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国民经济的分类与核算方法.docx

    • 资源ID:93771363       资源大小:87.05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民经济的分类与核算方法.docx

    第 2 章 国民经济的分类与核算方法§2.1 国民经济分类的根本方法一、国民经济分类的根本问题国民经济核算需要对其核算“主体”和“客体”分别进展科学的分类。国民经济分类的根本问题:分类标志:经济类型、隶属关系、产品用途、产业级次、投入产出性质、财务决策特征等分类对象:国民经济及其组成要素(主体和客体) 分类单位:基层型单位、机构型单位、产品等 二、国民经济的一般理论分类一两大生产部类的划分分类标志:产品的根本经济用途第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经济部门第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经济部门在我国通常利用农、轻、重构造近似反映第部类:重工业建筑业类似第部类:轻工业和农业【再生产规律】马克思论证的社会再生产必要条件: c ,简洁再生产 v m c ,扩大再生产 c ,萎缩再生产此后,列宁又进一步将第部类划分为“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的生产a ”和“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的生产b ”两个子部类,并论证了“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霍夫曼(W.Hoffmann)比例霍夫曼比例 消费品工业的净增加值资本品工业的净增加值据阅历争论结果,在 20 多个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呈现出以下阶段性特征: 第一阶段,霍夫曼比例5±1,消费品工业占主导地位;其次阶段,霍夫曼比例2.5±1,资本品工业进展快速;第三阶段,霍夫曼比例1±0.5,消费品工业与资本品工业比例相当; 第四阶段,霍夫曼比例1,资本品工业尤其根底工业超前进展。二)两大生产领域的划分1“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分类标志:产品形态及其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物质生产部门:农、工、建筑、商、运输邮电业非物质生产部门:其他各种效劳行业 2“货物生产”与“效劳生产”分类标志:产品形态及其使用特点货物(Goods):具有外在物质形态的产品农、工、建筑业产品。可贮存,其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可分别。货物商品Commodities效劳(Services):其他一切只能以活动形式供给的产品生产活动与生产成果合而为一。不行贮存,其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同步进展,同时完成,生产多少也就使用了多少。3.两种生产领域划分的关系:全部生产活动货物生产物质性效劳非物质效劳货物生产效劳生产物质生产非物质生产三经济类型的划分分类标志:经济类型(成份)或资产归属(全部制形式)SNA 推举的分类1993:本国公营经济、国内私营经济、外国掌握的经济中国的分类1992,1998:公有经济国有、集体经济;非公有经济私有、港澳台、外商经济三、国民经济的产业级次分类分类标志:产业形成时序、劳动对象特点,等等分类结果:表 2-1 产业级次分类比照表我国的三次产业分类1985,2023:第产业:农业含农、林、牧、渔业第产业:工业含采掘业、制造业和电气水业、建筑业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商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第产业 其次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效劳的部门金融、房地产等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养效劳的部门第四层次:社会公共效劳部门政府、军警和社团等【产业构造演进规律】三次产业划分是考察“经济增长”问题的产物。