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湖南110千伏~35千伏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T-XDHX 002—2023).pdf

    • 资源ID:93568890       资源大小:1.38M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7.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湖南110千伏~35千伏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T-XDHX 002—2023).pdf

    ICS 29.240.30 CCS F20/29 T/XDHX 0022023 湖南 110 千伏35 千伏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The guide of planning and design of Hunan 110kV35kV distribution network 2023-07-05 发布 2023-07-05 实施 湖南省电力行业协会 发 布 团 体 标 准 T/XDHX 002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总则.3 5 一般技术规定.4 6 110 kV 电网.7 7 35 kV 电网.10 8 电缆通道.11 9 用户及电源接入.12 10 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14 11 调度自动化.14 12 通信.15 13 差异化规划设计.15 14 规划计算分析要求.17 附录 A(资料性)35 kV110 kV 变压器过负荷能力.1 附录 B(资料性)110 kV35 kV 架空线路持续极限输送容量.1 附录 C(资料性)110 kV35 kV 电网规划设计参考标准.1 T/XDHX 002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电力行业协会协会管理部提出、解释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湖南电力发展策划部、国网湖南经研院、湖南经研电力设计有限公司、国网娄底供电公司、国网长沙供电公司、国网邵阳供电公司、国网衡阳供电公司、国网岳阳供电公司、国网怀化供电公司、国网湘西供电公司、国网常德供电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彭剑、章德、王灿林、江卓翰、詹扬、邓裕文、刘顺成、王翼飞、周胜瑜、谢煜东、熊亚崎、张力、严勇华、王菁、文炜、罗国才、何缘圆、卢平江、吴科、向仲卿、张阳、林政润、谭丽平、张兴伟、涂婧怡、雷洪桥、钟峰、冯常春、陈国柱、阮启运、罗益珍、郑欢、邓敏、袁玉婷、邹丹、张莹、李彦、吴骜、高磊、罗平、杨高才、张平天 本文件2023年X月首次发布。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湖南省电力行业协会协会管理部。T/XDHX 0022023 1 湖南 110 千伏35 千伏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110 kV35 kV电网规划设计阶段需遵循的规划区域划分、供电安全准则、负荷预测和电力平衡、设备选型一般要求、选址选线一般要求、新(扩)建、改造工程一般要求、110 kV35 kV电网规划、电缆通道、用户及电源接入、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调度自动化、通信网、防灾抗灾技术要求及规划计算分析要求等。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区域内110 kV35 kV电网的规划设计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094.7 电力变压器 第 7 部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 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19963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T 19964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T 29328 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技术规范 GB/T 36278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配电网技术规范 GB/T 36547 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DL/T 256 城市电网供电安全标准 DL/T 