小组成员设计并进行了下述两种不同实验方案:【方案一】(1)小组同学将蔗糖放在氧气中燃烧,检验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理由是。【方案二】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2)实 验 时 观 察 到 干 冷 的 小 烧 杯 内 壁 有,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3)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小组同学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验证。实验过程和现象如表:(4)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烧杯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往玻璃管中通入_,点燃酒精灯加热。玻璃管中黑色固体燃烧,烧杯内的_ O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拓展交流】(5)方案二中先 通 入 一 会 儿 氮 气 的 目 的 是(6)蔗糖化学式为Q2H22。11,请 写 出 蔗 糖 隔 绝 空 气 加 强 热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2 5.研究物质的溶解性对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请你参与下面物质溶解性及溶液有关问题的探究。(1)物质的溶解性。201c20mL酒精 201c20mL水实蛉一 实睑二【实验一】该实验目的是:探究物质的溶解性与 是否有关,高铳酸钾的水溶液呈_色。【实验二】向 B 试 管 中 加 入(写 出 一 种 情 况),即可探究温度和固体颗粒大小都是影响冰糖溶解快慢的因素。(2)根据如表中的数据和实验回答问题。【实验A】A 中的白色固体是 oNaOH和Ca(0)2溶解度(/g)列表实验装置图温度/久1020406080实验A实验BNaOH51109129174314ACa(0H)20.176 0.165 0.141 0.116 0.094a 2g白色固体j-10mL7Ki微热(不考虑水分蒸发)【实验B】通过溶液是否变浑浊,可以鉴别NaOH和C a(0)2两 种 饱 和 溶 液 的 依 据 是。(3)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溶液有着广泛应用,如:氯碱工业用到的是饱和食盐水,医疗上使用的则是0.9%的生理盐水,请按要求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实验用品:氯化钠溶液、氯化钠、硝酸钾、蒸储水、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探究实验一】澄清透明的氯化钠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取一支试管加入5mL氯化钠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振荡,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氯化钠溶液不是饱和溶液。【探究实验二】将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和探究饱和溶液还能否溶解硝酸钾。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向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2 6.某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现称取50g石灰石样品,等分为5份(分别编号为),每份样品分别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数据如表所示:(1)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为多少?样品编号 稀盐酸的质量/g255070100 150剩余固体的质量/97.55322(2)50g该石灰石样品充分反应可以产生多少克二氧化碳?(3)计算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A、火力发电使用的是煤,煤属于化石能源,不属于新能源;B、风力属于新能源;C、氢能属于新能源;D、太阳能属于新能源;故选:Ao根据已有的新能源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氢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据此解答。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2.【答案】C【解析】解:向烧杯内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溶解后,发现粘水的塑料片和烧杯底部冻结在一起,说明加入的物质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故选项错误。B、硝酸钾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故选项错误。C、硝酸镀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故选项正确。D、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o向如图所示烧杯内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溶解后,发现粘水的塑料片和烧杯底部冻结在一起,说明加入了物质溶于水吸热,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选择的物质溶于水吸热、了解常见物质溶于水的温度变化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答案】AC【解析】解:A、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直接插回原瓶,不能用水清洗,否则试剂瓶中的溶液将被稀释,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尽量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量取5.5mL液体,10mL量筒能保证量取一次,且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误差最小;不能使用50mL的量筒,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C-A、根据滴瓶上的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C、根据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尽量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答案】B【解析】解:A、氢气的热值高,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故选项说法正确。B、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0%的高新技术材料,属于混合物,不属于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C、镁元素显+2价,Mg为 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故选项说法正确。D、M g/遇水时可生成氢氧化镁并放出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2。