大量阅历争论说明: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会消灭 劳动力转移: 第产业 第产业 第产业克拉克法则产值转移:第产业 第产业 第产业库兹涅茨法则) 据此还可以划分产业构造类型和经济时代以60为界限:农业主导型 工业主导型 效劳业主导型 学问产业主导型农业社会 工业化社会后工业时代 学问经济时代§2.2 产业部门分类与机构部门分类一、基层型单位与产业部门分类一生产活动的类型国民经济产业的分类对象: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全体常住经济单位,其分类标志则是有关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性质(简称“生产活动性质”)。“生产活动性质”:1产品的性质;2投入构造和生产工艺等方面的主要特征。生产活动性质”举例:生产何种产品?产品的性质和种类汽车:货车、客车、工程车、消防车 酒精:食用酒精、医用酒精、工业酒精怎样生产产品?生产工艺和消耗构造电力:火电、水电、核电、油电、风电食盐:海盐、矿盐、井盐、湖盐食糖:甘蔗制糖、甜菜制糖主要活动、次要活动和关心活动:主要活动生产主要产品,同时还可能伴生出一些副产品。主要生产活动的特征是,其产品的增加值份额高于其他任何一种生产活动。次要活动生产其他的一般次要产品,这些产品的增加值份额应明显低于主要生产活动。主要活动产品:主要产品副产品联产品副产品次要活动的产品次要产品关心活动不单独计量产出,其投入计入相应主要活动或次要活动的投入之中。二基层型单位的定义分类单位:基层型单位,即具有生产经营决策权、生产活动性质相对单纯的经济单位。在我国也称作“产业活动单位”基层型单位的主要判据:(1)具有肯定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生产经营活动; (2)具有生产经营决策权,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3)具备肯定的生产经营 或财务会计等核算资料根本的投入-产出资料,不要求完整的财务核算。以上条件应同时 具备。例:某企业集团汽车制造厂汽车部件分厂、飞机零件分厂机构型单位基层型单位(生产不同产品)炼焦厂:炼焦的同时产出煤气两者难以剥离,作为同一基层型单位处理具体确定“基层型单位”时应留意:(1)基层型单位可以是一个企业或企业的一局部; (2)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的次要产品规模假设接近于主要产品,原则上应考虑对其进一步划分;(3)经过划分得到的基层型单位应当能够把握和供给根本的投入产出资料;(4)任何关心性的生产活动都不能构成一个独立的基层型单位。三联合国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产业部门:由很多从事一样或相近的主要生产活动的基层型单位(产业活动单位)所组成的部门。它是依据主要生产活动性质对基层型单位(产业活动单位)进展分类的结果。产业部门分类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国民经济分类。与产业级次分类相比,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更为系统、完备;产业部门分类构成了产业级次分类和其他重要国民经济部门分类的根底。 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All Economic Activities,简称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1948 年提出;1958 年、1968 年和 1989 年形成标准化方案ISIC Rev. 1, 2 & 3。现行标准为 2023 年公布的修订第三版ISIC Rev. 3.1。表 2-2 联合国及我国的产业分类比照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 Rev. 3.1)国家标准行业分类(GB/T4754-2023)该标准承受四级分类法,首先将国民经济划分为 17 个门类Section,见表 2-2,再依次划分为 60 个大类Division 、173 个中类Group和 306 个小类Class 。门类行业名称门类行业名称A农业、畜牧狩猎业和林业A农、林、牧、渔业B渔业B采矿业C采掘业(采矿和采石业)C制造业D制造业D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给业E电力、煤气、蒸汽和水的供给业E建筑业F建筑业F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G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修理业G信息传输、计算机效劳和软件业H旅馆和餐饮业H批发和零售业I运输、仓储和通讯业I住宿和餐饮业J金融保险业J金融业含保险业K房地产、租赁、询问、研发等活动K房地产业L公共治理和国防、社会保障L租赁和商务效劳业M教育M科学争论、技术效劳和地质勘查业N卫生和社会保健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治理业O环保、社团、文体和其他效劳O居民效劳和其他效劳业P有雇工的居民家庭P教育Q国际组织和机构Q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R文化、体育和消遣业S公共治理和社会组织T国际组织最的修订草案ISIC Rev.4,2023已扩大到 21 个门类:A.