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2020届-2022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二模)试题汇编-非选择题1.pdf
广东省茂名市2020届-2022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二模)试题汇编-非选择题1一、工业流程题1.(2 0 2 0 广东茂名统考二模)钻(Co)是生产耐热合金、硬质合金、防腐合金、磁性合金和各种钻盐的重要原料,其金属性弱于F e 强 于 Cu。某低位硫钻铜矿的成分为:Co S、Cu FeS 2、CaS、S i O2,一种利用生物浸出并回收其中钻和铜的工艺流程如图:1 (齐 制一 反I-Cu S O.i t 演一 Cuf生 藁 出 j筝物一港金Ia;i回答下列问题:(1 )Ci?+的生物浸出原理如下:温度超过50 浸出率急剧下降,其 原 因 是;其他金属离子的浸出原理与上图类似,写 出 由 C o S 浸 出 C0 2+的 离 子 方 程 式。(2)浸 出 渣 的 主 要 成 分 为。萃取分离铜的原理如下:Cu2+2(HR)o r g .或 (Cu R 2)o r g+2 H+根据流程,反萃取加入 的 试 剂 应 该 为(写 化 学 式)。(4)除铁步骤中加入H2 O 2,调节溶液的pH 至 4,将 Fe?+转 化 为 F e O O H 过滤除去,写 出 该 转 化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检 验 Fe?+是 否 完 全 被 转 化 的 试 剂 为。(5)通过电解法制得的粗钻含有少量铜和铁,需要电解精炼,进行精炼时,精钻应处于极(填“阴 或 阳”),阳 极 泥 的 主 要 成 分 为。2.(2 0 2 1.广东茂名.统考二模)睇白(S b?C)3)可用作白色颜料和阻燃剂,在消防、有机合成催化、玻璃工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利用睇矿粉(主要成分为S b 2 s 八 S i O 力制取睇白的流程如下:睇矿粉SbQsCl2*氨水中和NH4C1Sb2O3()“滤 渣 1”的主要成分有S、,“滤 液 1”的主要成分有Sb3+,“浸出”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广水解”前需确保“还原”进行完全,可 选 择 的 检 验 试 剂 是。(3)“水解”时需先将还原液稀释,其目的是(4)物质X 的化学式是;“滤液2”电解后的产物可直接返回“浸出”工序,则电解时,阳 极 的 电 极 反 应 式 为。(5)“中和”时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3.(2022广东茂名统考二模)对废催化剂进行回收可有效利用金属资源,某含银废催化剂主要含Ag、a-AbO3(a-ALO3为载体,不溶于硝酸)及少量MgO、SiO2,K2O.Fe2O3等,一种回收制备高纯银粉工艺的部分流程如下:康清 油 液回答下列问题:(1)银 与 稀 硝 酸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是,废 渣 的 主 要 成 分 是,酸浸时,硝酸加入量及反应温度对银浸取率的影响如图,根据图中数据分析,该工艺宜选用硝酸的加入 量 和 温 度 是。(2)“还原”中有无毒气体生成,氧 化 剂 与 还 原 剂 物 质 的 量 之 比 是,“溶解”得到的溶解液里A g元素以 Ag(NH3)2 存在,若用H2O2代替N2H0 比0 完成还原过程,发生反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是。(3)粗银中银的质量分数w 的测定:取 m g粗银样品用硝酸溶解,以铁铉矶 NH4Fe(SO4)212H2O 为指示剂,用 cmol/L的 KSCN标准溶液滴定,消耗标准溶液VmL。试卷第2 页,共 8 页已知:AgSCN是白色沉淀,Ksp(AgSCN)=2.OxlO-|2;浓硝酸可氧化AgSCN。滴定 终 点 的 现 象 是,w=%,若测得w100%,可 能 的 原 因 是。二、原理综合题4.(2020.广东茂名.统考二模)烷烧脱氢制烯垃是化工领域研究的热点过程。在Pt-Sn/Zn/Al2O3催化作用下丙烷脱氢过程主要反应有:反应 i:C3H8(g)=C3H6(g)+H2(g)A Hi=+125 kJ mol反应 ii:C3H8(g)+H2(g)=C2H6(g)+CH4(g)A H2=-56 kJ mol回答下列问题:(1)丙烷脱氢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产物除C3H6、C2H6、CH4、H2外,还可能有 O(2)丙烷脱氢反应i、i i 的选择性和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1000K 时丙烷更容易断裂的化学键为。