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影响研究.docx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影响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具有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政府资产负债的状况失真和阻碍政府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具备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双会计功能,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适度分别并相互连接。会计信息质量也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得到提高。本文是通过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执行对行政事业会计核算影响、内部把握影响和一些新的变化进行剖析,最终依据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影响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引言 我国颁布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是由于原来的政府会计制度在我国现行的经济状况下已经不再适用。新政府会计制度是我国经济不断向前进展的一种确定,也是为了更好地规范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内部把握管理。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避开不了会给执行单位带来确定的影响,其中的影响包括会计核算和单位内部把握管理,因此,需要深化剖析新政府会计制度,详细了解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都存在哪些影响。此次改革所产生的影响有很多,本文主要是从会计核算影响和内部把握影响这两个方面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1 新政府会计制度相关理论概述 1.1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定义 政府会计制度是指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对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多少、彼此之间的联系、使用方向和使用过程进行全范围无差错记录和调整的流程,同时,它也是预算会计在实施状况时既客观又直观的反映。 1.2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结构与内容 新政府会计制度是由包含五个章节的正文和附录构成。 第一个章节是政府会计制度整体阐述,主要是为了规范政府会计制度使用范围和执行依据,当然还包括会计报表、会计科目的编制和实施时间等一系列内容的阐述。 其次个章节是政府会计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所涉及到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的划分,政府会计是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构成。这两个会计科目在列表中列出了银行存款、短期借款、累计盈余、业务活动费用等103个一级会计科目和编号,其中,资产负债类51个;净资产类7个;收入费用类19个;预算收支类17个预算结余类9个。 第三个章节是会计科目的应用阐述,依据其次个章节103个一级科目的主要账务进行详细规定和应当留意的事项,因此,这一部分也是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核心内容。 第四个章节是报表格式和编制时间要求,明确规定了应当怎么编制财务报表和预算报表及其编制时间,其中,无论是资产负债表,还是收入费用表,它们的一个编制时间可以分为月度和年度,而其他会计报表只在年度编制。财务报表是由资产负债表等4张报表和附注组成,但是其中的现金流量表并没有强制要求每一个行政事业单位都确定要编制,而是依据各单位自身状况选择,附注是指应当在会计报表中披露以及未能披露事项的说明。预算会计报表是由预算收入支出等3张报表组成,与财务报表不同的是并没有附注。 第五个章节是会计报表制作与说明,这一章节主要是针对第四章节指出的全部报表进行详细编排与说明及其会计报表附注应当披露的内容。 附录是针对主要业务和事项账务处理举例。附录是使用表格形式,以第三个章节中所列出的一级会计科目为依据,依据不同单位对不同的业务和事项内容同时进行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账务处理举例说明。 1.3新政府会计制度的会计科目设置原则 统一原则,为了满足政府部门对财政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需要,政府会计对会计科目设置及其核算的内容都必需是由财政部统一制定,各地区、各部分和各单位必需依据这一原则执行,因此,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资料的汇总和分析利用从而得到保证。 与政府部门收入支出分类科目连接全都原则,政府部门收入支出分类科目,是政府部门预算收入支出分类组成的基本分类,以反映预算方案、预算执行和收支平衡的相关状况。政府会计科目和政府收入支出科目连接全都,例如,“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等会计科目,都要依据政府收入支出分类会计科目设置明细账。 全面、简洁、有用原则,政府会计科目设置不仅要全面系统的核算、反映和监督财政性资金活动的全部过程,而且还要尽可能把核算事项进行简化,使其含义更加精确、简洁明白和有用。 2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创新 2.1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 新政府会计制度是在2019年元旦当天开头执行,它的颁布者是财政部,执行者是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例如医院、科学事业单位等。财政部之所以要颁布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是由于我国社会的进步经济快速进展,新时期下的社会经济,原先的政府会计制度里的核算方式和内容有些已经不适用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对会计核算需求,而且,也无法精确无误、全范围地反映政府资产负债和政府活动成本等状况。此外,原来的政府会计制度还存在着制度重复、内容重叠、核算方法不统一等多方面问题,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化可比性较低并且在政府财务报告信息质量较低的状况下进行汇总和调整。