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六年级数学教案下册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教案(实用五篇).docx
-
资源ID:93683354
资源大小:19.26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六年级数学教案下册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教案(实用五篇).docx
2023年六年级数学教案下册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教案(实用五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苦的人民老师,经常要依据教学须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当怎么写?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册苏教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教案篇一 1.分数的乘法 2.分数混合运算 3.用分数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支配肯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育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实力。依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别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支配。 三维目标: 学问和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驾驭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娴熟的进行计算。通过视察比较,培育学生的抽象概括实力。知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验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中,能够感知计算方法 情感、看法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学问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爱好,感悟数学学问的魅力,领悟数学美。 教法和学法: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 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驾驭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授课时数:10课时 第1课时 学期总第1课时 教学课题 分数乘整数 主备老师 运用老师 授课时间 2023年 月 日 2023年 月 日 教 学 目 标 学问 与 技能 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探讨,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驾驭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娴熟地进行计算。 过程 与 方法 通过视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育学生的抽象概括实力。 情感 看法 与价 值观 引导学生探求学问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爱好。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学问的魅力,领会到美。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驾驭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法与 学 法 直观演示法 教学打算及手段 课件 教 学 流 程 二次备课 第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3题。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投影片) (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3)计算: 计算 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日我们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 师:每人吃 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问:一个人吃了 块,三个人吃了几个 块?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个人吃了3个 块。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学问解答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老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块)订正时老师板书: + + = = = (块),(老师将3个双层扇形图片拼成一个一块蛋糕的 图片) (2)视察引导: 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老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老师板书: 。再启发学生说出 表示求3个 相加的和。 (3)比较 和12×5两种算式异同: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绽开探讨)。 通过探讨使学生得出: 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 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 (4)概括总结: 老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 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 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 的和。板书: + + 。学生计算,老师板书: 。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 (块)老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虚线) (2)引导视察: 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 两个数有什么关系?(相互探讨) 视察结果: 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 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母没有变。 (3)概括总结: 请依据视察结果总结 的计算方法。(相互探讨) 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 是用分数 的分子2与整数3下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依据 的计算过程,明确指出: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约分后约得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然后让学生将 按简便方法计算。 3.反馈练习: 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1题。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乘法中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2题。 老师提示:乘的时候假如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2、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沟通,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思路。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册苏教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教案篇二 教学内容:第2526页,例2、例3及练习四的第38题。 教学目的: 1、通过分小组倒水试验,使学生自主探究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初步驾驭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圆锥体积计算的简洁问题。 2、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学习阅历,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和自主探究实力。 3、通过小组活动,试验操作,奇妙设置探究障碍,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驾驭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正确探究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 教学打算:圆锥与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与不等底等高的圆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锥有什么特征?(使学生进一步熟识圆锥的特征:底面、侧面、高和顶点) 2、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二、新课 1、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1)回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确求圆柱的体积是通过切拼成长方体来求得的. (2)能不能也通过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呢?圆锥的体积可能和什么图形的体积有关?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指出:我们可以通过试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 (3)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通过演示,使学生发觉“这个圆锥和圆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们通过试验,看看它们之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4)先在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入圆柱。让学生留意视察,倒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老师让学生留意,记录几次,使学生清晰地看到倒3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5)这说明白什么?