572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DL/T 5440 重覆冰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 5810 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设计规范 Q/GDW 10738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Q/GDW 10829 架空输电线路防舞设计规范 Q/GDW 10864 电缆通道设计导则 Q/GDW 11721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差异化规划设计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配电网 distribution network 从电源侧(输电网、发电设施、分布式电源等)接受电能,并通过配电设施就地或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的电力网络,对应电压等级一般为110kV及以下。其中,110 kV35 kV电网为高压配电网,10 kV电网为中压配电网,220 V/380 V电网为低压配电网。最大负荷 maximum load 在统计期内,规定的采集间隔点对应负荷中的最大值。T/XDHX 0022023 2 规划计算负荷 planning calculation load 在最大负荷基础上,结合负荷特性、设备过载能力以及需求响应等灵活性资源综合确定的配电网规划时所采用的负荷。饱和负荷 saturated load 规划区域在经济社会水平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大用电负荷。当一个区域发展至某一阶段,电力需求保持相对稳定(连续5年年最大负荷增速小于2,或年电量增速小于1),且与该地区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电力需求预测基本一致,可将该地区该阶段的最大用电负荷视为饱和负荷。网供负荷 load by public network 同一规划区域(省、市、县、供电分区等)、同一电压等级公用变压器同一时刻所供负荷之和。供电分区 power supply partition 在地市或县域内部,高压配电网网架结构完整、供电范围相对独立、中压配电网联系较为紧密的区域。容载比 capacity-load ratio 某一规划区域、某一电压等级电网的公用变电设备总容量与对应网供最大负荷的比值。N-1 停运 first circuit outage 一台变压器或一条线路故障或计划退出运行。N-1-1 停运 second circuit outage 一台变压器或一条线路计划停运情况下,同级电网中相关联的另一台变压器或一条线路因故障退出运行。供电安全水平 security of power supply 配电网在运行中承受故障扰动(如失去元件或发生短路故障)的能力,其评价指标是某种停运条件下(通常指N-1或N-1-1停运后)的供电恢复容量和供电恢复时间。转供能力 transfer capability 某一供电区域内,当电网元件发生停运时电网转移负荷的能力。分布式电源 distributed generation 接入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网、位于用户附近,在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就地消纳为主的电源。双回路 double circuit 为同一用户负荷供电的两回供电线路,两回供电线路可以来自同一变电站的同一母线段。电源 double power supply 为同一用户负荷供电的两回供电线路,两回供电线路可以分别来自两个不同变电站,或来自不同电源进线的同一变电站内两段母线。T/XDHX 0022023 3 多电源 multiple power supply 为同一用户负荷供电的两回以上供电线路,至少有两回供电线路分别来自两个不同变电站。新型储能系统 new energy storage system 除抽水蓄能外可循环电能存储、释放的系统。坚强局部电网 strong local network 针对超过设防标准的严重自然灾害等导致的电力系统极端故障,以保障城市基本运转、尽量降低社会影响为出发点,以目标重要用户为保障对象,通过构建完整“生命线”通道,保障目标重要用户保安负荷不停电、非保安负荷快速复电的最小规模网架,并具备孤岛运行能力。“生命线”用户 lifeline users 指坚强局部电网保障的目标重要用户,当发生超过设防标准的严重自然灾害导致的电力系统极端故障时,保障城市基本运转、维持或恢复社会稳定、发挥抢险救灾功能的电力用户。“生命线”通道 lifeline corridor 从目标重要用户出发,自10 kV线路逐电压层级向上溯源至本地保障电源,构成在电力系统极端故障下能够安全可靠运行的供电通道。本地保障电源 local guaranteed power supply 接入220 kV及以下电网,在电力系统极端故障下可快速响应,支撑坚强局部电网孤岛运行或黑启动的电源设施。