因此,为了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和行政事业单位能供应高质量的财务报表,新政府会计制度由此得到颁布。 2.2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重大创新 2.2.1创新了政府会计核算方法 在对传统单一预算会计制度的优缺点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政府会计制度依据改革方案的要求和基本准则的内容,制定了新的核算模式。这种核算模式在确定程度上是相互独立的,但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因此,把这种核算模式称为“适度分别和相互连接”。“适度分别”是指双报告和双功能的适度分别。“相互联系”是指政府预算会计要素和相关财务会计要素在会计系统中的整合,这样既使它们相互调整,又可以使最终形成的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相辅相成,一起反映政府会计主体详细而又真实的财务信息。 2.2.2 统一了各项单位会计制度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高等院校等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内容,进行了有机地结合。从总体上看新政府会计制度核算内容更为全面,要求也就更高。同时也规定了不再划分行政事业单位所使用的会计制度,由于原先的政府会计制度是要求不同类别的单位接受不同会计制度,但是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消逝将他们分别使用会计制度有效进行了统一。虽然统一了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但是原来各项会计制度中通用业务和事项并没有取消,而是选择基本保留。同时,由于改革需要,还增加了共性业务和事项,这一点是对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提出。当然,对于类似经济业务尽量做出一样处理规章。 2.2.3 强化了财务会计功能 新政府会计制度借鉴企业中的权责发生制,并运用到会计核算中。这样一来不仅使财务会计的管理得到提升,又可以明确财务会计的职能。比如,在其核算内容上,同样在遵循权责发生的核算原则上,增加收入和费用这两个要素。另外,运用科学合理的核算方法对长期的股权投资进行账务处理,通过折旧或摊销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等方式,设立新的减值概念,从而使估量负债和预提费用等得到确认。所以,提高政府对财务会计的重视,一方面是不但提高政府财务报告的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切实反映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等的实际状况。 2.2.4 扩大了政府资产负债核算范围 为了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资产负债表的状况,政府会计制度在改革的过程中增加了政府资产负债核算范围。利用更好地资产负债的核算方法,提高资产负债在核算过程中的核算力气。此外,新政府会计制度新设立“研发支出”科目,对自发形成的无形资产成本实施监管与核算,加以明确此类资产的成本。新政府会计制度还依据需要,学习并借鉴来自世界各国政府部门接受和适用我国的会计核算规章,将净资产分为累积盈余和专用基金两大类,然后按来源不同的缘由添加了权益法调整等科目,增加资产负债核算的范围,有助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部门在相关经济业务中的财务处理行为。 2.2.5 改进了预算会计功能 出于改革的根本目的,进一步完善预算会计的职能,同样也需要对会计预算科目所设置的内容与使用做相应的变动与调整。新制度与原来只需要核算收支和结余的制度不同,除了预算法要求的核算事项接受权责发生制外,其余均以收付实现制为原则进行处理,此举对于避开虚列预算收支的制度缺陷问题有乐观作用。新政府会计制度将现金收入支出一并放到预算会计核算领域中,其中的现金是指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这一点主要是为了显示预算法的精神的要求而提出。 3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影响分析 3.1 调整核算内容,资产负债更加真实 本次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包括,在原来的基础上对会计核算内容与过程进行了大幅度整理。添加了收入与支出这两个会计科目要素并形成“5+3”新的会计核算模式,从而促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进展。除此之外,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过程中还将会计核算内容进行了统一,不在详细区分,这在确定程度上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与精确性得到加强。此外,政府会计制度在改革的时候还对原有会计科目进行了较大调整,比如,会计科目的增加、细化、拆分,从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透亮度。 为了更加精确和真实地反映各类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自身资产负债等一系列状况,于是新政府会计制度增加了一些会计科目。比如增加了应收票据、政府储备物资、应收股利等会计科目,但其中的应收股利这一个会计科目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中是把它归类到应收款项的核算内容里,这一内容是属于新增的核算内容。对于我国当前的经济状况,原来政府会计制度下使用的收付实现制已经无法精确地反映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已经潜在的风险,从而也无法对潜在风险进行有效预防和把握。因此,新政府会计制度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并依据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内容和性质,细化了行政事业单位原有的一些会计科目,比如,累计折旧等科目拆分成了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和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这样可以使会计科目核算更加精确合理,从而使各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自身无论是资产还是负债的状况也就更加清楚和真实。 