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海康威视磐石系列CVR操作手册.docx

    • 资源ID:93527196       资源大小:8.89MB        全文页数:23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海康威视磐石系列CVR操作手册.docx

    目录第 1 章 内容提要11.1 概述11.2 系统登录21.3 使用帮劣与退出3第 2 章 集群管理配置42.1 单控制器设备配置集群心跳42.2 双控设备配置集群心跳42.2.1 自劢配置集群心跳52.2.2 手劢配置集群心跳62.2.3 控制器异常恢复正常方法介绍82.2.4 上层应用配置流程9第 3 章 存储管理103.1 磁盘管理103.2 阵列管理193.3 存储池管理433.4 逻辑卷管理443.5 设置管理47第 4 章 CVR 系统494.1 配置集群心跳494.2 配置集群资源 IP494.3 CVR 服务配置514.3.1 一键配置514.3.2 手劢配置 CVR 的预备工作534.3.3 CVR 配置544.3.4 备份与还原61V4.4 N+1 管理624.4.1 CVR 从控634.4.2 CVR 主控654.5 进入 CVR 系统684.6 信息总览694.7 设备管理724.7.1 编码器724.7.2 流媒体824.7.3 辅劣工具834.8 预览与录像864.8.1 实时预览864.8.2 手劢录像884.9 策略与报警884.9.1 录像策略884.9.2 抽帧策略954.9.3 回传策略984.9.4 报警设定1014.10 下载与回放1044.10.1 查询录像1044.10.2 异地备份1064.10.3 锁定设置1064.10.4 录像回放1084.10.5 录像下载1084.10.6 录像存档1114.10.7 录像抽帧1134.11 存档管理1144.11.1 存档卷管理1144.11.2 查询存档1154.12 用户管理1164.12.1 个人设置1164.13 系统设定1164.13.1 系统报警1164.13.2 版本信息1174.13.3 GB28181 配置1184.14 日志管理119第 5 章 CVR 外接IPSAN 设备1205.1 网络设置1205.2 添加 ISCSI 盘1205.3 CVR 服务配置1215.3.1 一键配置1215.3.2 手劢配置 CVR1225.3.3 创建录像卷1235.4 配置录像业务1245.4.1 添加编码器1245.4.2 录像计划及录像查找124第 6 章 系统管理1256.1 网络管理1256.1.1 配置基本网口信息1256.1.2 基本网口绑定管理1266.1.3 添加路由信息1306.1.4 DNS 配置界面1306.1.5 添加预留带宽(选配功能)1316.1.6 MAC 和 IP 绑定1316.1.7 设置网络工作速度1326.2 报警管理1336.2.1 配置 E-mail 发送邮箱和接收邮箱账户1336.2.2 添加 SNMP 报警用户1346.2.3 报警内容列表1356.3 时间管理1366.4 电源管理1386.5 管理工具139第 7 章 日志系统1437.1 操作日志1437.2 性能日志1467.3 升级日志1467.4 日志下载147第 8 章 ISCSI 管理(选配)1498.1 开启 ISCSI 服务1498.2 高级 ISCSI 服务(选配功能)1518.3 关闭 ISCSI 服务1548.4 CHAP 用户1548.5 端口配置156第 9 章 NAS 管理(选配)1599.1 配置 NAS 集群工作模式1599.2 配置 NAS 集群资源 IP1609.3 NAS 网络盘1639.3.1 创建 NAS 卷1649.3.2 NAS 卷管理1649.3.3 添加 NAS 网络盘1659.3.4 NAS 网络盘管理1729.4 用户和组管理1739.5 NAS 配额1779.6 NAS 接管1799.6.1 