在 883 K,102 k P a条件下发生反应i,其反应速率v m=k上P(C3H8),v 逆p2(C3H6),该温度下速率常数k 正和k 逆数值分别为6.0 m in1.UxlO-W min1,计算平衡常数Kp=_(保 留 1 位小数)。当丙烷与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相等时,V 正=kPamin1,此 时 反 应 向(填”向正反应进行“、”向逆反应进行 或达到平衡状态”)。(4)为研究丙烷脱氢转化率的影响因素,科学家在不同反应器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或水蒸气进行试验:恒容条件下,通 入 CO2增加了反应CO2(g)+H2(g)CO(g)+H2O(g)通入 CO2能 提 高 丙 烷 脱 氢 转 化 率 的 原 因 是。恒压条件下,按不同水煌比M=n(H 2 O)/n(C 3H 8)进行实验,丙烷的平衡转化率和温度、水煌比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M i、M 2、M3由大到小的顺序为100MR4O6O2O5.(20 21.广东茂名.统考二模)有机氯化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H C1 可以在催化剂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Cl?,反应原理为4H Cl(g)+02(g).2Cl2(g)+2H20(g)AH=-1 1 4.48 k J.m o l。(1)科学家研究了压力为0.5 M P a、原料质量空速为0.5 h 和一定的进料比时,不同催化剂对H C1 制C 的影响,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由数据可知:最 佳 的 催 化 剂 是;图中点a(填“是”或否)HQ 的平衡转化率。R u O?作催化剂,温度高于4OT C后继续升温,H C1 的转化率略有下降,其原因是 o1 0 0|-1oooO8642%、希汉髀OH-RUO2_ Cu O-M n O236 0 380 40 0 420反应温度“C研究发现,在 1(1 0 0)和0.2 1?2下,当H C1/C)2进料比为2:1 时,H C1 的平衡转化率为5 0%。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L 将(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为了提高H C1 的平衡转化率,除增大压强外,还 可 以 采 取 的 措 施 有(写 一 条)。计算该条件下C1 2的平衡分压P“和平衡常数K p(写 出 计 算 过 程)。(3)下图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以活性C u O 为催化剂,H C1 和。2在反应器中发生反应,不同质量空速W H S V 每小时内通过每千克催化剂的H C1 的质量(K g 力对H C1 转化率的影响。试卷第4 页,共 8 页500.2 0.3 0.4 0.5 0.6 0.7 0.8WHSV/h-1b点每小时每千克催化剂可以催化生产Cl2 m ol(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从实验数据可知,最佳的质量空速为0.4厂10.45丁 当质量空速高于0.5h 时,HC1转 化 率 迅 速 下 降 的 原 因 是。6.(2022广东茂名统考二模)当今中国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因此,研发CO2利用技术,降低空气中CO2含量成为研究热点。工业上常用CO?和H2为原料合成甲醇(CH 3O H),过程中发生如下两个反应:反应 I:CO2(g)+3H,(g)CH,OH(g)+H2O(g)AH=-51kJ m or反应 II:CO2(g)+H2(g).CO(g)+H,O(g)AH2=+41kJ-m or(1)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加氢生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 2(g)=CH 30H(g)A/=kJ-mol-1 o若反应I I逆反应活化能Ea(逆)为120kJ m or,,则该反应的Ea(正)活化能为kJ mol_1 o 反应I在催化剂M表面进行,其中CO2生成C H 30H的历程如下图所示(*表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T S表示过渡态,能量的单位为eV)。10.0()0.57TS1-0.66TS2至85=0.855J CO2*+6H*CO*+H2O+4H*-0.19TS3;-0.70:、TS4;-.;H2CO*+H2O*+2H*-2.03;HCO*-4W*+3H*-1.81TS5H3CO*+H7)*+H*2.72H3COH*+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反应过程中有极性键的断裂B.