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青岛版(新)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照相机和眼睛》教学设计附反思含板书.docx
-
资源ID:93751190
资源大小:13.1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青岛版(新)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照相机和眼睛》教学设计附反思含板书.docx
第二课时照相机和眼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新)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 的第二课时照相机和眼睛。本节课指导学生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研究照 相机和眼睛的特点,通过制作照相机探究成像特点,类比探究眼睛是怎样看到物 体的。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通过准备凸透镜、纸盒、半透明 纸、剪刀、胶水等器材,激发实验制作和探究欲望。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活动一 “做一个照相机',玩一玩",引导学生使 用纸盒、凸透镜、半透明纸等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照相机,分析照相机成像的原 理,使所照景物的图像通过凸透镜能够清晰地落在底片上。活动二“眼睛是怎样 看到物体的? ”通过观察把照相机和眼睛进行类比,使学生知道照相机是仿照眼 睛成像的原理设计而成的,从而了解一些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方面的知识, 激发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查阅资料,了解动物眼睛的构造。”将课堂探究延 伸到课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初步了解照相机和眼睛的成像原理。【科学探究目标】:1 .指导学生认识照相机和眼睛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2 .初步了解照相机和眼睛的成像原理。【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一些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方面的知识,激发他们学科学、用科学 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 .树立科学无处不在的意识。2 .树立利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照相机是仿照眼睛成像的原理设计而成的,从而了解一些现代 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方面的知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照相机和眼睛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四、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对科学有了一定的认识,能进行一定的观察与思考。已经学 习了凸透镜的相关知识,在生活中,学生对光的知识也已经有了一些了解,这节 课就是让学生利用凸透镜成像的作用对生活的指导。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使 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以激发,从而对照相机和眼睛的特点和作用有更加深 入的认识。五、教法学法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 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充分的发挥了自主 探究的能力。做到了 "玩中学""做中学"。【器材准备】学生准备:凸透镜、纸盒、半透明纸、剪刀、胶水等。教师准备:课件、照相机等。六、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JPPT3出示出示照相机。师:这是什么?2JPPT4出示出示照片。师:它可以拍摄出很多美丽的图片。2.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照相机和眼睛的原理。(板书课题:照相机 和眼睛)(二)、活动过程活动一:做一个照相机。1 .PPT 5出示提问:照相机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它是怎样拍摄出照片的?2 .PPT6出示出示照相机结构图,观察照相机的构造示意图?3 .PPT 7出示设计制作照相机。使用纸盒、凸透镜、半透明纸等材料制作 一个简易的照相机。4 .学生讨论照相机工作原理。5 .PPT8出示师提问: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的哪一部分? 它有什么作用?暗盒中的底片相当于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的哪一部分?它有什么作用?怎样使所照景物的图像能够清晰地落在底片上?6 .师小结:照相机就是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活动二:眼睛是怎样看到物体的?1 .PPT9出示出示眼睛模型图。谈话:人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想知道 其中的道理吗?2 .学生小组内讨论。3 .PPT 10出示师:晶状体、视网膜、瞳孔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部件? 它们各有什么作用?4 .PPT 11出示师生小结:眼睛的主要构造和眼球模型演示视觉形成过程。眼睛之所以能看见周围的各种物体,一是必须有光,二是眼球内可以成像的 构造。当我们睁开眼睛,从周围物体发射或反射而来的光,穿过瞳孔和晶状体, 聚集在眼睛后面的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图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 这些信息传送到大脑,所以我们就能看到这些物体。(三)、拓展活动1 .谈话: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动物眼睛的构造。2 .PPT 12出示猫的瞳孔变化,师:为什么瞳孔的大小会变化?学生交流,师小结:在较暗的光线下,瞳孔会变得很大,而在明亮的光线下, 瞳孔会变得很小。3 .课下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其他动物眼睛的构造。七、板书设计照相机和眼睛板书凸透镜 镜头 瞳孔纸屏 胶片 视网膜保护视力八、教学反思教授这一课时,我认真挖掘教材资源,针对课程标准,紧紧把握住教学 目标,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大胆转变学习方式,教学中针对五年级儿童的特点, 将对儿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以及学生判断能力的培养和社会知识的获 得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努力体 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学有所获的空间。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 学习环境,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目的是为了改 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教学状况。在这堂课中,我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 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