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垃圾【傅涛:垃圾和固废管理的五点讨论】.doc
-
资源ID:93770425
资源大小:18.1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固废垃圾【傅涛:垃圾和固废管理的五点讨论】.doc
固废垃圾【傅涛:垃圾和固废管理的五点讨论】 2023年12月11日,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产业讨论所所长傅涛博士在“2023中国固废高级论坛”上,针对目前固废治理的热点问题与熟悉误区,结合目前垃圾处理的众多群体大事,从五个方面对该论坛做了独到的分析与总结。 一、固废治理所面临的社会形势 1、进展均等化的差距 国际上固废治理已经走了许多年,领先于我国几十年,为什么不能直接把国外的东西搬过来用?实际上我国许多城市都在照搬国外的东西,但我们只是搬了一局部。 我国的污水和垃圾等环境处理设施与国外相比最大的区分在于均等化程度差。中心从十七大开头讲公共效劳的均等化。但是,中国总体上处在一个两元社会里面,有特别大的差距,如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我们的市中心像美国的曼哈顿,但是走出十公里、二十公里之后可能就到了非洲。 2、均等化差距影响固废治理构造 我国城市的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与兴旺国家相比,差距不大,但在农村,在详细的城乡结合部有很明显的差距。这一点似乎跟固废治理不相关,但实际上关系特别亲密。我国在如北京这样最兴旺的城市制定了特别好的环卫和固废治理的进展规划,这些离不开中国的背景。我们的城市被贫困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着,我们有特别大的贫富差距。 作为一个国家在制定固废治理规划的时候,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它直接影响了我们固废治理的形态,也使我们的固废治理更加综合和简单。目前我国在做进一步的经济拉动,但实际上我国的差距不是在降低,而是在增加。根据经济宏观统计数据,目前中国资产的收益比率很高,到达55左右,而在总收入里面劳动收入比例不到一半,要远低于兴旺国家,这意味着在一个时期之内我国贫富差距会进一步的加大。因此,我们无法从根本上转变固废治理所面临的这一社会形势。 巨大的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形成中国特有的拾荒大军,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废品流通机制,也因此转变了中国固废治理的构造。这是中国的固废在构造上、模式上难以简洁借鉴国际的模式。 3、固废问题马上集中爆发 假如城市供水出了事儿,当天就能发觉问题,污水系统出了事儿,几年后可能会发觉水体恶化,但是假如固废领域出了事儿,十到二十年后才会显现,由于它的影响埋在地下了。同样的道理,供水治理可能来得要快,污水其次,固废治理则最慢。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进展得特别快,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固废领域的环境代价尤其沉重,只是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在这个背景之下,我国的确有大量的固体废物亟待处理,民众在简洁问题上的纠缠实际远远不能影响国家对固废处理整体战略的实施。 二、固废治理中的政府职能 在中心的改革规定里面,谈政府职能的时候有十六字方针,宏观调控、社会治理、公共效劳、市场监管。针对固废问题,关联的是公共效劳和社会治理两项政府职能。假如落实到垃圾处理,社会治理就详细为城市治理。 城市治理属于社会治理的一局部,它与公共效劳所表达的政府职能体是不一样的。政府制定规划,打算在哪儿建污水处理厂,在哪儿建垃圾处理厂,在什么样的标准下建立,它做的是城市治理工作; 而政府选择一个公司来进展垃圾处理的时候,它做的是社会效劳的外部化。原来公共效劳应当由政府的事业单位来完成,但由于资金短缺,效率低下,就通过特许经营引入市场机制,请企业来做。 城市治理和公共效劳这两件事情不是一回事,行使的职能不一样,依据的法律也不一样。假如城市治理没有做好,公共效劳的市场化就没法做,由于选择不了地址,制定不了规划、确定不了收费、付费等,后面与公共效劳有关的全部事情都没有地方可以依附。 有人说现在是垃圾燃烧的企业绑架了政府,我不赞同。目前我国只有在公共效劳的领域里面,通过特许经营初步引入了市场机制,而在城市治理层面上没有企业的介入,也就是说在哪里选址建立垃圾处理厂,是政府规划层面上的事,是城市治理的范围。在城市治理层面上,政府是很难被一详细的企业所绑架的。 在公共效劳的模式选择上,企业作为效劳供应的一方,有发言权,也应当有发言权。固然,在政府与企业的双方效劳选购关系中,假如政府的力量缺乏,又没有请询问机构帮助,也可能会吃亏,被企业绑架。但是,政府在社会治理职能的执行上,跟企业之间没有必定联系。城市治理是地方人民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达在两个方面,一是向老百姓收多少钱,另外一个是向老百姓承诺什么样的环境效劳,也就是在哪里,供应什么标准的效劳。 三、如何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冲突? 从经济学角度看,全部垃圾处理工程(不仅是燃烧)对于周边都具有负外部性,在目前的技术标准之下,这种负外部性很强。也就是说垃圾处理厂在实现总体社会有益的同时,对周边造成了不良影响。 由于垃圾处理没有处理好其负外部性,消失外溢,影响了局部居民的利益。有一点需要强调,四周居民的利益是公共利益的组成局部,但不是全体公共的利益。全体社会的公众利益是由政府来代表的,而局部居民的利益也需要政府来代表。 