本历程共分为5 步反应进行C.本历程的决速步骤的反应为:HCO*+H*H2cO*D.加入催化剂M 可以提高甲醇的平衡产率在催化剂M 表面进行反应I,当起始量黑=3时,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体系中CO2的转化率为a(CO2),在T=400下a(CO2)随压强变化关系和在p=60MPa下a(CO2)随温度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代表在T=400下 a(C02)随压强变化关系的是.(填“a 线”或“b 线”);a、b 两线的交点E 对应的平衡常数.(填“相同”或“不同”)。当 a(CCh)为 80%时,反应条件可能是T/V.%、(C3)Dp/Mpa 温度为T时,在一个刚性容器中模拟工业上合成CH.Q H,往容器中通入ImolCCh、3m01H2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容器内的压强随着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时间/min01020304050压强/MPa12010595908888n(CH,OH)(已知:CH30H 选择性=n(CHQH)+n(CO)请计算反应开始至4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H)=MPa/min;此时 CH30H 的选择性为8 0%,则反应I 的压强平衡常数K=MPa-?(只列计算式,压强平衡常数: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分压=总压x气体物质的量分数)。试卷第6 页,共 8 页三、有机推断题7.(2020广东茂名统考二模)降冰片烯(结构见F)的衍生物在橡胶工业有重要用途。一种利用脱皴偶联反应合成其衍生物的路线如下:甲家一 g 3 cH Q 接囚(E T 03OHE 回答下列问题(1)ATB所需的试剂为。(2)B-C 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3)D 的 结 构 简 式 为,CTD的 反 应 类 型 为。(4)E 中 的 官 能 团 名 称 为。(5)芳香化合物X 是 E 的同分异构体,X 能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稳定化合物,O.lm olX 消 耗 NaOH 0.2 m o l,化 合 物 X 共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5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2:2:2:1 :1 的结构简式为CH3 yC 0 0 C H 3(6)参照上述路线,设计由苯甲醛、甲醵和-C H 制备成V/路线 o (无机试剂任选)8.(2021广东茂名.统考二模)多环芳香化合物在电化学、光化学及功能材料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一种中间体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R-C 三C I I+R -B r-3 R-C 三C-R(1)A中 的 官 能 团 名 称 为;B-C 的反应类型是(2)D-E反应所需的试剂是(3)E-F的化学方程式是 o(4)G的 结 构 简 式 为。(5)写出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不含杂环且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为 3:2:2:2:2:2)=9.(2022.广东茂名统考二模)芳基烯快在有机合成中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对复杂环系、天然产物以及药品的合成有重大意义。一种芳基烯焕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R-Br 1一R-MgBr(R 为炫基)。回答下列问题:(l)A的命名为 o(2)B-C所 需 反 应 条 件 及 试 剂 为。(3)C-D的 反 应 类 型 为。(4)G中 的 含 氧 官 能 团 名 称 是。(5)D和E反应产物除了 F外还有H B r,请写出E的 结 构 简 式。(6)F的芳香同分异构体M中,满足下列条件的有 种。请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a.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b.Im olM和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可以生成4moi的Agc.能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分子中有一个手性碳(手性碳是指连有四个不同原子或者原子团的饱和碳原子)。