NAS 接管条件1799.6.2 智能主备模式下 NAS 卷挂载1809.6.3 双工模式下 NAS 卷挂载1819.7 基本维护配置183第 10 章 维护系统18810.1 系统监视18810.2 性能监视18910.3 常用维护18910.4 图形化展示19710.4.1 前视图19810.4.2 饼图19910.5 环控信息200第 11 章 WINDOWS 系统建立集群ISCSI 连接20311.1 WINDOWS 2008 建立 ISCSI 连接20311.1.1 安装多路径 I/O20311.1.2 创建集群 iSCSI 连接20511.2 ISCSI 磁盘映射及分区格式化21111.2.1 映射为本地基本磁盘21111.2.2 磁盘的分区和格式化212第 12 章 LINUX 系统建立 ISCSI 连接21712.1 REDHAT5 建立集群 ISCSI 连接217第 13 章 建立对NAS 共享空间的连接22013.1 WINDOWS 下连接访问 NAS22013.2 LINUX 下连接访问 NAS22313.3 使用 HTTP 协议连接访问22613.4 FTP 连接访问 NAS22713.5 AFP 连接访问 NAS227第 14 章 备注228系统使用手册第1章内容提要1.1 概述本手册介绍的是集群存储管理系统的使用,其中,集群包含两个控制器,这两个控制器共享数据存储空间,在任何一台控制器运行一个业务时,数据被存储在共享的数据空间内,两个控制器之间通过内部局域网(集群心跳网口)相互通信。集群系统支持上层应用为 CVR、iSCSI 和 NAS 三种业务。两个控制器上配置信息会进行同步,即在一个控制器上执行的操作和配置信息会同步到另一个控制器上。当某个控制器发生故障时,该控制器上运行的业务将在另一个控制器上被自动接管,从而保证用户数据不丢失。存储管理中心是基于Windows 平台的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的存储管理系统软件,用来配置和管理集群系统中的节点主机,用户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就可以在任何装有 IE 浏览器的机器上进入存储管理中心。将集群中的两个控制器连入存储网络,并设置好相应的数据网口 IP 地址, 为确保集群中两个控制器的网络连接正常,管理员可以在管理端使用 ping 的方式检测。如果可以 ping 通,就表示网络已经连通。在管理 PC 机客户端打开 IE 浏览器,输入 https:/集群任一控制器的 IP 地址:2004,例如 https:/10.254.254.254:2004,回车确认,浏览器将出现这个控制器的登录首页,如图 1-1 所示。在登录界面下方显示有系统设备序列号。图 1-1 存储管理系统首页31.2 系统登录系统登录有两种情况:第一,首次登录时,若无密码,系统自动弹出设置密码的对话框,提示用户设置密码,如图 1-2 所示,密码设置完成后,点击“进入存储管理系统”登录。图 1-2 首次登录设置密码第二,对已出货的设备,原密码设置过于简单,系统升级后,登录系统会自动提示修改密码的建议,如图 1-3 所示。可通过进入“系统管理 管理工具” 模块中修改管理员密码并牢记。图 1-3 提示密码风险注:建议设置中级或中级以上的密码。登录系统选择“基本管理”,系统默认用户名:web_admin,成功登录系统后系统界面如图 1-4 所示。图 1-4 登录后页面- 注意:本次设置的密码包括 web_admin 和 nvr_admin 两个用户名密码,如需单独修改某一个用户名密码,参见“6.5.1 修改管理密码”。-1.3 使用帮劣与退出成功登录系统后,在左侧菜单栏中点击“使用帮助”,进入系统帮助界面, 可以进行如下操作:l 客户端的软件下载;l 查看服务邮箱、服务热线和本公司网址。本页面提供了如下软件的下载:微软 iSCSI 客户端软件包 X86_64(version 2.08) 微软 iSCSI 客户端软件包 X86(Version 2.08);微软 Diskpart 软件(适用于 Win2000);命令行工具。