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皮甜瓜生产技术规程(DB33-T 571-2022).pdf
-
资源ID:93567525
资源大小:1.06M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厚皮甜瓜生产技术规程(DB33-T 571-2022).pdf
ICS 65.020.20 CCS B 05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 5712022 代替 DB33/T 571.12005 厚皮甜瓜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uskmelons production 2022-03-07 发布 2022-04-07 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3/T 5712022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标准代替DB33/T 571.12005 无公害厚皮甜瓜 第1部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与DB33/T 571.1200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修订了厚皮甜瓜定义(见 3.1,2005 年版 3.1);b)修改了产地环境(见第 4 章,2005 年版第 4 章);c)修改了品种选择(见 5.1,2005 年版 5.1);d)增加了穴盘育苗(见 5.2.2.1);e)增加了立架栽培(见 6.2.2 和 6.3.2);f)修改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见 6.3.3.2.3,2005 年版 5.5.4);g)修改了肥水管理(见 6.4,2005 年版 5.5.6);h)增加了清洁田园(见 6.5);i)修改了病虫草害防治(见第 7 章,2005 年版第 6 章);j)增加了包装(见第 9 章);k)增加了贮藏运输(见第 10 章);l)增加了质量安全(见第 11 章);m)增加了生产记录(见第 12 章);n)增加了厚皮甜瓜生产标准化技术模式图(见附录 B)。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总站、嘉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声敢、虞轶俊、寿伟松、王京文、徐明飞、徐丹、高安忠、赵学平、王强、吕露、俞明全、褚富宝。本标准及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05年首次发布为DB33/T 571.12005;本次为首次修订。DB33/T 5712022 1 厚皮甜瓜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厚皮甜瓜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育苗、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贮藏运输、质量安全、生产记录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厚皮甜瓜的生产、包装和贮藏运输。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16715.1 瓜菜作物种子 第1部分:瓜类 GB/T 25870 甜瓜 冷藏和冷藏运输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厚皮甜瓜 muskmelon 是甜瓜的一个生态类型,果肉厚度一般大于2.5厘米。4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质量按NY/T 391规定执行。选择耕层深厚、地力肥沃、地势高燥、排灌方便、远离污染的田块。宜选择前茬作物为水稻或3年以上未种过瓜类的田块。连作田块种植前可参照DB33/T 965进行土壤处理。5 育苗 5.1 品种选择 宜选择抗性强、品质好、适应当地栽培条件、商品性好、符合市场需求的并经国家品种登记的厚皮甜瓜品种,如翠雪7号、玉姑、浙甜105、西州蜜25号等。DB33/T 5712022 2 5.2 播前准备 5.2.1 苗床制作 5.2.1.1 育苗场地选择 选择排水良好、避风向阳的田块,采用大棚等设施育苗。5.2.1.2 苗床制作 苗床宽1.1米1.15米,深0.15米0.20米,长度依棚长度而定,床面平整,四周做好围边。冬春育苗时,在苗床上建电热温床。