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复习笔记.docx
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复习笔记一、原文背写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 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 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 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 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 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J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 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 终。后遂无问津者。二、译文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 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 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 美丽,落花纷纷地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 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渔人)就看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 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 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 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 树竹林这类(东西)。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 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 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适愉快,自 得其乐。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 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样 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说自己的祖先为了躲避 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 方,不再想出去,于是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 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 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 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 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 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 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路回去,处处 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报告了这番经历。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往,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 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 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 没有探寻桃花源的人了。三、写作背景本文大约作于永初二年(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 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其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战乱造成 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无法改变现状,只好借助创作 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的社会相对立的美好 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 背景之下产生的。U!陶渊明,名潜,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末 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 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五、主题概述本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虚构了一个宁静安 乐的世外桃源,描绘出一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 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以此来寄托作者的社会理 想,反映了当时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生活的美好 愿望。六、字词句过关(一)通假字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二)古今异义1 .芳草鲜美古义:新鲜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2 .仿佛若有光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今义:似乎,好像。3 .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 称。4 .率妻子邑人 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5 .来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6 .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 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7 .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满。8 .遂与外人间隔古义:隔绝,不通音信;今义: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的 距离。(三)一词多义.不复出焉(出去)皆出酒食(动词).寻向所志(寻找)寻病终(随即,不久).忘路之远近(助词,的)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具答之(代词,代指对方的问题)处处志之(助词,不译)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1 .便舍船(离开)屋舍俨然(房屋)2 .捕鱼为业(动词,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3 .遂与外人间隔(于是)遂迷(最终)4 .便得一山(看到,发现)得其船(找到)(四)词类活用.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1 .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欲穷其林(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2 .处处志之(名词作动词,做标记)(五)特殊句式1 .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2 .省略句(1)省略主语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武陵人)便舍船, 从口入。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3 (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2)省略宾语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问”“要”后省略 宾语“渔人”)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后面省略宾语“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后省略宾语“渔人”)(3)省略介词林尽水源。(“尽”后面省略介词“于”)(六)成语积累1 .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 世界。2 .豁然开朗:原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后 用以比喻顿时明白或领悟过来。3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4 .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七、研究性学习问答解答.开篇对桃花源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这里的自然环境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 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生活图景 作铺垫。1 .作者是怎样描绘桃花源的,有怎样的用意?为了突出主旨,作者从自然景象和生活情景两方面描绘 了美丽祥和的桃花源。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生活情景:“其 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J 作者所描绘的理想境界的生活图景,寄托着作者的社会理想。2 .桃花源人来到此地的原因是什么,交代这个原因有何 作用?“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交代了桃花源人来到此地的原因。 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了桃花源人对战乱的厌恶、痛恨 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另一方面暗写了作者对秦汉以 来,特别是对东晋黑暗腐朽社会的否定。3 .如何理解桃花源人的“叹惋”?渔人讲完秦末以来的历史及当前社会状况,桃花源人为 外面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们一直过 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4 .“处处志之”与“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 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不矛盾。作者这样写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安定 和平、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桃花源只不过是作者一个美好 的社会理想罢了。5 .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结尾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这样写并不多余。结尾写刘子骥这位真实的历史人物探访桃花源没有成行,是为了渲染桃花源的令人向往和不可寻 觅,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样的社会理想是无法实现的。6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作者笔下 的世外桃源?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因而具有一 定的积极意义。它虽民风淳朴,但生产力低下,是封建社会 状态下的小农经济,只能是当时的理想社会,而不是今天我 们向往的理想社会。7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印象中的作者是怎样一个人?对黑暗动荡的现状不满,对安定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情 劳动人民的疾苦。8 .文章开头一段是什么描写?由此段描写及第二段发现 桃源你能联想到古代哪两句诗?景物描写。“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