=M5(0H)2+2H2 T,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oA、根据氢气的优点,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碳纤维的成分,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M g%遇水时可生成氢氧化镁并放出氢气,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了解氢能源的优点、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答案】D【解析】解:A、不是只有固体和液体物质可以作为溶质,气体也可以作溶质,如盐酸中的溶质是氯化氢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不一定就是溶液,如也可能是某一液体纯净物,故选项说法错误;C、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而不是碘的水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D、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中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A、根据溶质的状态来分析;B、根据溶液的概念来分析;C、根据溶液的组成来分析;D、根据溶液中溶质的种类来分析。本题考查了溶液的组成、性质等,难度不大。6.【答案】B【解析】解:A、“杯水车薪”是指少量水吸收的热量太少,不能使温度降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不能达到灭火的目的,A 错误;B、”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中 的“苦泉”是含有可溶性物质的液体,属于溶液,B 正确;C、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所 以“点石成金”不会实现,C 错误;D、“候潮一过,明日天晴,半日晒出盐霜”是蒸发结晶形成食盐晶体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了物理变化,D 错误。故选:BoA、根据灭火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B、溶液的组成来分析;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D、根据是否生成新物质来分析。本题考查了古代典籍中的蕴藏的化学知识,难度不大。7.【答案】C【解析】解:关闭燃气阀门,燃气灶火焰随即熄灭,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A、用嘴吹灭燃烧的蜡烛,是利用了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故错误。B、用灯帽盖灭燃烧的酒精灯,是利用了隔绝空气的原理,故错误。C、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是利用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的灭火原理,故正确。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是利用了降温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的原理,故错误。故选:Co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要达到着火点;灭火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答案】D【解析】解:打开碳酸饮料的瓶盖,能听到“噬”的一声,有气体冲出,这是因为打开瓶盖时,瓶内的压强减小,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随之减小,大量的二氧化碳由液体中逸出。故选:D。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指温度和压强.具体的变化规律是: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熟记和理解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及其随温度、压强变化的规律等相关知识。9.【答案】B【解析】解:A、陶瓷是以黏土等天然硅酸盐为主要原料烧成的制品,含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故该选项正确。B、反应前后铁原子都是4 个,反应前硫原子是4 个,反应后应该是4 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氧原子是14个,反应后应该是14个,其中8 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X 是SO?,即该反应方程式中FeS与 X 物质的质量比为(4 x88):(4x64)=11:8,故该选项错误。C、X 是SO2,故该选项正确。D、反应前铁元素化合价是+2,硫元素化合价是-2,氧元素化合价是0,反应后铁元素化合价是+3,硫元素化合价是+4,氧元素化合价是-2,该反应中有三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故该选项正确。故选:BoA、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B、根据化学式及其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计算组成元素质量比。C、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D、单质中元素化合价是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10.【答案】C【解析】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0-7 0,溶解度逐渐增大,大于70,溶解度逐渐减小,故 A 错误;B、点 A 在溶解度曲线上,所以点A 对应的ZnSCU溶液是饱和溶液,故 B 错误;C、通过观察溶解度曲线,升温或降温,溶解度都会减小,所以点B 对应的ZnSO,溶液升温或降温均能达到饱和,故 C 正确;D、40时,Z71SO4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 1%,所以溶解度应该是大于4 1 g,大约是69.5g,故 D 错误。故选:Co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1.【答案】AB【解析】解: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的温度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没有能量的变化,溶液的温度不变,用水溶解能够区分氢氧化钠与氯化钠;蔗糖有甜味,食盐有咸味,尝味道能够区分厨房中的蔗糖和食盐,选项正确;B、冰是固态的水,是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二氧化碳是碳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二者都是纯净物,也是氧化物,生理盐水是氯化钠与水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糖水是蔗糖与水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二者都是溶液,选项正确;C、厨房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排气,产生的电火花会引燃煤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发生爆炸,选项错误;D、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庄稼,会污染土壤;使用化石燃料后,生成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会引起酸雨,会对环境造成影响,选项错误;故选:AB.,A、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解答;B、根据物质的类别解答;C、根据化学与安全的知识解答;D、根据化学与环境的知识解答。