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蜜蜂育王技术规程(DB36-T 1715-2022).pdf
-
资源ID:93567555
资源大小:788.2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西方蜜蜂育王技术规程(DB36-T 1715-2022).pdf
ICS 65.140.10 CCS B 47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 17152022 西方蜜蜂育王技术规程 Protocol of queen rearing techniques for Apis mellifera 2022-12-13 发布 2023-06-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6/T 1715-2022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养蜂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锋、席芳贵、周伟良、骆群、江武军、赵者云、袁芳、叶武光、易松强、伊作林、李倩、黄慧俊。DB36/T 1715-2022 1 西方蜜蜂育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西方蜜蜂育王技术,提供了蜂场选址、场区布局、设施设备、品种及规模、卫生防疫、蜂场管理、蜂群管理、质量控制、邮寄与运输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蜂王规范化培育。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17 白砂糖 GB 149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蜂蜜 GB/T 19168 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治规范 GB/T 35908 蜜蜂白垩病诊断技术 GB/T 41227 蜜蜂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NY/T 1951 蜜蜂幼虫腐臭病诊断技术规范 NY/T 1954 蜜蜂螨病病原检查技术规范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 5139 无公害食品 蜜蜂饲养管理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蜂群 honeybee colony 是蜜蜂自然生存和蜂场饲养管理的基本单位。在通常情况下,一群蜂由 1 只蜂王、数千至数万只工蜂和数百只雄蜂(季节性存在)组成。3.2 种用蜂王 breeding queen 由受精卵培育而成的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性蜜蜂,具有优良性状并能稳定遗传。3.3 DB36/T 1715-2022 2 巢脾 comb 是蜂巢的组成部分,由工蜂分泌蜂蜡筑造而成的双面正六边形巢房结构,是蜜蜂培育蜂儿、贮存食物(蜂蜜和花粉等)的场所。3.4 交尾箱 mating hive 人工育王时供交尾群蜜蜂栖息的蜂箱。3.5 全面检查 overall inspection 对蜂箱内巢脾逐一检查,全面了解蜂群内蜂王、蜂儿发育、蜜粉贮存和病虫害等情况。3.6 蜂路 bee space 蜂箱内巢脾与巢脾、巢脾与箱壁、巢脾与隔板之间蜜蜂活动的通道。3.7 主要蜜粉源植物 main nectar and pollen plant 一般指数量多、面积大、花期长、蜜粉丰富的植物,能生产商品蜜或花粉的植物。3.8 辅助蜜粉源植物 subordinate nectar and pollen plant 能分泌花蜜或产生花粉,并被蜜蜂采集利用,对维持蜜蜂生活和繁殖起作用的植物。3.9 有毒蜜粉源植物 poisonous nectar and pollen plant 蜜蜂能够采集,其花蜜和花粉会造成蜜蜂或人畜中毒的蜜粉源植物。3.10 补助饲喂 supplementary feeding 外界缺乏蜜粉源,蜂巢内饲料贮备不足时,短期内对蜂群喂足糖饲料。