说明:(1) 用户在连接 iSCSI 时需使用客户端 Microsoft iSCSI Initiator。(2) Diskpart 为命令行界面中管理磁盘、分区和卷的工具,在 Windows XP和 Windows Server 2003 中系统已经提供,这里是适用于 Windows 2000 程序。在左侧菜单栏中点击“退出系统”可退出系统,保证数据安全。- 注意:系统提供手册是 PDF 文档格式,如果不能打开,请安装 Adobe Acrobat Reader。-系统使用手册第2章集群管理配置当双控设备只配置一个控制器时,系统中默认配置了集群心跳,管理员可以在集群管理模块界面上看到集群心跳信息。集群管理的预留是为后续升级和用户使用习惯的统一而设置。2.1 单控制器设备配置集群心跳如果新增网卡或误删除心跳配置,则需要重新配置集群心跳成功后,才能进行后续的阵列创建,以及具体业务配置,配置集群心跳的前提条件如下:Ø 检查控制器中是否添加存储池,如果存在存储池,可以配置集群心跳, 但是配置的集群心跳需要和上一次删除的集群心跳一致。如果配置心跳不能保证和上一次删除的集群心跳一致,则请进行系统完全重设,删除存储池后再进行集群心跳配置。注意:已经配置集群心跳情况下,请管理员跳过此章节进行业务配置Ø 推荐选用自动配置集群心跳,自动配置心跳步骤如下:1. 在管理存储设备的 PC 机的 IE 浏览器上输入 https:/(控制器的数据网口IP 地址):2004,登录管理系统界面,在“集群管理”界面点击“自动配置心跳” 按钮,等待 5 秒后,系统自动弹出“自动配置心跳成功,请重启系统”的提示信息,系统自动将本地集群心跳 IP 设置为 10.254.254.1,远程集群心跳 IP 设置为10.254.254.2,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2. 配置完成后,请将控制器进行正常重启,控制器重启成功后进行后续具体操作。2.2 双控设备配置集群心跳管理员可以在“集群管理”界面选择自动配置集群心跳或手动配置心跳,自动配置心跳功能只需要点击一次按钮即可,推荐采用自动配置方式。配置集群心跳的前提条件如下:(1) 检查两个控制器上要配置为集群心跳网口的数据口之间通信是否正常,228通信正常情况下才能够进行后续配置。(2) 检查控制器中有没有添加存储池,只有在没有存储池的情况下才能够配置集群心跳网口成功,若已经在控制器中添加了存储池,请点击“维护系统 常用维护”页面中的“系统完全重设”按钮,重设系统后再进行集群心跳配置。注意:配置集群心跳前两个控制器中没有主机和备机的区分,用户自行决定控制器的配置顺序,配置集群心跳完成后,系统内部将通过集群心跳 IP 来区分两台控制器。2.2.1 自劢配置集群心跳自动配置集群心跳步骤如下:(1) 控制器 A 上自动配置心跳:在管理双控设备的 PC 机的 IE 浏览器上输入 https:/(控制器 A 的数据网口 IP 地址):2004,登录管理系统界面,在“集群管理”界面点击“自动配置心跳”按钮,等待 5 秒后,系统自动弹出“自动配置心跳成功,请重启系统”的提示信息,系统自动将本地集群心跳 IP 设置为10.254.254.1,远程集群心跳 IP 设置为 10.254.254.2,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如图 2-1 所示。图 2-1 配置控制器A 的集群心跳网口注意:此时请先不要单独重启控制器 A,待控制器 B 也配置好集群心跳 IP 后再重启系统。(2) 控制器 B 上自动配置心跳:在管理双控设备的 PC 机的 IE 浏览器上输 入 https:/(控制器 B 的数据网口 IP 地址):2004,登录管理系统界面,在“集群管理”界面点击“自动配置心跳”按钮,等待 5 秒后,系统自动弹出“自动配置心跳成功,请重启系统”的提示信息,系统自动将本地 IP 设置为 10.254.254.2, 远程集群心跳 IP 设置为 10.254.254.1,如图 2-2 所示。