因此,这两个利益之间需要平衡的人并不是详细供应环境效劳的公司,而是政府。全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平衡工作必需要由政府来完成,政府需要在实施城市治理的职能时完成协调。 政府的协调方式有三个方面。 一是明确规划。打算垃圾处理场场址的动身点是总体利益而非局部利益,否则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完成垃圾场选址。假如政府在制定规划上有难度,就应当求助于当地的最高权利机构作出决策,这个机构就是人大。在人大充分论证的根底上确定的规划必需执行,否则垃圾不能处理,城市变成垃圾城,就会侵害全体公众利益。 确定了规划再考虑局部利益的不平衡问题。有两条技术路线: 一种提高效劳标准,经济学上称为把外部本钱内部化。通过提高处理的技术标准,让垃圾处理的影响降到最小,国际上很多垃圾处理场距离居住区不到50米,而影响很小。举个例子,在人类创造抽水马桶之前,人类对厕所尽量远之,但是,创造抽水马桶之后,厕所甚至可以建在餐厅之旁。因此垃圾处理对周遍的影响是相对的。 但是提高标准必定造成效劳本钱的急剧增加,因此全体公众所支付的处理本钱也将大量增加。目前对周遍影响微小的处理方式的根本本钱在500-800元/吨,而中国目前政府所支付的垃圾处理费,一般在50-100元/吨,两者之间的差距很大。实际上垃圾处理,不管是燃烧还是别的方式,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做不到完全的内部化。 在不能完成内部化的状况下,另外一种补救方式是补贴制。补贴的方式在国际上也是被普遍采纳的。一局部人吃亏了,环境受影响了,政府拿钱补贴他们,这局部本钱可以纳入到政府的财政预算里面。 总之,外部不经济性一旦存在,就需要用适当的方式去平静。假如把这个因素忽视了,肯定会使局部利益和公共利益产生冲突。这种冲突的本质是是政府在执行社会治理职能上的缺位,这个城市治理缺位的影响会映射到详细的公共效劳上。公共效劳企业和政府的关系是属于公共效劳的范畴,而政府和老百姓之间的关系属于社会治理的范畴,这两者不能混淆。 目前没有消失一个公司绑架了政府,反而是由于政府社会治理职能的缺位,简洁回避城市治理的问题,造成局部利益受损害者通过社会舆论来责备企业,责备政府,间接“绑架”了政府。因此,政府应当在规划层面上、立法层面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实际的社会治理层面上要站在一个适宜的位置。 四、固体废物治理的“三化”问题 “三化问题”,即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是困惑固废治理的关键问题。 许多人都提到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有同意的,有不同意的。其实任何东西都可以是资源,空气是资源,一捧泥土也是资源,土里面所含的硅酸盐也是有价值的资源,提取出来也有价值,那么为什么我们不把硅酸盐提取出来呢?由于经济上不合算! 垃圾在理论上讲全是资源,但是社会是否把垃圾看作资源是由经济,或者说是本钱所打算的。不应当追求全部的垃圾都要资源化,由于这样做明显经济不合理,执意要进展资源化实际上是不行行的。我记得十年以前谈环卫规划的时候,除了以上“三化”外,还有“一化”就是稳定化,但是现在不说了。垃圾作为人类社会新陈代谢的产物,回归自然是垃圾的一个最终出路,但是回归自然不肯定会变成资源,但是却必需无害化和稳定化。 因此无害化和稳定化是最根本的公共效劳,而资源化不是公共效劳范围。由于资源化必需以经济性根底,不是必需的。但是,假如在资源化不经济的条件,政府还要做出资源化的强制要求,这不是公共效劳,而是经济构造调整的需要,这就必需要有政府补贴。 假如国家要促进垃圾100资源化就肯定要在某一些环节进展补贴,比方说垃圾堆肥,经济上不合理可是肯定要推行,那么就要有补贴,这种补贴的代价或许很大。假如没有补贴就会将垃圾资源化逼到一个死胡同。 而做无害化和稳定化处理的时候,政府行使的是另外一种政府职能-公共效劳。既然是人民政府就有责任保障垃圾对公众无害、稳定地返回自然,但却没有责任把垃圾变成资源。资源化是市场行为,它并不是地方人民政府的根本职能。 理清这个问题很重要,由于这里面牵扯到我国的财税体制支撑什么,财政是投资资源化,还是投资无害化?毫无疑问,首先要投资无害化,作为地方人民政府要想立足就必需要对老百姓的公共安全做出交代,所以做无害化是最根本的,而资源化则是选择性的,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才进展。这里面还涉及到经济上是不是合理,是不是这个地区肯定要把垃圾资源化。 实际上每个城市的固体废物治理由于外部环境的不同都会不一样。北京市环卫规划不肯定适合其他城市,就像德国的规划不适合北京一样。 由于各地所处的社会环境、物流产业链、农业构造、经济构造、人均收入水平都是不同的,所以应当区分对待。 五、垃圾燃烧的无奈与必定 可以确定垃圾作为人类社会物质新陈代谢的产物,其根本出路在于回归自然,实现从哪儿来的就回哪儿去。 我们看到,人类几千年历史中,垃圾在简洁处理处置中与人类和平相处,我们的社会没有因此而崩溃,自然并没有崩溃,为什么到了现在,垃圾危机这么严峻呢?由于大量的化石资源经过人工高温高压处理,加工成了塑料、高聚有机物,大量金属物质在高温高压下提炼出来,进入了物质循环。高温高压处理以后形成的产物,自然界在常温常压下处理不了、分解不了。假如说注定要有一些常温常压处理不了的事情,回归就是它根本的出路,所以高温高压的处理(固然也不肯定就是燃烧),肯定会在垃圾处理最终的环节里面占有自己的位置,要是没有它的位置必定会有一局部垃圾没有出路。 我们在高温高压提取化石物质的过程中产生了污染,我们在通过高温高压处理这些废物中也产生了污染。因此,我们建议现在没有力量无害地提取物质,没有力量无害地处理垃圾,也可以选择不使用这些物质。但是,假如这些物质已经被提取,进入了物质循环,其最终还要通过高温高压的方式使其回归自然。(傅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