4 总则 坚强智能的配电网是能源互联网基础平台、智慧能源系统核心枢纽、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公平便捷地服务电力客户,并促进分布式可调节资源聚合,电、气、冷、热多能互补,实现区域能源管理多级协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社会用能成本,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推动能源转型升级,支撑“双碳”目标实现。配电网应坚持“强-简-强”的协调发展思路,在做强 500 kV 电网网架和优化 220 kV 电网结构的基础上,强化 110 kV 电网互联,按需发展 35 kV 电网,实现中低压配电网智能可靠。各电压等级变电容量应与用电负荷、电源装机和上下级变电容量相匹配,各电压等级电网应具有一定的负荷转移能力,并与上下级电网协调配合、相互支援。配电网应具有科学的网架结构、必备的容量裕度、适当的转供能力、合理的装备水平和必要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以提高供电保障能力、应急处置能力、资源配置能力。配电网规划应在强调经济高效、保民生保供电的基础上,坚持以效益效率为导向,在保障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处理好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投资能力和需求的关系,应综合考虑供电可靠性、电压合格率等技术指标与设备利用效率、项目投资收益等经济性指标,优先挖掘存量资产作用,科学制定规划方案,合理确定建设规模,优化项目建设时序。配电网规划应遵循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的原则,分析由投资成本、运行成本、检修维护成本、故障成本和退役处置成本等组成的资产寿命周期成本,对多个方案进行比选,实现电网资产在规划设计、建设改造、运维检修等全过程的整体成本最优。T/XDHX 0022023 4 配电网规划应遵循差异化原则,根据不同类型供电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实际需求和承受能力,差异化制定规划目标、技术原则和建设标准,合理满足区域发展、各类用户用电需求和多元主体灵活便捷接入。配电网规划应面向智慧化发展方向,加快推广应用先进信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推动电网一、二次和信息系统融合发展,提升配电网互联互济能力和智能互动能力,有效支撑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和各种用能设施“即插即用”,实现“源网荷储”协调互动,保障个性化、综合化、智能化服务需求,促进能源新业务、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配电网规划应加强计算分析,采用适当的评估方法和辅助决策手段开展技术经济分析,适应配电网由无源网络到有源网络的形态变化,促进精益化管理水平的提升。配电网规划应与政府规划相衔接,按行政区划和政府要求开展电力设施空间布局规划,规划成果纳入地方国土空间规划,推动变电站、开关站站点,以及线路走廊用地、电缆通道合理预留。5 一般技术规定 区域划分 5.1.1 供电区域划分主要依据负荷密度,也可参考行政级别、经济发达程度、城市功能定位、用户重要程度、用电水平、GDP 等因素确定。湖南公司所辖供电区域划分原则主要依据 Q/GDW 10738 中相关技术条款要求,详见表 1。表1 供电区域划分表 供电区域 A+A B C D 负荷密度(MW/km2)30 1530 615 16 0.11 主要分布地区 长沙市核心区 长沙市非核心城区、重点地级市核心城区 地级市城区、县级核心区 地级市城郊、县城区 乡村地区 注 1:供电区域面积不宜小于 5 km2。注 2:计算负荷密度时,应扣除 110 kV 及以上专线负荷和相应面积,以及高山、戈壁、荒漠、水域、森林等无效供电面积。注 3:规划期内供电区域类型应相对稳定,主要边界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可对供电区域类型进行调整。5.1.2 供电分区是开展高压配电网规划的基本单位,主要用于高压配电网变电站布点和目标网架构建。5.1.3 供电分区宜衔接城乡规划功能区、组团等区划,结合地理形态、行政边界进行划分,规划期内的高压配电网网架结构完整、供电范围相对独立。供电分区一般可按县(区)行政区划分,对于电力需求总量较大的市(县),可划分为若干个供电分区。负荷预测 5.2.1 负荷预测是配电网规划设计的基础,包括电量需求预测和电力需求预测,以及区域内各类电源、储能装置和电动汽车等新型负荷的发展预测。5.2.2 负荷预测主要包括饱和负荷预测和近中期负荷预测,饱和负荷预测是构建目标网架的基础,近中期负荷预测主要用于制定过渡网架方案和指导规划项目安排。5.2.3 负荷预测的基础数据包括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数据、自然气候数据、重大项目建设情况、上级电网规划对本规划区域的负荷预测结果、历史年负荷和电量数据等。