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主要内容梳理.docx
-
资源ID:9356085
资源大小:22.09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主要内容梳理.docx
2022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主要内容梳理 学问点1:陈涉世家 1.本文选自哪部名著作者是谁 答:史记;司马迁 2.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干脆缘由与根本缘由各是什么 答:干脆缘由(导火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根本缘由:天下苦秦久矣。 3.陈胜认为起义将取得人民支持的理由是什么 答:秦二世杀太子扶苏,引起人民的不满;楚人怀念楚将项燕,有剧烈的复国愿望) 4.陈胜、吴广为发动起义作了哪些打算有何作用 答:丹书陈胜王于帛,置人所罾鱼腹中。(置书鱼腹) 吴广夜之次所旁丛祠中,用篝火装作鬼火,学狐狸的叫声大叫大楚兴,陈胜王(篝火狐鸣) 主要作用是威众。 5.陈胜吴广提出了什么策略口号 答: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6.从文中你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看出陈胜具有非凡的胆识和过人的机灵,有精确的推断力,有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 7.文中能体现陈涉少时就有远大志向的一句是 答: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8.既表明陈涉对统治阶级无比愤恨又表明其宏大理想的动员群众的名言是 答: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9.第3段写了几个场面分别是何用意 答:写了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三个场面。并杀两尉是为了扫清障碍,广故数言欲亡故表明用计,目的是激怒将尉 答广尉果符广果表明安排胜利,剑挺写出将尉的凶残,接着用夺杀佐并杀连着四个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陈胜、吴广面对强敌,奋勇杀敌的斗争精神。召令徒属慷慨陈词,几句话简洁精炼,说理中肯,具有剧烈的鼓动性和号召力。再次体现陈胜的胆识和才智。文中在描述这两个场面后,插入一句争论从民欲也,表明起义正是人心所向,对为坛而盟的描写,则显示了简朴隆重的气氛。 10.文后半部分哪些词语体现了起义军的成功进军状况 答:攻下收皆下等动词,表明陈胜、吴广起义摧枯拉朽,所向无敌,结尾一句进一步反映起义的影响之大,深得民心。 11.观全文,作者在支配材料详略上,有何特点 详写了起义的打算和发动的过程,略写了陈胜少时与人佣耕、起义的路途、农夫政权的建立等,这样有详有略地写,才能突出表现陈胜的非凡才能。 学问点2:唐雎不辱使命 1.本文选自哪部作品 答:战国策 2.秦王是怎样一个人 答:骄横傲慢、贪得无厌、奸诈狡猾、色厉内荏 3.唐雎是怎样一个人 答:从容镇静、不畏强暴、有胆有识、有凛然正气、酷爱祖国、不怕牺牲。 4.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吏实有什么用意 答: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 5.本文最终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改变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 答: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 6.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 答: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他请雎 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文中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时秦在军事的占压倒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 7.全文采纳对话来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把唐雎的话与安陵君的话作比较,看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 答:同为拒绝与秦交换土地,不同的是安陵君对秦王先恭维,后委婉拒绝。唐雎是干脆拒绝,看法坚决。 8.唐雎的语言与秦王的语言进行比较。 答:唐雎是针锋相对,后发制人,着眼点小刺杀秦王。秦王是前倨后恭,威逼恐吓,着眼点大进攻国家。 9.作者塑造了唐雎怎样一个士的形象,意图是什么 形象: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 意图:强调士对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能扶危持倾,能使一个国家转危为安,运亡为存。 10.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 答:秦王要求用五一百零一里土地换安陵君的封邑,实际是要并吞安陵。而在当时这是不行抗拒的。唐雎奉命出访,靠着自己的机灵英勇,面对横蛮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被威势压服,最终使秦王放弃了易安陵的准备。唐睢维护了本土的尊严,精彩地完成了使命。 11.你能说出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与此三子者与臣而将四矣隐含之意吗 答:我要是发怒了,我就会发兵攻打安陵国 假如我发怒了,我会像前三个刺客一样,与你同归于尽 12.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多矣,你能讲讲它们的故事吗 答:完璧归赵的蔺相如、舌战群儒的诸葛亮、出访楚国的晏子。 能简略概括其主要事迹便可 13.秦王说,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今日是也。他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答:天子之怒是秦王慑服唐雎的话,意为要发动斗争,歼灭安陵;布衣之怒是唐雎回击秦王的话,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而且我不惜自己的生命保卫安陵。 学问点3:隆中对 1.文章开头点明诸葛亮的志趣的句子是 答: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2.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为什么时人莫之许也 答:当时诸葛亮正在躬耕陇亩之时,一介村夫竟如此自大,当然不被时人的舆论所赞许。是因为时人对诸葛亮的不了解或有眼不识泰山。 3.时人莫之许也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不被时人的舆论所赞许,形成主观、客观的反差和冲突,在读者的头脑中产生悬念,引起下文。 4.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一句有何作用 从侧面表现了诸葛亮的才能,为下文徐庶举荐诸葛亮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5.你怎样看待诸葛亮隐居隆中而又自比管仲、乐毅这一行为 答:不是隐居避世,而是避世待时,隐居择主。 6.先主器之、遂诣亮,凡三往表明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对谋臣的极端信任和敬重,不为舆论所左右,思贤若渴。 7.刘备和诸葛亮的一问一答是本文的中心,通过对话你能看出两个人的思想性格吗 答:刘备是以复兴汉室为己任的英雄。诸葛亮对全国形势了如指掌,对当时政坛人物的特性特点如数家珍,有谋有略,高瞻远瞩。 8.诸葛亮为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答:歼灭曹操。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9.诸葛亮从哪几个方面给刘备分析了当前的形势 答:曹操占据北方,此诚不行与争锋;孙权此可以为援而不行图也;, 指出荆、益二州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和夺取的可能性。 10.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怎样的战略方针 答: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11.诸葛亮对策的核心是哪两条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一策略 答:(1)人谋(2)恤民 其中最重要的是人谋。(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擅长发觉人才,珍惜人才,用好人才。) 12.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答:成霸业兴汉室。(或: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学问点4:出师表 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行不平,罚不行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样。 2.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缘由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谢,遂许先帝以驱驰。 3.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5.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开张圣听;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6.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7.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日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紧急存亡之秋也。 8.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9.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0.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缘由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追言白帝城托孤之事,交代此次出师的历史根源及思想基础的语句是: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2.诸葛亮的政治愿望:北定中原,庶竟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3.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不利的客观条件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日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为急存亡之秋也。 14.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15.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6.简述三顾茅庐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7.诸葛亮,是才智的化身,他运筹帷幄,指挥若定,请结合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用短语写出他所指挥的两个战例。 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像诸葛亮那样忠心报国的文臣武将,请从语文或历史教材中列举出两个名人,并写出他们留传下来的名言或者事迹。 例:赤壁之战 火烧博望 火烧新野 七擒孟获 空城计等 例: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马援马革裹尸;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整理旧山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尚思为国戍轮台;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甲午海战壮烈殉国等。 18.你知道哪些关于诸葛亮的典故、成语、俗语、警句等 答:成语:三顾茅庐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典故:草船借箭,舌战群儒警句:志当存高远 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