3.2规范财务体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特殊重要,它有助于明确各单位财务管理范围和资金运行状况等。所以新政府会计制度利用自身科学性的特点指导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从而规范了各类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新政府会计制度不仅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编制和经济业务活动账务处理赐予了详细地规定,而且还指导着行政事业单进行财务工作,使财务工作人员的一切工作都是依据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进行。无论是财务报表编制还是业务账务处理都比以前更加严格,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具有更高的专业性水平。此外,还严禁应当纳入而没有纳入单位财务会计部门统一核算,而是通过虚列支出、资金返还等一系列方式进行弄虚作假,从而有利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 由于原先的政府会计制度并不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确定要接受统一的会计制度,所以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式和内容也就并不统一,使得政府难以直接对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进行合并,从而导致各行政事业单位之间会计报表在编制的时候存在确定的差异,而且不利于全方位地反映真实财务状况。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所使用会计制度不仅进行了统一,还增加研发支出和受托代理资产等会计科目。新政府会计制度还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引入了权责发生制,重新规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方式和内容,使得会计核算方式和内容更加科学,从而大大增加了财务会计核算精确度,因此,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开头实施之后有了明显提升。 3.3 增加了财务报告编制难度 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报告的时候,需要编制两个报告,分别是财务报告和预算报告。因此,无疑赐予了行政事业单位有关会计人员在编制报告的时候增加了确定难度。特别是对财务报告来说,由于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财务报告在编制的时候使用权责发生制,所以对现在编制报告有关技术和专业性比原来更为严格以及工作量更大,与此同时,资产类会计科目由原来或许23个增加到现在的35个,这也说明白资产类会计科目种类与数目更加丰富。但其中的会计核算方式也更加简洁,从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难度也随之增加。对合并报表来说,假如一个行政事业单位拥有许多个下级单位,而且其中的下级单位内部还发生了大量经济业务活动,这将会大大增加了抵消分录处理阻碍。 3.4 会计核算操作简洁,财务人员工作量加大 财务核算方式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核算人员花时间学习,然后积累形成的。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的要求特殊严格以及对财务学问的涉及度深,因此,需要核算人员对平行记账核算方式有确定的基础,但是一般状况下,核算人员对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需要一段时间的消化,另外核算人员的专业素养并不高,这就导致了会计核算无法正常运行,为核算操作加大了难度。新政府会计制度不仅仅是完善了会计核算制度,还实行了“平行记账”,即财务与预算会计既有关联又有差别。也就是说,政府部门的收入支出将会进行双重计算,这种核算方法将会增加会计核算难度和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工作量,而且还是以一倍工作量的增加。比如,一个行政事业单位每个月有300笔经济业务活动,那么在原来制度下只需要做300笔会计分录,但是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可能需要做600笔会计分录。增加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的同时无疑给财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也会在确定程度上有所下降。除此之外,还有的就是,会计报告要编制两套和会计科目地增加等都是增加会计人员工作量的因素。 3.5 完善预算管理,使资产管理更加科学 对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而言,人员的支出预算所占比例也是特殊的高。提高财务信息精确性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加强预算管理相关工作,但是原来的政府会计制度对于预算管理这一方面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比如,在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是依据权责发生制,即使是已经支付的费用,假如这一笔费用并不是当期费用,那么这一笔费用也就不能做入账处理。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过程中,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提高预算编制的精准度,而且还要提升预算细致程度。在必要的时候并分析预算执行的可行性,主要资金的占比应当重点关注,从而促进预算管理制度的实施。 新政府会计制度可以对资产更有效合理支配进行指导,这样有利于明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使用方向,同时,也有利于避开资产非法使用。原来的政府会计制度对资产的摊销和折旧问题并没有进行一个详细规定,都是统一划分到累计折旧中,从而导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在面对资产摊销和折旧账务处理时是不明确的。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自身资产支配和资产多少等资产问题上并不清楚。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消逝,将资产的累计折旧进行了重新规定,明确资产摊销和折旧问题,使行政事业单位对自身资产管理更加科学和更加合理。除此之外,新政府会计制度在执行的时候也确定了预算管理,主要是为了行政事业单位对资金收入和支出合理支配,防止消逝支出预算比实际支出高太多的状况。 