农业(含畜牧、狩猎业)、林业和渔业;B.采矿和采石业;C.制造业;D.电力、煤气、蒸汽和空调(冷暖气)供给业;E. 供水,污水处理、废物治理和环保活动;F.建筑业;G.批发和零售贸易,机动车辆和摩托车的修理;H.运输和仓储业;I.住宿和餐饮效劳业;J.信息和通讯业;K.金融和保险业;L. 房地产业;M.专业、科学和技术活动;N.行政和救济效劳活动;O.公共治理和国防,强制性社会保障;P.教育;Q.人类安康和社会工作活动;R.艺术、文娱和休闲效劳;S.其他效劳活动;T.家庭作为雇主的活动,家庭自用、未加区分的生产货物及效劳的活动;U.国际组织和 机构的活动。联合国的产业分类变化比照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Rev.3,1988)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Rev.4,2023)门类行业名称门类行业名称A农业、畜牧狩猎业和林业A农业、林业和渔业B渔业B采矿和采石C采掘业(采矿和采石业)C制造业D制造业D电、煤气、蒸气和空调供给E电力、煤气、蒸汽和水的供给业E供水;污水处理、废物治理和补救F建筑业F建筑业G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修理业G批零贸易;机动车辆和摩托车修理H旅馆和餐饮业H运输和储存I运输、仓储和通讯业I食宿效劳活动J信息和通讯J金融保险业K金融和保险活动K房地产、租赁、询问、研发等活动L房地产活动M专业和科技活动L公共治理和国防、社会保障N行政和支助效劳活动O公共行政和国防;强制性社会保障M教育P教育N卫生和社会保健Q人体安康和社会工作活动四O中环国保的、社国团家、文标体准和行其业他分服类务中国P的习有惯雇用工语的:居民家庭qQ产国业际部组织门和分机类构“行业分类”产业级次分类“产业分类”四中国的国家标准行业分类中国的习惯用语:产业部门分类“行业分类” 产业级次分类“产业分类”行业分类承受四级分类。门类数目:50 年月9 个;1982 年15 个。R 艺术、消遣和文娱活动S 其他效劳活动T 家庭生产货物及效劳的活动U 域外组织和机构的活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GB/T4754-84,13 个; GB/T4754-94,16 个。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23,20 个门类,再依次划分为95 个大类、396 个中类和913 个小类。q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GB/T4754-84,13 个; GB/T4754-94,16 个。q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23,20 个门类,再依次划分为 95 个大类、396个中类和 913 个小类。序号门 类名称序号门 类名称1农、林、牧、渔业1农、林、牧、渔业2采掘业2采矿业3制造业3制造业4电力、煤气及自来水业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给业5建筑业5建筑业6地质勘查业、水利治理业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7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7信息传输、计算机效劳和软件业8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8批发和零售业9金融、保险业9住宿和餐饮业10房地产业10金融业含保险业11社会效劳业11房地产业12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12租赁和商务效劳业13教育、文艺及播送电影电视业13科学争论、技术效劳和地质勘查业14科学争论和综合技术效劳业1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治理业15国家、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15居民效劳和其他效劳业16其他行业16教育17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8文化、体育和消遣业19公共治理和社会组织20国际组织中国的行业分类变化比照表国家标准行业分类(GB/T4754-94)国家标准行业分类(GB/T4754-2023)ISIC 中的“国际组织和机构”门类,以及GB/T4754-2023 中的“国际组织” ,对于一个特定的国家而言,都是“格外住单位”。