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高中阶段如何进行课前预习.docx
2022年初中高中阶段如何进行课前预习 预习是要通过学生独立的阅读,独立的思索,靠自己的实力去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独立的获得新学问。学生的主动预习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教学中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尤为重要。而现在的初中学生往往不擅长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 那么初中、中学各年级的学生怎么预习呢 1.读课文 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解课文大意。要做到这点,首先要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读正确,然后利用工具书,弄清字词的音、形、义。当一字多意一词多意的时候,要结合上下文想一想:课文中的这个字词应当选哪一种。 2.搜集资料 关于作者。新课标要求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建性阅读的实力,有些课文出自于大家之手,预习时可以利用手边的资料,网络工具对作者的生平以及代表作品有个了解。这可以比较好的帮助同学理解课文的有关内容。 关于背景。新课标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得资料,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作为高年级的同学,应当有实力了解一些课文的历史背景,如:金色的鱼钩负荆请罪将相和詹天佑草船借箭等感受经典,只有搜集并查阅相关的图片、数据、光碟、文字资料,才会对课文所涉及到的历史有一个了解,才会在课堂上更易理解老师的讲授。 3.理清脉络 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问已有肯定积淀,读了课文后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一些思索:课文是按什么依次写的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根据文章的写作依次,我们可以将全文分为哪几段用一句话概括每一段的段意。段意的概括依据文章的写法有这样几种:摘抄法。相关段落假如在写法上采纳的是段首概括 法、总分总总分分总的方式,就可以采纳这种概括方式。取主舍次法。一段中有几层意思,对最重要的一层作为概括段落大意的重点。综合法。就是围绕文章的中心进行概括。合并法。如桂林山水 4.做批注 学习语文主要是品读。品读在预习中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品读含义深刻的,美丽的句子或段落,从中思索作者写这篇文章赞扬了什么,指责了什么向我们揭示了什么道理。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把自己观赏的字、词、句,哪怕是一个标点的运用,都可以用简洁的文字批注在书的空白处。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字、词、句、标点来表达中心思想的。最终再综合起来,想想整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写作特点。这样不仅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而且长期坚持下去,探究实力会逐步提高。 5.做好读书笔记 先看清晰要预习的内容,看不懂的写到笔记本上,或者把课文中美丽的句子摘抄下来。合上书,把记得的东西回想一下,思索不懂的,写下记得的重点。课后,拿出预习笔记,查看原来不懂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 预习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人生才智。真正有质量的预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培育学生擅长质疑、勤于思索的学习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第3页 共3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