(7)根据上述信息,以 甲 苯 为 原 料 合 成0H(其 他 试 剂 任 选)。试卷第8页,共8页参考答案:1.温度过高细菌失活 C o S+2 F e C o +2 F e +S C a S C)4、S i O2 H 2 S O 4 H,O,+2 F e2+2 H2O=2 F e O O H J +4 H+铁氟化钾 阴 铜【分析】(1)温度过高细菌失活,浸出率急剧下降,根据十的生物浸出推断C 0 2+的生物浸出;(2)由生物浸出原理图可知S元素最终转化为S 0 4、与C a?+结合生成C a S C U沉淀,S i O2不参与反应,金属阳离子进入滤液;(3)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反萃取需加入酸,由流程图可知反萃取后得到C u S C h溶液。则应加入硫酸;(4)H 2 O2和F e?+反应生成F e OOH沉淀,根据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方程;亚铁离子遇到铁氟化钾会生成深蓝色的沉淀,故检验亚铁离子可选用铁鼠化钾溶液;(5)电解精炼时粗钻为阳极,放电顺序为F e C o C u,精钻为阴极电解质为C oS O4,以此分析。【详解】(1)温度过高细菌失活,浸出率急剧下降;根据C iP+的生物浸出可知矿物再细菌和F e 3+作用下化合物中S元素转化为S单质,则C 0 2+的生物浸出离子方程式为:C oS+2 F e 3+”C o2 t+2 F e2+S )故答 案 为:温度过高细菌失活;C oS+2 F e .C o2+2 F e2 t+S ;(2)由生物浸出原理图可知S元素最终转化为S O4%,与C a?+结合生成C a S C h,S iC h不参与反应,金属阳离子进入滤液,则浸出渣的主要成分为C a S C U、S iO2,故答案为:C a S C U、S iO2;(3)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反萃取需加入酸,由流程图可知反萃取后得到C u S C U溶液。则应加入硫酸,故答案为:H 2 S O4;(4)H 2 O2和F e 2+反应生成F e OOH沉淀,离子方程式为H2O2+2 F e2+2 H,O=2 F e C X)H J +4 H+。检验检验亚铁离子可用铁氟化钾溶液,若生成蓝色沉淀则存在亚铁离子,故答案为:H2O,+2 F e2+2 H2O=2 F e OOH +4 H+;铁氟化钾;(5)电解精炼时粗钻为阳极,精钻做阴极。电解精炼时,F e和C。溶解,C u较不活泼,不能溶解,因此,阳极泥主要为铜,故答案为:阴;铜。2.S iO2 S b2S 3+6 F e3+=2 S b3+6 F e2+3 S K S C N 溶液 促进 S b a,水解生成S b4O5 C l2 H C I F e2 i-e-=F e3+防止氨水分解 S b 4 O5 C 1 2+2 NH3H2O=2 s b 2 O3+2 NH 4 C I+H 2 O答案第1页,共1 2页【分析】睇矿粉(主要成分为Sb,S,、SiO?)首先利用氯化铁溶液浸出,二氧化硅不溶,Sb2S3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单质硫和S b C b,过滤,滤 液 1 中加入Sb还原过量的铁离子,然后水解生成SbQ sC L,向 SbsOsCL中加入氨水生成Sb2O3和 N H Q,滤液2 中通入氧气氧化亚铁离子,通过调节pH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然后利用盐酸溶解生成氯化铁,循环利用,据此解答。【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滤 渣 1”的主要成分有S、Si。?,“滤 液 1”的主要成分有Sb3+,“浸出”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b2Sj+6Fe3+=2Sb3+6Fe2+3S(2)“水解”前需确保“还原”进行完全,即需要检验铁离子是否完全被还原,因此可选择的检验试剂是KSCN溶液。(3)由于稀释有利于促进水解,则“水解”时需先将还原液稀释的目的是促进Sb-水解生成SbQsCb。(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物质X 是盐酸,化学式是HC1。“滤液2”电解后的产物可直接返回“浸出“工序,则电解时亚铁离子失去电子转化为铁离子,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3+O(5)由于氨水受热易分解,贝片中和”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防止氨水分解;以及原子守恒可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b4O5C12+2NH3 H2O=2Sb2O3+2NH4Cl+H2。3.