请考虑以下问题:表 2-2 联合国及我国的产业分类比照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 Rev. 3.1)国家标准行业分类(GB/T4754-2023)“格外住单位”是否需要纳入一国的产业部门分类范围? “格外住单位”是否需要作为一国的第三产业效劳业组成局部加以统计? 第三产业效劳业?门类行业名称门类行业名称A农业、畜牧狩猎业和林业A农、林、牧、渔业B渔业B采矿业C采掘业(采矿和采石业)C制造业D制造业D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给业E电力、煤气、蒸汽和水的供给业E建筑业F建筑业F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G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修理业G信息传输、计算机效劳和软件业H旅馆和餐饮业H批发和零售业I运输、仓储和通讯业I住宿和餐饮业J金融保险业J金融业含保险业K房地产、租赁、询问、研发等活动K房地产业L公共治理和国防、社会保障L租赁和商务效劳业M教育M科学争论、技术效劳和地质勘查业N卫生和社会保健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治理业O环保、社团、文体和其他效劳O居民效劳和其他效劳业P有雇工的居民家庭P教育Q国际组织和机构Q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R文化、体育和消遣业S公共治理和社会组织T国际组织产业部门的作用和特点:主要用于同生产技术、产业构造和部门间产品流量等分析有关的领域实物运动,这些分析领域对部门分类的同质性要求较高。由于基层型单位在投入和产出两方面还不是完全同质的,因而,产业部门也不是完全同质的“纯部门”。在国民经济核算的其他领域内价值运动,应用更为广泛的是“机构部门”分类。二、机构型单位与机构部门分类一机构单位的定义和类型分类对象:全部常住经济单位分类标志:财务决策的性质,即怎样取得和支配收入、筹集和运用资金。分类单位:机构型单位,能够独立地拥有资产、担当债务,从事经济活动并与其他单位进展交易的经济单位。机构单位的两种类型:法人或准法人经济实体单独编制完整的资产负债表;住户居民户。二SNA 的机构部门划分机构部门:由一组从事一样或相近的经济活动、具有一样或相近的财务决策特征的机构型单位所组成的部门。它是依据经济活动种类和财务收支性质,对机构型单位进展分类的结果。财务决策特征:生产与非生产、金融与非金融、政府与非政府、营利与非营利等属性, 在财务收支上的重要差异;兼及活动职能、行为方式、经济类型等方面的状况。SNA 的机构部门分类结果及其特征见教材,图2-5 市场性和非市场性的生产活动:市场生产活动通过出售产品或收取效劳费用来弥补开支、猎取利益; 非市场性生产活动一般既不出售产品,也不收取效劳费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生产活动:营利性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的(但不肯定都盈利);非营利性生产活动则不以制造和猎取利润为主要目的(但也可能获利)。问题:两者之间是何种关系?请留意:营利生产市场生产,非营利生产非市场生产两类非营利机构的区分:市场性非营利机构:以有经济意义(能够适当平衡供需)的价格供给效劳或出售产品;或 通过企业、政府和居民的捐赠来筹集局部资金,并适当运用资金获得财产收入,弥补由于价 格偏低而造成的收费缺乏。其盈利不能安排给资助者,只能用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 高。典型实例:为居民效劳的收费学校、医院,为工商企业效劳的商会、同业公会或联合会、试验室或争论所等。在SNA 中,划归非金融公司部门。非市场性非营利机构:以免费方式或无经济意义的价格供给效劳或产品,所需活动资金根本上来源于各种捐赠和其他资助。其中,一类主要受政府资助并受政府掌握,在 SNA 中划归一般政府部门;另一类则广泛获得社会各界的资助,并相对独立于政府和企业部门,它们单独形成“为居民效劳的非营利机构部门”。两组分类的相互关系: 营利性-市场生产非营利性-市场生产非金融公司 非营利性-非市场生产受政府资助和掌握的一般政府 民间资助的非营利机构部门 为自己的非市场生产非金融公司三中国国民核算体系的机构部门划分SNA 的机构部门分类中国的机构部门分类非金融公司非金融企业金融公司金融机构一般政府(含公办非营利机构)政府住户(含私人非公司非法人企业)住户(居民)为居民效劳的(私人)非营利机构机构部门的进一步细分:职能分工,经济类型、产业差异,等等以“金融部门”为例, 见教材。