图 2-2 配置控制器B 的集群心跳网口(3) 再点击“测试心跳通讯”按钮,界面提示用户查看日志,操作日志记录“测试集群心跳通讯成功(集群心跳通讯)”,表明两个控制器通讯正常。若日志记录“测试集群心跳通讯异常”,表明两个控制器间集群心跳通讯异常,请删除集群心跳后重新配置或者联系售后工程师。(4) 待确认两个控制器集群心跳通讯正常后,请分别将 2 个控制器都进行正常重启,两个控制器都重启成功后,请按照上述步骤 3 先查看集群通讯状态,确保 2 个控制器的集群心跳通讯正常后再进行后续具体操作。- 注意:1. 每个控制器上有两个内置网口在内部连通,不显示在网络管理界面,自动配 置集群心跳时,系统默认将最后一个内置网口设置为心跳网口。2. 不存在存储池情况下方可配置集群心跳,请在配置好集群心跳网口之后再添 加存储池。3. 两个控制器上都设置好集群心跳网口后,务必将两个控制器同时重启,重启 后集群设置生效。-2.2.2 手劢配置集群心跳管理员也可以采用手动配置心跳的方式,这种方式和自动配置集群心跳方式的区别是:管理员可以选择设置为心跳口的数据网口,并且可以任意设置数据网口的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若管理员已经通过“自动配置集群心跳”方式配置了集群心跳,请跳过本章节。手动配置集群心跳步骤如下:(1) 控制器 A 上手动配置心跳:登录 A 控制器的管理系统界面,在“集群管理”界面上点击“手动配置心跳”按钮,选择集群心跳网口,输入本地集群心跳、远程集群心跳和心跳子网掩码,如图 2-3 所示,点击“确定”按钮后,等待5 秒,界面提示配置成功。请先不要重启控制器 A,在控制器 B 上手动配置心跳成功后,再将两个控制器重启。图 2-3 在控制器 A 上手动配置心跳- 注意:1. 因为每个控制器上有两个内置网口在内部连通供配置集群心跳使用,建议请 手动配置集群心跳时,“集群心跳网口”选择内部连通的 2 个网口,且两个控制器上都选择同一个网络接口作为集群心跳网口。若控制器上连接有外置 网卡,两个内置网口的网口号会自动置于外置网卡之后,手动配置集群心跳 时,请按照实际内置网口进行配置。2. 务必确保集群心跳和子网掩码匹配。-控制器B 上手动配置心跳:登录B 控制器存储管理系统界面,在“集群管理” 界面上点击“手动配置心跳”按钮,设置本地集群心跳和远程集群心跳,必须和控制器 A 的设置相匹配,即控制器 B 上的本地集群心跳 IP 为控制器 A 上的远程集群心跳 IP。同时,控制器 B 上选择的集群心跳网口必须与控制器 A 相同,即同时为“网络接口 5”或者“网络接口 6”,如图 2-4 所示。图 2-4 在控制器 B 上手动配置心跳(2) 点击“确定”按钮后,等待 5 秒,界面提示配置成功后,再点击“测试心跳通讯”按钮,界面提示用户查看日志,日志记录“测试集群心跳通讯成功(集群心跳通讯)”,表明两个控制器通讯正常。若日志记录“测试集群心跳通讯异常”,表明两个控制器间集群心跳通讯异常。(3) 待确认两个控制器集群心跳通讯正常后,请分别将 2 个控制器都进行正常重启,两个控制器都重启成功后,请按照上述步骤 3 先查看集群通讯状态,确保 2 个控制器的集群心跳通讯正常后再进行后续具体操作。2.2.3 控制器异常恢复正常方法介绍某个控制器发生异常后,两个控制器的存储管理系统界面和日志中会给出相应错误提示信息,用户可以根据提示信息排查问题。以“控制器 A 上的业务被控制器 B 接管”情景举例说明如下:(1) 若控制器 A 不能连通,并且在控制器 B 上不显示集群心跳异常,请 查看控制器 A 的数据网口网线连接是否正常,很可能是网口断开导致接管操作,请重新插好控制器 A 的网线。(2) 若控制器 A 不能够连通,并且在控制器 B 上显示集群心跳异常,请查看控制器 A 是否异常关机,如果控制器 A 已经关机或卡死,请重新启动控制器A 来解决问题。(3) 若两台控制器都能够连通,并且在两台控制器上都显示集群心跳异常, 有可能是心跳网口连接中断导致接管,请检查网口硬件,并重新启动两台控制器。