(1)3Ag+NO;+4H*=3Ag*+NOT+2HQ a-AhCh、SiO2 1.6L、80C(2)4:I 2Ag(NH3)2+H2O2+2H2O=2Ag+O2?+2NH;+2NH3-H2O(3)溶液变为(血)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硝酸浓度过高氧化AgSCN,mKSCN标准液消耗过多【分析】废催化剂中有a-AbO3不溶于硝酸,Si02为酸性氧化物不与硝酸反应,则酸浸的废渣为Si02和 a-ALCh,据图可知所加硝酸的最佳浓度为1.6L、反应最佳的温度为80,滤液中存在K*、Mg2 Fe3+A g 滤液加入NaCl后会与银离子产生白色的AgCl沉淀,加入氨水后可与AgCl反应生成银氨溶液,再加入强氧化剂出。2或 N2H4小2。氧化变为银单质。采用氧化还原滴定测量银的质量分数,滴定的现象为:加入最后一滴KSCN标准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据此答题。(1)答案第2 页,共 12页银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Ag+NO;+4H+=3Ag+NO T+2H,0;a-AbCh不溶于硝酸,SiCh为酸性氧化物不与硝酸反应,废渣的主要成分是:a-AbO3、SiO2;酸浸时,根据图中数据分析硝酸加入的量为最佳体积为1.6L、反应最佳温度为80;(2)还原”中有无毒气体生成,Ag(NH3)2+与 N2H4-H2O 的离子方程式为:4Ag(N H,),+N2H4?2HO+3H O=4Ag+4rjH-14+4H 汨,氧化剂为Ag(N H,)J 还原剂为N2H4在 0,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4:1;若用H2O2代替N2H4-H2O 完成还原过程,H2O2与Ag(N H j J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g(NH3)2+H2O,+2H2。=2Ag+O,T+2NH:+2NH,-H,O;(3)铁镂矶NH4Fe(SO4)212H2O为指示剂,硝酸可氧化亚铁离子变成铁离子,KSCN标准溶液与铁离子络合溶液变为血红色,则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溶液变为(血)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KSCN 的物质的量为cmol/Lx VLxl(T3mol,则 Ag+的物质的量为cmol/Lx VLxl(T3mol,根据元素守恒,可得粗银中银的质量为cmol/Lx VLxl(Timolxl08g/mol=0.108cVg,质量分测得w100%,可能的原因是:硝酸浓度过高氧化AgSCN,KSCN标准液消耗过多,计算值偏大。4.乙烯 C-C键 4.6 x 103 204.0 向正方向移动 通入CCh与氢气反应降低平衡中氢气浓度,使丙烷脱氢的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且 CCh与氢气的反应放热使体系的温度升高,升高温度也能使丙烷脱氢的化学平衡i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M.M2M3【详解】(1)丙烷脱氢过程中可生成烯烧,生成的气体产物除C3H6、C2H6、CH4、H2外,C2H6也可以脱氢生成乙烯,故还可能有乙烯;(2)1000K时 C2H6的选择性比C3H6高,由丙烷到C2H6断裂C-C键,故 1000K 时丙烷更容易断裂的化学键为C-C键;(3)由于起始浓度c(H2)=c(C3H6)=0,由反应i 可知平衡时浓度c(H2)=c(C3H6),答案第3 页,共 12页平衡常数p(H?)p(C 3 H 6)=似 但)p(C 3 H 8)p(C3H8)当平衡时V j E=V 逆,则K p=P;(C3H6)_ K;_ 6p(C 3 H g)1.3 x l(p 3=4.6 x 1 0,;当丙烷与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相等时则丙烷与1丙烯的压强相等则有 p(C 3 4)=p(C 3 H 6)=p(H?)=y=3 4 K P a。v“:=k x p(C3Hx)=6 m i n 1 x 3 4 K P a=2()4.0 K P a.m i n 1,v逆=L x p 2(C 3 H 6)=1.3 x l O k P a .m i n _1 x 3 4 2 K p a=1.5 K P a.m i n”则 v正 v逆平衡正移,故答案为:4.6 x I O3;2 0 4.0;向正方向移动;(4)通入C 0 2 与氢气反应降低平衡中氢气浓度,使平衡i 正逆,且 C 0 2 与氢气的反应放热,升高温度使平衡i 正逆;恒压条件下,水 烧 比 M=n(H 2 0)/n(C 3 H。越大,则容器体积越大,平衡i正移,故水烧比M=n(H 2 O)/n(C 3 H 8)越大Q H 8 转化率越高,故答案为:通入C C h与氢气反应降低平衡中氢气浓度,使平衡i正向移动,且 C O?与氢气的反应放热,升高温度使平衡 i正向移动;MIM 2M3 1 0 0)和0.2 M P a 下,当H ei/。