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史记选读后感400史记读后感450(五篇).docx
-
资源ID:93694215
资源大小:16.3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史记选读后感400史记读后感450(五篇).docx
2023年史记选读后感400史记读后感450(五篇) 当品尝完一部作品后,肯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史记选读后感400 史记读后感450篇一 这本书就是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是中国史上第一本传记体通史,撰写了一个个名主办绚烂的人物,如足智多谋的蔺相如,英勇无比的西楚霸王项羽,坟书坑儒的秦始王很多繁星般的人物,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上,挥之不去。其中,廉颇负荆请罪令我折服,荆轲刺秦王反被杀使我惋惜,秦始王求取仙丹、坟书坑儒让我生气就这样,书里一个个特点显明,性格迥异的人物牵动着我的心,让我难以忘怀。 史记这本书的创作背景,更是让人折服!窄小的囚窗,潮湿的监狱,残忍的酷刑,让司马迁受尽身体和精神的熬煎。可他退缩了吗?“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于是,他毅然拿起笔,忍辱负重,馒头苦干,用信念直淌笔尖,完成了这部历史巨作。 想到这儿,我的心头涌起了一股惭愧。司马迁忍受了那么多苦痛,却仍旧振作起来,写下史记,而我呢,遇到一点小事就半途而废。记得四年级的时候,一时兴起嚷着去学游泳,爸爸同意了。可当我来到游泳馆时,我竟然玩性大发,不好好学习。结果被爸爸摁在水里,我只好跟着爸爸在水下做着常见的动作,心里却显得非常不耐烦。这时我底下摔了一跤,跌进了水里,鼻子也喝了好几口水。最终还是被爸爸抢救上来。我立即像个撒娇的孩子,一屁股坐在地上,因为那件“突发事故”,死活都不愿去游泳了,爸爸没方法,也只好依了我。 可现在回想起来,自己是多么可笑啊!司马迁在受尽酷刑,饱受打击却毅然能全力以赴,呕心沥血完成史记,而我却因为一点儿小打击,而放弃了学游泳。于是,我轻轻合上书本,摩挲着封面上“史记”这两个大字,缓缓抬起头,远眺远方。然后,站起身来,拿起藏在行李箱里的泳衣,拉起爸爸,向门外跑去 史记选读后感400 史记读后感450篇二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活灵活现,有着显明的特性。生动的语言,美丽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美丽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变更。喜着主子公的喜,忧着主子公的忧,感受着主子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惊慌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会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务。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好玩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绘声绘色的为你讲解并描述他们身上发生的好玩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精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学问,丰富了头脑。 史记是一本既生动好玩又能增长学问的值得一看的好书。 史记选读后感400 史记读后感450篇三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叫史记的书。 史记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圣”司马迁的著作,记载了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汉武帝时期中国三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的历史,为“二十四史”之首。 我非常佩服司马迁在史书著作上的创新方式,“二十四史”中大多是运用编年体。以时间依次写历史,而史记以人物传记为主,并汲取了编年、纪事等体裁的特长,创建了历史书籍的纪传体的新体裁。其它史书记载的历史都很短,就是闻名的资治通鉴,也只是记载了从战国至五代十国的一千多年的历史。而史记却记载了三千多年的中国历史,是“二十四史”中记载年头最长的史书。 我更佩服司马迁那种绝不违反真理的不屈精神。司马迁虽然是朝廷的史官,但在史记中却并不体现最高统治者汉武帝的意志,司马迁写史记秉笔直书,他的文章公正,史实牢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在某些方面,敢于指责朝廷,这是封建统治者所不能允许的。他在史记中直言不讳地记载了汉武帝迷信神仙,想方设法祈求不死之药的荒谬行为,惹恼了汉武帝。而当时正好发生了李陵兵败倒戈事务,李陵攻打匈奴战败被俘,司马迁替李陵说了几句说明的话,触怒了汉武帝,便把他投下监狱处以宫刑。宫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也极大地羞辱人格。