(4) 若控制器 A 日志中提示物理卷丢失,请查看控制器 A 上扩展柜以及 扩展柜连线是否正常,如果扩展柜连线断开导致此问题,请重新连接好并且重启控制器 A。(5) 若控制器 A 日志中有 NAS 服务异常报警,请重启控制器 A。2.2.4 上层应用配置流程完成集群心跳配置后,请进行需要的业务配置: 配置 CVR 业务,参见“第 4 章 CVR 系统”。配置 iSCSI 业务,参见“第 8 章 iSCSI 管理”。配置 NAS 业务,参见“第 9 章 NAS 管理”。第3章 存储管理存储管理主要包括磁盘管理、阵列管理、存储池管理、逻辑卷管理、设置管理。磁盘管理:主要包括查看磁盘信息、磁盘状况、重新扫描、磁盘定位、初始化、检测。阵列管理:主要包括创建阵列、添加热备盘、查看阵列信息和热备盘信息、删除阵列信息和热备盘信息、维护(查看阵列名称、阵列类型、容量,状态、属组、组成,阵列重命名,I/O 优先修改,暂停/继续,删除,重构,检测,修复)。存储池管理:主要包括添加存储池、删除存储池、定位存储池、移除物理卷、定位物理卷、查看系统总容量,系统空闲容量。逻辑卷管理:主要包括添加逻辑卷、删除逻辑卷、逻辑卷重命名、扩展、克隆及快照。设置管理:主要包括插入磁盘自动重构(选配),强制重构开关(选配),强制校验开关(选配),RAID5/6 强制初始化开关(选配),阵列同步速度值设置、磁盘定位闪烁时间。- 注意:1. 同一时刻只能够在一台控制器上执行配置操作。2. 配置完成后,两个控制器上的配置信息同步,即在两个控制器的管理界面上 看到的配置信息完全一致。-3.1 磁盘管理磁盘管理页面主要包括查看磁盘信息、磁盘状况、重新扫描、磁盘定位、初始化、检测。存储设备支持的硬盘型号请联系客户服务中心。凡是首次加入存储系统中,没有经过存储磁盘检测进行认证的磁盘,状态显示为“未认证”,只有通过磁盘检测方可使用。如图 3-1 所示。图 3-1 磁盘未认证状态1. 查看磁盘信息 如图 3-2 所示。图 3-2 磁盘信息- 注意:磁盘状态有五种:1. 未认证:凡是首次加入存储系统中的磁盘,没有经过存储磁盘检测标准进行 认证,状态显示为“未认证”,可以通过磁盘检测方可使用。2. 丢失:拔掉磁盘,状态显示“丢失”。3. 隐患盘:磁盘检测时,发现磁盘存在异常,状态显示为“隐患盘”。4. 坏盘:磁盘被损坏,同时被阵列踢出,状态显示为“坏盘”,建议对该磁盘进 行磁盘检测,按照检测后的状态进行处理。5. 警告:可以被使用,只要对状态为“警告”的磁盘再进行磁盘检测一次,状 态有可能会显示“正常”。(由于系统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磁盘检测,读磁 盘的速度小于规定标准 10MB/S)。-2. 磁盘状况磁盘状况主要是查看磁盘位置、状态、属组、健康值、温度、坏扇区以及SMART 信息,查看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可以查看所有磁盘的磁盘状况信息,另外一种是查看某块磁盘的磁盘状况。(1) 点击“磁盘状况”按钮,弹出窗口显示所有磁盘的磁盘状况信息,如图 3-3 所示。图 3-3 所有磁盘的磁盘状况信息然后点击“SMART”按钮,可以查看单块磁盘的 SMART 值。如图 3-4 所示。图 3-4 某块 SAS 磁盘的 SMART 值(2) 点击“查看”查看某块磁盘的磁盘状况信息,如图 3-5 所示。图 3-5 某块磁盘的磁盘状况信息然后点击“SMART”查看该磁盘的 SMART 值。3. 定位磁盘定位的目的:通过查看盘位灯闪烁情况,方便地定位到所要找的磁盘。首先在“设置管理”页面,设置磁盘定位闪烁时间,设置成功后,在“磁盘管理”页面,选中单块/几块磁盘,点击“定位”按钮,观察磁盘的盘位灯,不停地闪烁,持续时间为设置时间。4. 初始化(1) 当磁盘的状态为“未初始化”,需要进行初始化。(2) 当磁盘的属组显示为“阵列踢盘”,需要进行初始化。5. 重新扫描新插入的磁盘如果没有被系统识别,点击“重新扫描”按钮,可以扫描出新插入磁盘。如果磁盘被拔掉,点击“重新扫描”按钮后,会将丢失的磁盘信息从磁盘管理页面删除。