搭建小拱棚,加盖塑料膜或无纺布,播种前通电加温至22 28。可在小拱棚上安装白炽灯、LED灯或植物生长灯等加温补光。夏秋育苗时,覆塑料膜与遮阳网避雨遮荫。5.2.1.3 电热温床 在苗床表面铺设厚1.5厘米2.5厘米的砻糠等用作隔温层,其上铺一层薄膜和1厘米2厘米厚的干细土,然后以8厘米10厘米间距铺设地热加温线(布线功率100 W/120 W/),中间稀两边密,上覆1厘米厚的干细土,使用电热控温仪控温。5.2.2 育苗准备 5.2.2.1 穴盘 选择32孔、50孔或72孔穴盘。宜使用瓜类育苗专用基质。穴盘装入基质后抹平并浇透水。5.2.2.2 营养钵 选择直径为8厘米10厘米,高8厘米10厘米的营养钵育苗。可选用消毒彻底的自制营养土或商品基质育苗。营养土为1 000千克稻田土或3年5年内未种植葫芦科作物的园土,加商品有机肥50千克80千克和12%过磷酸钙2千克,也可加N-P2O5-K2O各15%的三元复合肥2千克拌匀,堆制1个月以上;或70%80%稻田土加20%30%充分腐熟有机肥,堆制1个月以上。装钵前调节水分,以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为宜。装钵时,要求钵面平整、高低一致,排放时要紧密齐整。播种前1天,将营养钵浇透水。5.2.2.3 营养土块 选择打钵机制作营养块或购置商品营养块。自制营养块以直径6 cm,高8 cm为宜,土壤应选择3年以上未种植过瓜类的稻田土或园土,调节水分,并拌入杀菌剂进行杀菌处理。要求高低一致,排放时要紧密齐整。5.2.3 浸种催芽 5.2.3.1 种子质量 甜瓜种子应符合GB 16715.1的要求。5.2.3.2 浸种 用55 60 温水浸种10分钟15分钟,期间不断搅拌并维持水温。自然冷却后继续浸种4小时5小时。DB33/T 5712022 3 5.2.3.3 催芽 将浸种后的种子捞出,搓洗干净,沥干水后于28 30 条件下催芽,种子露白后分批播种。5.3 播种 5.3.1 播种时间 冬春栽培时,爬地栽培的播种时间以11月上中旬翌年2月上旬为宜,立架栽培的播种时间以1月上旬3月上旬为宜。夏秋栽培时,以7月上旬至8月上旬播种为宜。5.3.2 播种方法 选择晴天上午播种。播种时,先在育苗容器中间挖1厘米深的小孔,将露白种子胚根向下或平放在小孔内,每钵或每孔一粒,上覆1.0厘米1.5厘米厚、粗细适中的盖籽土。冬春季栽培时,盖上一层透明薄膜或其它覆盖物。夏秋季栽培时,覆盖2层3层遮阳网或黑地膜用于遮阳降温保湿。出苗后及时揭去覆盖物。5.4 苗床管理 5.4.1 温度管理 冬春育苗时,可通过控温仪来调节温度,温度要求见表1。表1 苗期温度管理 生长阶段 温度要求 播种至出苗 28 30 出苗后至第一片真叶前 白天22 25,夜间16 18 第一片真叶长出后 白天26 28,夜间16 18 定植前1周 白天20 22,夜间15 17 5.4.2 水分管理 视营养土或基质干湿情况进行浇水,掌握次少量多、一次浇透原则。可在晴天上午9时10时浇水,水温与大棚内温度相近,阴雨天、日照不足和湿度高时不宜浇水,切忌浇冷水和傍晚浇水。也可采用底吸法补充水分。5.4.3 光照、通风管理 冬春季育苗时,宜多通风透光,温度不低于12 为宜。夏秋季育苗时,遇光照强烈时,中午前后需在拱棚上覆盖遮阳网遮荫。5.5 瓜苗出圃 出圃瓜苗要子叶完整,瓜苗2叶3叶1心时出圃。生长整齐,无病虫害,真叶叶色浓绿,茎杆粗壮,株高正常,根系发达。6 栽培管理 DB33/T 5712022 4 6.1 大田准备 6.1.1 整地做畦 定植前1个月抢晴天翻耕、整地作畦。爬地栽培时,畦宽2.8米3.0米(连沟),沟深0.25米0.30米,沟宽0.3米0.4米。立架栽培时,畦面宽1.0米1.1米,沟深0.25米0.30米,沟宽0.5米0.6米。6.1.2 覆膜 定植前10天20天盖大棚膜,定植前5天10天铺滴灌带和地膜。6.2 定植 6.2.1 定植时间 冬春季栽培时,选晴天定植。爬地栽培的定植时间为12月上旬至翌年3月上旬,立架栽培的定植时间为1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时地表下10厘米温度应确保在15 以上。秋季栽培宜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傍晚定植。6.2.2 定植密度 以株距40厘米50厘米为宜,爬地栽培双蔓整枝每亩(667平方米)600株700株。立架栽培单蔓整枝每亩(667平方米)1 200株1 500株。6.2.3 定植方法 定植前1天定植穴浇足底水。定植时使营养土或基质与土壤紧密结合,以土坨与畦面平或略高于畦面为宜。定植穴边用土封严,浇少量定根水。搭建小拱棚,定植时间早的还需搭建中棚,覆盖无滴膜。6.2.4 查苗补苗 定植后及时查苗,发现死苗,立即补种。发生僵苗,每株可用300倍磷酸二氢钾加250倍尿素溶液浇施500毫升。6.3 大田管理 6.3.1 温度管理 定植后吐水前,控制白天温度30 35、夜间15 以上,光照8小时以上,不通风;缓苗后到坐果前,适当通风增加光照;盛花期,控制夜间温度18 20;坐果后,控制白天温度28 30,中午适当延长通风时间;膨果期,白天控制棚内温度35 以内、夜间18 20。