2 进料比为2:1 时,H C 1 的平衡转化率为5 0%,利用三段式计算该条件下CL的平衡分压P c,2和平衡常数K p。【详解】对于反应4H C l(g)+()2(g).2 C l2(g)+2 H20(g)A H=-1 1 4.48 kJ.m o r 1,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由图象知,在三种不同催化剂作用下,氯化氢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知,在 R u t h催化作用下转化率最高,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进行判断。图中点a 所对应的温度为40 0 度,在 M n O2的催化作用下氯化氢的转化率达到最大,而在C u O 的催化作用下答案第4 页,共 1 2 页在 400度时氯化氢的转化率并没有达到最大,因为催化剂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所以在400度时该反应并没有达到平衡,图中点a 不是HC1的平衡转化率。RuOz作催化剂,温度高于400。100)和0.2MPa下,当HC1/O,进料比为2:1 时,HC1的平衡转化率为50%。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勺 不变,因为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和压强没有关系,所以Kp不变。为了提高HC1的平衡转化率,除增大压强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降温或者分离出产物。故答案为:不变;降温或者分离出产物计算该条件下C12的平衡分压P“和平衡常数Kp(写出计算过程)。解:令起始时,n(HCl2mol,n(O2)=lmol,平衡时转化 n(HCl)=2molx50%=lmol由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的比可得平衡时分压:4HCL、(g)+o*2(g)=2C17/、2(g)+2Hn 起始(mol)2100n 转化(mol)10.250.50.5n 平衡(mol)10.750.50.5平衡分压0.5-xO.2MP=MPa耳2。二255MPa JHCI4=55MlDa,355JMPa)255MPaJ55K p _=48MPaG4sMPa3 A从55Pc7当空速为1 时,即每小时内通过每千克催化剂的HC1的质量(Kg)为 1000g,而 b 点所对应的空速为0 5 所以HCI的质量为500g,而其转化率为8 0%,则转化生成氯气的物质的量为500g?80%36.5g/mol 4-2=5.5m ol,答案为 5.5当质量空速高于0.5hT时,HC1转化率迅速下降的原因是空速的提高导致物料在催化剂的表面停留的时间降低,使得大量反应物来不及反应;答案为空速的提高导致物料在催化剂的表面停留的时间降低,使得大量反应物来不及反应。6.(1)-92 161 ABC a 线 不同 80MPa,400或 60MPa,200答案第5 页,共 12页(3)0.42 0 x 1 61 0 x 3 8、【解析】(1)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加氢生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根据盖斯定律,CO(g)+2H2(g)=CH,O H(g)A H =A t f,-A H2=-5I k J-m o f1-4I k J-m o P1=-9 2k J m o f。故答案为:-9 2;若反应I I 逆反应活化能Ea(逆)为120k J m o r1,则该反应的Ea(正)活化能为(正)=纥(逆)+=161k J m o l T。故答案为:161;(2)A.在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断了碳氧双键,属于极性键,A正确。B.由历程图可知,本历程有5 个过渡态,故本历程共分为5 步反应进行,B正确。C.决速步骤为慢反应,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最高,由历程图可知,活化能最高的一步为H C O*+H2O*+3H*到 T S 3,所以本历程决速步骤的反应为:H C O*+H*H2CO*,C 正确。D.加入催化剂M 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催化剂不影响平衡,故不能改变甲醇的平衡产率,D 错误。故答案为:A B C;反应I 为CC)2(g)+3H 2(g)脩 为 CH,O H(g)+H2O(g);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a(CO 2)增大,故 a 线代表在T=400下 a(CO 2)随压强变化关系;这是一个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a(CO 2)减小,故 b线代表在p=60MPa 下 a(CO 2)随温度变化关系。