加强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答案】D【解析】解: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反应生成甲烷分子和氧分子,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B、二氧化碳、水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反应生成甲烷分子和氧分子,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延缓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CH4+2O2,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为最简整数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反应生成甲烷分子和氧分子,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3.【答案】B【解析】解:A、35时,剩余固体是8 g,原来溶液中溶解1 5 g,因此会有7g溶解,溶剂是50g,所以烧杯中M 溶液的质量是50g+7g=5 7 g,故 A 不符合题意;B、65时,烧杯中M 溶液中没有剩余固体,但是因为没有后续加入溶质,所以无法确定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故 B 符合题意;C、50时,剩余固体是5 g,溶解了 1 0 g,也就是50g水中最多溶解了 10gM物质,即 25g水中最多能溶解M 的量为5 g,因此剩余固体M5g要想全部溶解,至少需要加入25g的水,故 C 不符合题意;D、20时 M 物质溶解了4.6 g,即 100g水中溶解了9.2 g,是可溶物质,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BA、根据35时,剩余固体是8 g,原来溶液中溶解15g进行分析;B、根据65时,烧杯中M 溶液中没有剩余固体进行分析;C、根据50时,剩余固体是5 g,溶解了 1 0 g,也就是50g水中最多溶解了 10gM物质进行分析:D、根据20时 M 物质溶解了4.6g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溶解度的计算,注意结合溶解度的概念进行解题。14.【答案】BD【解析】解:A、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s=3S J+2H2O,由化学方程式可得,反应前后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发生了改变,错误;B、硫化氢中氢元素的质量为,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 9 g-lg-2 g -1 6 g,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为,M 中不含氢元素和氧元素,只含有硫元素,属于单质,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34g+32g+lg =48g+x,x=19g,C 错误;D、硫化氢中硫元素显-2 价,二氧化硫中硫元素显+4价,单质硫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物中S 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正确。故选:BDo根据物质间的反应结合图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加强对化学反应的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 5.【答案】B C【解析】解:A、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氯化钠不断溶解,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不断增加,当形成的和溶液后,再加入氯化钠,氯化钠不再溶解,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选项正确;B、恒温蒸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温度不变,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变,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选项错误;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生成的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5 6:4 4,则随着反应的发生,生成的氧化钙的质量大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选项错误;D、由于反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则装置中物质的质量保持不变,选项正确;故选:B C。根据已有的化学反应与图像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加强对化学反应与图像关系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 6.【答案】H2CO3洗洁精 乙 酸 钠3:2 6 4【解析】解:(1)由题目可知,四种物质中碳酸在常温下易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洗洁精能清除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2)根据溶液的命名规则,乙酸钠溶液的全称为乙酸钠的水溶液,其溶剂是水,溶质是乙酸钠;根据乙酸钠的化学式为C/C O O Na可知,乙酸钠中氢、氧原子个数比3:2。(3)用膜技术浓缩海水制淡水,8 0 t含盐3.6%的海水中含有氯化钠为8 0 t X 3.6%=2.8 8 t,则浓缩为含盐1 8%的浓盐水后,溶液的质量为2.8 8 t +1 8%=1 6 3所以可获得淡水的质量为8 0 t -1 6 t =6 4 t o故答案为:(1)%。3;洗洁精。(2)乙酸 钠;3:2。(3)6 4 o(1)碳酸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2)乙酸钠的水溶液中,溶剂是水,溶质是乙酸钠。(3)根据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 7.【答案】1 3.9%1 0 0玻 璃 棒1 4.3%C 8 0 0【解析】解:(1)硝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39+14+16x3=1 0 1,则硝酸钾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x 100%13.9%(2)实验中需要水的质量=100g x(1-16%)=8 4 g,这些水的体积=84g-Ig/mL=84mL,则量取这些水需要的量筒的量程为100mL。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玻璃棒等,图 1中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玻璃棒;图中称量硝酸钾固体时,物码位置颠倒,则称取的硝酸钾固体的实际质量=10g+5 g-lg =14g,所配溶液的实际质量=14g+84g=9 8 g,所配溶液的实际溶质质量分数=x 100%14.3%。