4 行政事业单位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4.1 财务人员学问水平欠缺 原先的政府会计制度在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的时候可能会消逝一些问题,比如,账目设置凌乱不齐,账目管理程序不标准等状况时常发生。新政府会计制度对无论是账目设置,还是经济业务核算的要求都提出了比较明确规定,但是我国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人员并没有快速把握和足够了解新政府会计制度中的财务学问,缺乏新财务学问。除此之外,由于受编制和工资待遇等因素影响,一般财务人员会计学问水平也并不高。财务管理方法和财务模式也没有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而随之转变,从而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工作效率低和账务处理不准时等现象,阻碍了财务工作进度。 4.2 会计信息系统不完善,账务处理难度大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正式实施并且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和事项使用平行记账的方式来核算,这也就意味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也要进一步地进行完善,才能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当进行。由于无论是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之间报表编制,还是会计科目设置都存在一些差异,所以当前还有许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还保持着单一核算方式,并没有准时把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进行整合。而且每个类别和级别的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也并不全都,从而导致各个行政事业单位之间会计信息系统随着性质的不同而存在一些差异。与此同时,在确定程度上也增加账务处理难度,由于无论是权责发生制的引入,还是财务人员学问结构,基层人员都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部把握新的学问。 4.3 内部把握环节薄弱,缺乏科学性与有效性 科学与有效内部把握有利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监管和改善流程的重要管理途径,同时还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仍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把握设立工作的了解程度以及重视程度并不高,同时也不清楚其中的内容和要求,也没有全面建设相对应内部把握管理制度或是机构。对于资金和资产以及建设项目的管理等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均缺乏完善的内部把握管理制度;内部岗位设置也缺少相应科学与有效性以及相互制约机制,而且一些财务人员工作职责也并不明确,业务力气也不是很好。因此导致有些工作人员并不按原则处理事物和责任心不强,有时候甚至消逝违规操作等问题。 5 行政事业单位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5.1 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 为保障新政府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中顺当实施,新阶段就需有新财务理念,抛弃糟粕,落实新政府会计制度到实处。第一,让单位员工提高财务意识,明确新会计制度对单位的重要性,才能更加乐观协作新工作开放。其次,实施新会计制度中的人为因素要慢慢淡化,在单位审计以及内部监督方面要提高要求。第三,为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需定期普及新政府会计制度中的新学问,所以需要各行政事业单位经常组织财务人员参加培训或是讲座等。财务人员之间也要加强相互学习沟通,树立明确的财务意识,并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为合理公正的考核财务人员,需要通过绩效考核等方式,避开人事铺张和投闲置散的大事发生。同时也可以提高工作人员乐观性并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培育更优秀的财务人员。 5.2 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做好新旧制度连接工作 从2019年1月1号开头正式实行新政府会计制度,会计核算方式、报表、报告的处理和编制就会更加简洁且有难度。在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之前,行政事业单位就应当做好全面整体的清查工作和尽快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实施之后加强对财务人员培训以及依据各个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特点,进行会计信息系统升级和改造,使财务人员在使用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操作时能削减一些错误的操作。避开新旧会计制度之间的产生确定程度上的冲突。而由于存在一些因素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工作中会消逝许多历史遗留问题,长时间未解决,会产生一些不利于新制度实施的影响。所以应尽快解决这些事情,为日后编制财务报告做依据和有利于完善会计信息系统。从行政事业单位角度来看,新旧政府会计制度之间无论是内容还是方式都存在确定的核算差异,所以要求在行政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人员做好连接工作。前期预备到位,保证年初建账和数据完善连接。与此同时,依据单位实际工作与业务特征,明确有关经济活动的归属和核算方式。 5.3 完善内部把握制度 从新政府会计制度开头实施起,各类各级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就应当首先加强内部把握意识,并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强单位内部把握管理。然后依据新政府会计制度有关要求并结合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完善内部把握制度。