司马迁当然不情愿忍受这样的刑罚,哀思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他觉得自己假如就这样自杀,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他毅然选择了宫刑。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肯定要活下去,肯定要把史记写完,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最终完成了史记。 史记中,我最感爱好的是秦始皇本纪。我觉得秦始皇做出的最大贡献是统一了中国,统一了文字、货币等,为中华文明的强盛打下了基础。但他也特别残暴,焚书坑儒、废黜百家,修皇陵,活埋了上万人,是个残虐的暴君,因此秦朝才短短十五年便灭亡了。 史记这本书是司马迁在巨大耻辱下写成的闻名史书。让我明白了很多治国的道理,治国不能太残暴,但也不能偷懒放松。我要读更多的好书,学习更多的学问,开创一个旺盛、富强的新时代。 史记选读后感400 史记读后感450篇四 在小学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本中,我相识了很多中外名人:郑和、海伦凯勒、阿炳最让我难忘的就是编写了52万余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 我读这篇课文时,司马迁留给我的印象是:好学。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山下咆哮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解并描述古代英雄的故事,读完这句话,我仿佛望见了司马迁吃力地搬椅子,坐在父老乡亲们旁边听故事,遗忘了约定和伙伴放纸鸢,遗忘了帮妈妈干农活,遗忘了老师一步一步教我们,我又了解了司马迁的一个优点:坚持。他当年因冤枉受到了酷刑,家里没有钱,只好每天受刑罚,但他是一个修史的官员,要完成父亲临终的遗嘱:替父亲完成平生想要的史书。所以在饱受刑罚、悲愤交加的状况下,还是精彩完成了史记。 那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习司马迁的哪些精神呢? 第一,学会克制自己。有些人啊,受不了一点责怪,甚至是自己有错而被责怪都会生气,但是司马迁呢,他为李陵将军辩护而说出直言,结果是自己因冤枉受刑,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忍辱负重,克制自己心中的愤恨,坚持在狱中写书,这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不能因为一时的责怪而泄气,只有克制自己,才能成就大事业。 其次,学会坚持。我就是不能这样的,写作文时总会坚持不下来,想快点结束,所以写一篇作文就要花很长时间。所以我们要学习司马迁,用十三年的时间完成一本书,况且他是在监狱中恶劣环境下书写而成。比照我们如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我们对学习上的困难有什么不能坚持呢? 第三,学会打基矗司马迁从小就听父老乡亲讲英雄的故事,在青年时期努力读书,四处游历,广交挚友,为今后的写书打下了牢固的基矗我们今日的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学好学问,打好基础,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我读完这篇文章,懂得了很多,也学习了很多,要做一个为了志向而忍辱负重,勤奋坚持的人。 史记选读后感400 史记读后感450篇五 煮酒论剑、大义凛然,史记里的人物哪个不是黜陟幽明。那荡气回肠、终生难忘的故事仍为人们传诵不绝。 史记的第一个故事便是五帝的传奇故事:讲了为人们的利益历尽艰辛的炎帝,聪慧机敏、明辨事物的黄帝,明察是非、做事一丝不苟的唐尧,谦让有礼又以德服人的虞舜,治水有功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禹。他们都具有难得的品德,他们为人类发展进化作出了无量的贡献。 史记中还有一个故事:晋公子重耳流亡时,绝粮断炊,而他的随从介子推为了保住重耳的.命,不惜割下打退上的肉让重耳充饥。当到达晋国胜利登基后,其他几位随从都得到了奖赏,唯独介子推什么赏赐都没要,而且还带着老母隐居山中,重耳一气之下下令放火烧山,其实是希望介子推能出山,但是介子推最终还是烧死在了山里。重耳懊悔不已,为了表达自己的歉意和谢意,重耳确定将这座山命名“介山”,并且规定每年这时家家都不行以生火,这便是闻名的“寒食节”。介子推这种为主子无怨无悔而在所不辞的忠义、一身清风的廉洁令人惊羡和赞许。除了坚贞不渝的介子推和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五帝。 史记还有很多故事:孙膑和庞涓之间的明争暗斗;愚蠢至极的秦二世;识大体的蔺相如、知错就改的廉颇;西楚霸王项羽的传奇;匈奴首领单于杀父独立的残忍无理;管仲和鲍叔牙的生死之谊;稳重谦和的晏子。这些故事离奇生动,摄人心弦。不愧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据史料记载史记作者司马迁受过宫刑,在古代,宫刑对男子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耻辱,但他在欲轻生之前想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最终,他想通了,也最终使他的死“重于泰山”。 史记是一部明写历史的书籍;是一本体现作者感情精神文明的书籍。看史记,也就是在看司马迁的内心世界。信任你肯定会喜爱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