- 注意:重新扫描磁盘后,有时磁盘状态会显示为“未知”,建议刷新页面或者再重新扫描磁盘。-6. 检测凡是首次加入存储系统中的磁盘,未经过存储磁盘检测标准认证,通过磁盘检测方可使用。磁盘检测的检测方式有两种,快速检测和全面检测。磁盘检测状态有三种,分别是“未提交”、“检测中”、“等待中”,如图 3-6所示。检测中:指该磁盘正在检测。等待中:如果已经勾选一块磁盘开始检测,先关闭“磁盘检测”窗口,再勾选其他磁盘,点击“检测”按钮,此时该磁盘的检测状态为“等待中”。(正在检测的磁盘检测完成后,检测状态为“等待中”的磁盘就会开始检测)。未提交:指的是这块磁盘还没有提交磁盘检测策略。图 3-6 磁盘检测界面(1) 所有磁盘检测的方法勾选全部磁盘进行检测,如图 3-7 所示。如果系统中有多块磁盘(大于 10 块)时,可以点击磁盘信息页面的中的“Expand”按钮,选中所有磁盘,点击下方的“检测”按钮,进行所有磁盘的检测。图 3-7 所有磁盘的检测快速检测:指的是磁盘的并行检测,检测快,时间短。勾选状态为“未认证”的磁盘(或要检测的磁盘),点击“检测”按钮,进入磁盘检测页面,如图 3-8 所示。图 3-8 磁盘检测-快速检测选择检测方式为“快速”(建议使用快速检测),点击“开始”按钮,磁盘将开始快速检测。点击“刷新”按钮,可以刷新检测进度。点击“停止”按钮,可以停止当前所有的磁盘检测。磁盘检测结束后,磁盘管理页面会自动刷新磁盘的状态。如图 3-9 所示。图 3-9 快速检测磁盘检测过程中,也可以关闭磁盘检测界面,磁盘管理页面会自动刷新出“查看检测情况”按钮,如图 3-10 所示。点击此按钮可以进入“磁盘检测”窗口查看检测方式、检测进度与已使用时间。图 3-10 查看检测情况全面检测:指的是磁盘的串行检测,检测比较慢,所用时间长。勾选所要检测的磁盘,点击“检测”按钮,进入磁盘检测页面,选择检测方式为“全面”,点击“开始”按钮,如图 3-11 所示。点击“刷新”,可以刷新检测情况。点击“停止”,可以停止当前所有的磁盘检测。磁盘检测结束后,磁盘管理页面会刷新磁盘的状态。图 3-11 全面检测关闭磁盘检测窗口后,磁盘管理页面会自动刷新出“查看检测情况”按钮, 点击此按钮进入“磁盘检测”窗口查看检测方式、检测进度与已使用时间。(2) 磁盘快速检测策略进行磁盘检测首先,在“维护系统”“常用维护”页面,点击“添加策略”,填写以下内容:事件类型:磁盘检测。检测方式:快速。策略名称:可自定义输入磁盘快速检测策略名。策略周期:策略执行的持续时间;策略周期默认为周。策略周期包括年、月、周、仅一次。输入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点击“确定”按钮,添加策略即可添加成功。如图 3-12 所示。图 3-12 快速检测策略按照所添加的策略执行磁盘快速检测,磁盘检测在后台执行,检测结束后会刷新“磁盘管理”页面的磁盘状态,或者可以通过“日志管理 操作日志”查看磁盘检测结果。(3) 磁盘全面检测策略进行磁盘检测首先,在“维护系统 常用维护”页面,点击“添加策略”按钮,填写以下内容:事件类型:磁盘检测。检测方式:全面。输入策略名称。策略周期:策略周期默认为周。策略周期包括年、月、周、仅一次。输入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添加策略成功。如图 3-13 所示。图 3-13 全面检测策略按照所添加的策略执行磁盘检测,磁盘检测在后台执行,检测结束后可以刷新“磁盘管理”页面的磁盘状态,或者可以通过“日志管理 操作日志”查看磁盘检测结果。- 注意:1. 支持对选中的磁盘进行检测。2. 快速检测,是磁盘并行检测,使用时间短,建议使用。3. 全面检测,是磁盘串行检测,检测时间长,建议在系统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进 行全面检测,新盘使用之前需要进行磁盘全面检测。4. 磁盘检测策略,策略周期建议是 3 个月。5. 磁盘检测过程中,掉盘,此盘检测结果是“未知”。