6.3.2 整枝 6.3.2.1 双蔓整枝 当主蔓4叶5叶时摘心。子蔓15厘米以上时,选留2条生长基本一致的子蔓,除去其余子蔓。爬地栽培时,将选留子蔓延着畦面按畦宽方向理顺。立架栽培时,将选留子蔓沿着绳子等向上缠绕、引蔓。双蔓整枝单批结果时,宜选12节15节长出的在第一叶节上有雌花的孙蔓作结果蔓,留2叶摘心;双批DB33/T 5712022 5 结果时,第一批宜选8节10节的孙蔓作结果蔓,第二批选18节20节的孙蔓作结果蔓。子蔓在23叶28叶时摘心。6.3.2.2 单蔓整枝 基部子蔓不宜过早摘除。将主蔓沿着绳子等向上缠绕、引蔓。当12节15节主蔓长出结果子蔓时,选留2个3个茁壮的子蔓,每个结果子蔓留2叶摘心,在坐果子蔓节位以上留10叶15叶打顶。6.3.2.3 整枝方法 宜在晴天进行。整枝时,用食指抵住主蔓,用拇指按住侧蔓,往上反方向掰,即可摘除,切忌用指甲摘掐,尽量少用剪刀。疏瓜定瓜后,及时除去新萌发侧芽,只保留上部侧枝1个2个,子蔓要适时摘心。6.3.3 坐果 6.3.3.1 坐果节位 单批结果时,宜选12节15节长出的在第一叶节上着生的“雌花”结果为宜。双批结果时,第一批宜选择8节10节结果枝上着生的“雌花”结果为宜。第二批瓜坐果选择主蔓18节20节的结果枝上着生的“雌花”坐果。6.3.3.2 坐果方式 6.3.3.2.1 人工授粉 清明后,可使用人工进行授粉。当选留结果节位的“雌花”开放时,宜于上午7时9时采摘当天开花的雄花进行人工授粉并注明日期。6.3.3.2.2 蜜蜂授粉 清明后,可使用蜜蜂进行授粉。开花前5天6天,每个标准大棚放置1箱蜜蜂,3脾/箱。蜂种以中华蜜蜂或意大利蜜蜂为宜。施药时移出大棚。6.3.3.2.3 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雌花”开放当天或开花前1天,使用0.1%氯吡脲可溶液剂100倍液400倍液(稀释倍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均匀喷施或浸“雌花”一次(1秒2秒)。6.3.3.3 疏瓜保果 当幼果长到鸡蛋大小时(横径3厘米4厘米),及时疏瓜。每蔓选留果形端正、发育匀称、果脐较小的果实1个,其余摘除。立架栽培时,当果实长到500克以上时,及时用网或绳等吊瓜。6.4 肥水管理 6.4.1 基肥 结合整地作畦施足基肥,每亩(667平方米)施腐熟饼肥150千克200千克或符合NY/T 525要求的商品有机肥500千克800千克,加三元复合肥25千克30千克、硼肥1千克1.5千克。DB33/T 5712022 6 6.4.2 追肥 定植后看苗施肥。坐果后10天15天,施一次膨瓜肥,每亩(667平方米)施三元复合肥5千克10千克。单批采瓜时,生长后期结合施药,叶面喷施2次3次0.2%磷酸二氢钾溶液;多批收瓜时,坐果20天后开始追肥,7天后再次追肥。叶面喷施2次3次0.2%磷酸二氢钾溶液,或每亩(667平方米)滴管追施2千克高钾低磷水溶性肥料。6.4.3 水分管理 缓苗期保持土壤湿润,缓苗后结合追肥,控制浇水。干旱时可用滴灌补水,雨天及时排水,避免积水。采收前10天停止供水。6.5 清洁田园 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和病烂果,并带出种植区域集中无害化处理。7 病虫害防治 7.1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猝倒病、蔓枯病、枯萎病、白粉病、霜霉病、根腐病、细菌性角斑病等。主要虫害有烟粉虱、蚜虫、蓟马、瓜绢螟、斜纹夜蛾等。7.2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措施,辅以安全合理的化学防治措施。7.3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深沟高畦;适时通风降湿;加强肥水管理;晴天整枝理蔓;清洁田园;嫁接换根等。7.4 物理防治 悬挂黄板、蓝板诱杀蚜虫、蓟马等,每亩(667平方米)放置25块30块(规格:25厘米40厘米)。选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等害虫,每30亩(2公顷)放置1盏杀虫灯。在大棚通风口覆盖防虫网。铺银灰膜或挂银灰膜条驱避蚜虫等。7.5 生物防治 人工释放丽蚜小蜂、七星瓢虫等天敌防治虫害。选用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农药防治白粉病。每亩(667平方米)放置斜纹夜蛾等专用诱捕器1个2个,放置高度以高于植株10厘米20厘米为宜。7.6 化学防治 按照NY/T 1276的规定,选择登记农药,优先选用NY/T 393中允许使用的农药,不应使用禁、限用农药。