配电网规划应积累和采用规范的负荷及电量历史数据,作为预测依据。5.2.4 分电压等级网供负荷预测可根据同一电压等级公用变压器的总负荷、直供用户负荷、自发自用负T/XDHX 0022023 5 荷、变电站直降负荷、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等因素综合计算得到。电力电量平衡 5.3.1 电力平衡应分区、分电压等级、分年度进行,并考虑各类分布式电源、需求响应、储能设施、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等灵活性资源的影响。5.3.2 分电压等级电力平衡应结合负荷预测结果、电源装机发展情况和现有变压器容量,确定该电压等级所需新增的变压器容量。5.3.3 水电能源的比例较高时,电力平衡应根据其在不同季节的构成比例,分丰期、枯期进行平衡。对于分布式电源较多的区域,应同时进行电力平衡和电量平衡计算。5.3.4 对于分布式电源较多的区域,应同时进行电力平衡和电量平衡计算。供电安全准则 5.4.1 A+、A、B、C 类供电区域高压配电网应满足 N-1 原则,A+类供电区域中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地区,可选择性满足 N-1-1 原则,D 类供电区域宜满足 N-1 原则。N-1 停运后的配电网供电安全水平应符合 DL/T 256 的要求。5.4.2 配电网供电安全标准的一般原则为:接入的负荷规模越大、停电损失越大,其供电可靠性要求越高、恢复供电时间要求越短。根据组负荷规模的大小,配电网的供电安全水平可分为三级,参见表 2。表2 配电网的供电安全水平 供电安全等级 组负荷范围(MW)对应范围 N-1 停运后停电范围及恢复供电时间要求 第一级 2 低压线路、配电变压器 维修完成后恢复对组负荷的供电。第二级 212 中压线路 a)A+类供电区,5 分钟内恢复(组负荷-2 MW)b)A 类供电区,15 分钟内恢复(组负荷-2 MW)c)B、C 类供电区,3 小时内恢复(组负荷-2 MW)d)维修完成后,恢复对组负荷供电。第三级 12180 变电站(高压进线、主变)a)A+、A 类供电区,15 分钟内恢复所有负荷供电 b)B、C 类供电区,15 分钟内恢复 min(组负荷-12 MW,2/3 组负荷),3 小时内恢复组负荷的供电 5.4.3 为了满足上述三级供电安全标准,配电网规划应从电网结构、设备安全裕度、配电自动化等方面综合考虑,为配电运维抢修缩短故障响应和抢修时间奠定基础。5.4.4 B、C 类供电区域的建设初期及过渡期,以及 D 类供电区域,高压配电网存在单线单变,中压配电网尚未建立相应联络,暂不具备故障负荷转移条件时,可适当放宽标准,但应结合配电运维抢修能力,达到对外公开承诺要求。其后应根据负荷增长,通过建设与改造,逐步满足上述三级供电安全标准。容载比 5.5.1 容载比是 110 kV35 kV 电网规划中衡量供电能力的重要宏观指标。容载比的确定要考虑负荷分散系数、平均功率因数、变压器负载率、储备系数、负荷增长率、负荷转移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配电网规划设计中按下列公式估算:maxeiSSRP 式中:SR容载比(MVA/MW);T/XDHX 0022023 6 maxP规划区域该电压等级的年网供最大负荷;eiS规划区域该电压等级公用变电站主变容量之和。5.5.2 容载比计算应以行政区县或供电分区作为最小统计分析范围,对于负荷发展水平极度不平衡、负荷特性差异较大(供电分区最大负荷出现在不同季节)的地区宜按供电分区计算统计。容载比计算负荷按行政区县或供电分区最大网供负荷时刻的网供负荷选取。容载比不宜用于单一变电站、电源汇集外送分析。5.5.3 根据规划区域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应的配电网负荷增速度可分为四个区段,相应电压等级配电网的容载比参考范围参照表 3 执行。表3 行政区县或供电分区 110 kV35 kV 变电容载比选择范围 负荷增长情况 饱和期 较慢增长 中等增长 较快增长 年负荷平均增长率 KP KP2 2KP4 4KP7 KP7 110 kV35 kV 容载比(建议值)1.51.7 1.61.8 1.71.9 1.82.0 5.5.4 容载比总体宜控制在 1.52.0 范围内。对处于负荷发展初期或负荷快速发展阶段的规划区域、需满足“N-1-1”原则的规划区域以及负荷分散程度较高、小水电富集区域的规划区域,可取容载比建议值上限。对于变电站内主变台数配置较多、中压配电网转移能力较强的区域,可取容载比建议值的下限,反之可取容载比建议值的上限。无功补偿 5.6.1 配电网规划应保证有功和无功的协调,电力系统配置的无功补偿装置应在系统有功负荷高峰和负荷低谷运行方式下,保证分(电压)层和分(供电)区的无功平衡。5.6.2 110 kV35 kV 变电站变电站一般宜在变压器低压侧配置自动投切或动态连续调节无功补偿装置,使变压器高压侧的功率因数在高峰负荷时不应低于 0.95,在低谷负荷时不应高于 0.95,无功补偿装置总容量应经计算确定。5.6.3 在新能源、小水电等富集区域以及电缆出线较多区域,应根据电气计算结果配置适当容量的感性无功装置。设备选型 5.7.1 配电网设备应有较强的适应性。变压器容量、导线截面、开关遮断容量应留有合理裕度,保证设备在负荷波动或转供时满足运行要求。