国外机构部门,对应于“经济总体”,无须划分部门。三、产业部门与机构部门分类的比较分类对象不同分类标志不同分类单位不同分析作用不同产 业 部 门 分 类机 构 部 门 分 类常住生产单位全部常住经济单位生产活动性质财务决策性质基层型单位机构型单位部门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部门间的资金流量关系和资产负债关系留意:基层单位与机构单位的差异;由此导致的产业部门与机构部门分类结果的差异三种状况,参阅教材。§2.3 经济流量分类与资产负债分类一、经济流量和经济交易的分类经济流量:反映经济价值的产生或消逝、获得或处置、转移或交换等,它涉及有关经济主体单位、部门或总体的物量或价值的总量或构成的变化。影响经济流量的因素:经济交易因素,形成“交易流量”,非交易因素,形成“其他非交易经济流量”;大多数经济流量都属于交易流量,如产出、消耗、工薪、税收、利息、购进、出售、消费、投资、存款、贷款,以及出口和进口,等等。一经济交易流量及其分类经济交易:实际发生在机构单位之间或机构单位内部的各种经济活动。一般是按机构单位间的协议或某种程序进展的。交易者:从事各种交易的经济主体机构单位。这与机构单位所具有的三个属性是分不开的。机构部门或基层单位,也可以构成核算上的或事实上的交易者。交易和交易者都是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根本概念。发生在机构单位之间的两种经济交易:存在对等支付根底的交易。如购置货物或效劳需要支付费用,使用劳动力必需支付酬劳,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必需担当债务等。不存在对等支付根底的交易。如所得税的缴纳、社会福利和救济的供给、侨汇的收入与资本的转移等。依据国民核算的有关规章,不同的交易有时需要作不同的核算处理。经济交易的几种主要类型:1. 有偿货币交易与易货交易。存在对等的货币或实物支付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前者占有较大比重。2. 实物酬劳与其他实物支付。其他实物支付是指实物酬劳以外的各种以货物或效劳形式代替货币形式所做出的支付,如土地承租者可以其局部实物收成向土地治理者支付土地租金,某些国家还允许住户通过捐赠名画或其他贵重物品的方式缴纳遗产税等。经济交易的几种主要类型续:3. 现金转移,包括常常性现金转移与积存资本性现金转移。常常转移属于收入再安排,资本转移则不属于收入安排。4. 实物转移。它是指一方向另一方供给货物、效劳或非金融资产等而不获得对应物作 为回报的交易。包括实物赠与、慈善捐赠、实物社会转移、投资补助和债务撤销等。实物转移也可区分为常常性实物转移和资本性实物转移。经济交易的系统分类:依交易是否以货币为媒介,有“货币交易”与“非货币交易”之分; 依交易双方是否有对等支付,有“非转移交易”与“无偿转移”之分;依交易是否直接影响到交易者的资产或负债的变化,有“积存交易”与“常常交易”之分;依交易是否通过金融市场、运用金融工具,是否直接影响到交易者的金融资产或负债的变化,有“金融交易”与“非金融交易”之分;在积存交易中还有“资本交易”与“金融交易”之分。二其他经济流量及其分类非交易因素都会直接引起资产或负债的变动,因而,“其他经济流量非交易流量” 属于“其他积存流量”。通常可归纳为两类:1. 外生物量变动其他物量变动。这里假定资产或负债的价格因素保持不变。例如: 可利用资产或资源的经济消灭与消逝,战斗和灾难引起的资产损失,政府等机构对资产的无 偿没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一国特别提款权的安排或撤销,黄金的货币化或非货币化,分 类引起的构造变动等。2. 持有损益。即在资产或负债数量并未变化的状况下,价格、利率和汇率等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资产或负债实际价值量的增减。由此引起的资产或负债的全部账面价值的变化称作“名义持有损益”,又可分解为“实际持有损益”和“中性持有损益” 。SNA 的经济流量分类表 2-3 和图 2-6交易流量与其他经济流量非交易流量构成国民经济核算所争论的全部经济流量,它们共同描述了从期初到期末的相应经济存量的变化状况。1993 年 SNA 将全部经济交易和非交易流量划分为四大类: 产品(货物和效劳)交易流量;安排性交易(含资本转移)流量; 金融交易流量;其他积存性的交易和非交易流量。其中,各种交易流量经过适当组合,还可适当表达出常常交易与积存交易、金融交易与非金融交易,以及金融交易与资本交易的区分。二、经济存量和资产负债的分类一经济存量与经济资产的概念经济存量:机构单位或经济总体在某一时点持有的资产、负债以及其他经济资源的状况, 即人、财、物力资源状况。经济资产:能够为其全部者带来某种经济收益的资源或权益。