a、b两线的交点E 对应的反应条件为400、50MPa 和 500、60MPa,这两个条件的温度不同,故平衡常数K 不同。当 a(CO 2)为 8 0%时,对应a 线的条件为8 0MPa,400;对 b线的条件为60Mp a,200 故答案为:a 线;不同;8 0Mp a,400或 60Mp a,200;(3)温度为T 时,在一个刚性容器中模拟工业上合成C H-Q H,在 40m i n 时达到了平衡,设反应 I 中 CO?的转化量为x M P a,反应I I 中 C O2的转化量为y M P a,可利用表中数据列压强三段式:答案第6 页,共 12页反应/CO2(g)+3H2(g)=CH30H(g)+H2O(g)改式MPa)30900 0PMPa)X3xX XP 平(MPa)反应CO,(g)+H2(g)一=c o(g)+H,O(g)P 始(MPa)30900 0P(MPa)yyy yP平(MPa)平衡时 p(CO2)=(30-x-y)M Pa,p(H2)=(90-3x-y)M Pa,/?(CH3OH)=xMPa,p(CO)=yMPa,p(H2O)=(x+y)MPa,p总=120-2x=88MPa,x=16MPa。所以V(CH3OH)=16MPa/40min=0.4MPa/min;CH30H 的选择性为 80%,CH30H 选择性=如:加+(的=由=8。,可 求 出 y=4,所以平衡时M CO JTOM Pa,p(H,)=38MPa,p(CH,OH)=16MPa,p(H,O)=20MPa,反立【的 长=当空。故答案0 10 x38反 应 醛 基、酸【分析】由C 的结构简式可知A 到 B 为苯环上对位的H 原子被氯原子取代,条件为:Fe答案第7 页,共 12页或Fe Cb,B到C氯原子发生取代反应得到C,D再V 2O 5氧化成E,由E的结构简式可知DHa r OCHJ为 J ,E和F发生加成反应得到G,以此分析。【详解】由C的结构简式可知A到B为苯环上对位的H原子被氯原子取代,条件为:Fe或Fe Cb,B到C氯原子发生取代反应得到C,D再V 2O 5氧化成E,由E的结构简式可知DH,C-OCH,为,E和F发生加成反应得到G。(1)由上述分析可知,A-B所需的试剂为Fe或Fe Ch,故答案为:F e或F e Cb;(2)B到C氯原子再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得到C化学方程式为CH,CH,H3C-HO-O-NH22 3 4 5 2 3 4 5=一/;-C 0 N H 2与 八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I9.(1)间甲基苯酚(3-甲基苯酚)(2)铁粉/溟化铁,液澳答案第10页,共 12页(3)氧化反应(4)羟基、酸键(5)CH=CC H3CHOH(-C Y H(6)3种 3 出o时霁b%OS窄 0rs翳 0rm M g B rjjQ rfH-c+Q Jb ojO H【分析】A的酚羟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在醛键的对位取代漠原子,C 的甲基在流程中的反应条件中转化为醛基,D和 E 反应产物除了 F外还有H B r,说明D和 E 发生的是取代反应,D +E=F+H B r,可推出E 为 C H三 C-C H 3;【详解】(1)由 A的结构可知,A的名称为间甲基苯酚或者3-甲基苯酚;(2)B到 C 发生的是苯环上的取代反应,应该是和液澳在铁粉或者澳化铁的催化下反应,在甲基的邻位引入一个漠原子,B-C 所需反应条件及试剂为铁粉/澳化铁,液澳;(3)对比C 和 D的结构,甲基变成了醛基,氧原子多了,氢原子少了,加氧去氢是氧化反应;(4)由G的结构可知,G的含氧官能团为羟基、酸键;(5)D 和 E 反应产物除了 F外还有H B r,说明D和 E 发生的是取代反应,D +E=F +H B r,可推出E 为 C H三 CCH 3;(6)F的芳香同分异构体,苯环侧链有五个碳、两个氧、。=3.要满足条件:I m o l M 和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可以生成4m o i 的 A g,说明有两个醛基;能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有一个碳碳双键,除此之外,还剩下一个饱和碳原子;考虑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分子中有答案第I I 页,共 12页J H 一一个手性碳,只可以是 C H O 连在苯环上,苯环上还有一个醛基,两个基团位于CHOH C-C Y H:苯环上有邻、间、对共3种;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C H&(7)由甲苯合成,可用逆推法,模仿了 F到G的反应,可逆推CH5 NBS,CCICaCO;CH,Br必工.乙健答案第12页,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