变电站土建应一次建成,适应主变增容更换、扩建升压等需求,线路导线截面宜根据规划的饱和负荷、目标网架一次选定,线路廊道(包括架空线路走廊和杆塔、电缆线路的敷设通道)宜根据规划的回路数一步到位,避免大拆大建。5.7.2 应综合考虑负荷密度、空间资源条件,以及上下级电网的协调和整体经济性等因素,确定变电站的供电范围以及主变压器的容量和数量。为保证充裕的供电能力,除预留远期规划站址外,还可采取预留主变容量(增容更换)、预留建设规模(增加变压器台数)、预留站外扩建或升压条件等方式,包括所有预留措施后,110 kV 主变压器最终规模不宜超过 4 台,35 kV 主变压器最终规模不宜超过 3 台。5.7.3 变压器应采用有载调压方式,并列运行时其参数应满足 DL/T 572 规范要求。5.7.4 参考 GB/T 1094.7、DL/T 572 的相关要求,新增 35 kV110 kV 变压器允许过负荷能力应满足附录 A 要求,在运变压器允许过负荷能力,以设备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5.7.5 新建的架空线路宜采用钢芯铝绞线及新型节能导线,导线最高允许温度应按 80设计;新建 35 kV110 kV 钢芯铝绞线对应的持续极限输送能力参见附录 B。T/XDHX 0022023 7 5.7.6 电缆线路应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铜芯电缆,载流量应与该区域架空线路相匹配。5.7.7 线路导线截面的选取应符合下述要求:a)线路导线截面宜综合饱和负荷状况、线路全寿命周期选定;b)线路导线截面应与电网结构、变压器容量和台数相匹配;c)线路导线截面应按照安全电流裕度选取,并以经济载荷范围校核。5.7.8 配电网设备选型和配置应考虑智能化发展需求,提升状态感知能力、信息处理水平和应用灵活程度。新(扩)建、改造工程 5.8.1 新建变电站主变规模应满足投运后 3 年内不扩建的要求。A 类及以上供电区域中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地区,宜一期新建 2 台主变。5.8.2 变电站建设时序应根据负荷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阶段合理安排。在规划区域发展初期,应优先实施变电站新增布点。快速发展期,应新建、扩建、改造、升压多措并举,单台变压器的变电站宜优先考虑扩建;2 台及以上变压器的变电站宜预留扩建规模,结合目标网架优先考虑新增布点。饱和期,应优先启用预留规模、扩建或升压改造,必要时启用预留站址。5.8.3 变电站扩建第 2 台主变时宜同步完善第 2 电源,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地区考虑加强中压联络,提高转供能力。5.8.4 配电网设备改造应遵循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依据状态评价结论,统筹基建与大修技改手段实施。5.8.5 线路杆迁工程应结合目标网架选定导线截面、线路架设方式和杆塔型式。选址选线 5.9.1 选址选线工作严禁涉及基本农田和生态敏感区的禁止建设区域。选址选线工作应避让生态敏感区的一般区域。若确实无法避让,应进行不可避让论证并按规定办理行政审批手续。5.9.2 变电站选址应接近负荷中心,充分考虑站址与邻近设施的相互影响,满足交通运输、站内排水、高低压各侧进出线的需求。站址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应满足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要求。5.9.3 线路廊道规划应综合考虑近、远期电网发展要求,与城市规划、电网规划相协调,与市政设施、城市管线等基础设施协调。5.9.4 线路路径选择应避开城市密集区、工厂、矿山、军事设施、水利设施、地下资源、林区等,避开已有送电线路、通信线、导航台等其他重要管线的影响范围。5.9.5 两回(多回)架空进线的变电站宜保障有两回及以上独立通道。廊道紧张地区可考虑同塔多(双)回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5.9.6 110 kV 新建架空线路不宜跨越高速铁路(含电气化铁路)、高速公路,确需架空跨越应采用独立耐张跨越方式。5.9.7 35 kV 新建架空线路不应跨越高速铁路(含电气化铁路)、高速公路,确需跨越应采用电缆低穿方式。6 110 kV 电网 110 kV 电网发展定位 6.1.1 110 kV 配电网定位为高压配电网主体,实现以 220 kV 变电站为中心,分片区供电的模式。6.1.2 B 类及以上供电区域形成稳定可靠、结构清晰、互供灵活、智能开放的 110 kV 城市电网;C、D 类供电区域形成以提升供电保障能力为重点,同时满足水电、新能源送出和优化 35 kV 网架结构需求的 110 T/XDHX 0022023 8 kV 农村电网。6.1.3 110 kV 电网的规划设计选型可参考附录 C.1。110 kV 电网结构 6.2.1 各类供电区域高压配电网目标电网结构可参照表 4。