两个根本特征:(1) 必需具有明确的全部者,尚未明确全部权的资源不是经济资产;(2) 必需具有经济利用价值,也即能够为其全部者带来肯定的经济收益,没有经济利用价值的资源也不是经济资产。二金融资产与负债的分类金融资产:以货币信用的形式产生和存在的各种资产。非金融资产:以其他实物或非实物的形态存在的资产。金融资产按金融工具手段分类: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流通货币,存款和贷款, 债券、股票和其他权益,保险特地预备金,以及其他应收、应付账款等。有时还可粗略地划分为短期金融资产和长期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包括:债权,单方面的金融资产; 金融负债债务:金融债权的对应体。三非金融资产的分类 1生产资产与非生产资产产生或形成方式 非生产资产:自然资源,专利权和商标权等 2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存在形态无形资产:计算机软件、资本化的矿藏勘探费用生产资产,专利权、商标权、商誉和可转让合同非生产资产3. 固定资产与非固定资产价值周转特性固定资产:有形,无形软件、资本化的矿藏勘探费 非固定资产:存货、贵重物品SNA 的固定资产定义:在生产过程中被重复或连续使用一年以上的生产资产。这里应强调三点:(1) 固定资产必需是生产资产,它不包括各种非生产资产(如土地等)。(2) 固定资产必需是为生产目的而持有的资产,非生产者持有的任何资源都不能成其 为固定资产。譬如,同样的汽车或家具等,由企业持有时是固定资产,而由居民持有时就是消费品。(3) 固定资产还必需是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反复使用的资产。其使用价值一次性投入生产过程,而其价值则渐渐损耗、逐期转移、逐步得到补偿;而生产资产的中存货和贵重物品则不具备这样的特点。本章思考题 2-19:试推断,以下工程中哪些是固定资产,哪些不是?为什么?(1) 土地和耕地,原始森林和人造森林;(2) 果树、葡萄园、橡胶园和为砍伐而栽种的树木,役畜、奶牛、产毛绵羊和为宰杀而饲养的牲畜;(3) 企业用车和居民私车,厂房和居民自有自用住宅;(4) 企业购置并使用的财务软件和设计软件,企业的专利权和购置的商誉两个特别状况:土地改进形成的资产是否固定资产? 居民住宅是否固定资产?四全部经济资产的分类体系1. 非金融资产与金融资产2. 非金融资产:生产资产与非生产资产、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3. 生产资产:固定资产、存货、贵重物品4. 金融资产:各种金融工具详见表 2-4:SNA 的全部经济资产分类§2.4 国民经济核算的根本方法国民核算根本方法:分类法、指标法和平衡法。一、经济指标法指标的概念、特点可量性、综合性、操作性,指标体系二、平衡法与平衡表一统计平衡法及其特点和种类统计平衡法:争论客观现象之间数量对等或制约关系即平衡关系的方法。三个根本特点:数量性、关联性、平衡性种类:静态与动态平衡;整体与局部、收入与支出、生产与使用、来源与运用、资产与负债,以及条件、过程和结果之间的数量平衡;自身平衡与定义平衡。二统计平衡表及其种类平衡表:反映相关现象或过程的总量平衡关系的特地统计表。将反映现象或过程的数量对等关系的两组或多组统计指标按肯定挨次和构造排列成表格,借以反映现象或过程的数量平衡关系。平衡关系的内容:1性质相像、方向相反而又互有联系的两类交易流量或资产负债存量的整体平衡关系;2局部与整体的静态平衡关系;3流量与存量相互连接转化的动态平衡关系。表式构造:收付式、并列式和矩阵式棋盘式平衡方式:单式平衡与复式平衡分别适用的表式构造,见表2-5三收付式(或单一式)平衡表反映单一对象的数量平衡关系,最根本的平衡表。1. 左右排列式:左收右支,总计平衡表 2-6 钢材来源与使用平衡表 单位:万吨来源使用期初库存500国内使用4650国内生产4100出 口220进 口840损 失3期末库存567来源合计5440使用合计5440表 2-7 钢材来源与使用平衡表1995 年单位:万吨1996 年1997 年一、期初库存500567630二、国内生产410045004650三、进 口8409208502. 上下排列式可以不设合计栏四、国内使用465051405220五、出 口220215227六、损 失322七、期末库存567630683上下、左右混合排列式第 3 章 收付式平衡表的主要优点:(1) 表式简洁敏捷,编制相对简洁;(2) 平衡关系单一且直观易懂。此外,假设适当引入复式记账规章,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收付式平衡表描述账户体系的数据内容。四并列式(或一览式)平衡表同时反映多种对象的数量平衡关系,是多个收付式平衡表的并列。便于观看、比照、汇总资料。在国民核算中广泛应用。例见表 2-8五矩阵式(或棋盘式)平衡表同时表现多个对象的数量平衡关系,不是简洁并列,而是纵横穿插。