适期用药,最大限度减少化学农药施用;轮换使用农药,准确掌握用药剂量和施药次数,选择适宜药械和施药方法,应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DB33/T 5712022 7 8 采收 根据品种特性及授粉日期,结合气候、网纹、皮色、叶色、试食等确定采收时期。采收时间宜选择晴天早上采收。采收时,用剪刀等工具剪断结果枝,保留果柄及部分结果枝。9 包装 9.1 包装材料 应无毒、无污染、清洁,容器内壁光滑,留有通气孔。9.2 分级包装 按等级分别包装,每一包装内为同一等级瓜。9.3 合格证 规模农产品生产者销售厚皮甜瓜时应附信息齐全的承诺达标合格证。10 贮藏运输 10.1 贮藏 临时贮藏的,宜在阴凉、通风、干净的地方存放,注意堆放高度,防止挤压损伤,严防日晒、雨淋。贮藏时间较长时,宜采用冷藏。冷藏时按GB/T 25870的规定执行。不应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混存混藏。10.2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并有防雨、防晒设施,不应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混合存放、运输。装卸时应轻装轻放。冷藏运输按GB/T 25870的规定执行。11 质量安全 农药残留限量应符合GB 2763的规定。12 生产记录 生产者应建立生产记录,如实记载种植品种、数量;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以及使用、停用日期;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收获日期;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情况;产品销售数量、日期和去向等。生产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13 模式图 厚皮甜瓜生产标准化技术模式图参见附录B。DB33/T 5712022 8 附录A (资料性)厚皮甜瓜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厚皮甜瓜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见表A.1。表A.1 厚皮甜瓜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农药名称 每亩(667平方米)制剂用药量 施药方法 每季最多使用次数 安全间隔期/天 白粉病 四氟醚唑 4%水乳剂 67克100克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 3 7 氟菌肟菌酯 43%悬浮剂 20毫升30毫升 2 5 啶酰肟菌酯 56%悬浮剂 15毫升20毫升 3 7 醚菌啶酰菌 300克/升悬浮剂 45毫升60毫升 3 3 霜霉病 烯酰吡唑酯 18.7%水分散粒剂 75克125克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 3 15 精甲霜灵烯酰吗啉 60%水分散粒剂 20克30克 3 7 精甲霜灵氰霜唑 20%悬乳剂 35毫升55毫升 3 7 氟菌霜霉威 687.5克/升悬浮剂 60毫升80毫升 3 7 唑醚代森联 60%水分散粒剂 100克120克 3 7 细菌性角斑病 溴硝醇 10%可溶液剂 80毫升100毫升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 3 7 溴菌腈溴硝醇 50%可湿性粉剂 30克40克 3 7 春雷霉素硫酸铜钙 70%水分散粒剂 60克100克 3 7 猝倒病 精甲噁霉灵 30%可溶液剂 800倍液1 000倍液 发病初期灌根 3 14 炭疽病 吡唑醚菌酯溴菌腈 30%水乳剂 40毫升50毫升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 3 7 根腐病 铜钙多菌灵 60%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600倍液 定植后20天30天灌根 2 7 灰霉病 异菌腐霉利 70%水分散粒剂 40克60克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 3 10 烟粉虱 螺虫噻虫啉 22%悬浮剂 30毫升40毫升 成虫发生初期至产卵初期喷雾 2 3 DB33/T 5712022 9 附录B (资料性)厚皮甜瓜生产标准化技术模式图 厚皮甜瓜生产标准化技术模式图见图B.1。图 B.1 厚皮甜瓜生产标准化技术模式图 品种选择 育苗 大田准备 定植 伸蔓期 开花坐果期 采收期 包装贮运 宜选择抗性强、品质好、适应当地栽培条件、商品性好、符合市场需求的并经国家品种登记的品种。