表4 110 kV 电网目标电网结构推荐表 供电区域类型 目标电网结构 A+双链 A 单站单链、T混合(两一 T)B 单站单链、T混合(两一 T)C 加强型单链、加强型单环网 D 单链、单环网 6.2.2 A+、A、B 类供电区域宜采用双侧电源供电结构,不具备双侧电源时,应适当提高中压配电网的转供能力;在中压配电网转供能力较强时,高压配电网可采用双辐射结构。6.2.3 D 类供电区域采用单链、单环网结构时,若接入变电站数量超过 2 个或任一变电站扩建第 3 台主变时,可采取局部加强措施,向加强型单链或加强型单环网过渡。110 kV 变电站 6.3.1 各类供电区域变电站推荐的容量配置参见表 5。表5 各类供电区域变电站终期容量配置推荐表 电压等级 供电区域类型 台数(台)单台容量(MVA)110 kV A+、A 类 34 63 B 类 34 63、50 C、D 类 3 50 注1:对于站址受限的地区变电站终期规模可按2台主变配置。注2:终期规模为2台主变的110 kV变电站经论证可扩建或增容改造80 MVA主变。注3:A+、A、B类供电区域在不具备新增布点条件或达到饱和期时,变电站可扩建第4台主变。注4:C、D类供电区域的工业园区和新能源接入需求较大地区,变电站主变容量和规模可根据实际需求适度提高建设标准。注5:D类供电区域在达到饱和期时,变电站可扩建第3台主变。注6:D类供电区域的负荷增长缓慢地区经论证可以考虑利旧31.5 MVA主变。6.3.2 变电站主接线型式选取宜采用以下几种型式:a)变电站 110 kV 侧电气主接线主要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考虑规划发展需求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论证,也可采用其他形式;b)变电站 35 kV 侧电气主接线主要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c)变电站 10 kV 侧电气主接线一般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或单母线分段环形接线。6.3.3 C 类及以上区域应采用双绕组变压器,D 类区域宜采用三绕组变压器。其他选型方式应经过专题论证。T/XDHX 0022023 9 6.3.4 变电站的布置应因地制宜、紧凑合理,在保证供电设施安全经济运行、维护方便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用地,并为变电站近区供配电设施预留一定位置与空间。A+、A、B 类供电区域宜采用户内或半户内站,根据情况可考虑采用紧凑型变电站;C、D 类供电区域宜采用半户内或户外站,对因站址选取困难且场地受限、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地区经论证后可采用户内站。6.3.5 变电站各电压等级出线规模参见表 6,并满足以下要求:a)110 kV 出线:4 回;b)35 kV 出线:4 回6 回;c)10 kV 出线:每台变压器 8 回16 回;d)工业园区、新能源富集区域、储能接入地区、多站合一等接入需求的变电站,110 kV 出线适当增加 1 回2 回,35 kV、10 kV 出线宜按推荐规模上限选取。表6 110 kV 变电站单台主变容量与出线间隔推荐表 供电区域 单台容量(MVA)单台主变 10kV 出线间隔数 A+、A、B 63 1216 B 50 1214 C 50 1014 D 50 814 6.3.6 短路电流及中性点接地方式 a)变电站内母线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短路电流限值按表 7 执行。b)对于处于系统末端、短路容量较小的供电区域,可通过适当增大主变容量、采用主变并列运行等方式,增加系统短路容量,保障电压合格率。c)110 kV 系统应采用有效接地方式,中性点应经隔离开关接地。表7 各类供电区域 110 kV 电网短路电流限值 电压等级(kV)短路电流限定值(kA)A+、A、B 类供电区 C 类供电区 D 类供电区 110 31.5、40 31.5、40 31.5 注:对于主变容量较大的110 kV变电站(50 MVA及以上),其低压侧可选取表中较高的数值,对于主变容量较小的110kV变电站的低压侧可选取表中较低的数值。110 kV 线路 各类供电区域导线截面推荐的选择标准参照表8执行。表8 各类供电区域 110 kV 线路主要导线截面推荐表 电压等级 供电区域 架空导线截面(mm2)电缆截面(mm2)110 kV A+、A、B 2300 不小于 1000 C 300、2300 原则上不采用 D 300 原则上不采用 注1:B类供电区域终期变电容量不超过150 MVA且采用单结构的变电站出线经论证可采用300 mm2导线。注2:电缆截面应综合考虑环境温度、敷设方式等因素影响,按照N-1情况下远景输送容量进行选择。注3:C、D类供电区域的工业园区和新能源接入需求较大地区,导线截面选取经论证后可根据实际需求适度提高建设标准。T/XDHX 0022023 10 7 35 kV 电网 35 kV 电网发展定位 7.1.1 35 kV 电网定位为 110 kV 农村电网的补充和延伸,主要应用于地域面积大、负荷密度低、中压线路供电半径长,近期内不具备发展 110 kV 电网条件的地区。35 kV 电网发展应以缩短 10 kV 供电半径、提高供电质量为重点,满足水电、分布式新能源送出的发展需求。