特点:行列对应,形式对称;行、列方向具有不同的涵义;表内存在纵横穿插的平衡关系。例:考察假设干个地区之间的货物流量关系生 产 帐 户借方贷方8. 对外支付的安排收入(18)9.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10)79 6.国内生产总值(1)1854 7.得自国外的安排收入(21)185479合计1933合计1933棋盘式平衡表的雏形,最早见之于前苏联中心统计局 20 年月编制的“国民经济平衡表”。此后,瓦西里·列昂节夫对其加以改造和完善,编制出国民经济的“投入产出表,”并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建模分析,大大扩展了矩阵表的应用领域,提高了经济分析的科学水平。三、复式记账法与账户体系一收付式账户平衡账户收付式平衡表与复式记账法的有机结合 1依据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设置账户:生产账户、安排账户、支配账户、积存账户、国外账户等2. 运用复式记账方法记录资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3. 表内总量平衡,表外借贷对应,形成账户体系例:给出国民经济循环过程的有关资料见第 1 章图。据此,可以编制五个简明国民经济账户,每个账户描述国民经济循环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开放经济系统的核算流程:举例进口 4992353出口 540流 通产 品国内供给 (1813)国国 内生 产国1854本 国使 用价 值1933消费 1399分 配对外安排流量 7979外储蓄455外实物投资 414对外金融流量 51金 融925061.国内生产总值(6)18543.最终消费(11)13992.进 口(17)4994.实物总投资(15)4145.出口(20)540合计2353合计2353借方分配帐户贷方11.最终消费支出(3)139910.国民可支配总收入(9)185412.国民总储蓄(13)455合计1854合计1854支 配 帐 户借方贷方积 累 帐 户借方贷方15. 实物总投资(4)16. 对国外贷出(19)414 13.国民总储蓄(12)92 14.自国外借入(22)45551合计506合计506国 外 帐 户借方贷方20.出 口(5)540 17.进 口(2)49921. 得自国外的安排收入(7)22. 自国外借入(14)7918. 对外支付的安排收入(8)19. 对国外贷出(16)795192合计670合计670以上构成一个小型的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国民经济账户不仅具备收付式平衡表的一般特点,还具有下面的优点:表内总计平衡, 表外借贷对应,数据相互验证,便于观看分析。二并列式和矩阵式账户账户体系与并列式、棋盘式平衡表的有机结合一般收付式账户的问题:当账户、工程较多时,运用复式记账规章记录资料很繁琐; 账户之间的构造关系不易完整把握。1. 利用并列式平衡表的特点,通过两列或两行代表一个账户一般是部门账户,并将不同账户平行排列,以便系统地反映整个账户体系的内容和构造。这种账户形式即“综 合经济账户(经济账户总表)”,它在 1993 年SNA 中被作为整个账户体系的主要描述形式。有关内容详见第 8 章。2. 利用矩阵表的特点,建立的国民经济核算矩阵(社会核算矩阵,社会会计矩阵)。根本规定:(1) 每一对行列代表一个账户;(2) 横行表示账户贷方,纵列表示账户借方(行贷列借);(3) 表中任一非零元素既是一个账户的借方工程(所在列),又是另一相关账户的贷方工程(所在行),具体经济涵义由其所处的位置打算。矩阵中各个位置的经济涵义相对固定。生产1399414540分支配配1854185479积国累外499794559251国 民 经 济 核 算 矩 阵生 产 分 配 支 配 积 累 国 外国民核算矩阵的主要特点和优点:(1) 简化账户资料的记录过程(化复式记账为单式记账);(2) 反映账户工程之间的借贷对应关系和账户体系的规律构造; (3)便于对账户体系和核算构造进展分解、归并和其他变换处理; (4)便于核算资料的开发运用和数学处理。国民经济账户不仅强调表内的平衡,同时还兼顾表外的连接,因而具有更为严谨的核算构造,这对于提高核算资料的准确性和内部全都性能够起到重要作用。但限于现有的核算根底和数据来源,国民经济账户在中国的实际应用还存在假设干问题。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除了上述各种根本方法之外,还常常运用经济模型法(如投入产出模型、资金流量模型等)、经济指数法以及其他很多方法后详。

    注意事项

    本文(国民经济的分类与核算方法.docx)为本站会员(1564****060)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