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质量分析报告.docx
XX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质量分析报告XX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参照2022年全国 新高考卷的样式命制,考试范围为必修上册。试卷均为原创题,选材上注重课内 外相结合课内选材涉及教材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节日与文化及第 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中的相关文本,课外选材涉及当代小说、宋 史选文、道潜的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段,突出了基础性、实用性、文学 性与思辨性特点,既重视课内基础,又重视课外知识延伸,能够较好地检测高一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语文能力的运用水平。一、试卷特点分析1 .重基础,重教材结合高一学生的特点和所学教材内容,突出基础知识的考查,试卷中涉及的 一系列知识点,都根植于教材中(删去“中”),考查内容立足于教材。比如现 代文阅读II无法完成的画像考查了第一人称“我”的作用,这正是教材百 合花一文的重要知识点;比如文言文阅读材料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诗人杨万里, 第11题的实词联系课内所学琵琶行并序一起考查,第13题翻译得分点“谪” “始”"窃” "或”“是” “然”都是本学期所学文言文中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 点;语言文字运用题的阅读材料直接选自学生本学期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 作文是时评类作文,是教材第三单元“学会写新闻评论”的写作任务。2 .重规范,重引领试卷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四大部分,9道客观 题和14道主观题共23小题,结构、题型及分值与2022年全国新高考II卷一致, 注重立德树人的渗透,符合新高考命题方向。题目均为原创,重在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题型规范,难度适中, 没有出现偏题怪题。重在通过各种常规知识点的考查,引领刚上高一的学生明确 高中语文学习的重心与方向,答案拟写规范详细,重在引领学生规范作答,准确 表述。3 .既突显传统文化,也体现时代精神本次考试选材丰富,既有“节日文化”“乡土中国”等传统文化,也有革命 战争小说等红色主题,还关注现实,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如现代文 阅读I的两段材料是关于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突显了传统文化的传承;第5 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思考节日文化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发展和变化,体现时代精神。 如语言文字运用I对联拟写彰显传统的对联文化,语言文字运用II “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关注现实,体现时代精神。如作文材料来自刚结束不久的卡塔尔世界杯, 是现实热点话题,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辩证思考,对于球迷陈铮豪为观看世界杯辞 去工作的疯狂行为,既能肯定他勇于追梦、活出自我的时代精神,也能看到他行 事冲动、不计后果等年轻人普遍存在的不足,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引领学生关注 现实关注生活,加深对自我对现实的认识与理解。二、考试情况分析.统计数据(难度/区分度)- - - - -1 .考生答题情况分析本次高一语文考试全市均分为80. 24,难度系数为0. 53,区分度分别为0. 17。选择题方面,第2、7题得分率较高,第3、11题得分率偏低。第3题考查 涉及传统节日文化仪式的诗句,较多学生选B,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 如雨”出自辛弃疾的名篇青玉案元夕,七成以上的学生选这个选项折射出 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诗词知之甚少。第11题是文化常识题,设误点比较明显, 古代殿试及第者才能称为“进士”,会试被录取者被称为“贡生”,此题得分率 的偏低可以看出学生对科举文化常识的积累还不够。主观题方面,第13 (1)、20、22题做得相对较好。第13 (1)题全市均分 2.1分(满分4分),考查学生对文言的翻译,学生能够结合语境翻出句意;第 20题语病题,全市均分2. 2分(满分4分),学生基本能够发现“之所以 的原因,是因为”属句式杂糅;第22题全市均分2.22 (总分4分),考查 对修辞手法效果的分析,学生接触这类题型较多,拟人的修辞手法也比较常见, 故答得较好。第16题为诗歌对比鉴赏题,全市均分1.26 (满分6分),学生在 这方面还需加强;第18题填成语,全市均分为0.36分,做得不好,这反映学生 成语运用不够精准。作文全市均分39. 27分,存在的问题不少。本次作文的类型 是时评文,考查学生对时事热点事件的看法和评价。作文有明确的任务驱动指令, 即“你认为陈铮豪的做法值得吗”,学生在写作时需明确回答指令中的问题,并 扣住事件阐述理由。从阅卷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高一的学生还不会写时评文, 扣事件不准,不能够就事论事,很多写成了以“梦想”为话题的议论文,甚至部 分学生完全抛开材料,写成了一篇“追梦”主题的记叙文。此外,高一学生写的 议论文结构混乱,甚至有些完全没有思路结构。三、对今后的教学启示1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成语、文化常识积累,强化诗歌对比阅读训练。2 .加强阅读教学,注重能力培养。阅读是应试软肋,首先应引导学生广泛阅 读,多读经典名著,提高文学审美能力;同时要加强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思考、 质疑,注重训练的针对性,掌握题型,学会方法。3 .严格要求学生规范答题,卷面规范化,字体规范化,格式规范化,用语规 范化。4 .夯实基础,回归课本。高考名句默写、文言文诗词理解和翻译等传统题型 的考查要求我们回归课本,抓住本源。5 .加强议论文写作指导。试卷中反映出高一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存在较大的问 题,写作基本功较差,不会一事一议,作文结构混乱。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首 先要进行议论文结构训练,给学生一个中心论点,让其从“是什么” “为什么” 或“怎么做”的角度拟写分论点,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学生议论文的思路结构 自然会清晰很多;其次要多鼓励学生多关注社会热点话题,老师平时也可选用一 些时事热点作为作文材料,引导学生有条理、有思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也 可通过剖析范文来总结时评类作文的写作模式,让学生学会就事论事、就事选例、 就事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