35 kV 电网的规划设计选型可参考附录 C.2。7.1.2 35 kV 电网应坚持贯彻原则、坚持升级、应扩则扩、宜建则建、永临结合、综合施策、因地制宜的原则。7.1.3 A+、A、B 类供电区不再发展 35 kV 电网,存量 35 kV 电网结合目标网架逐步升压替代或退出。7.1.4 C 类供电区应逐步弱化 35 kV 电网,经论证后谨慎安排变电站新建和整站改造工程。7.1.5 D 类供电区可按实际需求适度发展 35 kV 电网。35 kV 电网发展适用于以下几种范围:a)负荷密度低、增长缓慢,达不到 110 kV 电压等级建设条件的农村地区,宜采用 35 kV 电网供电;b)偏远农村、林区、山区等地区(规划区域负荷一般小于 2 MW,年均负荷增长率低于 5),当 10 kV 架空线路过长,无法满足末端电压质量要求时,经论证可采用 35 kV 配电化,以提升供电质量;c)工业集中区,经论证可采用 35 kV 电压等级为大用户供电。35 kV 电网结构 35 kV目标网架主要采用单链、单环网或双辐射结构,在建设初期宜采用单辐射结构。35 kV 变电站 7.3.1 根据负荷水平和负荷分布情况,兼顾电网结构的调整要求和建设条件,35 kV 变电站的建设标准参照表 9 执行。表9 35kV 变电站终期容量与出线间隔推荐表 电压等级 供电区域 台数(台)单台容量(MVA)35 kV D 3 10、20 注1:35 kV变电站新建终期规模一般采用3台主变,对于站址受限的地区变电站终期规模可按2台主变配置。注2:35 kV变电站新建或扩建原则上选用10 MVA主变;终期规模为2台主变的变电站经论证可扩建或增容改造20MVA主变。注3:对于负荷水平较低的偏远地区,可利旧6.3 MVA主变。7.3.2 变电站主接线型式高压侧电气主接线应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变电站 10kV 侧电气主接线应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7.3.3 变压器布置应因地制宜、紧凑合理。35 kV 变电站一般采用半户内站。污秽严重地区可采用户内站。7.3.4 变电站各电压等级出线规模如下:a)35 kV 出线:2 回4 回;b)10 kV 出线:每台变压器 4 回6 回;c)工业园区、新能源富集区域、储能接入地区、多站合一等接入需求的变电站,10 kV 出线宜按推荐规模上限选取。7.3.5 短路电流及中性点接地方式 7.3.5.1 变电站内母线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短路电流限值按表 10 执行。T/XDHX 0022023 11 表10 35 kV 电网短路电流限值 电压等级(kV)短路电流限定值(kA)A+、A、B 类供电区 C 类供电区 D 类供电区 35/31.5、25 注:对于主变容量较大的35kV变电站(20 MVA),其低压侧可选取表中较高的数值;对于主变容量较小的35 kV变电站的低压侧可选取表中较低的数值。7.3.5.2 35 kV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符合以下原则:a)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在 10 A 及以下,宜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b)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在 10 A100 A(架空网),或线路穿越林区时,宜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 圈接地方式,接地电流宜控制在 10 A 以内;c)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达到 100 A 以上,或以电缆网为主时,应采用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d)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应控制在 1000 A 以下。35 kV 线路 导线截面推荐的选择标准参照表11执行。表11 各类供电区域 35 kV 线路主要导线截面推荐表 电压等级 供电区域 架空导线截面(mm2)35 kV D 240、150 注1:规划中远期升压的35 kV变电站,变电站进线可按110 kV线路建设,初期降压运行;注2:负荷在夏季达到最大或夏冬季最大负荷偏差较小的区域,原则上采用240 mm2截面导线;负荷在冬季达到最大的区域,原则上采用150 mm2截面导线。8 电缆通道 电缆通道的建设坚持“立足规划、着眼长远、统筹建设”的原则,按照地区建设规划统一安排、同步实施,结合轨道交通、公路、市政道路等工程建设同步进行,按照终期规模一次性建设到位。电缆通道应采用电缆隧道、综合管廊、排管等敷设方式,满足防水、防火、防腐蚀等要求。电缆线路路径、附属设备及设施(出入口、通风亭等)的设置应通过规划部门审批。通道路径选择宜避开地质不稳定区域、油气管道、热力管线、腐蚀性介质管道及火灾爆炸危险区等。电缆通道采用综合管廊时,110 kV 电缆应采用独立的电力舱,电力舱不宜与热力舱、易燃气液体舱紧邻布置。