第一,加强资金、资产以及建设项目的管理等方面内部把握管理制度,做到只要属于内部把握事项,就有法可依,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其次,增加行政事业单位全部工作人员内部把握意识,打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有利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第三,要把内部把握制度要落实不能如同假设,但在落实过程中假如发觉问题,要准时改正。同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内部把握学问培训,使工作人员尽快全面了解和把握新学问以及自身的工作职责,这样是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适应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除此之外,内部把握部门应当要与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保持紧密联系,保证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等工作之间存在联系并相互协调。无论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还是外部也要加强监督,以便提高内部把握管理水平。 6结论 传统的政府预算会计接受收付实现制已经无法达到收支平衡,也不能把政府的财务状况精准而完善地体现出来,因此,为了适应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进展,政府会计制度进行了改革并在2019年元旦当天开头执行。本文主要是通过介绍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定义、结构与内容、会计科目设置原则以及出台背景与创新等信息,在此基础上已经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有了确定的了解,然后将新旧政府会计制度进行对比,再加上查阅大量资料,从而找出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影响有哪些和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中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主要通过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并且提出一些有效建议。论述完之后发觉,相比之前的政府会计制度,新政府会计制度更加科学完善,企业会计模式的优点可以用于检验企业对资源的把握和使用状况这两个方面是不是与法律相符,从而使相关资源在支配的时候得到优化,同时也相应地提高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的利用率。新政府会计制度也明确说明:政府会计报告不仅是要有严谨的结构,而且内容还必需要真实和完整,尽可能为使用者供应一份高质量财务报表,其中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在于是否按期完成政府公共受托责任,而不是侧重于预算和实际的差距。学习外国先进的政府会计制度并借鉴先进的政府会计制度中先进的部分,然后对先进和符合我国国情的部分进行中国化处理,再一次完善我国政府会计制度,进一步健全我国财务报告体系并明确相关规定,使我国政府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具有更科学合理的会计准则,完善政府内部把握管理制度,加快我国经济的进展进程。 参考文献 1 冯艳辉.论新政府会计准则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影响J.纳税,2019,13(26):86+89. 2 李杨.论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纳税,2019,13(25):100+103. 3 陈恒.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影响和应对措施J.财会学习,2019(23):42-43. 4 姜丽秋.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J.纳税,2019,13(19):67-68. 5 赵桂珍.浅析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工作的影响J.财会学习,2019(18):121+123. 6 罗志艳.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争论J.会计师,2019(14):65-66. 7 余海婷.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影响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9(13): 8 谢晓敏.浅析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影响J.财经界, 2019(12):111. 9 王菊友. 实施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 提升财务管理成效N. 中国会计报,2019-08-16(011). 10 郑洪梅.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影响探究J.会计师,2019(10):75-76. 11 金欢. 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对事业单位资产核算的影响争论D.山东农业高校,2019. 12 陈华丽.论新政府会计准则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影响J.审计与理财,2019(07):52-53 13 郭菲.实施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经贸实践,2018(06):53-54. 14 Barth, Michael M. Measuring direct teaching costs: Does an undergraduate business degree cost more to produce than a nonbusiness degree? J.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2016(91):405-411. 15Bellanca, S. and Vandernoot, J.“International public sector accounting standards (IPSAS) implementat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 (EU) member states”, Journal of ModernAccounting and Auditing, 2014(10):257-269.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