冬春采用电热温床育苗。浸种、催芽后播于营养钵或穴盘,覆膜保温,适时揭膜增光、通风。选择夏秋季 2 叶3 叶1 心,秋冬季 4 叶 1 心的苗出圃。注意猝倒病防治。定植前抢晴天翻耕、整地作畦,搭大棚,盖棚膜,铺滴灌带和地膜。地表下 10 厘米处温度15 以上时选晴天定植。浇足底水。带苗土坨与畦面平或略高,封严。搭建小拱棚和中棚,覆盖无滴膜。适时补种。宜适当通风增加光照,看苗追肥。采用双蔓整枝或单蔓整枝,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并集中处理。注意病虫害防治。控制白天温度 28 30,夜间温度 18 20,延长通风时间。采用人工授粉、放蜂授粉或氯吡脲喷/浸瓜胎。每蔓留 1 瓜,及时翻瓜、垫瓜。清除病叶、病株及病烂果,并集中处理。注意病虫害防治。根据品种特性、授粉日期、网纹、皮色、叶色、试食等确定采收时期。宜选择晴天早晚采收。用剪刀等剪断结果蔓,保留果柄及部分结果蔓。包装材料应无毒、无污染、清洁,容器内壁光滑,留有通气孔。贮藏地方阴凉、通风、干净。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混存。防治 对象 农药名称 亩用制剂量 施药 方法 每季最多使用次数及安全间隔期 防治 对象 农药名称 亩用制剂量 施药方法 每季最多使用次数及安全间隔期 白粉病 四氟醚唑 4%EW67 克100 克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 3 次/7 天 细菌性角斑病 溴硝醇 10%SL80 毫升100 毫升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 3 次/7 天 氟菌肟菌酯 43%SC20 毫升30 毫升 2 次/5 天 溴菌腈溴硝醇 50%WP30 克40 克 3 次/7 天 啶酰肟菌酯 56%SC15 毫升20 毫升 3 次/7 天 春雷霉素硫酸铜钙 70%WG60 克100 克 3 次/7 天 醚菌啶酰菌 300 克/升 SC45 毫升60 毫升 3 次/3 天 猝倒病 精甲噁霉灵 30%SL800 倍液1 000 倍液 发病初期灌根 3 次/14 天 霜霉病 烯酰吡唑酯 18.7%WG75 克125 克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 3 次/15 天 根腐病 铜钙多菌灵 60%WP500 倍液600 倍液 定植后 20 天30 天灌根 2 次/7 天 精甲霜灵烯酰吗啉 60%WG20 克30 克 3 次/7 天 炭疽病 吡唑醚菌酯溴菌腈 30%EW40 毫升50 毫升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 3 次/7 天 精甲霜灵氰霜唑 20%SE35 毫升55 毫升 3 次/7 天 灰霉病 异菌腐霉利 70%WG40 克60 克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 3 次/10 天 氟菌霜霉威 687.5 克/升 SC60 毫升80 毫升 3 次/7 天 烟粉虱 螺虫噻虫啉 22%SC30 毫升40 毫升 成虫发生初期至产卵初期喷雾 2 次/3 天 唑醚代森联 60%WG10 克120 克 3 次/7 天 注:EW 水乳剂,SC 悬浮剂,WG 水分散粒剂,SE 悬乳剂,SL 可溶液剂,WP 可湿性粉剂 厚皮甜瓜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及要求 1、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 NY/T 391 中规定。2、农药:应符合农药登记公告规定,优先选用NY/T 393 中允许使用的农药。3、肥料:应符合 NY/T 525 规定。4、采收和贮运:禁止在农药安全间隔期内采收;贮运期间严禁违规使用保鲜剂、防腐剂和添加剂。肥料使用建议(亩用量)基肥 整地时施腐熟饼肥 150千克200 千克或符合 NY/T 525 要求的商品有机肥 500 千克800 千克,加三元复合肥 25 千克30千克和硼肥 1 千克1.5 千克。追肥 定植后看苗施肥。坐果后 10 天15 天,每亩施三元复合肥5 千克10 千克。叶面喷施 2 次3 次 0.2%磷酸二氢钾溶液,或每亩滴管追施 2 千克高钾低磷水溶性肥料。群体产量 目标产量 2 500 千克/亩3 000 千克/亩 栽植方式 爬地栽培 600 株/亩700 株/亩,立架栽培 1 200 株/亩1 500 株/亩 田块选择 选择耕层深厚、地力肥沃、地势高燥、排灌方便、远离污染的田块。宜选择前茬作物为水稻或 3 年以上未种过瓜类的田块。连作田块种植前可参照 DB33/T 965 进行土壤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