当受条件所限需要紧邻布置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热、降温、防爆及可靠接地等措施。同一变电站的各路 110 kV 电源电缆线路,宜选用不同的通道路径,若同通道敷设时应两侧布置。来自不同电源并且对同一区域供电的电缆,不宜敷设在同一通道,若同通道敷设时应满足防火要求。同一通道内若在同一侧的多层支架上敷设电缆时,应按照电压等级由高到低电缆“由上而下”的顺序排列。用户电缆进入电力电缆通道前,应征得原电缆维护单位的同意,与电力电缆共用同一电缆通道时,应满足防火、防腐蚀等要求。T/XDHX 0022023 12 110 kV 同一电缆通道规划 4 回以上电缆时,应采用电缆隧道或综合管廊;规划 4 回及以下电缆时,可采用排管、电缆沟等方式。电缆通道设计具体可参照 Q/GDW 10864 执行。9 用户及电源接入 用户接入 9.1.1 用户接入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不应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及电能质量。9.1.2 用户的供电电压等级应根据当地电网条件、供电可靠性要求、供电安全要求、最大用电负荷、用户报装容量,经过技术经济比较论证后确定,可参照表 12。对于供电距离较长、负荷较大的用户,或者畸变负荷、不对称负荷、谐波严重的负荷等导致电能质量不满足要求时,应采用高一级电压供电。表12 用户供电电压等级参考表 供电电压等级 受电变压器总容量 10 kV 50 kVA10 MVA 35 kV 5 MVA40 MVA 110 kV 20 MVA100 MVA 注:无35 kV电压等级的电网,10 kV电压等级受电变压器总容量为50 kVA20 MVA。9.1.3 用户接入方式应符合如下要求:a)接入 110 kV35 kV 电网的用户应采用专线接入,接入时应统筹考虑远景目标网架,不应占用公用电网规划廊道和间隔资源。b)用户应根据其接入电网的终期容量确定接入方式,接入容量规模可能引起六级及以上电网安全风险,应采用两回及以上电源供电。9.1.4 用户应合理配备无功补偿装置。对于额定负荷大于等于 100 kVA,且通过 10 kV 及以上电压等级供电的电力用户,其变压器高压侧功率因数宜保持不低于 0.90 运行,负荷高峰时段不应低于 0.95,负荷低谷时段不应向系统倒送无功功率;其他电力用户在负荷高峰时段功率因数不应低于 0.90,其无功补偿设备宜装设自动控制装置,并应有防止向系统倒送无功功率的措施。9.1.5 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配置应符合 GB/T 29328 的规定。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应采用多电源、双电源或双回路供电,当任何一路或一路以上电源发生故障时,至少仍有一路电源应能满足保安负荷供电要求。特级重要电力用户应采用多电源供电;一级重要电力用户至少应采用双电源供电;二级重要电力用户至少应采用双回路供电。9.1.6 重要电力用户应自备应急电源,电源容量至少应满足全部保安负荷正常供电的要求,并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9.1.7 用户因畸变负荷、冲击负荷、波动负荷和不对称负荷对公用电网造成污染的,应按“谁污染、谁治理”和“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运、同步达标”的原则,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时提出治理、监测措施。9.1.8 对电能质量要求高于国家标准的电压敏感型电力用户,用户应自行配置电能质量补偿装置或采取相应措施来满足其用电需求。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 9.2.1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电网时应进行论证,分析各种充电方式对配电网的影响,合理制定充电T/XDHX 0022023 13 策略,实现电动汽车有序充电。9.2.2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供电电压等级应符合 GB/T 36278 的规定,根据充电设备及辅助设备总容量,综合考虑需用系数、同时系数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比较论证后确定。具体可参照表 13。表13 充换电设施供电电压等级参考表 供电电压等级 受电变压器总容量 10 kV 50 kVA10 MVA 35 kV 5 MVA40 MVA 110 kV 20 MVA100 MVA 9.2.3 接入 35 kV110 kV

    注意事项

    本文(湖南110千伏~35千伏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T-XDHX 002—2023).pdf)为本站会员(wo****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