(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 )还可以怎么说? 板书:圆锥的体积=1/3×圆柱的体积=1/3×底面积×高,字母公式:v=1/3sh 拿不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进行试验。为什么倒3次不能刚好倒,和刚才不一样呢? 强调:“等底等高”。 问:sh表示什么?为什么要乘1/3? 练习:一个圆柱的体积是27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多少? 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5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多少? 2、教学练习四第3题 (1)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应当怎样计算? (2)引导学生比照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代入数据,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说明:不要漏乘1/3,计算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3、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四第4题。 4、教学例3. (1)出示例3 已知近似于圆锥形的沙堆的底面直径和高,求这堆沙堆的的体积。 (2)要求沙堆的体积须要已知哪些条件?(由于这堆沙堆近似圆锥形,所以可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来求,需先已知沙堆的底面积和高) (3)题目的条件中不知道圆锥的底面积,应当怎么办?(先算出沙堆的底面半径,再利用圆的面积公式算出麦堆的底面积,然后依据圆锥的体积公式求出沙堆的体积) (4)分析完后,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将计算步骤写在教科书第26页上.做完后集体订正。(留意学生最终得数的取舍方法是否正确)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习四的第7题。 学生先独立推断这三句话是否正确,然后全般核对评讲。 2、做练习四的第8题。 (1)引导学生学生思索回答以下问题: 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求圆锥的体积必需知道什么? 求出这堆煤的体积后,应当怎样计算这堆煤的重量? (2)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老师巡察,做完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四的第6题。 (1)指名学生先后回答下面问题: 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多少? 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 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圆锥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学生把计算结果填写在教科书第28页的表格中,做完后集体订正。 五、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是如何精确地记住圆锥的体积公式的?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册苏教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教案篇三 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推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什么是比?什么叫比值?怎样求比值?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16 3/4:1/8 4.5:2.7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实物投影呈现课文情境图。(不出现国旗长、宽数据) 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 图中有什么相同之处? (2)这几面国旗的形态一样,但长和宽却各不相同。请大家算一算它们长和宽的比,看看能发觉什么? (3)(指教室里的国旗)这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60:40=3/2 操场上的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与这面国旗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长、宽比值。 2.4:1.6=3/2 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板书:2.4:1.6=60:40 也可以写成:2.4/1.6.=60/40 (4)找比例。 师: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等式? 如:5:10/3=15:10 5:10/3=2.4:1.6 15?10=2.4/1.6 15/10=60/40 (5)什么是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6)1:2是是比例吗?你能把它组成一个比例吗? (7)完成教材“做一做”。 第1题。 什么样的比可以组成比例? 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同学之间相互沟通,检验各自所写的比例。 第2题。 学生独立写比例,看谁写得多。 同学之间相互沟通,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一共可以写多少个不同的比例。 3.课堂小结。 (1)什么叫做比例? (2)一个比例式可以改写成几个不同的比例式?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六第13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册苏教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教案篇四 教学内容:练习一68 重难点:会敏捷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索,合作沟通。 教学步骤: 一、嬉戏引入:摆子连线。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一.6. (1)出示方格纸,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把三角形平移。从平移的过程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引导学生视察图形平移后,表示顶点位置的数对有什么改变? (3)试一试,小组沟通。 2、练习一.8. (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探讨:怎样编号? (3)全班汇报沟通。 三、提高训练。 练习一.7.(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小组合作探究a.移一移,说一说。b.比较区分。c.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 五、补充练习。(单元格自行设计) 1、先标出三角形各个顶点的位置,再分别画出三角形向右、向下平移5个单位后的图形,再标明平移后图形各个顶点的位置。 2、(1)赵东家在少年宫以东200m, 再往南100m处;李倩家在公园以 西的400m,再往北200m处。请在 图中标出这两位同学家的位置。 (2)赵东从家动身,依次路途是 (12,2) (10,3) (9,5) (3,4) (4,2),你知道 他今日先后去过哪些地方吗? <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探讨、类推等实践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让学生经验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学问的过程,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2、通过合作活动培育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沟通的习惯。 3、通过学生自行实施实践方案,培育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驾驭求倒数的方法。教学难点:驾驭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口算 2、今日我们一起来探讨“倒数”,看看他们有什么隐私?出示课题:倒数的相识 二、新授 1、教学倒数的意义。 (1)学生看书自学,组成研讨小组进行探讨,然后向全班汇报。 (2)学生汇报探讨的结果: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提示学生说清“互为”是什么意思?(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 (3)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 2、教学求倒数的方法。 (1)写出 的倒数: 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数字3闪耀后移至所求分数分母位置处)、分母(数字5闪耀后移至所求分数分子位置处)调换位置。 (2)写出6的倒数: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3、教学特例,深化理解 (1)1有没有倒数?怎么理解?(因为1×1=1,依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1的倒数是1。) (2)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 4、巩固练习:课本24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解答,老师巡察。 (2)汇报时有意识地让学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求倒数的方法。 三、练习 1、练习六第2题:同桌互说倒数。 2、辨析练习:练习六第3题“推断题”。 3、开放性训练。 ( )×( )=( )× ( )=( )×( ) 四、总结 你已经知道了关于“倒数”的哪些学问?你联想到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教学追记: 倒数的相识一课,教学内容较为简洁,学生通过预习、自学,完全可以自行理解本课的内容。针对本课的特点,教学中我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探讨理解“倒数”的意义,而在这其中,有一些概念点犹为关键,如“互为”,因此我也适当的加以提问点拨。对于求倒数的方法,我同样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自学例题,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但对于“0”“1”的倒数这种特例,我并没有忽视它,而是充分发挥老师“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加强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