A、实验中,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应放到指定的容器内,避免污染原瓶中的药品,选项错误;B、称取硝酸钾时,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避免药品腐蚀托盘,选项错误;C、取水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可以准确读取液体的体积数,选项正确,故选:Co(3)溶液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将100gl6%的浓缩液加水稀释,可获取成2%的溶液质量=100g x 16%4-2%=800g。故答案为:(1)13.9%;(2)100;玻璃棒;14.3%;C;(3)800(1)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2)根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玻璃棒等,取水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可以准确读取液体的体积数进行分析:(3)根据溶液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18.【答案】N“3 2NaCl+2H2。2NaOH+H2 T+Cl2?2122135g生成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之和【解析】解:(1)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由方程式可知,等号左边除2M 外 有 1个碳原子和2 个氧原子,等号右边有1个碳原子、2个氮原子、6 个氢原子和2 个氧原子,则 2M 中应含有 2 个氮原子和6个氢原子,则 M 的化学式为N“3。(2)通电条件下,氯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G+2也。2NaOH+H2 T+Cl2(3)设NaC/Oz的系数为1,根据钠原子和氧原子守恒可知,NaCl和CZ02的系数均为1,最后根据氯原子守恒可知,的系数为,再将系数统一扩大2 倍,分别为2、1、2、2;设生成C I O?的质量为X o2NaClO2+Cl2=2CIO2+2NaCl7 1 1 3 57 1 g xx=135go(4)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根 据“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可知,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应等于镁与氧气的质量之和,但反应物中并未称量氧气的质量,故 小 于 巾2。故答案为:(1)N“3。(2)2 N a C 7 +2H2O 2NaOH+H 2 T +0%(3)2;1;2;2。1 3 5 g。(4)生成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之和。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1 9.【答案】蔗糖、食 盐 均 一 性 2 2 4 3 7 g 小 于 1:2降温结晶【解析】解:(1)蔗糖、食盐与水混合后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形成溶液,而生姜不溶于水中,不能形成溶液;溶液具有均-性,则若想确定汤的咸淡,只需取少量汤品尝即可(2)0 0 m L 农药 A 中溶质质量为 10 0 m L x l.lg/cm3 x 2 0%=22g;稀释溶液时,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要农药A的质量为x,贝!12 0 k g x 4%=2 0%x,解得x =4kg(3)由图可知,百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 7 g;由于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则溶解度越大,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而由图可知,日。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则该温度下,碳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审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50 g,则 50 g 水中最多可溶解碳酸钠的质量为,则将40 g 碳酸钠加入50 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 5g:50 g =1:2;由图可知,碳酸钠、氯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碳酸钠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则碳酸钠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想要提纯碳酸钠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故答案为:(1)蔗糖、食盐;均一性;(2)2 2;4;(3)3 7 g;小于;1:2;降温结晶。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0.【答案】水煤气水煤气中碳元素含量较少棉芯自下而上熄灭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将棉芯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1瓶中干燥的纸条不变色,2 瓶中下面的紫色石蕊纸条先变红,上面的紫色石蕊纸条后变红C6H 12。6 大理石分子之间的间隔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合理即可,下同)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解析】解:(1)由于水煤气中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则水煤气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等质量的水煤气和天然气完全燃烧时,由于水煤气中碳元素含量少,则产生二氧化碳较少的是水煤气。(2)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则可观察到棉芯自下而上熄灭;由于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若想使棉芯下半段立即恢复燃烧,可把棉芯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则可观察到1 瓶中干燥的纸条不变色,2 瓶中下面的紫色石蕊纸条先变红,上面的紫色石蕊纸条后变红;根 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等号左边有6个碳原子、1 2 个氢原子和1 8 个氧原子,等号右边除了 X外,含 有 1 2 个氧原子,则 X中含有6 个碳原子、1 2 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化学式为C 6 H 瓶。6。(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则无纺布包内的药品为大理石。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被压缩的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则气体体积变小。(4)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开发利用新能源等;二氧化碳的转化与吸收有将二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