-3.2 阵列管理阵列管理包括创建阵列,添加热备盘,查看阵列信息和热备盘信息,删除阵列和热备盘,阵列维护(可以查看阵列名称,阵列类型,I/O 优先,容量,状态, 属组,组成,阵列重命名,I/O 优先修改,暂停/继续,删除,重构,检测,修复)。1. 创建阵列点击“创建阵列”按钮,输入阵列名称,阵列类型(RAID0,RAID1,RAID3, RAID5,RAID6,RAID10,RAID50),阵列块大小默认 512KB,I/O 优先默认是智能模式,最后选择可用磁盘或阵列。点击“确定”按钮,阵列就可以创建成功。建议阵列类型选择:RAID5。I/O 优先有四种方式,智能,平衡,性能优先,保护优先。智能:没有外部业务时,阵列初始化速度以最高速度进行。如有外部业务时, 阵列初始化速度以默认的最低速度进行。平衡:平衡模式下,内部 IO 和业务 IO 共同拥有磁盘通道,保证内部 IO 占用一定量的通道,同时尽量不影响外部业务的正常进行。性能优先:是保证外部业务进行为准则。此模式下阵列的内部 IO 将被完全停止,让出磁盘 IO 通道供业务 IO 使用。保护优先:此模式下阵列的内部 IO(初始化、重构)将全力进行,业务 IO将只能使用内部IO 占用剩余的通道,内部IO 的速度可参考该阵列高速同步速度。- 注意:1. 创建阵列时,系统默认对非企业级硬盘进行过滤,且最多允许 12 块盘创建RAID5。2. 创建阵列时最好使用同一型号、容量大小相同的物理盘,这样的配置会使您 创建的阵列的性能更好。3. 阵列也可以做为组成盘来创建阵列,如 RAID10、RAID50,这些等同于阵列的处理方式。-(1) RAID0 阵列RAID0 阵列创建时,至少需要两块盘,RAID0 阵列创建成功后,阵列状态为正常,如图 3-14 所示。图 3-14 RAID0 阵列创建阵列信息列表显示新创建的阵列,RAID0 阵列不需要校验。如图 3-15 所示。(2) RAID1 阵列图 3-15 RAID0 阵列信息RAID1 阵列创建时,至少需要两块空闲磁盘,RAID1 阵列创建成功后,阵列信息列表会显示新创建的阵列,如图 3-16、图 3-17 所示。图 3-16 RAID1 阵列创建(3) RAID3 阵列图 3-17 RAID1 阵列信息RAID3 阵列创建时,至少需要三块空闲磁盘,RAID3 阵列创建成功后,阵列信息列表会显示新创建的阵列,如图 3-18、图 3-19 所示。图 3-18 RAID3 阵列信息(4) RAID5 阵列图 3-19 RAID3 阵列信息RAID5 阵列创建时,至少需要三块空闲磁盘,RAID5 阵列创建成功后,阵列信息列表会显示新创建的阵列,如图 3-20、图 3-21 所示。图 3-20 RAID5 阵列创建(5) RAID6图 3-21 RAID5 阵列信息RAID6 阵列创建时,至少需要四块空闲磁盘,RAID6 阵列创建成功后,阵列信息列表会显示新创建的阵列,如图 3-22、图 3-23 所示。图 3-22 RAID6 阵列创建(6) RAID10图 3-23 RAID6 阵列信息RAID10 阵列创建时,至少需要四块空闲偶数磁盘,RAID10 阵列创建成功后,阵列信息列表会显示新创建的阵列,如图 3-24、图 3-25 所示。图 3-24 RAID10 阵列创建图 3-25 RAID10 阵列信息- 注意:1. RAID10 这种复合阵列中,RAID10 称之为主阵列,其下包含的 RAID1 阵列称为分支阵列。2. 对于分支阵列功能操作、状态变化同 RAID1。3. RAID10 主阵列除状态显示外,其他功能同 RAID0。-(7) RAID50RAID50 阵列创建时,至少需要六块空闲偶数磁盘,RAID50 阵列创建成功后,阵列信息列表会显示新创建的阵列,如图 3-26、图 3-27 所示。图 3-26 RAID50 阵列创建图 3-27 RAID50 阵列信息-

    注意事项

    本文(海康威视磐石系列CVR操作手册.docx)为本站会员(暗伤)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