3.11 奖励饲喂 stimulative feeding 蜂群不缺少饲料,但为刺激蜂王产卵、提高工蜂哺育幼虫和采集蜜粉的积极性,一定时期内对蜂群少量多次饲喂糖饲料。4 蜂场选址 DB36/T 1715-2022 3 4.1 场址选择涉及的蜂场环境、蜜粉源应当符合 NY/T 5139 的规定。4.2 蜂场 12 km 半径内没有其他蜂场,避免其他蜂种雄蜂影响蜂王交尾,造成蜂王种系混杂。5 场区布局 5.1 育王场中遮阳棚、支架、育王群排列及饮水槽的建设要求应当符合 NY/T 1160 的规定。5.2 交尾群摆放区应当在育王场的外围,并设置明显的标志物作为蜂王交尾返巢的参照物。5.3 蜂群摆放应将处女王培育群、雄蜂培育群、交尾群等不同蜂群分开摆放。交尾箱应根据地形适当分散摆放,蜂箱之间保持 2 m 以上的距离,各蜂群的巢门方向应错开,蜂箱巢门上喷涂不同颜色的图案进行标记。6 设施设备 6.1 西方蜜蜂育王群及雄蜂培育群应选用郎式标准蜂箱,交尾群则宜采用微型交尾箱,材质宜选用泡沫或木质,中间隔板加装密封条,可同时供多只蜂王交尾。6.2 蜂箱、饲喂器、王台条、免移虫育王生产器、移虫针等蜂机具应选用无毒、无味材料制成。巢础宜使用纯蜂蜡制作。6.3 蜂机具的消毒按照 GB/T 19168 的要求执行。7 品种及规模 7.1 每个蜂场应仅培育一个蜜蜂品种。7.2 蜂场建设规模应达到基础蜂群 100 群以上,可组织交尾群 500 群以上。8 卫生防疫 8.1 蜂场地面撒生石灰,应保持蜂场清洁卫生,清理杂物,将清扫物深埋或焚烧。8.2 饲喂蜂群的蜂蜜、花粉或花粉代用品应确保安全卫生。8.3 蜂群应提前进行全面检查,保持健康,若发现蜂群病害应及时淘汰,不能作为育王蜂群。9 蜂场管理 9.1 育王蜂场管理应制度健全,育王计划科学合理。9.2 蜂群饲养管理人员应身体健康,具备中级养蜂工资质,或每年接受 1 次专业的育王技术培训。9.3 建立健全蜂场育王档案,内容包括蜂种来源、登记编号、蜂群数、蜂群编号、蜂王培育信息、蜂王检疫信息等,档案管理等内容符合 GB/T 41227 的要求。9.4 蜂场饲养管理人员应坚持填写养蜂日志,记录王台培育、雄蜂培育、蜂王捉寄和蜜蜂繁殖等内容。10 蜂群管理 10.1 选择父本群培育雄蜂。选择采集性能良好、群势强壮的蜂群培育雄蜂。培育蜂王前 20 d 以上放置雄蜂脾,补充足量的蜜粉饲料培育雄蜂,雄蜂蛹封盖前蜂路加宽到 15 mm。DB36/T 1715-2022 4 10.2 选择母本群培育蜂王。选择产卵性能及繁育性能良好的蜂群培育蜂王。待雄蜂出房时开始培育蜂王,宜使用蜜蜂免移虫育王技术。第一批培育王台第 3 d 和第 10 d,培育适量备用王台,补充蜂王介绍失败和交尾失败的交尾群。10.3 选择哺育群哺育王台。选择健康无病、群势强壮的蜂群哺育王台至成熟。10.4 组织交尾群。开始培育雄蜂后,选择哺育性能良好的蜂群,培育大量新蜂,用于组织交尾群。若用微型交尾箱,应提前造好配套的巢脾。在处女王出房前 1 d 在交尾箱中放置好炼糖和花粉饲料,将新出房的工蜂统一分配到交尾群中,每个交尾群的初始蜂量应在 600 只左右。10.5 交尾群管理。待交尾群组织完成后,介入王台。3 d 后,检查处女王,介绍失败应及时补充王台;10 d 后,检查蜂王产卵情况;20 d 后,检查蜂王是否符合标准。11 质量控制 11.1 推广的蜂王原则上应经过严格的检疫。规模化育王场,应对来自于不同母本的新生蜂王分别抽样检疫。11.2 对外推广的蜂王应具有完整的系谱档案,包括母本,父本(人工授精蜂王)、移虫时间、出房时间、产卵时间等信息。11.3 按照 GB T 35908、NY/T 1951、NY/T 1954 要求,对白垩病、美洲幼虫腐臭病、狄斯瓦螨等疾病进行检疫。12 邮寄与运输 12.1 炼糖的制作 制作炼糖的白砂糖应符合GB/T 317,并研磨成粉100目过筛。添加到炼糖中的蜂蜜,应符合GB 14963,糖粉与蜂蜜充分揉至软硬适中成炼糖。12.2 蜂王的捕捉 蜂王捕捉应不伤蜂王。一般捏住蜂王翅膀,将蜂王放入王笼。如需邮寄还应将10只左右的随行工蜂放入王笼。12.3 蜂王的邮寄 邮寄蜂王应做好包装。超过10只以上,应采用纸箱进行包装,单个包装中的蜂王数量应不超过100只;王笼应连成一排,并做好固定;上下两排王笼之间填充网格状填料,包装箱箱壁侧面应有15%-20%面积比例的通气孔。A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